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選小學說課稿錦集七篇

學問君 人氣:1.12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說課稿錦集七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們"學"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模式上,本課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難度、夥伴,依據教師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們對自己進行評價,並及時調整練習手段、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爲終身體育打下紮實的身心基礎。

在教學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個性發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不同的提高。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爲八年級的兩班男生。該兩班男生特別喜歡體育活動,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農村孩子身體素質普遍較好,大部分學生們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前滾翻"等基本技術動作,這爲本課次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魚躍前滾翻的動作技術結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魚躍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懂得身體躍起騰空是區別於前滾翻的關鍵。

2、技能目標:大部分男生能獨立完成魚躍前滾翻動作,20%完成動作圓滑優美,具有明顯的騰空過程。

3、情感目標:透過教學,讓學生們接受美的教育,初步具有開拓創新、勇敢果斷、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四、教材處理

魚躍前滾翻是在學習前滾翻和遠撐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爲以後技巧聯合動作教學服務。"魚躍前滾翻"的蹬、躍、撐、滾等各技術環節,同其他滾翻類動作技術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學好本課對以後的滾翻類教材的學習有着重要的輔助作用。

重點:躍起遠撐;

難點:屈臂團身的時機。

五、教學程序

1、課堂常規(1’)整隊、宣佈本課內容

目的:加強組織紀律,明確教學任務。

2、熱身部分(6’)

在結合技巧特點,做徒手操。六節,4×8拍。接着做誘導練習,團身滾動4次。半蹲後襬開始做兔跳練習5次。

設計意圖:爲培養學生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們興奮性,同時爲學習技巧做好身心準備。

3、學習與體會部分(18’)

(1)教師示範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並結合圖解,歸納、誘導、講解魚躍前滾翻動作要領,及保護幫助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瞭解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教師優美示範動作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2)分解學習

①前滾翻"②遠撐前滾翻"③保護幫助下做魚躍"④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⑤獨立完成動作。

設計意圖:這樣分層遞進、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教學,再加上語言的激勵,使學生們增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從舊知到新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分散了各個難點,保護幫助下做魚躍、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兩個練習內容的設計主要是爲完成本課教學重點,躍過同伴平舉的手(或者越過橡皮筋),都是爲了突出教學重點蹬、躍、撐、滾,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4、鞏固練習部分(10’)

學生們掌握技術動作後,根據自己練習情況結合動作標準,組內討論進行自我評價,透過練習反饋,進行自我調整。練習難度分三組,基本完成組、達標組、提高組。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迴指導,分組後對基本完成組同學要進行重點輔導。

最後請2--3名不同類型的同學示範。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並能分析動作,然後師生客觀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力,自由組合充分的展示自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們都能體驗到體育運動樂趣。培養學生們觀察動作的能力,自我評價的能力,審美能力。

5、結束部分(5’)

教師領做放鬆操 (手臂、身體波浪) ,學生們模仿練習。在音樂伴奏下,師生同做,放鬆身心。最後教師總結講評,歸還器械,師生道別。

設計意圖:有組織的結束教學活動,逐漸恢復學生們機體功能,對學生們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們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最後結束本課教學活動。

六、教學方法

1、教學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2、教法:講解示範法 、分層遞進法 、語言激勵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分層遞進教學法,因爲在教學中"魚躍前滾翻"的騰空高度和手撐的遠度,應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來定。同時再加上課初的示範、課中的語言激勵使學習重點分散,學生們易於接受新知,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3、學法: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討論練習法

在課初讓學生們觀察完整動作,建立整體概念;在學習與體會階段主要是模仿練習新知,同時聯繫舊知逐步內化爲自己的技能;在練習階段主要討論練習法,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練習的難度、練習夥伴,學生們自主的練習,依據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們對自己的技術水平、運動能力、學習效果進行討論評價,透過評價反饋及時調整練習手段、練習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學生們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爲終身體育學習打好基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本次課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分一分》一課選自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六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這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由於剛開始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時是很困難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現分數時,透過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着重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的闡述、確定的依據及落實的設想: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及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索與交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發展數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體驗分數的產生與應用過程中感受分數的價值。

教學重點: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

二、對學生狀況的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數知識,學生在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數來表示的一些量;但他們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這就決定了學生只能模糊地來表示某些量,他們的年齡決定了其認識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層面,他們好奇心強,渴望認識新事物,喜歡嘗試,根據這些特點,我採用分、折、塗等直觀形象的方式、方法實施教學。

三、教學法及手段

1、教學方式: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作用,透過分、塗、折、說等手段及媒體輔助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而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學習方式:

新的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就是轉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課我採用了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活動一:分蘋果

1、讓每個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2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得幾個?

2、接着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得幾個?(一半)

這個一半還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數來表示嗎?這個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討論,但是,“半個”能用什麼方式表示呢?讓學生髮揮想象,大膽創造,表示“一半”的方法。並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自然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同時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學生帶着愉悅的心情學習數學。)

(二)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活動二:折圓

讓學生拿出圓透過對摺,折出完全相同的兩部分,建立1/2的表象,還使學生知道現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數學符號是1/2,利用1/2教學分數的寫法。先寫橫線表示平均分,再在橫線的下面寫2表示平均分成了兩份,最後在橫線的上面寫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設計意圖:是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大膽放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落實了新理念。)

活動三:塗一塗

出示一些彩色的圖形,讓學生塗出它的1/2。

(設計意圖:透過讓學生塗一塗,進一步體會到1/2,不僅可以表示半個蘋果,還可以表示半片樹葉、半張紙、半件衣服等。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

活動四:折喜歡的圖形

讓學生從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中折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二分之一,同時與夥伴交流。鼓勵孩子進一步摺紙,探索出1/3、1/4、1/6、1/8、1/10、1/12等,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新分數的理解。最後得出:像1/2、1/3、1/4、1/5、1/10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並由孩子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在學生明確了分數的概念後我指着其中的一個圖形(電腦出示)問:“看到了這幅圖,你都想到了什麼?(陰影部分表示1/3,在圖形中找到了另外2個1/3,一個1/3是1/3,2個1/3是幾?3個1/3就是這個圓。

(設計意圖:傳統的教材採取的是小碎步式的教學,在這我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給學生較大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孩子透過動手操作理解教材例2~例5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三)、聯繫生活、拓展新知

練習設計力求作到重點突出,層次清楚,針對性強,並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我除了利用好書本的習題外,還精心設計了寫數()、塗色()、判斷(),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最後爲學生設計了一道拓展思維題,接着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根繩子,反覆對摺。透過反覆對摺得出: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所佔的就越少。爲後面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奠定基礎。

(設計意圖:這樣既保證了全體的達標,又促進了個性的發展。)

(四)、歸納整理、評價總結

學生自己說一說你都學到了什麼?此環節這樣設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3

我所執教的是語文蘇教版第五冊《北大荒的秋天》的第二教時。課文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令人遐想,表達了熱愛的真摯情感。筆法細膩,色彩絢麗多姿。鑑於三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生活環境,我主要透過讀讀、說說、議議等方法,並且恰當地利用網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在語言文字、實物美景、描摹聯想之中,感悟文字的內涵,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理解、感悟的創新能力。

一、借景賞讀,品味色彩美。

這篇課文在第3-4節中,出現了許多表示色彩的詞語。如:“一碧如洗”、“銀灰”、“橘黃”、“血紅”、“絳紫”“黑紅”等等。這些顏色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要真正感知這些紛繁的色彩,學生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我首先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有和着音樂輕輕的集體讀,有富有感情的個人讀,有自由的大聲朗讀等。透過讓學生朗讀,把自己認識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了。其次,我又透過網絡,將學生置入於北大荒真實的場景之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屏幕上顯示的是“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見底”的小河等到畫面。這樣,將色彩與景物和諧地融爲一體,一方面,使得色彩具有了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使它承載了豐富的情態內涵。學生在認識、領悟色彩美的過程中,不只是盯着色彩,而是關注其所處的整個環境,無論是語言的,還是畫面的。學生面對這多姿多彩的景物,對各種色彩的感悟就能品味出它的美不勝收了。

二、擬人入情,感悟富饒美。

在讓學生感知第4小節中北大荒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時,我不但讓學生反覆地朗讀,在讀中感知,而且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就是大豆,發出“嘩啦啦”地笑聲;就是高粱,進行“樂呵呵”地演唱,望着這熱鬧非凡的景象,你會怎麼樣?學生模擬着“嘩啦啦”地笑、“樂呵呵”地唱、大聲深情地說。這一笑、一唱、一說,使學生情趣盎然,好像自己完全來到了北大荒的原野,入景入情,情緣景生,景隨情發,情景交融。北大荒豐收在望的景象和人們喜悅的心情,就象一幅美侖美奐的動感圖,在學生心中活起來了。這時,學生感悟北大荒的美麗而富饒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引點及面,聯想祖國美。

面對北大荒的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水稻,黃澄澄的穀子,紅彤彤的高粱,淡褐色的大豆,嫋嫋的炊煙,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秋收美景,作者由衷地發出了“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的讚歎,難道這僅僅是作者這樣說的嗎?生活在那裏的人,讀了這篇的人會不會說呢?學生議論紛紛。其實很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來美北大荒,請你開啟網站,點擊“秋之讚歌”看看他們是用怎樣不同的方式來讚美北大荒的呢?學生又是濤濤不絕,這樣學生就能很自然地從北大荒之美聯想到祖國之美,學生蘊涵着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基本理念

閱讀學認爲: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的陶冶思想情操。《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爲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二、說教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定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着花枝翩翩起舞。從這裏,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能給人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種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好美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詩文,感受春花的美麗。

2、難點:初步理解作者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五、說教學設計的特色

在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引探法及 “背景再現”引導學生理解走進作者、走進畫面,進行感情朗讀,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進入詩境中感悟詩情,感悟作者的迷醉與驚喜。

六、說教法及學法運用

在本課時的教學策略運用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以往的古詩教學方法,充分運用“金鑰匙”來引導學生學習: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麼?(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 “○”畫出相關詞語)

問題二:詩人怎麼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爲什麼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註。

在接下來的學習成果彙報中可以看出,這些方法運用得比較得當、到位,適合學生學習本首古詩。

七、說教學流程

我本課一共設計了七個環節,分別是:匯入→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的對仗美→理解古詩意思,用自己的話描述詩的畫面→入詩境悟詩情,感受春天的美麗與生機→迴歸全詩,整體感知→課堂檢測→語文課外實踐。

下面我重點講講第一個環節“連結舊知,匯入新課。”

具體是這樣的: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着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孃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2)寫課題:“請和老師一起將課題工工整整地寫在練習本上,如果寫錯了或寫得不滿意,可用修改符號修改,徹底告別修正液。”

(3)點評。

(設計理念:一是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連結,從而很自然引出新課。二是針對本班學生寫字潦草、不規範、亂塗亂改的現象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寫字習慣。)

另外,我覺得最滿意、最精彩的是第五個環節“迴歸全詩,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古詩詞精煉的語言、深遠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中沒有情境,就沒有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品味;沒有品味,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沒有拓展。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後,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爲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着江畔散步,在黃四孃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奼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鬆、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爲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着這首詩,我們也彷彿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孃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設計理念:出示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的情感基點,體會詩人的“喜悅”既有看到美麗景色的“喜”,還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將學生已經生成的情感體驗再度昇華,從而走進詩人的內心。)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纔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 花好月圓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 國色天香 含苞待放 嬌豔欲滴 美不勝收

(設計理念:透過欣賞圖片、聽《江畔獨步尋花》等媒體手段,使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對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的感受、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都有明晰的態勢;學會運用“語文天地”中的詞語積累,爲“暢所欲言”、“初顯身手”、“筆下生花”儲備必要的知識。)

4、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鬆、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爲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爲了更深層地瞭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設計理念:透過適度的拓展,促使學生走進詩句所描畫的意境,滋生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將自己和作者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領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機,從而萌生出對熱愛和讚美之情,)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江畔獨步尋花》一文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古詩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整體的把握,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並能用較爲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迴歸全詩,整體感知。

附【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蝶 勃勃生機 美麗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三年級第一冊第3單元第5課,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知識目標:

1.學習單詞:能聽、說、讀數字one—five

2.學習句型:能聽懂會說Howmany??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回答.

能背誦韻句:one,two,three,four?

語言技能目標:

1.能準確認讀新單詞,讀準句型。

2.能運用句型進行實際交流

情感態度目標:

能夠運用數字和Howmany???句型談論身邊物體,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定爲

重點:

Numbers:聽、說、讀數字one—five。

難點:

one—five的實際運用。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我把全班按照座位分成5個小組,用前面課文剛學過的5個英語名詞命名,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均以小組活動爲主線,個人和結對活動爲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競賽,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透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係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境。

(二)遊戲教學法

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我採用了遊戲法,讓全班參與其中,形成師

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尤其是教授a、e、i、o、u和1-5時用的TPR(全身動作反應法)。這是比較流行的一種兒童學習英語過程中可以採用的活動,可以透過動作來表現兒童對輸入的語言理解是否達到了內化的程度。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爲主分別採用了師評、互評爲主要方式,課上教師恰當的使用激勵性評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三、說教具

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了自制的星圖、小紅旗、卡片、磁帶等媒體設計教學,學習則利用骰子、小貼紙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我採用了以舊帶新,闖五關基礎操練後,鞏固提高運用英語數字。

ew

1、透過問候語複習了第二單元的交際項目

A:Howareyou?

B:I’mfine,thankyou!Andyou?

A:I’mfine,too!

2、透過給教過的5個字母找對5顆星的位置認大小寫朋友(用口訣記住b和d)。

3、由5顆星的序號引出怎樣用英語表達數字。

4、還是由5引入介紹接闖五關的遊戲規則。

〔設計意圖:在遊戲比賽中鞏固所學知識,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分組競賽,培養了團隊意識。〕

entation&Practice

1、教師教授事先寫在小黑板上的單詞(已用紅筆畫出元音字母,字母組合以不同顏色下劃線標註,吸引學生注意),從5開始教授並配合比手指,主要先糾正讀音,介紹音形對照和用動作圖畫巧妙地識記元音字母a、e、i、o、u。

2、用大小聲的形式教授並鞏固one-five和Howmany並小組比試①。

3、擲骰子游戲②:同桌PK擲骰子看數字讀英語比賽Howmanypointscanyousee?,5小組是以豎排爲單位的`,相鄰兩人就屬於不同的小組,兩人要互相監督,剩下一組學生自覺(教師有時間也幫忙監督),之後教師統計總結各小組過關情況。

〔設計意圖:機械單調的重複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喪失學習主動性。在這一環節,教師將又簡單又好玩的“擲骰子”與數字操練有機結合融爲一體,從而進行靈活的變換和有效的操練,非常生動有趣。〕

4、快速反應:比相應數目的手指在相應的身體部位(1頭,2肩,3手,4膝,5腳)上並配合用英文數數的音樂,熟練後各組派代表比試反應③。

〔設計意圖:全身動作反應法鞏固了數字的讀音和手勢表示,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中掌握了本課的重點——5個數字的英語。〕

5、用唱反調的形式教授let’s,run,can,see,fish,hen和比試④。

〔設計意圖:用大小聲和唱反調的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要集中。〕

olidation

1、課文P19&P20結合實物進行認讀比賽⑤。

2、課本P21Let’schant。配合動作,要求回家後再練習並背誦。

3、課本P21Lookandsay

ssment評價

總評價:數每一組獲得的星級數

〔設計意圖:最後評價也以每組過關的星級數多少爲定,環節設計與數字息息相關。〕

work

1、課本P22Lookandcount

2、預習數字6-10。〔設計意圖:趁熱打鐵,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3、查找生活中的數字資料,用英語表達出來,下節課彙報。(電話號、車牌號、火警、急救電話等等)〔設計意圖:生活之中用數字,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讓學生積極地去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體現了學用結合,以用促學的教育理念。同時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噸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千米和噸的認識”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爲一課時。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對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並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爲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透過本課題教學,學生對重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不僅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爲以後學習別的知識打下基礎。根據教材的編排、大綱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爲以下兩點:

1、學生能夠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之間的簡單化聚。

2、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決相應的問題。

由於噸是較大的計量單位,學生往往只是眼見,卻未必有真實的感受,因此,教學重點是建立1噸的概念,難點是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成爲本節課的突破口。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設計

教學程序分4個環節進行: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該環節主要是複習與新知有密切聯繫的舊知,自然匯入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水果貿易市場的畫面。

“一個蘋果重450————,一箱蘋果重15————-(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估計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中這一車蘋果的質量爲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2)、從實物中認識噸。(幻燈片展示裝貨物的卡車、火車皮這兩幅畫)

教師引導學生:圖上的噸或t是什麼意思呢?

(3)、揭示“噸”的概念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4)、揭示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

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數量上初步感知噸的重量,並反饋有多少同學已經知道“噸”。並從生活實際中引入噸的概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在生活可以隨時發現數學。

2、實物體驗,聯繫生活

本環節逐步由抽象到具體,主要是讓學生加深認識,拓展思維,以直觀形象的物體讓學生充分感知噸這個計量單位所表示的數量是非常重的,爲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1)、出示實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個5千克的鉛球

教師請學生擡大米,掂鉛球。引導學生:1噸的重量要幾袋這樣的大米啊?20袋這樣的大米你們還擡得動嗎?鉛球同上過程

(2)、同桌互相說出自己的體重,並互相背一背,來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教師引導:1噸的重量相當於幾個我們這樣的同學

(3)、聯繫生活舉例

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積極參與學習,並親身感受和推算,有利於學生建立1噸重的觀念,突破難點。把噸這個重量單位用於生活,強化噸的概念的構建。

3、單位化聚,練習鞏固

(1)、 出示例題:5噸=( )千克 5噸680千克=( )千克

20xx千克=( )噸 2450千克=( )噸( )千克

(2)、開放題:一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啞鈴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麪粉的重量是25千克 一頭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麼( )個( )的重量是1噸。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質疑問難,總結全課

讓學生自己說說這節課主要有什麼收穫?

小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開天闢地》是六年制小學蘇教版義務教育國標本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讚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 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盤古開天闢地的全過程脈絡非常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於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此外還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爲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爲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本文只是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教學時我以“讀”爲主,講讀結合,透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亦打算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題:開天闢地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引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透過昨天的初步學習,你已經瞭解到了什麼?▲生指名說說,回憶複習課文內容。

(板:盤古)

3、同學們瞭解得還真不少!透過這些,你認爲盤古是個怎樣的神?

▲生各抒己見。(板:偉大)

4、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篇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這份偉大的獻身精神。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生開啟課文

二、精讀感悟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寫了什麼?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自由讀第2節,邊讀邊找劃。

2、交流:●讀一讀;●說說爲什麼;●看看哪些詞更能體現他的偉大;●讀好句子。

3、齊讀第2節。

4、盤古的偉大還表現在哪裏?(按着順序找一找)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說說爲什麼,體會感悟

2、讀好這一節。

給詞:頂天立地

3、哪裏還能看出?(引出第4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找讀,誰來讀出這種變化?

2、體會“一萬八千年”,感受盤古的“了不起”。

3、還有哪裏也能體現他的偉大的?(引出第5節)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問:這是一句什麼句?(比喻句)說說把什麼比作什麼。

2、讀這裏,你能感受到盤古怎樣的形象?(巍峨的)多麼的了不起呀!

3、再讀這句。

4、有沒有了?(讓學生繼續找讀能體現盤古偉大的句子)

六、學習第六自然段。

1、指名讀

2、生評議,說說哪些詞他讀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體會,感悟他的偉大。

4、給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還有更偉大的呢!誰能發現?(引出第7節)

七、精讀第七自然段。

1、引讀第7節。

2、自由讀一讀,想一想爲什麼說他更偉大?

▲生交流說說。(板:身軀 化爲萬物)

3、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你想對英雄盤古說些什麼呢?

▲生自由說說。

4、讓我們帶上這份感情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7節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6、你會這樣說嗎?

▲練習說話。

7、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世界從此變了樣,這一切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們把這份美好透過朗讀來傳達。

▲生再讀第7節。

8、引讀第八自然段。

八、拓展練習。

1、想象:世界萬物除了文中寫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盤古的化生?

2、練說:●當我看到( )時,覺得這可能是盤古的( )化成的。

●盤古的( )化成了( )。

(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關鍵字:開天)

此問轉載

3、質疑:這一切是真的嗎?(理解:神話傳說)

4、推薦:中國神話故事:《精衛填海》《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嫦娥奔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