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於每一堂文獻檢索課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W

摘要:教師在講授文獻資訊檢索課的同時,更要爲學生傳授科學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這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爲此,教師應精心備課、精心設計、精心交流和精心學習,以滿桶之水回送學生。

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於每一堂文獻檢索課的論文

關鍵詞:文獻檢索課教學;研究方法;學習方法;素質教育

文獻資訊檢索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最新文獻資訊吸取能力方面,以及在對學生進行資訊素質教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透過文獻資訊檢索課,不僅培養學生具備了三方面的能力:

(1)主動獲取資訊的能力

具有敏銳的資訊意識,能夠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習目的、內容和研究的課題需要去搜尋資訊、選擇資訊、整理資訊。

(2)處理資訊的能力

學會利用計算機,按照自己所學專業的需要,處理所獲得的各種資訊資源,包括檢索、篩選、鑑別、使用、表達和輸出資訊的能力。

(3)使用資訊進行學習的能力

包括選擇知識、儲存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而且,透過文獻資訊檢索課程,能夠結合本專業教學,傳授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研究能力比較重要的有效的途徑,尤其是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會學生學習和研究的方法,也是培養學習型人才,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變革,應對科技飛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每一門專業課,既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也有與相似學科研究和學習方法的觸類旁通。寓研究方法、學習方法於每一堂文獻資訊檢索課,其優點在於:

一、培養學生捕捉資訊的靈感

同一堂課、同樣的教材和教師,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一樣,關鍵在於對教學資訊的捕捉、吸收不同。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的故事就是鮮活的例子,他非常注重資料的收集和資訊的撲捉,在冰川學研究、地質力學理論、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據說李四光每步跨度是0。85米遠,就是受大學課堂上一老師的無意的講說啓發的,從而能在荒郊野嶺迅速判斷距離與方向。

二、隨課堂教學內容的進展,講解、傳授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如,我們講授“文獻資訊檢索與利用”時,在明確教學目的、要求、計劃之後,重點講本門課程的學習方法:講授、實習和自學,並指出自學的方法,即sq3r方法,survey(觀察研究)、question(提出問題)、reading(閱讀)、recite(背誦)、revise(複習),從複習及考試結果中,看出大多數學生記住了這種自學方法。

又如,在講解資料蒐集方法時。着重闡明文科和理科對資料佔有的區別,這樣講,許多學生在畢業論文收集資料階段,能注意充分地佔有分析資料,畢業論文做得較順利。

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或爲古人、前人、偉人、名人所創,或教師自身總結,對於前者,也是豐富學生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素質的好途徑。如,在講讀書的方法時,提到朱熹的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陸世儀主張的“三讀”,精度、細讀、孰讀,翦伯讚的“三法”,通讀、重點讀、做筆記,董遇善利用“三餘”等,分別介紹這些名人的時代北京與貢獻成就,學生不僅聽的津津有味,而且從中受益匪淺。

俗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師者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應“授人以漁”。因爲,得方法者,事半功倍;得方法者,終身收益。要爲學生傳授研究和學習方法,必須自身具備較高的素質,對說授課程的專業知識、專業氛圍等有深入的研究和體會。我們講授“文獻資訊檢索與利用”多年的教學體會是:要寓研究方法、學習方法於每一堂課,必須做到四個“精心”:

1、精心備課

文獻資訊檢索課具備文理相容的特點,文理課的基本研究方法貫穿本課程的始終。因此,教材中可以挖掘、引伸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比較多,只有教師精心備課,才能恰如其分、融會貫通地傳授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如在講到“資訊”概念的多定義時,給學生講明白文科的研究方法,即“當一個概念不確定時,可以從其特性上來定義其概念”。

對於資訊的概念,定義非常多,如,1948年,美國數學家、資訊論的創始人仙農在題爲“通訊的數學理論”的論文中指出:“資訊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1948年,美國著名數學家、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在《控制論》一書中,指出:“資訊就是資訊,既非物質,也非能量。”

資訊論的創始人香農認爲:“資訊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也有人則認爲“資訊是客觀事物狀態和運動特徵的一種普遍形式,客觀世界中大量地存在、產生和傳遞着以這些方式表示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資訊”。我們運用文科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從諸多的概念中抽象出資訊的特點,這樣當我們判斷“資訊”的概念時,就可以說:凡是具備“客觀性、傳遞性、附着載體的知識或消息就是資訊”。

2、精心設計

一堂課上方法不能講得太多,講得太多,學生會把握不住要點,覺得此門課程太複雜;也不能不講,不講學生就會摸不清方向,學無定向就會感覺吃力。

有時我們也可將“方法”變爲調節課堂氣氛的一種方式,如,講到學習的三境界時,可以用一句“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接着就有學生會有感情地合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臺上臺下的互動,使得教師、學生情緒熱情高漲。針對當前網絡技術發達、數字資源豐富的學習環境,文獻檢索課在課堂設計上,更應有所偏向,使學生不僅瞭解網絡檢索知識,網絡資訊資源的特點,更應從網絡萬能的概念中回到現實的有限利用網絡,避免“宅學生”的'出現,使他們健康生活。

3、精心交流

文獻資訊檢索課是國家教委要求學生必須選修的課程,目前高校中學生的層次多,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會碰到各種困難,不交流就無法進行方法指導。

如在大專班授課時,學生談到好多同學數學不及格的問題,我們就給他們講理工科的學習方法,即“逆向思維法”,遵循“結論-問題-思考-求證-對照-徹底理解”的順序,並且,就物理應用題的求解做了說明,學生收穫較大。再如研究生的文獻檢索課就不能再講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應提前瞭解他們已掌握了哪些檢索知識和方法,在學習上重點研究方向是什麼,針對研究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他們學科專題資料的收集方法、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

4、精心學習

當今社會,學科體系龐大,文獻檢索課教師的知識結構不能只侷限於圖書館學、資訊學科,不能滿足現有的知識結構,必須打造複合型的知識結構,因爲,學科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是互通有聯的,必須有一桶水,纔有底氣上好一堂課,才能剖析、提煉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正如錢偉長教授所說,“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工作,爲了適應新的挑戰”,“我們要搶先於時代,就要靠學習”。

總之,文獻資訊檢索課不僅是資訊檢索方法的傳授,更應是對學生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獲得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方法,從而奠定科學研究和有效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