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銷售心理學>

銷售技巧案例分享

學問君 人氣:2.53W

售能搞定客戶是生存,讓客戶追隨自己是發展。下面梳理了銷售技巧案例分享,供大家參考借鑑。

銷售技巧案例分享

案例1

2002年12月,我們去拜訪石家莊當地最大的食品添加劑經銷商,在談起雙方合作歷程時,經銷商興致勃勃給我們講起A公司銷售人員拜訪他的故事:

A公司是我們公司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們的產品質量優秀,進入食品添加劑已有一年,銷售業績不錯。

經銷商說:“那是2001年12月的一天,我的祕書電話告訴我A公司的銷售人員約見我。我一聽A公司的,聽客戶講他們的產品質量不錯,我也一直沒時間和他們聯繫。既然他們主動上門,我就告訴祕書讓他下午2:00到我的辦公室來。”

“2:10我聽見有人敲門,就說請進。門開了,進來一個人。穿一套舊的皺皺巴巴的淺色西裝,他走到我的辦公桌前說自己是A公司的銷售員。”

“我繼續打量着他,羊毛衫,打一條領帶。領帶飄在羊毛衫的外面,有些髒,好像有油污。黑色皮鞋,沒有擦,看得見灰土。”

“有好大一會,我都在打量他,心裏在開小差,腦中一片空白。我聽不清他在說什麼,只隱約看見他的嘴巴在動,還不停地放些資料在我面前。”

“他介紹完了,沒有說話,安靜了。我一下子回過神來,我馬上對他說把資料放在這裏,我看一看,你回去吧!”

聽到這裏,我們都笑了。經銷商繼續說:

“就這樣我把他打發走了。在我思考的那段時間裏,我的心理沒有接受他,本能地想拒絕他。我當時就想我不能與A公司合作。後來,2002年初,你們的張經理來找我,一看,與他們天壤之別,精明能幹,有禮有節,是幹實事的,我們就合作了。”

……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陷入沉思,深深地感受到“第一印象的重要”以及“推銷就是先把自己賣出去的”的真諦。與客戶的第一次見面在一筆交易中顯得尤爲重要,“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們要掌握一些見面技巧:

(1)見面前,知己知彼。首先要對即將見面的客戶進行一定的瞭解,透過同事、其它客戶、其它廠家推銷員、上司、該客戶的下游或上游客戶等途徑來初步瞭解該客戶。

(2)將見面的目的寫出來,把即將要談到的內容寫出來,考慮怎樣表述,進行語言方面的組織。

(3)着裝整潔、衛生、得體、有精神。不要求每個人都穿西服,但一定要乾淨、得體。上面舉例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着裝衛生問題。經銷商真實地瞭解產品是從推銷員開始的,所以推銷員的一舉一動在經銷商眼中,就是產品的反映。他在想:“這樣的公司怎麼能生產出好產品,我們的合作會有保障麼?”

(4)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不能太長。如:有的推銷員上門就介紹:“我是××公司的××分公司的推銷員×××”。這句話太長,客戶一聽就感覺不爽,聽了一大串,很可能還是不知道你的情況。通常的介紹是:“您好!我是××廠的。”客戶看你了,再說:“我是××,是××分公司推銷員。”

(5)說明來意時,要學會假借一些指令或讚美來引起客戶的注意。如:你可以說:“是××經理派我過來的。”也可以說:“經過××客戶介紹的,我專程過來拜訪您。”或者“是××廠家業務員說您生意做得好,我今天到此專門拜訪您,取取經!”這樣客戶不容易回絕,同時又明白你對他或者對市場已有所瞭解,不是新來的什麼都不知道,他會積極配合你,馬上會吩咐人給你沏茶。

(6)順利交換名片。在羅賓遜機構培訓新推銷員有一項內容是:每天在大街上換100張名片回公司,完不成就不要回公司了。有些推銷員做陌生拜訪,卻怎麼也弄不到客戶的名片。我們說交換名片,所以名片應該是換來的。見面時不要過早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說明來意,自我介紹完成後,觀察客戶反應,再交換名片。這些場合比較適合交換名片:說明來意後,遞上自己的名片,說:“這是我的名片”,如果客戶對你有好感,馬上會給你他的名片;客戶一下子忘記了你的姓名,你可以說:“××經理,我們第一次見面,與您交換一張名片。”客戶會不好意思拒絕交換名片;拜訪完成時,你可以提出“××經理,與您交換一張名片,以後多聯繫。”不要說:“可以給我一張您的名片嗎?”這樣會很尷尬。拿到名片後一定要將名片上客戶公司的名稱和客戶姓氏職務讀一遍,並且面帶微笑,真誠地看客戶一眼,這樣客戶會覺得你很尊敬他,從而建立起友好交往的基礎。

案例2

陳安之老師在培訓中,談到模仿時,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他去逛某商場,順便檢查一下培訓後的效果。走到服裝專櫃,被賣“Pierre

cardin”的推銷員小陳發現了。

“陳老師,您怎麼在這裏呀?”小陳激動地問。

“我來逛逛,順便看一下上次培訓的效果。”

“陳老師,很有效果!”

“爲什麼?”

“陳老師,我運用您的模仿法,昨天剛賣了一件3000多元的衣服。”小陳興奮地說。

“說來聽聽。”

昨天,來了一位男顧客,看了一會這件上衣,我走過去。

“這件衣服,怎麼他*的這麼貴?”顧客問。

“就他*的這樣貴!”我沒有思索就說。

“就買這件!”顧客說。

“好的。”

小陳說:“當時模仿完後,我感覺說錯了,臉一下子紅了。可聽見顧客說就買這件。尷尬沒有了,心裏想這方法還真有用!”

……

推銷就是溝通,溝通的最高境界就是目標一致,達成交易。以上這樣方法叫做模仿,這種方法運用在推銷以及人際交往中,非常成功,威力無比。

人際溝通有三個要素:話題、語調和身體語言。那麼如何發揮各個要素的作用,提高溝通的效果呢?要領就是模仿,透過投其所好,製造和諧氣氛,達到溝通模式儘可能與溝通對象保持一致。說白些就是對方習慣用什麼方式,你就用什麼方式配合。案例中的小陳就是以話題和語調模仿,實現了成交。

(1)話題模仿。談顧客感興趣的話題,尊重顧客的想法與看法,形象地說,就是“對準頻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最喜歡的頻道,只有你發送的資訊對準了這個頻道,他才能接收,才能引起共鳴。如果顧客喜好炒股,你跟他談籃球,他信基督,你談伊斯蘭,他馬上會對你沒興趣,你就很難再向他推銷產品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語調、風格模仿。語調模仿的作用,在於有意識地創造一種感情融洽的氣氛,以便對方更好地接受你。語調包括說話的語氣、聲調、聲音大小和語速快慢。風格模仿要求我們說話時,遣詞用句、說話的氣度、做派等方面要與對方的情況相配合。如果對方說話慢,聲音低,你說話快,聲音大,不模仿是怎麼也談不到一塊的。再比如:爲什麼兩個人大吵架可以越吵越激烈,而從沒有看到一個大聲吵,一個小聲吵,可以持續吵下去的。前者就是因爲吵架雙方都在模仿,所以“投機”,後者雙方不模仿,就沒有“默契”。

(3)身體語言、姿勢模仿。當你和你的愛人在公園裏散步的時候,步伐是不是很合拍?絕對不會一個步子又小又快,另一個步子又大又慢。同樣的道理,兩個人融洽交談的時候,他們的姿態和舉止大致是相似的。要麼採取差不多的坐姿或站姿,要麼步調和諧地散步。所以要想“對準頻道”,站姿、走姿、頭的位置和動作、手勢等等,都可以去模仿,已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交談氣氛。

2002年12月,我們去拜訪石家莊當地最大的食品添加劑經銷商,在談起雙方合作歷程時,經銷商興致勃勃給我們講起A公司銷售人員拜訪他的故事:

A公司是我們公司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們的產品質量優秀,進入食品添加劑已有一年,銷售業績不錯。

經銷商說:“那是2001年12月的一天,我的祕書電話告訴我A公司的銷售人員約見我。我一聽A公司的,聽客戶講他們的產品質量不錯,我也一直沒時間和他們聯繫。既然他們主動上門,我就告訴祕書讓他下午2:00到我的辦公室來。”

“2:10我聽見有人敲門,就說請進。門開了,進來一個人。穿一套舊的皺皺巴巴的淺色西裝,他走到我的辦公桌前說自己是A公司的銷售員。”

“我繼續打量着他,羊毛衫,打一條領帶。領帶飄在羊毛衫的外面,有些髒,好像有油污。黑色皮鞋,沒有擦,看得見灰土。”

“有好大一會,我都在打量他,心裏在開小差,腦中一片空白。我聽不清他在說什麼,只隱約看見他的嘴巴在動,還不停地放些資料在我面前。”

“他介紹完了,沒有說話,安靜了。我一下子回過神來,我馬上對他說把資料放在這裏,我看一看,你回去吧!”

聽到這裏,我們都笑了。經銷商繼續說:

“就這樣我把他打發走了。在我思考的那段時間裏,我的心理沒有接受他,本能地想拒絕他。我當時就想我不能與A公司合作。後來,2002年初,你們的張經理來找我,一看,與他們天壤之別,精明能幹,有禮有節,是幹實事的,我們就合作了。”

……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陷入沉思,深深地感受到“第一印象的重要”以及“推銷就是先把自己賣出去的”的真諦。與客戶的第一次見面在一筆交易中顯得尤爲重要,“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們要掌握一些見面技巧:

(1)見面前,知己知彼。首先要對即將見面的客戶進行一定的瞭解,透過同事、其它客戶、其它廠家推銷員、上司、該客戶的下游或上游客戶等途徑來初步瞭解該客戶。

(2)將見面的目的寫出來,把即將要談到的內容寫出來,考慮怎樣表述,進行語言方面的組織。

(3)着裝整潔、衛生、得體、有精神。不要求每個人都穿西服,但一定要乾淨、得體。上面舉例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着裝衛生問題。經銷商真實地瞭解產品是從推銷員開始的.,所以推銷員的一舉一動在經銷商眼中,就是產品的反映。他在想:“這樣的公司怎麼能生產出好產品,我們的合作會有保障麼?”

(4)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不能太長。如:有的推銷員上門就介紹:“我是××公司的××分公司的推銷員×××”。這句話太長,客戶一聽就感覺不爽,聽了一大串,很可能還是不知道你的情況。通常的介紹是:“您好!我是××廠的。”客戶看你了,再說:“我是××,是××分公司推銷員。”

(5)說明來意時,要學會假借一些指令或讚美來引起客戶的注意。如:你可以說:“是××經理派我過來的。”也可以說:“經過××客戶介紹的,我專程過來拜訪您。”或者“是××廠家業務員說您生意做得好,我今天到此專門拜訪您,取取經!”這樣客戶不容易回絕,同時又明白你對他或者對市場已有所瞭解,不是新來的什麼都不知道,他會積極配合你,馬上會吩咐人給你沏茶。

(6)順利交換名片。在羅賓遜機構培訓新推銷員有一項內容是:每天在大街上換100張名片回公司,完不成就不要回公司了。有些推銷員做陌生拜訪,卻怎麼也弄不到客戶的名片。我們說交換名片,所以名片應該是換來的。見面時不要過早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說明來意,自我介紹完成後,觀察客戶反應,再交換名片。這些場合比較適合交換名片:說明來意後,遞上自己的名片,說:“這是我的名片”,如果客戶對你有好感,馬上會給你他的名片;客戶一下子忘記了你的姓名,你可以說:“××經理,我們第一次見面,與您交換一張名片。”客戶會不好意思拒絕交換名片;拜訪完成時,你可以提出“××經理,與您交換一張名片,以後多聯繫。”不要說:“可以給我一張您的名片嗎?”這樣會很尷尬。拿到名片後一定要將名片上客戶公司的名稱和客戶姓氏職務讀一遍,並且面帶微笑,真誠地看客戶一眼,這樣客戶會覺得你很尊敬他,從而建立起友好交往的基礎。

案例3

書店裏,一對年青夫婦想給孩子買一些百科讀物,推銷員過來與他們交談。以下是當時的談話摘錄。

客戶:這套百科全書有些什麼特點?

推銷員:你看這套書的裝幀是一流的,整套都是這種真皮套封燙金字的裝幀,擺在您的書架上,非常好看。

客戶:裏面有些什麼內容?

推銷員:本書內容編排按字母順序,這樣便於資料查找。每幅圖片都很漂亮逼真,比如這幅,多美。

客戶:我看得出,不過我想知道的是……

推銷員:我知道您想說什麼!本書內容包羅萬象,有了這套書您就如同有了一套地圖集,而且還是附有詳盡地形圖的地圖集。這對你們一定會有用處。

客戶:我是爲孩子買的,讓他從現在開始學習一些東西。

推銷員:哦,原來是這樣。這個書很適合小孩的。它有帶鎖的玻璃門書箱,這樣您的孩子就不會將它弄髒,小書箱是隨書送的。我可以給你開單了嗎?

(推銷員作勢要將書打包,給客戶開單出貨。)

客戶:哦,我考慮考慮。你能不能留下其中的某部分比如文學部分,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其中的內容?

推銷員:本週內有一次特別的優惠抽獎活動,現在買說不定能中獎。

客戶:我恐怕不需要了。

這位推銷員的失誤之處在哪?非常顯而易見:不明白客戶購買此書的動機;沒有掌握一些的產品介紹技巧;自始至終以自己爲主,忽略客戶的感受。

客戶在選購各類產品時,都會有其不變的大方向。例如購買辦公機器是爲提高公務處理的效率及合理化、購買生產設備是爲提高生產率等。順着大方向去滿足客戶的要求,能使您的展示、介紹更加打動客戶的心。如果不明白大方向,就要“不恥下問”,弄清楚客戶關注的利益點,接下來的介紹,就要時刻圍繞利益點展開,隨帶進行一些附加利益的介紹。不能像以上案例中的推銷員一樣,始終按照自己的計劃、步驟、節奏來介紹。那應該怎麼做呢?

(1)向用戶介紹產品,關鍵點是使用該產品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哪些好處是他現在正需要的?著名FAB法 (功能、特點、利益)廣爲採用,也就是先向用戶介紹某類產品的功能,再介紹本產品的特點、優勢,接着將本產品特點與消費者關注的利益點聯繫起來,最後解答一些技術問題與售後服務問題。

與客戶交往中,最難判斷的是他們的關注點或利益點。一個好的推銷員應該借鑑華佗的治病箴言:“望、聞、問、切”來弄清楚他們關注什麼。

①望:觀察客戶,一眼識別客戶的層次、素質、需求、喜好等;

②聞:聽客戶的敘述,必須給客戶表白的時間,耐心地聽,高質量地聽,客戶沒有耐心爲你多講幾遍,他們也不會反覆強調重點,甚至有些時候他們會自然不自然地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這就更需要細心的聽;

③問:客戶只知道他目前需要購買東西解決問題,卻不知買什麼與怎樣做,這就需推銷員擔當策劃師的角色,爲他提供全面、準確、最適合的策劃方案。推銷員要想清楚明瞭客戶的需求,就需要透過提問、回答反覆深入地瞭解客戶的真實想法,從而給出客戶最需要的購買建議,完成銷售。

④切:實際考察客戶的狀況。客戶的表白、回答都不一定正確,適當的時候,業務員需要實地考察客戶狀況,比如裝修,就需上門考察,再爲其制定裝修方案。

(2)向經銷商介紹產品,關鍵點是該產品怎麼爲客戶多賺錢?怎樣長久賺錢?所以通常在向經銷商介紹產品時,先簡單告知產品是幹什麼用的,主要的用戶或者消費羣是什麼;接着要介紹這種產品在流透過程中可獲得的利潤水平怎樣,再接着圍繞流通環節的價差展開說明;最後介紹一些售後服務方面的事項。

經銷商經營產品的目的是賺錢!所以向經銷商介紹產品主要圍繞他能獲得多大的價差展開。其中價差又分爲直接價差與間接價差。直接價差就是產品買進賣出的差額;間接價差是本產品帶動其它產品銷售時,其它產品的價差。實際推銷過程中,還沒有向經銷商介紹完產品,就被趕出來。主要就是沒有把握這個關鍵點。有的推銷員一上來就向經銷商報價,一聽“這麼貴,賣不出去!”馬上就僵在當地。其實按照以上的關鍵點思路你就可以這麼說:“價高不影響我們做生意,只要您可以獲得一定的價差,依您的推銷能力,是可以買出去的。”你還可以接着說:“您這裏也有一些價格較高的產品,不也賣得很好嗎?我們關注的是銷量,你關注的是價差。我借你渠道,你借我產品,大家共賺錢嘛!”這樣的表述重複幾次,再輔以客觀的數據說明,嘴再緊的經銷商也鬆口的時候。


TAGS:案例 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