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陷阱>

中國學生未必素質降 外企誇大英語要求

學問君 人氣:1.92W
113749>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 陳塵 報道 每個週末,曹建都會到北京一家著名的外語培訓機構練習口語,他的目標很簡單,“口音標準、表達清楚”,這是因爲2個月後他將去所在企業的美國總公司工作一段時間。

中國學生未必素質降 外企誇大英語要求

但是當記者詢問曹建對“中國學生英語能力不如印度學生,所以中國發展將受到限制。”這一說法的看法時,有點出人意料的,曹建對此頗不以爲然。“我現在就是在一家外企,也算世界500強吧,做部門經理,說實話,我有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的人事部門對英語能力看得太重了,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外企誇大英語能力要求

曹建的理由很簡單。“首先,以我們那裏的例子來說,員工最經常使用的語言還是漢語,我們畢竟是來開展中國業務的,客戶都是中國企業,那我們怎麼可能跟人說英語?其次,工作中用到的英語我認爲大量是普通的交際語言和專業術語,如果一個學生專業過關,那沒有理由不會專業英語,交際用語初中畢業就應該會了吧?再次,我覺得一個企業應該要看到員工的潛力,是補習英語比較容易,還是從頭學習專業知識比較容易?所以我很不贊成我們的人事部門經常招進來一些英語系的畢業生,這些人除了英語什麼都不會,即使做行政上手也很慢。”

“我覺得部分外企太誇大、太看重畢業生的英語能力了。”北京某高校勞動人事學院畢業的小蔣憤憤不平地說,她去年曾經在競爭一家外企行政部門的工作機會時,落敗於一位毫無管理知識的競爭者。“當時面試是全英文的,說實話,這種時候英語好的人就會很佔優勢,可以有很多發揮,而我明明有很多話可以講,但表達不是很流暢,白白錯過了一次機會。我的意思不是說可以不學好英語,而是因爲我當時競爭的職位應該是完全不需要用到英語的,非得加這麼一個要求不是浪費嗎?”

如今已經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工作兩年的魏小姐承認自己並不是財會專業出身,兩年前,她參加事務所面試的時候,曾經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學校一般,成績一般,沒有專業背景,“但是我的英語非常好,當時和老闆溝通非常愉快,而且我告訴他,我不是英語國家或者英語專業的,英語都可以這麼好,那我不是會計專業自然也可以在會計師事務所表現很優秀了。老闆聽了哈哈大笑,果然給了我一次機會。”但是魏小姐承認,那次有碰運氣的因素,“其實現在想來,一個專業背景比較紮實但是英語稍差的人,可能工作效果跟我差不多,這個取決於外企的用人觀念。但是基本上來講,我覺得應該以人的溝通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團隊精神作爲第一要點,英語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

用人思路提溫英語熱

不管員工和畢業生們如何感覺,但在現實中,不少外企招聘時“重語言輕專業”已經成爲一個事實。特別是在英語外的一些小語種更是如此。宋景大學的`專業是法語,畢業後順利地到了一家法國公司的駐京辦事處工作,“我承認我對進出口貿易一無所知,但是沒有辦法,懂貿易的人都不知道老闆在說什麼。”受她的影響,宋景的表妹表弟們大學志願都填了法語、意大利語等小語種,“進這些歐洲企業競爭比去美國英國企業的壓力小了很多,畢竟連三里屯的小販都會拽兩句英語。”

這種現象令大學副教授許強很是擔心,“誰說中國學生不重視學英語,我的學生如果有學習時間,一半以上都花到了英語上,英語不就是一個工具嗎,只要夠用就行了,簡直都不能稱其爲知識。”許強告訴記者,現在的學生一般一進大學,就會準備四級考試,考完四級還有六級,“到了大三挺順利考完了,以爲可以看看書了,結果大家都開始準備考託福、GRE、IELTS,說是即使不出國,找工作的時候也肯定能用上。”

許強表示,這種行爲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如果專業一塌糊塗,知識面窄,即使依仗自己的外語優勢在畢業時得到了很好的工作,也會很快在工作中捉襟見肘,影響到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我特別擔心的不是英語差會導致我國國民素質下降,而是片面強調英語教育會導致我國國民素質下降。好不容易國家完成了四級改革,不再作爲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相當於給大學生減了負,可是現在又拿外企來說事,難道非要讓各個大學都是外國語大學,各個系都是外語系,中國才能發展進步嗎?我贊成中國加強基礎英語教育,但是我絕對不贊成片面強調在校大學生的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