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傲慢與偏見》:從文學到電影的嬗變

學問君 人氣:1.86W

[摘要]享譽世界文壇的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小說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具有獨特藝術魅力,她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給人一種神祕、迷人的魅力,幾乎全部被改編成電影。其中《傲慢與偏見》最具代表性,它已經被翻拍四五次。《傲慢與偏見》作爲小說,它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爲電影,它在世界電影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紹了《傲慢與偏見》的小說和電影,分析了小說對電影的影響和電影對小說的改編。

《傲慢與偏見》:從文學到電影的嬗變

[關鍵詞]《傲慢與偏見》;文學;嬗變;電影

簡·奧斯汀是英國著名的女作家,享譽世界文壇,在英國,她享有和莎士比亞一樣的地位。她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給人一種神祕、迷人的魅力,很多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傲慢與偏見》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從它出版以後,一直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它也受到電影製作者的鐘愛,前後被翻拍四五次。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部小說獨特的藝術魅力,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本文試圖分析《傲慢與偏見》從文學到電影的嬗變。

一、《傲慢與偏見》的小說和電影

衆所周知,《傲慢與偏見》作爲小說,它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爲電影,它在世界電影史也具有重要地位。《傲慢與偏見》特有的藝術魅力,從小說一直延伸到電影。當時的英國文壇萎靡不振,缺乏優秀的小說作品,大多作品都是矯揉造作。《傲慢與偏見》的面世,給英國文壇帶來了新的生機,打破了文壇的沉寂和頹勢,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是這部小說涉及的主要內容,讀小說的時候感覺書中的故事和現實生活中一樣。閱讀作品我們可以發現有關英國鄉村的描寫佔了小說的大部分篇幅,詳細描繪了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英國鄉村的社會面貌。當時英國還是比較閉塞,尤其鄉村更爲閉塞,保持了最本真、最原始的社會面貌。鄉村小鎮風景如畫,民風淳樸,給人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這些部分也是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這部作品獨有的藝術魅力,也吸引衆多的導演和編劇,他們把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在不同時代不同年份,這部小說一次又一次地被翻拍成電影,可見這部小說的偉大之處,可以持續讓人們喜愛。在衆多的翻拍電影中,世人公認改編最成功、最完美的是1995年的電影版本,這部電影是由著名演員科林·費爾斯主演的。同時,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重要的成功之處就是電影中的'音樂,音樂成就了電影,音樂透過電影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取得了很大成功。意大利著名的音樂家創作了電影中的全部音樂。管絃音樂與鋼琴音樂交織、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了與電影情感基調非常吻合的恬靜淡雅的氣氛。加上音樂與畫面的完美配合、結合,使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得到全面的展示。

二、小說對電影的影響

離開小說文學基礎的改編電影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只有尊重小說的文學基礎,在此前提下改編的電影纔有可能取得成功。簡·奧斯汀打破當時傳統的小說寫作方法,以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給當時的英國文壇帶來一股清風。她的作品所關注的焦點是婚姻和家庭。在當代西方世界裏,重振道德的思潮開始興起,迴歸傳統的思潮開始興起,她作品中特有的家庭婚姻觀念正好迎合這些思潮。她的作品推崇道德和禮教,在一定程度上成爲重建家庭倫理的源泉。所以她的作品被大量地改編成電影。其中,《傲慢與偏見》是傑出代表。小說的特點對電影改編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籠統的景物和細節描寫對電影的影響

《傲慢與偏見》小說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小說中細節描寫非常籠統,小說中具體景物描寫也非常籠統。例如小說中對宅子的描寫,包括內瑟菲爾德花園等,往往都是輕描淡寫,很少用精巧細緻的筆觸。例如對於伊麗莎白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衣服是什麼樣式的,在小說中都沒有介紹,我們根本不能瞭解這些資訊。例如小說中在描繪人物外形時,顯得較爲簡單,缺乏色彩和質感。賓利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小說是這樣描寫他的外表的:一表人才,很有紳士風度,落落大方,總是保持和顏悅色,絲毫沒有矯揉造作的架勢。可見,小說中不太重視細節描寫。但作者塑造人物不依靠具有畫面感的細節,而是依靠人物的性格和人性的特點,這樣塑造的人物同樣可以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小說的這一特點,給電影改編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對於人物的服裝,對於故事的場景,只要不影響人物性格的表現,導演可以發揮想象力進行自由選擇。電影中的服飾和場景,沒有遵循當時的潮流,而是更具有現代審美觀念。伊麗莎白彈了什麼曲子,在小說中我們無從知道,而在電影中這些都需要表現出來。

(2)全知敘事視角對電影的影響

《傲慢與偏見》採用的敘事視角是全知視角,敘事者無所不知。小說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一段對話,透過貝內特夫婦子在內瑟菲爾德花園的對話,暗示了新房客的到來。伊麗莎白一直到第二章纔出場,之前一直沒有提到她,但她一出場就成了最主要的感受者,而讀者瞭解到的已經超出了她所瞭解的範圍。我們在小說中可以發現,通常情況下是以伊麗莎白的視角觀察周圍的事物,電影中也採用了這一視角。例如在電影的開頭,伊麗莎白拿着書在草地上走着,攝影機就一直跟隨着她。這一鏡頭具有深刻的寓意,那本書就好像在說:下面我要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故事。然後電影的敘事視角是多樣,不僅僅透過伊麗莎白視角進行敘事,也透過其他人的視角來觀察事物。例如,電影中賓利家舞會那個場景,導演透過達西的觀察來表現伊麗莎白媽媽的粗俗,來表現伊麗莎白妹妹的無禮。觀看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伊麗莎白的自傳,是自傳性質的電影。在小說中,達西和伊麗莎白處在相同的地位,而電影中伊麗莎白是絕對的主角,達西成爲她的綠葉。電影保留小說的主題思想,而且加入了一些新時代的文化元素。

(3)對話情節對電影的影響

《傲慢與偏見》小說還有一個顯著特點,不管是表現人物性格,還是推動情節發展,都完全依靠對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部小說就是由對話構成的。小說的一開頭就是貝內特夫婦的對話,之後是伊麗莎白和父母的對話,然後伊麗莎白的妹妹們挨個登場,每個人都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緊接着就是透過一大段敘述交代賓利和貝內特之間的相互拜訪和回訪。然後第一次舞會後,盧卡斯一家來伊麗莎白家拜訪聊天,大家都對賓利的舉止進行了討論,都對達西的舉止進行了討論……對話充斥着整部小說。我們在閱讀各種對話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瞭解了小說的主要人物和他們的具體情況。對話自始至終都在小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對話烘托了人物性格,對話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此外,對話還具有逆轉、評論人物行動等作用。小說以對話爲主,爲翻拍電影帶來了極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