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全國建居住證制度 實行積分落戶

學問君 人氣:9.97K

全國建居住證制度 積分落戶是怎麼回事?

全國建居住證制度 實行積分落戶

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的透過《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規定在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還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透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預期中的改革終於來臨。

會議認爲,落實戶籍制度改革,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證管理,保障持證人合法權益,是推進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擴大內需。草案規定在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逐步提高居住證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從而消融掉戶籍制度的隔閡。草案還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透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

長期以來,大量人口往一二線城市遷徙,對城市的承載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一方面,新遷入人口對教育、公交等資源形成的壓力很可能激發本地人的反感;另一方面,新遷入人口的“蝸居”“羣租房”等現象也總在刺激社會的神經。對這一問題進行制度化的解決早已勢在必行。

解決之道無非兩端:一是直接限制人口流入,但這種管控顯得很不合情理,畢竟遷徙自由應該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且這種制度如果以配額方式實現也容易產生尋租;二是設立標準實行達標制落戶方式,達標所要求的'一系列條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滿足,這段時間可以用來加大城市建設。或者透過其他城市的發展吸引走一部分人口,這麼一來,就事緩則圓了。積分制度正屬於後一種。

擬實行的積分制度是居住證和戶口之間的橋樑。持證後落戶的界定標準,將根據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穩定就業和穩定住所、參加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爲主要指標,合理設定積分分值。

除此之外,同樣重要的或許還有加強以人爲中心的城市建設。歷史上英國的城市化進程很有代表性。由於圈地運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居住區和基礎設施根本無法跟上,擁擠、骯髒、疫情等問題接踵而至,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像倫敦之類的大城市都是致命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平均壽命小於生活在鄉村的,城市必須依靠不斷從鄉村地區涌入的勞動力,才能保持人口的穩定和增長。這一局面在19世紀纔得到較爲明顯的改善:從建立和完善衛生設施、對房屋條件進行量化規定,到普及初等教育。這樣一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才得以建立,英國也纔開始走向一個更爲成熟穩定的社會。

當下的中國也在轉型期,城市的發展。落戶僅僅是第一步,以人爲中心的城市建設纔是大問題。同時處理好兩者才能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