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

學問君 人氣:3.15W

小學數學說課稿(一)

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七冊P1—3的例1、例2以及相關的課後練習題。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個級的所有計數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高一級數(萬級)的讀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數級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較大的數用個級來計數是不能滿足的,從而理解學習億以內數的必要性。

二、說教法

1、本課的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觀察法和發現法,老師要適當地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從觀察中發現數的讀法原則,之所以採用這兩種教法,是針對學生以前在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懂得了個級數讀法而設定的,用原有的經驗和方法來解決本課的問題,應該是可行的。

2、本課在提問方式上,應多用啓發式提問,首先讓學生質疑,然後讓學生經過自身的經驗尋找解決的方法。

三、說學法

根據我的學生情況,我認爲本課的學法,應該是以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爲主,學生透過觀察以及總結來解決問題,在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做太多的講解,只適時作適當的引導。爲什麼採用此種方法,主要是因爲學生已經有了個級數讀法的經驗,移植到本課,用來解決本課問題是很自然的,大多數的學生是可以獨立完成的。

四、說教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以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步步逼進的特點,我認爲本課教學應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設定問題,巧妙匯入

爲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先列舉一些比較的大的數,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萬,光的速度每秒三十萬千米等較大的數,然後讓學生用口頭來描述,學生覺得用原來學的計數單位(個級)很難正確描述這些數據,從而引出新的課題,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匯入新課內容。並板書:億以內數的讀法。

(三)透過觀察,找出規律

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用計數器演示,個級的各個數位,然後讓學生觀察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學生很快從中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知道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這時爲了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可以通學習例1和例2的內容。

學習例1,教師出示例題內容:470000、3080000、40500000.爲了讓學生直觀地看出以上數所佔的數位,可以用計數來幫助,把相應數位相互對齊。學生經過觀察可能發現其中的道理,以470000爲例,4對應十萬位、7對應萬位、後面全部是0,學生很快讀出這個數,讀作47萬。用相似的方法來學習其它內容,學生會總結出這些數的讀法。

(四)加深理解,巧設習題

適量完課後的習題,以加深理解,鞏固新知。

五、說板書

例1

470000讀作:四二七萬

3080000讀作:三百零八萬

40500000讀作:四千零五十萬

例2

24600讀作:二萬四千六百

6407000讀作:六百四十萬七千

10030040讀作:一千零三萬零四十

板書簡潔,突出重點,列舉了億以內數的各種情況下的讀法,對學生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數學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透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爲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理解基數、序數的含義,數的認、讀、寫、數的順序,學會比較數的大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並運用於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透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1—5各數的基數、序數的含義。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電腦出示"野生動物園"的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4人一組充分說一說這些美麗畫面上都有些什麼,並有序的一一數出,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舉例說明法

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的含義以後,要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1—5中的任意一個數說一句話,透過學生舉例說明,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獲得用數學的體驗。

3.發現法

教學1—5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教師發給學習小組一些圓片,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比一比,透過擺圓片,讓學生髮現在1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從而瞭解數的順序,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觀察比較以及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觀察比較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 觀察法

觀察主題圖的畫面及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主題圖時,觀察目的明確。教師透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都畫了什麼,觀察結束後組織討論,你怎樣看就會又快又不數丟物體呢?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2、實踐操作法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透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1—5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透過學生動手擺圓片,親身感知、體驗數的順序,從而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透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主要由五個環節來完成;

(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圖片引入,讓學生看看圖上都有些什麼,要怎樣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會丟, 明確要按一定的順序觀察。

這樣教學設計提供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抓住孩子愛玩的特點,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從圖過渡到數,建立數的概念

1、從圖過渡到數。同學們都說有1頭大象,那麼,除了大象,還有什麼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樣的思路教學2—5各數的認識,這樣就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數字來源於生活,從而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

(三)聯繫生活實際,學會運用數

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以後,設計遊戲,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裏、家裏找一找、數一數,並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

這樣就讓學生把生活實際與數學較好的聯繫起來,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

(四)動手操作圓片,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1、認識數的意義以後,讓學生自己擺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個數大,你是怎麼想的?滲透了自然數的計算單位和相鄰兩個自然數相差1.

2、認識數的大小以後,進行猜數遊戲,如5的前面是幾?3的後面是幾?還有可能是幾?透過反覆練習,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點。

3、最後學習寫數。寫數是本堂課的另一個重點,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學生對1——5各數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導學生規矩、工整的寫數。這一教學環節就要充分利用電腦軟件的直觀性,清楚的顯示1——5各數運筆的軌跡,先讓學生觀察、感知,再透過描紅、獨立書寫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想象力,充分體現新課程的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一理念。

(五)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課講授完以後,出示練習題。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數畫圈、看圖寫數等使學生進一步建立數與形的聯繫,更好的理解和認識1——5各數。

2、最後設計了一些用1表示1個整體的題目,如:1盤香蕉、1串葡萄、1雙襪子等,滲透單位"1"的概念。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表達、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課堂上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參與面廣,學得愉快,學習效果好。

小學數學說課稿(三)

一、 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處於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章最後一節。從這一章開始利用字母表示數(即符號化),它深刻揭示存在於一類實際問題中的共性。有助於人們對顯示世界的認識,它的各種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圖象法等),不僅爲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爲數學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數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爲數學本身和其它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礎。

二、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中"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及應用意識"確定瞭如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1.經歷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透過運算、驗證規律的過程。

2.會用代數式表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能用合併同類項、去括號等法則驗證所探索的規律。

3.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確定瞭如下的情感目標:透過學生動手、動腦、利用轉化、類比的方法去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創新能力。

三。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材設計關注的是學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義,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積極從事數量關係的探索過程",從而確定了教學重點是能將探索發現數學規律並能正確驗證。對於剛剛接觸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生來說,整個過程需要大膽進行探索、猜想、歸納、驗證等能力的培養比較困難,因此發現數學規律也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如何突出重點和難點71頁

教法: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法。

學法:根據初一學生知識儲備量小、學生性格好動的特點,採用分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流程:

1.巧用情景引入課題,透過兒歌"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引出問題"n只青蛙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從中鼓勵學生髮現規律,嘗試用字母符號表達規律。

2.講授新課:首先出示某年某月的日曆,然後根據問題探討日曆中的規律。由於這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學生情況,爲了突破難點,對於課本的編排從新調整。提出瞭如下的幾個問題:①日曆中同一行中連續三個數之間有什麼關係?②日曆中同一列中相鄰三個數之間有什麼關係?③日曆中斜着的三個數之間有什麼關係?④用長方形框住的四個數有什麼關係?⑤用正方形框住的九個數有什麼關係?先讓學生用具體的數來回答問題,然後上升到用字母來反映規律。從而讓學生體會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教師評價:71頁另外教師不斷鼓勵學生髮現、表達、合理解釋。

以上主要採用教師啓發引導式的方法。

其次,讓學生動手摺紙完成課後隨堂練習第2題,目的是換一種活動方式。本題主要由學生獨立完成。

最後,透過以上的日曆、摺紙,對學生分組完成做一做。本題採用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

五。 學情預測:

優點:問題的層次遞進符號學生的實際情況。

缺點:規律找到但是表達不準或不正確,如去括號問題,另外缺乏驗證。

針對缺點採用的彌補方法是:適當佈置有關去括號知識的問題,強調規律探索中的驗證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總結反思和理念:

探索規律要用到歸納、推理,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方法,數學史上的一些發現如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透過探索、總結、猜想而得到的,但是要注意猜想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