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企業時間管理是什麼

學問君 人氣:2.57W

考慮到一條原則就是:"一種接近於普遍適用的概括性結論",所以下面列舉的所有原則,用"時間管理原則"這個名稱看來是恰當的。

企業時間管理是什麼

1、 時間分析之必要。每日活動記錄至少持續1周,每15分鐘填寫寫1次,這作爲有效時間分析的基礎是必要的。這種活動至少每半年應該重複1次,以免恢復低劣的時間管理方式。

2、 預料。事先有所準備的活動一般來說比事後補救的活動更爲有效。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避免發生意外的最好辦法就是預料那些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併爲這制訂應急措施。我們假定,如果事情要出錯,那就無法避免。(墨菲第三定律)

3、 計劃。絕大多數難題都是由未經認真思考慮的行動引起的。在制訂有效的計劃中每花費1小時,在實施計劃中就可能節省3--4小時,並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如果你沒有認真作計劃,那麼實際上你正計劃着失敗。

4、 每日計劃。每日計劃對於有效地利用個人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它應該於前一天下午或當天開始時制訂出來,並與近期的目標和活動相一致。

5、 目標。較有效的結果一般是透過對既定目標的刻意追求來達到的,而不是依靠機會。目標管理的基本概念就來源於這個已被證實的原則。

6、 優先次序。應該按照優先次序對各項任務進行時間預算或分配。不同的是很多管理人員花費時間的數量往往與他們任務的重要性成反例。(帕金森第二定律)(參看帕萊託原則:第10條)

7、 活動與效果。管理人員往往忽視目標,或者忘記預期的效果,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活動上。終日忙忙碌碌漸漸成爲他們的目標。這些管理人員趨向於活動型而不是效果型。他們不是去支配工作,而是往往被工作所左右。他們把動機誤作成就,把活動誤作效果。

8、 最佳效果。用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收益,這就是最佳效果。

9、 不切實際的時間預算。管理人員往往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抱樂觀態度。他們也往往希望別人能夠比實際可能的要更快一點完成任務。所以有了墨菲的第二定律:"每件事情做起來都比原來想象的要多花費時間。"可見,管理人員易於自己接受和期望別人做出不切實際的.時間預算。

10、 實現的可能性。預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直接伴隨實現它的有計劃的努力而增加。

企業時間管理方法

SMART原則(詳細瞭解:SMART原則及SMART原則案例)

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無論是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還是員工的績效目標都必須符合上述原則,五個原則缺一不可。

企業時間管理時間abc分類法

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爲ABC分析法。

將自己工作按輕重緩急分爲:a(緊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類;安排各項工作優先順序,粗略估計各項工作時間和佔用百分比;在工作中記載實際耗用時間;每日計劃時間安排與耗用時間對比,分析時間運用效率;重新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更有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