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一數學:交集並集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91W

各位領導和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必修1第1章第3節第一課時《交集、並集》,下面我想談談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構想:

高一數學:交集並集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與傳統的教材處理不同,本章在學生透過觀察具體集合得到集合的補集的概念後,上升到數學內部,將“補”理解爲集合間的一種“運算”。在此基礎上,透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和掌握集合之間的另外兩種運算—交和並。設計的思路從具體到理論,再回到具體,螺旋上升。集合作爲一種數學語言,在後續的學習中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恰當使用自然語言、圖形語言和集合語言來描述相應的數學內容。有了集合的語言,可以更清晰的表達我們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個數學的基礎,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着極爲廣泛的應用。

基於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理解交集與並集的概念;掌握有關集合的術語和符號,並會用它們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能用Venn圖表示集合之間的關係;掌握兩個集合的交集、並集的求法。

2、透過對交集、並集概念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

3、透過對集合符號語言的學習,培養學生符號表達能力,培養嚴謹的學習作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交集與並集的概念,一些集合的交集和並集的求法上。而把如何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出交集與並集的概念作爲本節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學法:

針對我們師範學校學生的特點,我本着低起點、高要求、循序漸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原則,採用“五環節教學法”。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下面我重點說一說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問題情境

透過實例:學校舉辦了排球賽,08小教(2)56名同學中有12名同學參賽,後來又舉辦了田徑賽,這個班有20名同學參賽。已知兩項都參賽的有6名同學。兩項比賽中,這個班共有多少名同學沒有參加過比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思考後回答,然後老師加以引導,讓學生的回答達到這樣三個層次:

層次一:發現要求沒有參加比賽的人數,首先應該算出參加比賽的人數,並且知道參加比賽的人數是12+20-6,而不是12+20,因爲有6人既參加排球賽又參加田徑賽。

層次二:老師引導學生利用集合的觀點再來研究這個問題。先設利用Venn圖來表示集合A,B,C.發現集合A,B的公共部分就是集合C.

 層次三:引導學生髮現集合C的元素的構成與集合A,B的元素的關係。學生可以發現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既參加排球比賽又參加田徑比賽的同學構成的,更進一步集合C的元素是由既屬於集合A的元素又屬於集合B的元素構成的。

透過對三個層次的探究和分析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第二環節:最後抽象、歸納出交集的文字敘述的定義。

定義給出後,讓學生利用數學符號語言寫出 的集合表示。充分體現使用集合語言,可以簡潔、準確地表達數學的一些內容。

第三環節:透過兩個例子鞏固定義。

例1是較爲簡單的不用動筆,同學直接口答即可;例2是必須動筆計算的,並且還要透過數軸輔助解決,充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透過這兩個例子的解決,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體現出了數學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第四環節:最後對交集進行再認識,並利用Venn圖歸納、總結出交集的性質。

在這一環節中老師只是引導着,學生是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爲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應當準備預案。

第五環節:透過綜合性較強的例子進一步鞏固定義和性質。

這樣的五個環節不僅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爲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活動提供了空間和可能。更印證了低起點、高要求、循序漸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原則。

交集的定義、性質研究清楚之後,並集的定義、性質就順理成章了,仿照交集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學會了探究問題的方法。

交集、並集的定義、性質研究完了以後,設計“感受理解、思考運用、拓展探究”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進行檢測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同時要考慮到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

小結應先由學生總結,然後老師強調兩點:一是交集與並集的區別與聯繫;二是對本節課進行科學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又要關注它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關注學生數學地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的評價,以及在過程中華表現出來的與人合作的態度,表達與交流的意識和探索精神。

作業、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謝謝大家!

以上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好的範文,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