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相關解釋

學問君 人氣:2.28W

決據悉,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5日全文公佈。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以下是詳細介紹!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相關解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相關解釋

10月26日的中國醫療圈不像往常那麼平靜,這源於一份國家戰略點燃了無數人的希望。

10月25日晚7時,隨着新聞聯播的播出,人們看到了這份新鮮出爐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人均預期壽命將增長3歲、國民將享受更優化的醫療資源、全民醫保體系將成熟定型、健康環境將得到改善……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希望與目標點亮了“健康中國”的未來之路。

健康界將這份2萬餘字的檔案閱讀一遍後發現,除了以上目標,這份檔案對未來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事業藍圖進行了清晰的規劃。

不管是公是私 能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就是優秀醫療機構

長久以來,我國民衆對民營醫院存在偏見。隨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一系列舉措相繼出臺。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改革、與公立醫院合作的步伐持續挺進,社會公衆對民營醫療機構的認可程度也日益加深。

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中國醫療機構市場註定是公、私齊頭並進發展的格局。我們可以從《規劃綱要》的諸多表述中看一看。

表述一: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援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鼓勵醫師利用業餘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個體診所設定不受規劃佈局限制。破除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領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逐步擴大外資興辦醫療機構的'範圍。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支援保險業投資、設立醫療機構,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範發展。

簡而言之一句話,國家就是要多措並舉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舉辦醫療機構的大河中來。

表述二:引導三級公立醫院逐步減少普通門診,重點發展危急重症、疑難病症診療。

儘管小編僅從檔案中找到很少得能夠證明國家相關部門控制公立醫院盲目擴張的證據,但從近年來國家出臺的一些檔案可以看出,國家在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過程中,一方面在縮減三級醫院的門診量,使其迴歸“重點發展危急重症、疑難病症診療”的位置;另一方面,國家多次出臺檔案,反對公立醫院舉債建設。

其實,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只要能夠爲社會公衆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就是值得信賴的醫療機構。

  不管在“內”在“外” 能爲患者服務的就是好醫生

除了在醫療機構發展上的佈局,《規劃綱要》釋放的另一大信號就是,鼓勵將醫生用活。自從國家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的相關政策出臺之後,關於醫生是否應該出來多點執業、公立醫院如何留住醫生的話題爭論不休。

不可否認,隨着事業單位改革、養老金並軌、公立醫院去編制等改革的進行,公立醫院對醫生的吸引力有所減弱。很多醫生選擇了在保留公立醫院職位的情況下,或者到其他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或者創辦個人診所、組建醫生集團。

談及醫生組建醫生集團,2015年以來,醫生集團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從數量和質量上均有所突破。而《規劃綱要》首次將醫生集團寫入檔案,更是撩動了以張強、謝汝石等爲代表的醫生集團創始人的心絃。

表述一: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用人自主權,全面推行聘用制,形成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落實基層醫務人員工資政策。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對接國際通行模式,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護理、助產、醫療輔助服務、醫療衛生技術等方面人員評價標準。創新人才評價機制,不將論文、外語、科研等作爲基層衛生人才職稱評審的硬性要求,健全符合全科醫生崗位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

不管是公立醫院的醫生,還是民營醫院的醫生,亦或是處於多點執業、自由執業狀態的醫生,只要能夠真心爲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就是值得點讚的醫生。

不管基本醫保還是商保 能爲公衆提供保障的就是好保險

儘管全國已經基本實現全民參保狀態,但醫保的保障水平整體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全民醫保體系要成熟定型。

中國基本醫保體系分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三支。隨着城鄉基本醫保的合併,逐漸形成了“由三變二”的格局。檔案所謂的“成熟定型”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表述一: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爲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爲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和經辦管理。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待遇水平調整機制,實現基金中長期精算平衡。完善醫保繳費參保政策,均衡單位和個人繳費負擔,合理確定政府與個人分擔比例。改進職工醫保個人帳戶,開展門診統籌。進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機制,加強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與醫療救助等的有效銜接。

一個成熟定型的醫保體系,不僅僅需要基本醫保,還需要商業保險的加入。目前,基本醫保的管理、經辦權集中在國家相關部門手中,而這種行政管理被很多學者視爲基本醫保執行機制不健全的一大原因。

隨着商業保險經辦大病保險的經驗越發成熟,國家將基本醫保交由商業保險經辦的苗頭越來越盛。據悉,安徽等省份已經在探索將基本醫保交由商業保險經辦。而國家也多次在相關會議上釋放出這樣的信號。《規劃綱要》描繪出的成熟定型的全民醫保體系相信也離不開商業保險的角色扮演。

不管是基本保險還是商業保險,只要能夠讓患者從中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就是好的保險品種,就是值得考慮的醫保體系。

  【拓展閱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5日全文公佈。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規劃綱要明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作爲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綱要細化了2030年的具體目標:人均預期壽命較目前的76.34歲增長到79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2015年的10%增長到30%;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下降30%;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等。

規劃綱要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等29個方面進行了部署。“推動健康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規劃綱要提出,要構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大力加強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和協同創新網絡建設,進一步強化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能力建設。加強資源整合和數據交匯,統籌佈局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生物樣本資源、實驗動物資源等資源平臺,建設心腦血管、腫瘤、老年病等臨牀醫學數據示範中心。加快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基地建設,培育健康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一批醫學研究和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促進醫研企結合。加強醫藥成果轉化推廣平臺建設。建立更好的醫學創新激勵機制和以應用爲導向的成果評價機制。加強科衛協同等。

規劃綱要還提出,要推進醫學科技進步,啓動實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科技計劃。發展組學技術、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等醫學前沿技術,加強慢病防控、精準醫學等關鍵技術突破,重點部署創新藥物開發、醫療器械國產化、中醫藥現代化等任務,顯著增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力爭到2030年,科技論文影響力和三方專利總量進入國際前列,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對醫藥工業增長貢獻率和成果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