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陷阱>

招聘魚龍混雜 如何分辨防範

學問君 人氣:2.91W

現狀

招聘魚龍混雜 如何分辨防範

招聘人員在街邊派發傳單

“美女,找工作嗎?一個月4000元以上”、“找工作嗎?來了解下吧,包吃住”……還沒有進入招聘會現場,不少招聘人員就在街邊派發傳單,熱情地招呼着準備入場找工作的求職者,這是在各大招聘會、人才市場附近常見的事情。這時候,求職者可要注意了,這些人當中有不少非法“中介”。

“一些不法分子常在街邊、人才市場、招聘會附近派發傳單,他們有的僅靠一張招聘牌,有的在人羣中游說,用所謂的‘高薪’、‘好福利’等吸引求職者的目光,致使少數急於求職的人員在沒有了解應聘企業的情況下,與這些企業達成用工意向,或簽訂所謂的‘勞動合同’、‘用工協議’等,然後被對方巧立各種名目收取五花八門的費用。等求職者發現不對勁時,對方早已人去樓空。”。

勞動部門特別提醒廣大求職者,應聘工作一定要到正規的中介機構,不要隨意輕信街邊中介的花言巧語,而一步步陷入詐騙深淵。同時,求職人員在找中介公司辦理業務時,應查明中介是否具有職業介紹資質,有無正規營業執照,並及時索要原始發票單據,以便日後維權。

支招:

如何規避求職陷阱

在應聘過程中,有部分求職者因求職心切,輕信陌生人的電話約見,去非正規應聘場所應聘,被不法分子詐騙手機和搶奪財物。根據以往案例,招聘過程中常見詐騙手法,請廣大求職者提高警惕。

1、詐騙團伙冒充“招聘單位”打電話給求職者,將求職者約到一些公共場所(通常是醫院、廣場、購物中心等地)面試,當求職者到達約定的地點以後,騙取手機等財物或實施搶劫;

2、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職業介紹所的牌子,未向求職者介紹工作就收取介紹費,或者交了報名費就把求職者帶到一個臨時串通好的單位去做根本無用的工作;

3、張貼街頭招聘廣告的多半是“皮包公司”,主要目的是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介紹費和押金等;

4、個別不法分子盜用一些人才市場的工作服,謊稱是該人才市場的接待人員,在車站或其它公共場所詐騙。

現狀:

節後招聘會上涌現跳槽大軍

各大招聘企業紛紛開出漲薪、高福利等條件招攬人才。

春節過後,出現季節性缺工,企業紛紛提高福利待遇,使得一些有跳槽想法的`人着手‘挪窩’,其中包括很多返鄉務工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其實,每年春節後都是一個跳槽的小高峯,今年跳槽人員以機械、加工、電子類企業爲主,大部分以‘薪資’爲主要動因,節後企業人員流失率在10%—20%。

支招:

成功跳槽該注意什麼

跳槽是爲了讓自己工作更順心、更舒心,但是不能盲目跟風。在跳槽前,求職者要量體裁衣,合理進行職業規劃,切忌草率決定,一定要先認真審視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實力與技能。要確認自己現在是否應該跳槽,是否有能力跳槽,首先應該問問自己:跳槽的理由是什麼,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是什麼?如果留下,又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收益?

同時,提醒求職者要想成功跳槽,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你需要儘可能多地瞭解你未來公司的實際情況。經常有跳槽者覺得“剛出虎穴,又入狼窩”,爲此後悔的跳槽者也不在少數。

2、離職前你應該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在離職前,你還是應該儘可能地做好安排,把所有應該歸還給公司的資料和物品做一個整理並及時返還。因爲,這不僅僅讓公司對你印象良好,更爲你的職業操守加了一分。

3、不要帶走公司的商業祕密。不要奢望自己把原公司的商業祕密帶到新公司,以牟取更高的利益,沒有老闆會讚賞你的這一舉動,除非他當時只是想利用你。

現狀:

馬馬虎虎簽訂勞動合同

成功應聘上工作後,很多求職者都覺得大事已定,對於簽訂勞動合同非常馬虎,這給他們以後維護自己的權益埋下了隱患。

據其介紹,也有些經過合法登記的單位,先簽訂勞動合同收取保證金,在合同中直接約定工作任務完不成不退保證金的條款,然後安排求職者從事無法完成任務的工作或非法工作,讓求職者“知難而退”。

提醒說,求職者在簽訂勞動合同前,要對招聘單位的工作內容和性質進行深入瞭解,不要被各種表面現象所迷惑,明確招聘單位所提供的工作是否實際,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每月實際能得到多少工資,招工單位要求交納的各種費用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雙方在勞動合同中設定的權利和義務是否合理等等。切記不能預交任何費用,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在求職時上當受騙。

支招:

如何辨別一份完整的勞動合同

一份完整的勞動合同應包括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祕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