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數學關於集合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88W

集合(簡稱集)是 數學中一個基本概念,它是 集合論的研究對象,集合論的基本理論直到19世紀才被創立。下面小編爲大家搜尋整理了高中數學關於集合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數學關於集合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內容和地位

本次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節《集合》(第一課時)。集合這一課裏,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並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然後,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徵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爲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着密切聯繫,它們是學習、掌握以及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從知識結構上來說是爲了引入函數的定義。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模組中,集合就顯得格外的舉足輕重了。

(2)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和內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與心理特徵,依據新課標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瞭解"屬於"關係的意義,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徵。

2.過程與方法:透過情景設定提出問題,揭示課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習慣。並透過"自主、合作與探究"實現"一切以學生爲中心"的理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的人文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由集合的學習感受數學的簡潔美與和諧統一美。同時透過自主探究領略獲取新知識的喜悅。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教學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集合元素的三個特徵,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

二、說教法和學法

接下來則是說教法、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互相聯繫和統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麼樣的教法必帶來相應的學法,以遵循啓發性原則爲出發點,就本節課而言,我採用"生活實例與數學實例"相結合,"師生互動與課堂布白"相輔助的方法。透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體驗,憑藉有趣、實用的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然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探究能力,更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技能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自主探究、觀察發現、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等。

總之,不管採取什麼教法和學法,每節課都應不斷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機制,不斷優化教師本身的教學行爲,自始至終以學生爲主體,爲學生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說教學過程

接着我來說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流程主要分爲六個環節:創設情境(引入目標)、自主探究(感知目標)、討論辨析(理解目標)、變式訓練(鞏固目標)、課堂小結(自我評價)、作業佈置(反饋矯正)。上述六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多層次、多角度地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環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目標

課堂開始我將提出兩個問題:

問題1:班級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問班級一共多少人?

問題2:某次運動會上,班級有20人蔘加田賽,16人蔘加徑賽,問一共多少人蔘加比賽?

這裏我會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問題,事實上小組合作的形式是本節課主要形式。

待學生討論完畢以後我將作歸納總結:問題2已無法用學過的知識加以解釋,這是與集合有關的問題,因此需用集合的語言加以描述(同時我將板書標題:集合)。

安排這一過程的意圖是爲了從實際問題引入,讓學生了解數學來源於實際。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慾望。

很自然地進入到第二環節:自主探究

讓學生閱讀教材,並思考下列問題: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號?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麼?

安排這一過程的意圖是給學生提供活動空間,讓主體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讓學生自主探究之後將進入第三環節:討論辨析

小組合作探究(1)

讓學生觀察下列實例

(1)1~20以內的所有質數;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線 的距離等於定長 的所有的點;

(4)方程 的所有實數根;

透過以上實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爲一個集合,也簡稱集。而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號{ }或大寫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寫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徵

問題3:任意一組對象是否都能組成一個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麼特徵?

問題4:某單位所有的"帥哥"能否構成一個集合?由此說明什麼?

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

問題5:在一個給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說明什麼?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複出現的

問題6:咱班的全體同學組成一個集合,調整座位後這個集合有沒有變化?由此說明什麼? 集合中的元素是沒有順序的

我如此設計的意圖是因爲: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感受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根本動力。

小組合作探究(3)——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問題7:設集合A表示"1~20以內的所有質數",那麼3,4,5,6這四個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問題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們如何用數學化的語言表達?

a屬於集合A,記作a∈A

問題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們如何用數學化的語言表達?

a不屬於集合A,記作aA

小組合作探究(4)——常用數集及其表示方法

問題10:自然數集,正整數集,整數集,有理數集,實數集等一些常用數集,分別用什麼符號表示?

自然數集(非負整數集):記作 N

正整數集:

整數集:記作 Z

有理數集:記作 Q 實數集:記作 R

設計意圖:由於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體驗和理解。讓學生透過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啓發,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四環節:理論遷移 變式訓練

1.下列指定的對象,能構成一個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數

② 不超過30的非負實數

③ 直角座標平面內橫座標與縱座標相等的點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無理數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自我評價

1.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這節課主要解釋了什麼數學思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思想方法進行小結,形成知識系統。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加一點評,讓學生的思想敞亮的發揮出來。

第六環節:作業佈置,反饋矯正

1.必做題 課本習題1.1—1、2、3.

2.選做題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實數a 的值。

設計意圖: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讓所有學生都有成功的情感體驗。

四、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爲了讓學生直觀易懂的看筆記,板書應設計得有條理性、概括性、指導性,所以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元素的特徵

(學生板演)

3.常見集合的表示

4.範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