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說課稿錦集3篇

學問君 人氣:1.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說課稿錦集3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江南水鄉》是人教版社會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大綱要求: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家鄉的、祖國的社會常識,指導學生初步瞭解家鄉和祖國的地理常識;初步瞭解我國的國情國策,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設家鄉、振興中華的情感;知道水鄉人們的生活。

教材分析:

《江南水鄉》一課分爲兩課時,本課爲第一課時。本課教材內容由引文、“太湖人家”“魚米之鄉”三部分組成,還附有兩張地圖、兩幅插圖、“找一找”“讀一讀”以及“說一說”。其中引文點出了江南水鄉的大致範圍和地理位置,還點出了江南水鄉在地理環境和經濟文化方面的總體特徵。“太湖人家”這部分課文,透過形象描述“太湖人家”是生活環境,給學生展示了兩幅獨具江南水鄉特色和水鄉小鎮景象的圖畫。而“魚米之鄉”這部分課文主要寫江南水鄉的農業。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一、初步瞭解江南水鄉最主要的環境特點,以及江南水鄉的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係。二、知道江南水鄉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以及江南水鄉享有盛名的農副產品。三、初步瞭解江南水鄉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江南水鄉的地理知識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因爲江南水鄉就是我們的家鄉,所以本課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是很親切的。因爲課文裏的東西大家都很熟悉,不會感到陌生。但又有一句話:有了距離纔有美。江南水鄉與本單元前幾課相比,缺少了新奇的感覺。親切與新奇,小學生會傾向於哪個呢?其實這並不是我着重考慮的問題,因爲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堂課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樂於參與到教學中來,因爲無論是親切的東西還是新奇的東西都只是表面化的,我們教師的教學不能指望教材的親切或是新奇程度。

本課是一篇介紹性質的文章,是典型的“社會課”。其實社會課教材內容性質偏向於解釋說明介紹決定了教學時教師講授比較多,加上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機會並不是太多,就使社會課不那麼吸引人。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課有趣味性,讓學生樂於參與進來。如果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那怎麼去談上好一節課呢?另外社會學科包羅萬象,教師的知識水平在豐富的社會知識面前,有時並不是能做到遊刃有餘的。面臨着新的課程改革,教師的自身角色也在變化,由傳授者轉化爲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爲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化爲“平等中的首席”。教師不能只爲了教而教,更多的着眼點應是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研究、去發展,而不是簡單的去尋找答案。

所以,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使學生的學習興致高漲起來,如何讓學生的個性得到飛揚,如何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能力得到提高。我思考的另一問題是我自己如何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如何杜絕讓自己陷入滔滔不絕的講授之中。於是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扮演已經已經長大了的自己,來會回憶家鄉,來爲家鄉做事。這其實是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此時的教師已經不是一名“獨白式”的表演者,而是一名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引導學生表達想表達的東西,然後使其得到某種程度的發展。而教師既保持了一定的權威,又以一種夥伴式的態度觀照學生。教師的講授已轉化爲一種對話,以此激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在對話中我設計了一些情境問題,意圖將本課的難點與重點各個擊破。讓學生學在輕鬆中。樂在學習中。

傳統學習方式過分強調了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與探究,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態,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課透過學生作導遊、分析江南水鄉經濟發展前景等環節來發揮自己的才智,依靠自己來解決本課的各個知識點,儘管可能是不自覺的,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也沒意識到可能也沒意識到是自己在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想、要說還要寫,必須全身心的投入。

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讓課堂上爭取做到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三、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時光之旅。

學生的好奇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因爲這正是他們所常幻想的東西。

2、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未來走走。閉上眼睛。(音樂)我們已經到了未來,同學們你們個個已經是國家的棟樑,說說你們現在各是什麼角色?

學生的興趣激發了起來。紛紛發表意見。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而且都夢想自己能建功立業,這也爲下面的教學環節埋下伏筆。

3、師:你們現在可能都在忙自己的事業,可能都身在他鄉,身邊的人都不是故鄉的親人。這時——

音樂聲響起:《春江花月夜》;童謠響起:《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師示意學生一起誦讀童謠。

4、師:同學們,現在你們談談聽到這首童謠的感覺。(親切,勾起對童年的回憶、對家鄉的回憶……)

師:我們的家鄉有個美麗的名字——江南水鄉(板書課題)讓學生深情朗讀課題,營造氛圍。

(二)環環相扣,教學新知

5、師:你的家鄉是什麼樣的,來談談。

生自由說。(零碎的,不完整的。)

6、師:你們現在都是各有一番事業的人了,是不是身邊都有自己的祕書了,平時發言都有祕書來幫忙,所以今天講話不行了。現在老師來做你們的祕書,替你們來列一下講話的提綱,請各位“老總”照着提綱來發言,可得講好一點,因爲你身邊可能還有外國友人,別丟祖國的臉。

教師用幽默的語言指出學生的缺點,同時又爲學生設定下一步的棋。學生在教師善意的批評後更能自覺完成下一步學習任務。

7、出示提綱:(1)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2)江南水鄉的環境(3)江南水鄉的物產

生自讀課文1~3部分,可討論。

8、生介紹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即本課的引文部分)要求讀出感情,特別是“這裏山清水碧,稱爲太湖平原,全國最著名的‘江南水鄉’,也是我國人口稠密、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要求感情讀,一是激發學生的自豪之情,二是引發下步教學環節。

9、師:既然你對江南水鄉的感情那麼深,那你對那裏的地理肯定很瞭解了。請你給我做導遊,因爲“五一”長假我就要去旅遊了。

出示適當更改的“找一找”:請着地圖來做一次導遊,介紹江南水鄉的一些有名的城市和河流。

這裏要求學生化被動爲主動,去攻克本課的教學難點,因爲學生對於當導遊都挺有興趣的,這樣憑着興趣去完成“找一找”,就沒有了應付的情緒。此外,學生的說話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0、師:現在有幾位客人,他們分別是東北的吉林人、黃土高原上的甘肅人以及華北的天津人,他們想到一個地方去投資。爲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請你發揮自己的交際才能,促使他們來江南水鄉轉轉,或許他們就會來這裏投資。

11、生介紹江南水鄉的環境。

這裏學生除了介紹江南水鄉的環境,完成了解江南水鄉的環境這一教學目標之外,必談到那三位客人的家鄉,這樣也複習了前面的所學。

12、師:那三位客人看來是心動了,或許他們第二天就來江南水鄉了,還可能看中咱們的家鄉,決定投資呢。家鄉的父老鄉親可要感謝你們了。(變着法子表揚學生)。不過既然大家現在都是事業有成,爲什麼不親自來投資呢?

師:想想我們江南水鄉的一些特產,你針對這些來談談,你可以投資那些方面,或者你覺得那些項目有發展前景,值得投資?

這裏就是完成了江南水鄉的農副產品着一部分的教學。

學生要回答這部分的問題,首先必須瞭解江南水鄉的物產,然後才能說上一些,當然學生對於江南水鄉經濟前景的回答可能是很膚淺的,但這沒有關係,因爲學生肯定思考過了,這就足夠了。

教師在這裏要適當補充一些內容,使學生的認識或瞭解能更準確些。

(三)激勵創作,總結提高

13、師出示唐白居易的詞《憶江南》,齊讀。

師:白居易的詞是寫得很好,但我覺得咱們江南的好可不止這些,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可不是白居易的幾句話就概括得了的。大家都來寫幾句話,也可以寫詩,來介紹我們這個人間的天堂。可不要再請祕書了。

這裏就是在複習本課的教學內容,此外還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場交流。

教師總結。

佈置作業:預習《江南水鄉》後半部分。瞭解本地的鄉鎮企業情況。

小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生活四年級下冊第…單元第…課。這一課由…和…等幾個板塊組成,涉及知識點有…和…等,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在實踐中學會調查研究方法,並學會與他人合作。

根據以上對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制定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爲有效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行爲的有的放矢,依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設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四年級很多學生思想上對思想品德學習的重視還不夠,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這給他們增加負擔的“副課”,但也不難看出他們的求知

欲與好奇心很強,自我意識及自主性也日趨強烈,因此教學設計應力求吸引學生,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並充分予以肯定,激發學生主動性。

三、說教法和學法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爲主要源泉,新課程倡導孩子的主動參與,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基於以上認識,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力求尋找教材與生活的連接點進行教學,指導他們沿着熟悉課本、交流討論、實踐調查、感知昇華的思路,在開放式活動中認知家鄉、感悟家鄉,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

四、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思路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具體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談話匯入

爲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喚醒學生的認知注意,激發學生對新知的探索求知慾,我注重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採用談話法進行新課的有效匯入,匯出課題,進行板書。

(二)熟悉課本,瞭解各地情況

爲突破學生的認知瓶頸,我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在互動中實現重難點的各個擊破:首先讓學生自己熟悉課本內容,掌握課本中所提到的相關知識,並透過小組交流討論會展示出來。

(三)聯繫生活實際,交流家鄉情況

學生掌握了課本中的幾個知識點後,我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家鄉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進而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並由小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四)課堂拓展

爲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我設定了拓展環節,主要是…

(五)課堂小結

課本主要內容講完後,我對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進行了小結,並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注家鄉,在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思想等方面的昇華中,完成對全課的解讀。

五、教學反思(上課沒有學生的話,本環節不用)

以上教學設計基本都是我個人的教學預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幾個環節設計還不到位,比如課前的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學生並沒有完成預期任務,我沒有能根據學生的具體反饋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意識到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爲學生的長遠發展負責,使政治教學更好的爲生活生產服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略讀課文。這個單元圍繞國際理解和友誼,側重從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相處、友好幫助和深情厚誼入手,強調全球如家的意識。前兩篇課文《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都是寫外國人幫助中國人的故事,《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則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國際理解”的內涵,即中國作爲一個大國,也積極地參加國際事務,盡力幫助其他國家。本課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採用的是通訊報道的常用寫法,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安排材料,敘述清楚,並有適當的議論。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體會理解和幫助是相互的;二是繼續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瞭解阿爾及利亞地震受災情況和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救援情況。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自主學習,瞭解課文內容。

(2)透過收集有關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資料,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知道各國人民之間要和平相處,友好幫助。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中國國際救援隊對阿爾及利亞受災人民的幫助。

教學難點:體會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感激的原因。

(四)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資料。

2.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二、說教法

1.資料蒐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蒐集相關材料,既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打好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2.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聖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字、感悟文字、超越文字,讀書指導非常重要。本課,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默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引導學生透過反覆讀,探究熱點問題。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逐步讓學生學會閱讀。

3.多媒體輔助法

利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本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憑藉閱讀提示,自讀自悟,再重點探究學生關注的或不理解的問題。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做到自讀爲主,略而不簡,教略而學豐。

四、多元閱讀說教學程序

(一)交流資料匯入新課

1.同學們,在去年5月12日中國四川遭受了8級強地震,傷亡很多,損失慘重,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中國派出了大量的人員進行抗震救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紛紛前來支援,再現了一幕幕的感人的場面。我國也有一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關於中國國際救援隊,你還了解什麼,誰來把你瞭解到的內容向大家介紹介紹?

2.這支救援隊也協助過其他國家地震搶險,他們表現出色,受到了聯合國官員的讚揚。20xx年5月,中國國際救援隊赴阿爾及利亞,參加國際地震災害搶救任務,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一片讚譽。

你知道媒體是怎樣報道這件事的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閱讀提示,指名讀,讓大家明白閱讀要求。

2.分小組讀課文,相互評價指正,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請用跳讀的方法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寫的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哪些人、主要寫了什麼事。

[透過初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體的瞭解,並引導學生用跳讀的方法抓住課文中最主要的資訊,潛移默化地學習通訊的閱讀方法,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1.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在不理解的地方做符號,儘量運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把它弄明白。

2.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請寫在紙條上交給老師。簡單的立即解決,然後歸納出普遍的問題。

3.多媒體出示可能提出的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請四人小組,再讀課文,並討論。

4.分組彙報,互相補充。可以從嚴重的災情、艱難的救援、高超的救援技術等方面適當點撥。

①談到嚴重的災情時播放課件:地震後,殘垣斷壁,一片廢墟,屍體發臭,在劫難中逃生的人無家可歸。透過真實的畫面和哀輓的音樂,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無情,現實的殘酷。然後課件出現寫災情的句子。你覺得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段話?指導用低沉、舒緩的語氣朗讀:

來到這座城市,展現在救援隊員面前的是一片悲慘景象:房倒屋塌,失去親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氣中瀰漫着屍體腐爛後散發的臭氣。倒塌後的房屋大都呈“疊餅狀”,加上餘震還在不斷髮生,給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

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隊員仍然堅持工作。請找出兩個帶有關聯詞“一……就……”的句子:

他們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布邁爾代斯。

他們一下車,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麼?(爲了救災,隊員們分秒必爭,速度快。)

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

當時氣溫高達34攝氏度,隊員們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隊員們仍然堅持戰鬥。

你覺得哪些詞應重讀,請註上重點符號,試着讀一讀。然後指名讀,齊讀,讓學生從“高達34攝氏度”、“厚厚的”、“浸透了”等詞語中領會隊員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堅持戰鬥。

③救援隊在搜尋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交口稱讚”、“聞名遐爾”的理解。從而瞭解是高超的救援技術使救援獲得成功。

5.學生可能還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中國要派人援助阿爾及利亞?在以上的學習之後,這裏可以讓學生聯繫課文或生活實際來談自己的看法。師適時板書。

[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只是積極的引導者、組織者,在這個環節中,我努力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提出疑問,並根據問題深讀課文,再以重點詞句爲突破口理解全文。]

(四)激情朗讀積累語言

1.在阿爾及利亞參加國際救援工作的38支隊伍中,只有中國和法國救援隊各救出一名倖存者,得到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高度讚揚,請你們也來稱讚我們的國際救援隊,請大聲地說出來。對說得好的,全班跟着誦讀。

2.孩子們,請帶着對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敬佩、讚美之情齊讀課文。

3.自主選擇喜歡的詞語句段,進行摘抄。

[讓學生由衷讚歎,既是思想感情的昇華,也是能力的應用和拓展。第二學段目標明確規定,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時時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

五、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讓我們最後再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我國四川5.12大地震中,遇難:69229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經濟損失8451億元人民幣。但是面對災難,我們不必害怕和恐慌,因爲我們有着強大的祖國做後盾,因爲我們有着這麼一支優秀的國際救援隊,我們的救援隊以他們的頑強的毅力,高超的救援技術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世界人民的愛心是相通的,在汶川地震中,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都派來了他們國家的救援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的風采吧。(出示課件,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每一個感人的畫面,我想此刻,同學們肯定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請拿起手中的筆,記下對他們的祝願,送上你最真誠的祝福吧

六,說板書

本課板書設計力求體現體會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感激的原因。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並能用較爲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內容。

附:板書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全世界人民是一家

一速度快八

方不怕危險方

有救援技術高超支

難援

阿爾及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