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有關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

學問君 人氣:2.71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教學目標:

1、 懂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爲別人服務的道理。

2、 進一步認識過渡句和過渡段,能說出他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能借助過渡段和過渡句理解課文內容,選擇文章中心。

3、能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師找陸小亮談話的內容寫下來。

二、 教學重點 :

1、 藉助過渡段、過渡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選擇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角色轉換,讓學生體驗王老師對陸小亮的談話。

3、 瞭解人物品質,認識到自己該做個怎樣的人。

三、 教學難點 :

陸小亮從不掛筆到又掛筆之間的跳躍性較大,學生難以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引入文字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他就是那位(板書)

掛兩枝筆的孩子(齊讀課題)你們想認識他嗎?那就趕快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文字,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讀全文,要求:讀通課文,並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反饋上題,要求學生用簡潔的話語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再疑細品,引發探究

1、探究品質:這位掛着兩枝筆的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帶着這個問題,再讀課文。

2、學生自主探究:讀讀——找找——劃劃——想想

交流:

(1) 板塊一、他是個愛面子的人

句子:

① 他想,教授、作家、記者誰的口袋裏不插兩三枝筆呢?於是,無論到哪兒,他都不忘掛上這兩枝寶貝筆。

② 小亮聽了,恨不得地下裂開一道縫,他好鑽進去。

a談談自己的理解。

b指導有感情朗讀。

③ 小亮一聽寫信,就着了慌。他想,自己給爸爸寫的信,爸爸就回信指出不少毛病。現在老奶奶讓我寫信,不答應吧,老奶奶會說我不像個紅領巾;說沒帶筆吧,可明明掛着兩枝筆。小亮左右爲難,想來想去只好說:奶奶,我寫不好。

a談觀點:爲什麼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他愛面子?

b紅領巾指什麼?

c同學們,請閉上眼,想象一下,在你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左右爲難的情況?

d透過朗讀體會小亮的爲難之情。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2) 板塊二、他是個不好學的人

句子:老奶奶的信內容很簡單,就是說包裹收到了,家裏一切都好,不用掛念,可小亮卻感到那麼費勁。用鋼筆老劃破紙,用圓珠筆又不如用鋼筆好寫,筆換過來又換過去。雖說是早春,可小亮卻全身發熱,手心溼漉漉的。三四十個字的信,寫了大半個小時。要寫信封了,哪知道第一個字就把他難住了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秋天的收穫》選自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金色的秋天”。本單元總體目標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瞭解季節變化的特點,人和自然的關係,知道愛惜勞動成果。進一步瞭解出行安全,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樂於幫助別人,尊敬老人。發展表現美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秋天的收穫》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主要以“收穫的季節”、“小小豐收會”兩個環節來具體介紹秋天的收穫以及人們豐收的喜悅心情。其中“收穫的季節”旨在引發孩子們去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秋天收穫些什麼,欣賞豐收的景象,並實際參與一些秋收活動,體驗收穫的喜悅,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尊敬勞動者的情感。“小小豐收會”主要是引導大家蒐集當地秋天收穫的東西,舉辦豐收會,從而觀察瞭解當地秋天的主要土特產。在蒐集展品的過程中,學生又會加深對自己家鄉主要物產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以及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透過各種感觀,觀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2)能力目標:增強勞動意識和技能,發展表現美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創新的能力。(3)情感目標:觀察並參與秋天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悅,願意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敬付出勞動的人。

三.說重點、難點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由此不難看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感受秋天的豐收,體驗豐收的喜悅,從而熱愛秋天,熱愛、尊敬付出勞動帶來豐收的人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並內化爲品德,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

四.說教學準備

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因此,在課前我佈置學生結合看電視或隨家長去郊遊、採摘等,瞭解秋天的收穫;蒐集一些愛惜糧食的詩歌或諺語;準備一些秋季的果實和做水果拼盤的工具。我則準備了有關秋天收穫的場面,農民勞作的場面等視頻資料的CAI課件。

五.說教法

制定了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二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活動式、啓發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個基本特徵。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各種活動。而且深入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因此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透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動手操作從中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他們知道本課是生活的再現,繼而熱愛生活。這些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教師硬性的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爲了學生的學服務。根據這些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六.說學法

關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透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力等等,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教學過程,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流程:兒歌引入,分享收穫→動口動手,展示收穫→瞭解種植過程,珍惜收穫。由分享收穫而醞釀情緒,由展示收穫而抒發感情,由珍惜收穫而內化品德。現在就具體地來說一說每一項活動的設計。

活動一:兒歌引入,分享收穫。

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兒童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所以上課伊始,我先用一首讚美秋天的兒歌匯入:

秋天到,秋天到,農民伯伯秋收忙。收來蘋果紅,收來香蕉香,收來稻子黃,收來串串葡萄亮。秋天像個魔術師,變出果糧香又香。

這首兒歌節奏鮮明,朗朗上口,充滿童趣,用它匯入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生情趣,爲“分享收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時我自然而然的延續兒歌提問:“秋天這位魔術師讓你看到了什麼?你做了些什麼?”由此引入“分享收穫”的活動。一問激起千層浪,有了課前觀察的鋪墊,此時的課堂就會成爲同學們自我發表的天地,同學們將自己觀察、收看或調查、訪問、親身實踐的情況和感受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樣,比如:模仿農民開着收割機奔馳在豐收的田野裏,編排節目,模仿果樹和採摘者,表演採摘時的喜悅,用照片介紹自己參加採摘或去郊遊的感受,這時我再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在熱情洋溢的音樂聲中,課件將同學們帶入了真實的生活世界,面對此情此景,同學們情緒高漲。

活動二:動口動手,展示收穫

看着課件上的豐收景象,同學們自然地想到了抽屜裏自己準備的收穫物,於是“小小豐收會”正式拉開了帷幕。整個豐收會我把它分爲幾個小活動:首先是“說一說”,請每個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帶來的收穫物的名稱、特點等,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於現代農業技術的發達,反季節蔬菜、水果很多,爲了更好的落實認知目標“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我特意安排了第二個小活動“辨一辨”,透過課件辨析哪些是秋天收穫的果實,把它請進豐收會,這種方式形象直觀、明白易懂。爲了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分類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我安排的第三個小活動是“分一分”。請學生看畫面,豐收展就要開始了,收穫物太多了,不能全堆在一起,咱們給它們分分類吧。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按自己的標準來把收穫物放到不同的地方。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各不相同,自然分類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按顏色、大小、形狀、軟硬、光滑粗糙分類,總之無論他們如何分,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並選取其中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分法(比如按糧食類、水果類、乾果類、蔬菜類),用卡片標出擺放地點,讓學生先判斷自己所帶收穫物的“家”應該在哪,然後擺放在相應位置。第四個活動是“轉一轉”。讓學生們分組參觀豐收展,在展會上轉一轉,感知各種收穫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再次感受豐收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待體會創造的快樂。”因此我在豐收展後又安排了一個做水果拼盤的活動。小組合作,洗淨手和水果後,削皮切塊或去殼,每組做一個水果拼盤,比一比誰的拼盤有創意,水果色彩搭配得當,這一舉有三得,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其“直白”式的說教,收效甚微,不如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在他們品嚐着各自得意的作品時,熱愛秋天之情也將伴隨着香甜的水果味從口裏沁入到心中。

活動三:瞭解種植過程,珍惜收穫

生活在城市中的兒童,一般很難理解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和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麼如何徹底摒棄灌輸式教學和形式主義教學的條框,追求德育無痕。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對品德教學實施無痕教育呢?教師必須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抓住契機,運用情境感受,強化實踐體驗,在不露痕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德行。

由於時間關係,有些小組的水果拼盤肯定沒有吃完,以此爲教育契機,問問同學們沒有吃完怎麼辦,將關注點引導到“豐收果實是怎麼得來的”這個問題上,並同時出示教材中兒歌的前半部分,引發學生思考,進入活動三。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利用課件展示農民種植收穫物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這時再補充出示兒歌的後半部分,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朗讀。爲了及時鞏固學生剛剛生髮的情感,接着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愛惜糧食的詩歌和諺語,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爲艱” 、《鋤禾》等。最後讓整節課在《鋤禾》的朗讀聲中結束。相信此時的朗讀已不再是單純的朗讀,而是學生道德情感的抒發——熱愛勞動、尊敬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這樣既落實了德育教學內容,又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八、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圍繞“收穫”點明瞭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既要學會分享,又要懂得珍惜。

總之,這節課以活動爲主,這些活動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指導於生活,以學生爲本,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去感受,去體驗,去創造,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情感,內化品德。

小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2課《猴子種果樹》。(板書:猴子種果樹)《猴子種果樹》一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敘述了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我個人認爲本文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想象能力,提高語文素養,進行品德的好教材。目前我所教的班級學生喜愛讀書,朗讀水平也不錯。基於以上認識,針對教材特點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和綠線裏的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體會角色的思想情感。

3、抓住文字語言,透過分角色朗讀、情境表演等手段,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進行簡單語言實踐活動,內化文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爲: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上課尹始,我將藉助媒體動畫演示小猴子的形象,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字的興趣。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自讀中自學生字,瞭解課文大意。三、檢查反饋,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施肥”、“結果”、“櫻桃“等易讀錯的字詞予以關注指導,並指導學生讀好長句的自然停頓。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本課有9個生字,這節課上我將指導學生書寫“澆、施”等五個左右結構的字,寫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字型結構和筆畫位置。其中重點板書“施”,注意寫規範、寫美觀。最後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二、細讀感悟,指導朗讀。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過程是: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上課尹始,教師以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複習上節課學習的新詞,夯實基礎。

二、細讀感悟,指導朗讀。

首先,學習第一小節時,我將引導學生抓住詞語“天天澆水、施肥”,指出梨樹的生長是不需要天天澆水施肥的,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爲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文二至八小節描寫了猴子輕信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的經過,三層意思內容相近,敘述形式相似,教學時,我採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爲主。我讓學生帶着問題:烏鴉對猴子說了些什麼?猴子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充分自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抓住詞語“等不及”感受猴子的急於求成。(板書:等不及)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農諺“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點指導朗讀,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體會角色的思想情感。烏鴉對猴子說話:“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要讀的急;“你有這個耐心嗎?”讀出對猴子的耐心表示懷疑,還要讀出烏鴉的語言個性。最後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節,以放爲主。讓學生自己學習,接着引導他們按照前面學習二、三小節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在交流過程中,我重點進行朗讀指導:啓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書,可採用圖文對照導讀、個性體驗品讀、同桌感悟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由於這部分出現了三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地去模仿各個動物的言語,透過他們的讀去體會各個動物的心理,喜鵲和杜鵑的話“你能等得及嗎?”“你不着急嗎?”要讀出對猴子耐心的懷疑,另外還要讀出它們不同的語言個性,讀喜鵲的話聲音要清脆悅耳;讀杜鵑的話聲音要響亮婉轉一些。而猴子所對應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則要讀出猴子急於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心態。

課文最後一小節,我讓學生聯繫前面的課文思考:“就這樣:指怎樣?引導學生在交流、相互的啓發中找到猴子什麼樹也沒種成的原因。(板書:沒種成)緊接着穿插語言實踐活動:你想對這隻垂頭喪氣的小猴想說些什麼?深化認識。

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

我將透過一個識字遊戲,幫助學生進一步複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趣味性強,學生學習興趣高。接着指導學生書寫剩下來的四個生字,其中重點板書“喜”。提醒學生筆畫較多,較難寫,注意寫規範、寫美觀。最後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以上是我對《猴子種果樹》一課的教學預設,有許多考慮不周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板書設計:

猴子種果樹

等不及 沒種成

小學說課稿 篇4

很榮幸能有這次機會去旁聽了林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鯨》是一篇說明文,由福建特級教師來執教,她是一個清爽年輕的女教師,“這麼年輕就成爲特級一定很了不起”,大家都在尋思着。她的課堂一開始,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感嘆,真不可思議,林老師的課這麼活潑、這麼勁爆、這麼熱鬧,找到一個可以很適合評價的詞語就是:很港臺。林老師的課堂確實很港臺,一個語文說明文的課堂,成了孩子們歡笑的'課堂,成了孩子們辯論的課堂,成了孩子們演說的課堂。在熱鬧中,孩子們體會說明文的準確性,在熱鬧中孩子們複述文章的內容,在熱鬧中孩子們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了不起的港臺課,了不起的老師。林老師動用了一些技巧,那是上課的技巧,那是自成一派的技巧。有趣的招呼,美妙的歌聲,激將的語言,挑戰的活動,孩子們一個個沉浸其中,樂不思蜀。

一、設疑激趣,觀察匯入——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開課問候,活躍課堂氣氛。以“孩子們?”“誒。”爲一問一答的方式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使課堂不再死板教條,讓同學們一直清楚:老師和你們在一起。取代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林老師以視頻的方式更形象的講鯨的形象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並鼓勵學生提問,引出課文。主要是透過課件演示和教師談話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願望。

在她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學生,而是一起學習的夥伴。在她的引導下,學生不是在學習,而是進行海底遊覽。在她的課堂中,笑聲代替了種種謹慎。聽課也成了一種享受。教師用有些誇張的表情、語調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

二、讓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世界”的平臺上——生字教學

學生來到課堂上,已帶來了他們對現實世界的直觀映象的獨特感悟。教學中,如果無視這些存在,課堂則會陷入走“教案”的狀態,機械呆板而毫無生氣。應從語文教學的本質出發,讓學生在課前真實地展示自我學習水平,林老師的生字教學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理念。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大屏幕的形式。讓學生把“齶、肺、肚、胎、鰭”寫在鯨的各部位上,這樣不光了解了“齶、肺、肚、胎、鰭”在鯨的部位,又水到渠成地滲透了識字方法。又運用了“生字小轉盤”這一新穎的概念,讓同學們在識認漢字的同時講解生詞,尋找規律與特點。如“肉月旁”的生字,並強調了“肺”的最後一筆是豎。

三、適時捕捉鮮活的生成性資源,構建開放的課堂——圍繞齒鯨、鬚鯨的特點展開辯論

與傳統教學封閉、機械、呆板的設計相比,本課的設計不僅是彈性化的,而且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力求爲學生敞開無數扇自由之門,開啟無數條自由之路,力爭做到少干預,多擴大探究學習、個體感悟和合作溝通的空間。如在探究部分,用“文中哪些描寫你感受最深,爲什麼?”這一問題,利於激活學生思維,同時給課堂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僅動起來,而且動得主動、盡興,動得酣暢淋漓。同時,在“動”的過程中,也能不斷出現“新東西”,從而還課堂以真實、以生命。

林老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以激勵的話語、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這是高標準的口語實踐活動,這種辯論,不是死讀課文,而是將自己重構包裝後的語言展示出來,讓聽衆、讀者感到清新、生動。這要求辯論語言通俗、生動、形象,促使學生化難懂的知識爲淺顯的知識,化抽象的語言爲形象的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辯說能力。

四、讓目標在自主探究中達成——教學手段跟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無論是學術性知識,方法性知識,體驗性知識,都力爭在學生的探索中自主建構,課上着力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涵蓋量較大,需要深入鑽研文字的問題或任務,如創設情境“遠處游來一頭鯨,那是……”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運用已掌握的鯨的課內外知識及說明方法。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在探究的過程自然達成三維目標。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課文,用一個詞來形容鯨的大;孩子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麼多形容“大”的詞,作者用了嗎?那他是怎麼寫的?進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用比較、數字、假設等說明方法來說明大。並重點提出了“動詞串串燒”這一概念,具體而生動,讓同學們試用這一方法寫一篇有關鯨的小片段,從而突出這一寫作首發的重要性。

在同學們熟悉鯨的特性之後,又運用了招聘小導遊這一獨特的形式,使同學們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使書面知識能真正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並提高了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與組織能力。

五、讓平實的課堂充滿詩性的迴歸

“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朱永新)作爲夯實人的精神基礎,爲學生“打好人生底色”的語文課,特別是小學語文課,更需要濃濃的詩意。最後林老師在同學們欣賞鯨的圖片的同時,併爲之附上了生動而又形象的旁白,帶領同學們更進一步的接觸與瞭解鯨,真正的遨遊在海洋中。

泛娛樂時代,課堂也娛樂,娛樂精神已經隨着新生代的老師瀰漫到校園和課堂當中來了,而今天林老師把娛樂精神爲教學所用,幸而用得恰到好處。一個靈氣智慧的林老師,一個百變激情的林老師。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今天我上課的內容是PEP小學英語Book3Unit 3 My friends A局部的了Let’s leam 和Let’s find out。本冊在本套教材中起着個“過渡”這樣一個作用,由聽說逐漸轉向聽說讀寫,逐步滲透書寫,對同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四會單詞的加入。而本單元的四會單詞又是比較難的一單元,本單元主要圍繞“我的朋友”即如何描述自身身邊熟悉的人來展開的。本節課主要是讓同學學習幾個描述人物外貌特徵的單詞或詞組,如:long hair, short hair, thin ,strong, quiet。並且能結合句子“He has…,She has…,She is… ,He is…”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語言。本課教學內容貼近同學生活,比較容易讓同學接受,難在單詞的靈活運用上以和個別個別單詞的發言,如quiet,thin,所以我在佈置教學時,把單詞和句子結合起來,把單詞的運用做作爲重點,而不是單純的認讀單詞。

二、 說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規範爲旗幟鮮明的提出“以培養同學的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爲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爲一個英語教師,必需明確英語教學的目的的就是培養同學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設法結合同學的生活實際發明交際活動的情景,以增強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基於以上觀點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的要求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

1、能聽、說、認讀friend, long hair short hair, stong, quite, thin等單詞和詞組。

2、能聽懂、會說My friend is strong/thin。 He has short/long hair/big eyes/small mouth並能在實際中運用;

能力目標:

1、培養同學的英語聽力和用英語說話的能力。

2、培養同學的語言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同學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對同學進行關心朋友,朋友間要互相協助的思想教育。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描述人物相貌特徵的詞彙。

難點:quiet的發音。

三、 說教法、學法:

(一) TPR活動法

用TPR活動法生動愉快地讓同學適應上課,開始進入狀態,同時更是一個對以前的學習內容的複習,爲下面的學習內容做鋪墊,爲同學展開新內容提供知識基礎,也爲課堂氣氛增色不少。

(二)詞不離句、單詞與句子教學相結合:每一個單詞或詞組出現後作相應的運用,以和替換練習,這是一種語言的內化和發明過程,使同學更易接受和理解單詞,並有利於單詞的運用以和接下來的會話教學。

(三)小組學習法:每四、五人一組,在互動中互相啓發發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而培養同學和夥伴合作的意識和戰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同學也在獨立與合作的交織中調控了自身的學習,變得自信、自強。

(四)練習法:最後設定一個讀短文和寫的練習,讓小學英語從聽說走向聽說讀寫,爲以後的“寫”做準備。

(五)競爭教學法:本節課中兩大組竟賽描述My friend。 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學內容上,提高學習效率。

四、說教學過程

本堂課我大體上分爲四大塊;

(一)熱身和複習

佈置Let’s do 和 Look and say 。

這一過程既是同學複習舊的語言知識,爲下一步學習作好鋪墊,也是透過TPR活動讓同學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爲英語學習發明了一種良好的氛圍。

(二)新課出現

1,運用複習中的舊知引出新知,long hair ,short hair。同學容易接受和理解,並和時運用。In our class。 Who has long hair ?。Who has short hair。?

2,運用黑板上的人物圖形,緊接着教授strong 和 thin 透過圖片中人物的對比同學比較容易理解,並和時運用。Who is strong? Who is thin? 用同學身邊的人使同學說得親切,熟悉,更易接受,易於資訊的接受和生成。

3, Let’s chant 和時鞏固新學的兩組詞彙 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併爲下一個單詞quiet發明一個情鏡,由大聲的朗讀轉爲恬靜的場景。

4,quiet的教學,利用場景讓同學明白恬靜的意思,再分析人物,由場景的恬靜轉入描述人物的文靜。讓同學逐個理解,並注意發音。讓同學看清教師的口型再讀,突破難點。

5,聽錄音,同桌共找,後再跟讀

聽音共找是比試,以促進其認真聽並且積極辯音,又能讓同學自覺做到眼、耳、手、腦共到,跟錄音則是讓同學接觸到有英語外鄉味道,較純潔的語音,模仿地道的語言、語調。這對與我們這些沒有在大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的同學來說非常必要,特別是教師自身在這方面有欠缺,更應讓同學多聽錄音。

(三)趣味操練

趣味操練以My friend爲主線來佈置:

①描述教師的朋友(看圖片),讓同學會用一個一個句子描述friend的外貌特徵。

②讓同學描述自身的friend,由一個個句子提升到幾個句子或是一小段話。經過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合作學習,學會說一段話。

③再由說一段話過渡到閱讀並理解一段話(四年級的同學還比較好動,注意易分散,愛表示自身。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褒揚,而競賽是最能引發同學的興趣,發揮同學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合作競爭意識)所以在操練時始終結合分大組“競賽”激勵同學來說,大膽的表述。

(四)鞏固和延伸:

①準備了一個寫的練習,選用詞彙,寫全短文〈發揮同學的創新精神,給同學一個展示自身的舞臺,更是爲以後的寫作作準備,真正落實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

②描述自身的家人,擴大所學詞彙運用的方面,使同學更好的在生活中運用詞彙。

這就是我本堂課的全部內容和設計意圖,希望各位老師給我多提珍貴的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新教材是分成兩步來深化學生對小數的認識。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內容,第二步則是在四年級下冊比較系統地學習小數,溝通小數與十進分數的聯繫,將小數的認識提升到理性的層面上來。因此本節課內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學生上學期所學的分數的知識以及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讓學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數。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初步瞭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認識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圍繞着這樣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教學方案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我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

1、爲什麼要產生小數?在初步認識小數的這節課裏,是否有必要讓學生體會到小數產生的意義?

思索了之後,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初步地體會到這點。雖然在四年級下冊中,教材上將明確地提出:“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因爲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小數留給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也將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藉助長度單位,並採用直觀手段將1米長的紙條平均分成10份來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麼來表示,促進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時也爲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作下鋪墊。

2、把握學生學習起點,珍視學生原有經驗。

學習起點,可分爲邏輯起點與現實起點。從邏輯起點上來說,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小數,但從現實起點來說,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數已有了一定的認識,積累了較爲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現實起點,體現在:一是讓學生自己來認讀、寫小數,在嘗試的過程中,再給予指導。二是,對於以元爲單位的小數的含義,讓學生藉助生活經驗,在說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幾元,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右邊第二位表示幾分等。

3、聯繫生活,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

作爲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參上明確指出應注意把握三點,其中的一點就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

的確,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而從兒童的年齡特點來看,聯繫生活實際來認識小數,學生將更易於接受。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素材都來源於生活實際,從走進超市,感受商品價格上小數的具體含義到藉助一米長的紙條來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都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理念。同時,由於一位小數、兩位小數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爲此,藉助長度單位,並採用直觀手段將1米長的紙條平均分成10份來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麼來表示,促進學生更容易地接受。

當然,在設計這節課的過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這堂課上,是否有必要向學生講明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怎樣才能使學生聯繫長度單位更輕鬆、更紮實地去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還有待思考。

小學說課稿 篇7

教學內容包括:足球停球---傳球—停球、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的動作技術。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來說:

一、說教材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水平2課標對學生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側重選擇了運動參與、社會適應領域目標爲依據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並以足球腳內側踢球的學習內容爲載體,以小羣體活動爲主要學習形式,以實現與諧、民主、張揚學生個性的教學氛圍爲前提,以體現公正、公開的評價爲嚮導,全面達成本課教學目標,來滿足學生的發展與需要。

二、說教學目標

1、在參與中感悟體驗成功的喜悅,以及足球變化無窮的魅力

2、在活動中主動學習足球停球---傳球—停球、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的動作技術,體驗成功的喜悅,並靈活地在遊戲中運用。

3、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與遊戲規則。

4、在小羣體合作學習中培養角色意識、團隊精神與社會責任感。

三、說分析

足球停球---傳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術之一,由於進攻、防守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學習足球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正確的擊球部位,準確的擊球時機,良好的判斷是學生掌握該技術的關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由於是小學中段的學生,腳內側踢球的學習是在不完全淡化技術的前提下進行的,本課對教材的運用進行了一定的加工與處理,使學生樂意學習,易於接受,並在學習過程與實戰中得以充分體現。

四、說學情

由於學生年齡小,很少上足球課,對足球遊戲非常感興趣與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場地的原因,平時學生接觸足球的機會不多,足球特長生很少,針對實際情況,本課就從玩球起步,使學生一開始就對足球進行親密接觸,從而熟悉球性,對足球產生好感,激發學習足球的興趣,爲以後的足球學習打下基礎;第二、由於人多,場地小,基於此種情況本課採取了友情分組,這樣便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小集體內進行自我設計、自我鍛鍊、自我評價,透過小組活動使學生明白在小組內要尊重關愛弱者,要做到同伴與同伴互相幫助、互相約束,同時小組長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時候也鍛鍊了自己的組織、領導與協調能力。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停球---傳球—停球

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

六,說教法、學法:

教法:“講解示範法”、“啓發誘導法”、“激勵評價法”。

學法:“優生示範法”“自主練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嘗試學習法”

七、說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設計了以下的四個教學過程: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1-2分鐘

上課鈴聲一響,體育委員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橫隊集合,師生問好。老師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樂給孩子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然後提問:“孩子們音樂好聽嗎?“喜歡足球運動嗎?”“都喜歡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們都大聲回答:“喜歡,喜歡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這時再宣佈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小足球――腳內側踢球,並提出本課的要求,強調安全教育,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8-10分鐘

1、隊列練習:首先進行原地的隊列練習。(左轉、右轉、後轉、四列橫隊成八列橫隊)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體現精、氣、神,使學生張、弛有度。

2、趣味玩球練習:主要是讓學生熟悉球性,爲激發學生學習足球提高興趣,爲更好地進入主教材的學習做鋪墊。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趣味玩球的練習,玩的同時配上歡快的音樂,教師用語言提示玩球的動作與正確的方法。

3、球操練習:學生成同心圓隊形站立,每位同學手拿一球,配上現代健身音樂,教師領做球操。要求:動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鐘

本單元共分爲四次課,本次課是本單元的第2次課,針對水平2學生的基本情況與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爲了克服專項練習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練習:

1)技術學習一,遊戲:停球---傳球—停球(16分鐘)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與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擋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小組展示傳球方法,注意準確性;(腳背、腳內側、腳外側)

6、遊戲:傳停球接力

三、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13分鐘)

1、師:光學會傳球與運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運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的方法,提示要點(推球的後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線運)

3、學生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球必須改變執行方向,也就是曲線行進,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曲線運球,如何進行呢?下面分小組進行嘗試。

6、學生分組嘗試;(繞標誌物S運)

7、小組優生展示,師歸納:用腳的內、外兩側撥球來改變球的執行方向。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方法是……。

8、比賽:運球接力。

(四)結束部分:3-5分鐘

1、放鬆舞蹈:(放音樂)

學生自然形成多層圓圈,選擇“雪絨花”三拍子音樂配上簡單的華爾茲動作爲放鬆練習,使學生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得到了肢體與心理放鬆,目的使學生的心率下降,逐漸恢復安靜狀態。(教師邊唱邊跳)

2、小結:進行本節課評價,首先引導學生,談出感受(參與、技能、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教師表揚,再進行昇華性的小結。

3、佈置課後練習:在家選一安全、適合的地方進行對牆踢練習;或與自己的父母進行腳內側踢球的練習。

4、結課:提示學生注意運動衛生,收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