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品】高中說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學問君 人氣:9.62K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高中說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一個人要消費,就往往需要與別人交換,而要交換就離不開貨幣,就必須知道商品的價格,否則是沒有辦法去消費的,第一單元就介紹"生活與消費"我們的消費離不開商品,我們消費的商品從何而來?當然是生產出來的,因此,順理成章,第二單元就應該研究、分析"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生產".大家想一想,商品是由誰生產出來的?在現代社會,財富主要是由勞動人民在企業中創造出來的。所以,第五課就專門分析財富創造的主體,正是按照這一邏輯,第五課叫"企業和勞動者",它包括兩個框: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

要了解市場及市場經濟這個整體,就必需瞭解構成它的"細胞"——企業。它是市場中最重要的主體,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狀況決定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沒有強大的公司和企業,就不會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因此,掌握有關企業、公司的知識,能對市場經濟基本內容有一個輪廓性認識,對廣大青少年今後從事經濟建設有着啓蒙性的指導作用。

第一框"公司的經營"包括兩目:公司的類型;公司的經營與發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紹什麼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徵,然後重點分析公司的兩種基本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對它們之間的區別及共同之處,教材一一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最後,教材對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了分析。

二、教學重點

公司制的地位、作用;公司經營成功的決定因素。

三、教學難點

企業的兼併和破產。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企業與公司的含義和分類,自然人與法人的區別,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含義和特點,公司的組織機構,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企兼併、聯合、破產的含義。理解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和聯繫,公司制的優點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義,企業兼併、聯合、破產的意義。運用所學知識,聯繫實際,解決如何依法設立公司的問題和國企改革爲什麼要建立公司制。

2、能力目標

透過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透過相關知識的介紹,

使學生了解如何創辦公司、如何經營公司,從而提高學生未來的創業能力。使學生能分析不同公司類型的特點,學會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選擇。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創辦公司、積極創業,有利於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透過依法設立公司,依法經營公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的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誠實守信,銳意進取的精神。

第二部分:說教學方法

一、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識,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夠透過經濟現象形成一定的規律性的知識,但是還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對企業、公司、公司經營成功與企業的兼併和破產等有關知識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於深化。渴望成功體驗,渴望瞭解社會。

二、說教法

以多媒體課件爲引導,提供充足的事實與材料,調動學生的思維,體驗事實,體驗過程,體驗結論,從而領悟觀點。充分採用對比方法,把握企業與公司,法人與自然人,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和聯繫。

1、案例教學法

透過具體材料或反饋練習,教會學生正確分析和運用所學知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

2、情境教學法

在教學中利用利用具體生動的感性材料、圖片、故事等爲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深刻問題淺顯化。創設教學情境,學生自主探究。

三、 說學法

政治課教學要始終貫徹教育和教學相結合、學生是教育教學主體的思想。學生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化成爲自己的觀念,自覺外化成爲自己的正確行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透過學生自己的實踐、參觀、訪問、聽講座、上網查找資料、思考、討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製作網頁等學習方法達到認知和行爲上的教育目的。探究式學習,合作交流式學習,體驗式學習。

1、問題探索法

透過設疑,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討論,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

2、知識再現法

透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回憶、舉例分析等再現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做到"舉一反三".

3、演繹歸納法

透過引導學生對各種感性材料進行分析與歸納,形成一定的理性認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第三部分:說教學手段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用投影、畫片、圖形、文字、錄像、音響、等現代化工具,輔助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色、形創建和諧寬鬆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情感的參與,誘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對該框題內容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

21世紀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爲核心,以知識的生產、處理、傳播和應用爲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豐富的.網絡資源爲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實現不同思想觀點的交流與探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覺悟、樹立崇高的社會責任感。

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資源 :教師可以豐富、拓展課程資源。當然最主要的資源是教科書,還有:有文字與音像資源——報刊、書籍、圖片(各國貨幣、各國各地風土人羣、名牌商標)、錄音、錄像、影視人力資源——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通州成功企業家發展:易昕、耿裕華、張華偉等)

實踐活動資源——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自然和人文景觀、教育基地等;

資訊化資源——網上資源、文字資料、多媒體資料、教學課件("一國兩制"《娘啊,大哥他回來了》等主旋律歌曲,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本節課用什麼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是什麼?主要探究什麼問題?形成什麼理念?學生踐行要求是什麼?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冊第四課第二節第二框題。本課既是對第二課發展觀點的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課矛盾分析法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事物發展的狀態,回答事物怎樣變化、發展。因此,與第二、三課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同時,由於本課內容從青年學生的實際出發,內容豐富,對於青年學生正確對待人生和社會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因而在唯物辯證法教學中歷來受到格外的重視和歡迎。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題量變與質變原理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分析事物的發展,對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爲方式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屬於哲學方法論的內容。所有這些都使得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學目標

基於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特別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本框的哲學觀點,並以實例對其加以分析說明;並能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進行解釋。

能力目標:透過本框教學,結合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聯繫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爲方式的能力。

思想覺悟目標:透過本框教學,引導學生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爲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內容爲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

教學重點:把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即青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從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學的重點。因爲這是全課的重要教學、教育目標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其中也滲透了政治課德育教育的目標。

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因爲這一原則對青年學生特別具有現實的啓發、教育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比較難把握的,正所謂“知易行難”,所以需要加以特別的分析引導。

4、對教材的整合及處理

前一框題在講解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時說到既有數量的增減,還包括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因此,爲了便於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體現知識前後間的對應統一,我把本框教材最後部分的內容重視“優化結構”調整到前面重視量的積累這裏進行講述。

二、說教學構思

本框知識的邏輯思路是:怎樣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即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知識容量不算多,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時間較爲充裕,但也必須作到重點突出,詳略適當。所以,對於本框的難點,同時也是方法論意義的第一點“堅持適度原則”主要由教師講解分析實例完成。對於後面的內容,爲了體現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便於學生理解,主要讓學生透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分析來總結方法論意義,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這就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是藝術,是科學,它的本質在與創造。教育家孔子說過:“法無常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

三、說教法

1、事例教學法。爲了貫徹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我把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聯繫起來,既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問題教學法、歸納分析法。透過對比、討論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啓發式教育這一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素質教育新理論。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四、說學法

1、創造條件,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透過師生互動教學,把教師的教轉化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防止教師進行單向資訊的傳遞。

2、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轉變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並能創新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設計

課堂匯入的好壞,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着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和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匯入時應儘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爲此,我在一開始便向學生展示我國三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圖片,學生興趣大增,然後請學生講述我國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並加以適當的補充說明。此時,讓學生從哲學上來思考,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量變與質變關係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因此我們要學會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2、新課講授

(1)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

① 對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教學,具體說明如下: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越快越好?然後透過對飛船速度快慢對飛船影響的分析,說明要保持事物穩定的性質和狀態就必須把事物的量變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限度內,所以“要堅持適度原則”,並着重分析了什麼是“適度”。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聯繫實際討論,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堅持適度原則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② 關於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的教學

首先提問學生思考事物爲什麼要從量變到質變?如果事物的變化永遠維持在一定量的範圍內會有什麼結果?不會有發展,不會前進,所以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使事物發生質變,發生飛躍,並且要把握時機。請學生根據神舟飛船發展歷程說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飛躍、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請學生聯繫自身實際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不失時機促成飛躍的事例。

事物要發展,發生質變必須先有量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③ 關於“重視量的積累”的教學,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積累到一定程度從而發生質變,因此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請學生運用知識聯繫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說明這點,並對學生現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積累與以後自身的發展之間的關係聯繫課本知識特別加以分析,以深化學生對現在知識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學生回憶前一框題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除了有數量的積累之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組合,所以在這裏特別提請學生注意重視量的積累既有數量的積累變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並聯系我國現在發展過程中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部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的政策對優化結構的重要加以說明分析。然後請學生聯繫學習的實際情況說明優化結構對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

(2) 關於教學重點“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的教學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神舟飛船從一號到六號,實現從無人到載人的發展,其中無數次的對飛船的修改、設計,這些都與我國幾代航天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纔有了中國人千年飛天夢想的實現。所以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還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要學會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

① 要學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現在的學習

②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因爲量的積累包括兩個方面:好習慣、好思想、好作風的積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修養和行爲,而壞習慣、壞思想、壞作風的積累則會使我們往壞的方向變化,甚至使我們走入歧途。

(3) 關於本框小結

爲了使學生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本框小結即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和對我們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請學生歸納總結。

3、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識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練習應以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爲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繫能力。據此,設計以下練習:請學生運用哲學道理全面分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典故。

4、佈置作業

請學生運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分析我國21世紀“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六、說媒體

雖然目前的教學裝備已有很大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但這節課我仍然選擇的是傳統教學手段,因爲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上面,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與想法,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說課稿 篇3

本課構思: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思想。本節課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爲主要目標,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採用了嘗試、啓發、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對新的動作有個總體的瞭解,同時根據不同水平,讓學生自主選擇輔助練習,完善技能的不同的練習方法,嚐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超越過去那種授之以魚”的被動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授之以漁”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會學、會用、會舉一反三。透過熱身遊戲,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跳遠的空中姿勢

(2)讓75%學生基本掌握跳遠動作,並有着參與討論,尋求跳遠動作,發展協調性、靈敏性、增強下肢力量;提高跳躍能力。

(3)培養學生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勇於向前、頑強、果斷的優良品質;且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出最佳的方法與捷徑,建立與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重點:鼓勵學生在學習與練習過程中不斷的嘗試跳越新的障礙。

難點:騰空姿勢

三、說對象。

初中學生年齡較小,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於說教過多、技術要求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於直觀的、易於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

四、說教法。

根據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結合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採用以下教法:

1、障礙練習法運用助跑起跳的方法跳越一定的高度及頭碰氣球來完成跳遠動作,讓學生體會跳遠的樂趣。

2、示範法學生自己討論,進行展示,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

3、糾正法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老師對起跳騰空的動作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學好規範的優美動作。

4、遊戲參與法將教學寓於“跳繩遊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學法。

1、大膽嘗試練習法學生自主大膽嘗試做跳越障礙練習,並體會騰空姿勢。

2、水平段練習法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在練習過程中,移動鬆緊帶或球的高度,體會跳遠的動作和空中姿勢。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根據體育與健康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初中生成長的生理、心理特點,按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主練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學會鍛鍊的方法,並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行爲習慣。本節課爲幾個環節教學環節教學程序設計意圖教學常規宣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準備活動跟着音樂節奏參與活動做好準備,預防損傷。

七、主內容教學

1、學生練習

2、學生展示

3、教師指導

4、遊戲比賽

1)、初步掌握跳遠的空中姿勢。

2)、讓75%學生基本掌握跳遠動作,並有着參與討論,尋求跳遠動作。

3)、發展協調性、靈敏性、增強下肢力量;提高跳躍能力。

4)、培養學生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勇於向前、頑強、果斷的優良品質;且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出最佳的方法與捷徑,建立與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八、課堂小結

1、整隊

2、總結本課的學習目的

3、放鬆下課愉快下課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項脊軒志》是蘇教版必修5“此情可待成爲追憶”的第二篇課文。要重視閱讀指導,突出基礎性。

《新課標》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民族精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據此,本課地教學重點是誦讀與積累;難點是領悟與鑑賞;知識能力目標是積累文言知識,領會作品的表達技巧,培養閱讀、欣賞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與習慣;過程方法目標是透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由宏觀到微觀,逐漸深入,點滴理解,提高應用、審美、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發揚教學民主,激發情感共鳴,從作品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二、教學方法。

一是情景教學法。本文抒發的是親情,切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但由於文言文年代較遠,學生積澱不厚,多數學生興趣不高,有畏難心理。所以教學要面向學生實際,做到“古爲今用”。我校傳統美德教育和感恩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以本文爲例子,能激發學生對親人的感激之情,喚醒其感恩意識,從而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二是誦讀法。與文字對話,讓學生走進又走出教材,關鍵在於讀書。實踐證明,誦讀對於形成文言文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文質兼美,篇幅不長,全文僅700來字,適合反覆誦讀、品味。

三是自主合作學習法。學習是個性化很強的腦力勞動,要努力構建開放、有序的課堂教學,確保學生學習、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學完”而不是“教完”教材。

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綜合運用以上教學方法,旨在調動學生參與,在活躍而又充滿思辨的課堂上,在生生、師生之間開展思維的交鋒,充分展示學生的精彩。

三、教學過程。

教學整體設計。利用早讀預習課文,初步解決字詞、句式等問題,完成“文言文學習卡”中的有關內容;第一課時爲新授課,側重誦讀與理解;第二課時爲鑑賞課,側重品味與鑑賞。這樣安排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優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分四步):

1、激情匯入,明確目標。旨在“以情激情”,讓學生儘快進入文字。

2、誦讀課文,感知作品。旨在透過反覆誦讀,充分接觸課文,感知、梳理課文的內容與思路。

3、課堂訓練,閱讀指導。旨在透過文言詞句訓練,積累、鞏固、應用文言知識。透過課文斷句、翻譯等各種實踐活動,點撥閱讀方法,加深課文理解。

4、總結評價,佈置作業。旨在肯定學習表現,清點學習收穫,激發後續學習的興趣。透過組織填寫“文言文學習卡”,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透過佈置思考題“本文爲何如此感人”,自然過渡到第二課時的學習。

第二課時(分五步):

1、複習匯入,明確目標。旨在溫故知新,透過預設問題“本文爲何如此感人”,引發學生思維的交鋒,讓學生以積極、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新課的學習。課時學習目標是:學習作者選取生活細節抒發情感的技巧;品味作品的語言與蘊含的感情。

2、賞析開頭,品味語言。旨在瞭解品味語言的方法,培養品味語言的習慣。先進行示範引導,透過分析“借書滿架”“明月半牆”“風移影動”等,總結品味語言的基本方法,然後鼓勵學生閱讀課文,品味、交流其他精彩文句。

3、品讀課文,鑑賞寫法。旨在鑑賞、揣摩文章的寫法,培養從文中找依據的習慣。先出示預設問題:課文寫了哪些可悲之事,爲何讓人覺得可悲?主要引導學生從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這樣寫三個層面進行鑑賞。

品讀2——3段,重點研討細節描寫的作用;品讀4—5段,重點研討間接抒情的寫法。爲加深印象並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可鼓勵學生把這兩處課文分別改寫爲概述和直接抒情性文字,再與課文進行比較,進而探討前後文寫法不同的原因。

本環節講究相機誘導,要善於透過動態的對話調節,引導學生髮現、探究問題,不要急於給出結論。透過充分肯定學生課堂學習表現,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與熱情,爲下一環節的學習作好情緒上的鋪墊。

4、遷移訓練,作品交流。旨在透過課堂表達與交流訓練,實現“變所學爲所用”的目的,以拉近作品與現實的距離,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親人的感恩之情。訓練題目是:以“感受親情”爲話題,仿照作者懷念親人的寫法,要求先進行細節描寫,再進行直接或間接抒情,200字左右。課堂交流作品由小組推薦,然後全班集體評議。

5、總結評價,佈置作業。旨在運用積極性評價,透過充分肯定學生課堂學習表現,進一步激發和保護學習淺易文言文的熱情,接着佈置作業:

①閱讀歸有光的《先妣事略》,比較與本文的異同;

②收集感恩或懷念親人方面的材料。

四、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中的板書主要以幻燈片形式呈現,主要分爲:學習目標類;預設問題類;知識梳理類;內容結構類;寫作特點類;作業練習類等。比如“內容結構類板書”:

項脊軒志

修葺前後(小破暗——亮雅靜)

多可喜

軒中樂趣

家道中落

慈母早逝

亦多可悲祖母見背

軒多變故

失偶之痛(補記)

課堂細節處理:一要抓好早讀並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包括準備好示例材料);二要以情激情,不要破壞課堂氣氛;三要採用積極性學習評價,充分肯定學生學習表現。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後總會發現不如意的地。其實,一堂課不可能承擔太多目標,也不必刻意追求完滿。透過反思課堂上的缺點,往往能找到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

高中說課稿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認知規律,動作技能形成規律爲理論依據,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爲目的,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學練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心裏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爲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說教材

1、教材內容:技巧:前滾翻直腿坐——後側成肩時倒立。

2、教材分析:本次課的教材爲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必修選項教學內容,屬於體操類系列,技巧模組,技巧教材對鍛鍊學生身體,特別是發展靈敏、柔韌、協調和定向能力,增強關節,韌帶和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有顯著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更要讓學生明確其重要性,主動地進行學習。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滾翻動作圓滑,方向正,肩時倒立舉腿展髖。

難點:組合動作連貫、優美。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爲高中女生,本校的高中學生來自全市不同初中校,在文化學習方面成績相對較好,體育課上課學習態度端正,組織紀律性強,觀察力,思維能力較好,在體能和技能方面,雖然這些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能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學生個體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因此,在課堂上要創設各種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加強保護和幫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和了解行前滾翻直腿坐——肩時倒立組合技術原理。

2、技能目標: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初步掌握前滾翻直腿坐——肩時倒立技術,發展學生靈敏性,協調性和柔韌性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護意識,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根據高中學生勝利和心理特點,以及本教材特點和情感要求,本節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①講解示範法:採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②遊戲比賽法:透過遊戲比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③情感教學法:透過親切的語言,多鼓勵,多關心指導,使師生融爲一體,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2、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的學習方法有:①觀察法,②模仿練習法,③強化練習法,④合作學習法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技巧組合動作和創新組合動作

難點:組合動作銜接連貫、協調流暢

七、教學評價

1、自評與互評:學生針對本次課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提高欣賞水平和認知水平。

2、教師評價:對學生的表現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

八、預計效果

1、9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組合動作。

2、95%以上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創編。

3、85%以上的學生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作用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