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小學生日記>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彙編六篇

學問君 人氣:2.44W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我們家的牆上有個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長高了6cm。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彙編六篇

我問媽媽:“我什麼時候能長到姚明那麼高?”媽媽說:“只要你天天多吃飯,不挑食,堅持鍛鍊身體,將來就能長成像姚明那樣的小巨人”。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今天,我纏着哥哥教我學游泳,忙於學習的哥哥拗不過我的糾纏,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給你一把20釐米長的尺子,在5分鐘內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如果你能辦到,我就教你學游泳。哼!這不是刁難人嗎?我大聲的抗議。哥哥笑着說:沒辦法,隨便你,測不出來就不帶你去游泳。

爲了學游泳,我認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點一點的測量着客廳的長,而且要在5分鐘內測出面積,真的好難!哥哥在一邊幸災樂禍的說:小弟啊,五分鐘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裏真是又氣又急,這一急可真急出辦法了,我想起老師教過我們的步測的方法。於是我就用步測的方法去測量,我沿着客廳的長來回走了三次,分別走了8步、10步、9步,這樣平均一下,客廳的長就是9步,我用同樣的方法測出寬是7步,然後我再用小尺測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長度,我也反覆測了三次,求出平均值爲60釐米。這下我就求出了客廳的長是960=540釐米=5。4米,寬爲760=420釐米=4。2米,現在客廳的長和寬都知道了,那麼客廳的面積就是:5。44。2=22。68平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告訴了哥哥,哥哥很吃驚的看着我說:小弟,你還真行啊,咱們客廳的面積是24平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確,最主要是你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來,真是了不起!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數學日記,就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對每天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評價及意見,包括在數學學習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透過數學日記,教師可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瞭解學生的思維方式;透過寫數學日記,學生可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學習新課前,教師提前告訴學生下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讓他們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採用作業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將生活中的實例寫到數學日記中,並應用到學習內容中。

有了課前的“預熱”,課堂上的數學資訊就顯得生活化、多樣化,就能把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運用數學模式解決、解釋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其中實際問題的數學化過程主要透過建模來完成,建模是一種技術,一種方法,一種觀念。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模型後,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的模型去解決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有意識地採用應用性廣、操作性強的練習,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在平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與教材相配套的應用知識,培養學生自覺能動地學習課外知識的能力,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新發現,把新感受、新現象記錄下來。將數學日記的素材由課本知識拓展到課外,就像樹的枝丫會越來越多,就能引發學生不斷探索,不斷學習。

學生記數學日記,重在素材的蒐集、整理,教師除了在這些方面進行指導外,還應重視採用有效的激勵機制,如開展“精美日記本評比”、“數學資訊發佈會”等活動,調動學生記日記的情感因素,以促使學生持之以恆地記日記。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我雖然十分數學課,喜歡做題目,但是我真的討厭數學考試。這不,眼看半個學期就要過去了,而數學期中考試又要在今天下午準時開考。

我昨天花了很多時間去複習數學,還做了無數習題和試卷,得出的分數都在95分以上。雖然我的心漸漸地平穩起來,但是我的心剛平穩不久,擔心與緊張又“捲土而來”,這期中考試是江東區教育局出的,裏面的題目肯定是很靈活很複雜的題,資料上得出的分數能說明什麼問題呀。我昨天晚上在牀上輾反側。

試卷發下來了,只有一張,正反兩面全是題目。我拿到了卷子,迅速寫上了名字和班級,開始做題目。說來也巧,填空題大部分我以前都做過,所以速度很快,真是要多順有多順,不多時,我已做完填空題的大部分。當我做到填空題倒數第二題時,一道甲數xx,已數xx,甲數比已數多多少?我一見,這還不簡單,甲數減已數再除以已數不就行了,可後面一題又問:還可以用另一種算式解答的.是什麼?我一見呆住了,但我反過來一想,這種類型的題雖然沒有做,但這種體型梅老師講過,再說複習時,這節課內容我還反反覆覆地看過,應該不成問題。最後,經過草紙的演算,這道題終於解出來了。

之後,我在做題時特別注意多讀題,認真仔細審題。試卷全部做完之後,離結束時間還有20多分鐘時間,我又從頭至尾檢查了一遍,時間到了,我才交卷。

透過這次考試,我明白一個道理:考試其實並不可怕,透過考試不但可以檢測出我們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掌握情況,而且可以查漏補缺,對於自己不會的內容考試過後可以問老師同學或自己看書,找到正確答案。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我的假期

放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正好我這兩天有空,咱們去北京轉轉吧。”於是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北京,到處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龍舞,慶祝奧運會。

有的人還在賣一些福娃小飾品。我們哪裏熱鬧就往哪鑽,卻把找旅館的事忘記了。轉眼間天就黑了,媽媽突然想起找旅館這件事。她對我說:“方正,你只顧着看熱鬧,還沒有找旅館住宿呢!”

我說:“哦,我也忘了,咱們快走吧!”可是我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旅館。路過一家商店,我們湊過去問商店的服務員:“這附近有沒有人少的旅館呀?”服務員說:“哦,你們要找旅館。沿着這條建設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館,人挺少的,我剛從哪裏路過,不過,建設大街的旅館很多,你們可不要找錯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館的門牌號碼嗎?”

我着急地說。“我只知道和平旅館的門牌號是一個兩位數,兩個數字的和是6,這兩個數字的積是這兩個數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對阿姨說:“謝謝!”就拉着媽媽去找和平旅館了。你知道我是怎麼算出來的嗎?首先我是想,兩個數字的和是6的數字有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來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符合條件。然後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條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條件。最後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條件。答案只有3和3。門牌號碼當然就是33了。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館,在那裏度過了一個甜蜜的夜晚。

小熊開水果店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裏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於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狸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爲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小熊和狐狸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的當了。”後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狸怎麼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狸這才恍然大悟,數學在生活中有這麼大的用處,以後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了。點評:小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出了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文章富有童真童趣。

雞兔同籠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課,因爲一道道難纏的奧數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鍾”,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的課堂老師單調重複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帶來新鮮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的思考題,在這裏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的:

3頭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頭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頭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數是一隻羊的3倍,那一隻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師問:“這道題誰會解答?”我舉手了,但老師沒發現,自己講解了:“其實這道題蠻簡單的。我們由3頭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頭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師的解答步驟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師講完後,我說:“老師,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決問題。”老師說:“那你說一說你的解法。”我說:“條件裏說一頭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數的3倍,我把牛轉化成羊來算後,3頭羊就轉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頭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總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隻羊每

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師笑着說:“對,安婷的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後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的學習態度,不要只滿足於一種解法。”誇得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學習,我快樂,這裏的“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今天家裏包餃子一共包了三大盤,我數了數一盆有68只。這時爸爸問我:“如果有六個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寫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算出共有有多少個餃子,我列豎式3×68算出一共是204個。知道了鉸子的總數,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給6個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豎式算出結果是34。我告訴爸爸每人吃34只餃子。

原來,生活中也離不開數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