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方向》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2.43W

下面是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方向》說課稿,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參考借鑑。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方向》說課稿

《認識方向》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經常出現在學生的生活經歷中,是培養他們空間觀念的好素材,但在過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現。本課是第一教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 8個方向的位置關係,也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自己的方向板,進而使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依據判斷出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但這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爲二年級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較弱,方向感不強,抽象的方向知識對於他們來說,很難理解掌握。爲此,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正確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來辨認其餘七個方向;

2、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認識並理解方位知識;

3、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課的重點時使學生認識東南等4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七個方向。難點是在具體情境中以不同物體爲參照物來辨別方向。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於以上理念,我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從學生經驗出發,探索新知

2、結合學具,整理概念

3、發揮主動性,突破難點

4、迴歸生活,應用提高

下面我說說我在各環節的構想:

1、從學生經驗出發,探索新知

小學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雖然學生以前沒學過東南這4個新方向,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方向已有所瞭解,因此,我以包場一些單位爲背景圖,從說說各單位在十字路口的位置關係出發,讓學生嘗試發現東南這4個方向;在此基礎上,我抓住一個方向,在演示、討論的過程中完善學生對新方向的認識,在他們頭腦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2、結合學具整理概念

當學生認識4個方向之後,我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去理解概念,教師只是引導、參與學習,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在課中,我把指南針與練習中的方向板整合,並將本課的重點(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七個方向)融於其中,讓學生完成方向板,之後組織學生透過觀察、思考、交流,從中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方向感。

3、發揮主動性,突破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在具體情境中以不同物體爲參照物來辨別方向。爲了突破難點,我將方向板再次使用。我並沒有直接將方法教給學生,而是先讓他們討論解決,當一部分學生討論後仍覺困難,我隨之指出方向板可以幫助我們。這樣學生可能會走一些彎路,但我覺得只有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心裏纔有一種尋求答案的動力,纔會認真去掌握方法。因爲學生差異,在之後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漸漸地,學生由扶着方向板過渡到在自己頭腦裏建立一個方向板。

4、迴歸生活,應用提高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知道遇到問題試着運用數學方法去探索問題和解決的途徑,以逐步形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大膽探索的精神。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問題及遊戲。

因爲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實際上學生在這點上差異較大,一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方向  較熟悉,不需引導能順利指出方向;另一部分學生要經過思考或藉助工具,要老師扶一扶;個別學生難以辨別空間方向,要架着走。針對這些情況,我再次利用方向板,給各層次學生不同目標,自己能辨別的自主探索,要扶一扶的利用方向板,困難學生多給他鍛鍊幾次,這樣,保證了絕大多數學生將平面圖上的方向順利引入到空間中。

此外,我結合學生自己的住址,設計了讓學生畫畫家在學校的大致方向,使學生在練習時經歷空間方向和平面方向的有機融合,體驗數學的價值,提高了學生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還有下棋的遊戲等練習。

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髮展的自主性,尊重學生髮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髮展中的體驗和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爲發展和變化的主體。這些正是我在這節課中的嘗試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