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

學問君 人氣:2.68W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我們不僅要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更要看到他們背後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

鄧亞萍在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自她1986年13歲那年拿到第一個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冠軍開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短短的11年間,一共拿到153個冠軍。這不但在中國乒壇,而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輝的一頁。

在鄧亞萍小的時候,爲了培養她成才,父親曾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後不久便被退了回來,其理由是個子矮,手臂短,沒有發展前途,這給少年鄧亞萍的心靈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並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練得更加刻苦。可以這樣說,是困難、挫折和毅力成就了乒壇“國手”。

氣場擁有者敢於接受任何挑戰,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我肯定爲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即使身處逆境,只要你敢於挑戰生活,勇於突出界限,那麼逆境就會變成推動你前進的動力。生命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只要看重自己,自珍自愛,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大多數人的命運表明,無論你是從事任何職業,無論你是在較高層次的平臺上演繹人生,還是在一般層次上努力求索,儘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諸種矛盾的狀況不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依靠自己點燃與命運搏鬥的激情之火,依靠自我去抓住可行的機遇,挖掘自身的潛能,開拓創造新的命運之路。

人生恰似海上行船,難免會遭遇到風浪,甚至有觸礁的危險。人生變幻莫測,又有多少人能夠預測厄運的突襲呢?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自救是擺脫厄運的唯一的武器。”是的,當你身遭痛苦與不幸之時,你可以詛咒命運的不公,但絕不可以放棄心中的勇氣和希望。不要總是依賴別人,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別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2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爲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着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透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爲資本,變爲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峯。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自信是所有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溼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乾淨,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纔會隨之而來。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3

在NBA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的小個子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即使身高2米都嫌矮的NBA裏顯得十分矮小。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最傑出、失誤最少的後衛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個雲集的賽場上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隻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球迷們心裏總忍不住讚歎。這個小個子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愛籃球者的心靈,也鼓舞了平凡人。要知道,博格斯並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純粹是他個人意志與苦練的結果。博格斯從小就長得特別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玩耍。當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爲NBA的球員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很風光,是所有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嚮往的夢。

每次博格斯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後要去打NBA”時,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爲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同伴的嘲笑並沒有阻斷博格斯努力的方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終於成爲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爲最佳的控球后衛。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搶球常常得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透過不斷地努力,博格斯終於成爲NBA球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星。事實上,所謂靠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正是無端的自我疑慮,自我打擊,將一個又一個前景非常看好的希望和一個又一個具有遠大前途的成功者扼殺在搖籃中。有一則西方諺語說:“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成功屬於願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不願成功,誰拿你也沒辦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幫不了你。

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凡是天性剛強的人,必定有自強不息的力量。精誠所至,金石爲開。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每個人獲取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會產生信心,排除千難萬險,突破人生的困厄走向成功。

沒有誰能夠給予我們成功,成功必須依靠自身的奮鬥來獲取。每個渴望成功、渴望榮譽的人,都應該自強不息,爲了自己而奮鬥!沒有誰能夠左右你,成爲第一還是甘於現狀,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的奮鬥。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世界也將在你的奮鬥過程中慢慢向你展現。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4

大衛·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出色能幹的一個。他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銀行第六位的曼哈頓銀行上。他任該銀行執行委員會主席兼總經理以後,使該銀行從資金二十億美元上升到資產淨值達三十四億美元。

1915年,大衛出生於紐約市,當時他家雖已有億萬財產,可孩子們每週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錢,同時每人還必須準備一個小賬本,按父親的要求將三角錢的使用去向登記在上面,經檢查後,如果使用合理,還能得到獎勵。孩子們得到的零用錢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十一二歲時,每週能得到一美元,十五歲時,每週能得到兩美元左右。因此大衛長到後離開家時,已擁有許多賬本。

大衛的父親爲了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金錢的價值,故意將孩子們處於經濟壓力之下。零用錢很有限,如果想多用怎麼辦?方法只有一個,自己去掙。

大衛小的時候就知道從家庭雜物中掙錢:捉住閣樓上的老鼠,每隻可掙五分錢,而劈柴禾、拔雜草等雜活則按照時間來計算工錢。大衛有一招更絕,他設法取得了爲全家擦皮鞋的特許權。然而,他必須在清晨六點以前起牀,以便在全家人起牀前完成工作,擦一雙皮鞋五分錢,一雙長統靴一角錢。

大衛在童年時代沒有享受過任何超級富豪的生活,他穿着和僱工一樣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簡單樸素又緊張而快樂。他有一位大學時的同學,是位大手大腳花錢的富家子弟,甚至可以在開口索要之前就能獲得他想要的東西。可大衛說:“他是我認識的最不幸的人,他結了三次婚,換了數次工作,永遠也不會發揮自己的能力。

成長啓迪:自強自立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大衛學會了自強自立,並一生堅持,積極進取,終於打出了自己的一篇天地。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5

一個1週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着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裏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擡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並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擡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髒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爲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極爲貧窮。林肯斷斷續續地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前後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

在他51歲那年,他終於問鼎白宮,並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被馬克思稱之爲“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6

在讀書方面,錢惟演確實是一個奇人。在洛陽爲官時,錢惟演曾經告訴歐陽修等屬官:“平生最愛讀書。

坐的時候經史,臥的時候讀小說,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詞,手中一刻也沒有放下書卷呢。”錢惟演的話說的很好,讀書不僅僅要勤奮,對待不同門類的書還需要不同的態度。經史乃是先賢所言,是經過治世的大道,只有端坐才能靜心閱讀,才能體現對先賢的尊敬。小說詩詞則可以隨意一些,躺着讀也可以,上廁所讀也可以。一個人若僅僅爲了工作,爲了升職加薪而讀書,未免乏味,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歐陽修很欣賞錢惟演的讀書觀,多年之後,歐陽修也成了文章大家,文壇領袖。當人們問起歐陽修成功的祕訣,歐陽修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都在‘三上’。所謂馬上、枕上、車上啊。”白天要上班,要處理公務,自然沒有時間考慮寫文章寫詩詞,只有利用一點點滴的時間。宋代入朝多騎馬,於是馬上構思。睡覺前回顧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構思。上廁所時反正也不能處理公務,寫詩作文,正是充分利用。可以說,歐陽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利用一切時間讀書,堪稱北宋最勤奮的讀書人。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7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倫敦市郊一個貧困鐵匠的家裏。他父親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有時他一個星期只能吃到一個麪包,當然更談不上去上學了。

法拉第12歲的時候,就上街去賣報。一邊賣報,一邊從報上識字。到13歲的時候,法拉第進了一家印刷廠當圖書裝訂學徒工,他一邊裝訂書,一邊學習。每當工餘時間,他就翻閱裝訂的書籍。有時甚至在送貨的路上,他也邊走邊看。經過幾年的努力,法拉第終於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漸漸的,法拉第能夠看懂的書越來越多。他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並常常讀到深夜。他特別喜歡電學和力學方面的書。法拉第沒錢買書、買簿子,就利用印刷廠的廢紙訂成筆記本,摘錄各種資料,有時還自己配上插圖。

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丹斯來到印刷廠校對他的著作,無意中發覺法拉第的“手抄本”。當他知道這是一位裝訂學徒記的筆記時,大吃一驚,於是丹斯送給法拉第皇家學院的聽講券。法拉第以極爲興奮的心情,來到皇家學院旁聽。作報告的正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英國有名化學家戴維。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聽戴維講課。回家後,他把聽講筆記整理成冊,作爲自學用的《化學課本》。後來,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裝訂的《化學課本》寄給戴維教授,並附了一封信,表示:“極願逃出商界而入於科學界,因爲據我的想象,科學能使人高尚而可親”。收到信後,戴維深爲感動。他非常欣賞法拉第的才幹,決定把他招爲助手。

法拉第非常勤奮,很快掌握了實驗技術,成爲戴維的得力助手。半年以後,戴維要到歐洲大陸作一次科學研究旅行,訪問歐洲各國的有名科學家,參觀各國的化學實驗室。戴維決定帶法拉第出國。就這樣,法拉第跟着戴維在歐洲旅行了一年半,會見了安培等有名科學家,長了不少見識,還學會了法語。回國以後,法拉第開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不久,他發覺了電磁感應現象。

1834年,他發覺了電解定律,震動了科學界。這一定律,被命名爲“法拉第電解定律”。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學,從一個連小學都沒念過的裝訂圖書學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學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稱讚法拉第是“到現在爲止最大的電學家”。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書房裏看書時逝世,終年76歲。

由於他對電化學的巨大貢獻,人們用他的姓——“法拉第”,作爲電量的單位;用他的姓的縮寫——“法拉”作爲電容的單位。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8

歐洲瓷都——麥森,是德國的一個小鎮,位於厄爾士山腳下,毗鄰捷克。這裏的陶瓷製品聞名世界。與陶瓷齊名的還有一個人,他叫貝特格。30多年前,貝特格還是麥森陶瓷廠裏的一位垃圾工。

麥森陶瓷廠的技師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麥森陶瓷廠完全靠這位技師和他的幾個徒弟支撐。有一天,廠方因爲跟普塞技師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普塞技師一怒之下帶着自己的幾個徒弟回到意大利。麥森陶瓷廠因無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產。麥森陶瓷廠的高層領導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就在這時,貝特格站出來向廠領導說:“能不能讓我試試?”廠領導不停地搖頭:“就你,一個垃圾工也想幹技師的活?”貝特格當即從家裏拿來了自己燒製的一個花瓶,說:“請您看看這個,它的質量跟咱們廠的產品相比哪個更好?”廠領導看後,一個個目瞪口呆,紛紛問貝特格:“這個花瓶真的是你燒製的?”貝特格肯定地回答說:“是的。”

原來,這個在廠裏毫不起眼地幹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學普塞技師的手藝,連廠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師學藝的工作人員都沒能學到的東西,卻被貝特格全部學會了。廠方問貝特格:“你有什麼需要,儘管提出來。”貝特格說:“我現在的月工資是20歐元,能不能將我的月工資提高到30歐元?”貝特格害怕廠領導不答應趕緊解釋說:“我依然還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職做技師而已,因爲我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歐元的藥物,而我的工資只夠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費。”

貝特格非常羨慕那些學徒工,他們每月可以拿30歐元,而自己則只能拿到20歐元。於是,爲了向學徒工看齊,更爲了母親每月能夠吃上藥,他偷偷地學起了燒製陶器的手藝。廠領導回答說:“只要你能夠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幹運垃圾的工作,而且從現在開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樣,每月薪金爲10000歐元。”麥森陶瓷廠終於又開始運轉了。

貝特格,這位當初的垃圾工,做夢也沒有想到拿這麼高的工資。如今,麥森已成德國陶器重鎮,而貝特格的名氣也遠遠地超過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頂級技師。機會總是爲那些準備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現在從事何種工作,只要你擁有渴望成功的夢想,夢想就有變成現實的那一天。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9

在祖國大地上,一個癱瘓姑娘譜寫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億萬青年心靈,人們從她身上汲取強大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變得更加高尚。她誰?她就八十年代新雷鋒——張海迪。

命運向張海迪挑戰。五歲時,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此後十六年間,她先後動過四次大手術,摘除了六塊脊椎板,使她從第二胸椎以下,即佔三分之二軀體失去了知覺。

張海迪命運很不幸,可在黨和人民撫育、關懷和幫助下,她沒有沮喪,而以頑強毅力向命運挑戰。她克服種種困難,自學了小學和中學基本課程,閱讀了一千多冊政治、文學、醫學、外語等方面書籍;自學英語達到大學程度;翻譯了十六萬多字英文作品和資料;她還不顧自身病痛,用自學醫學知識和中醫鍼灸技術,爲羣衆治病一萬人次以上。她滿腔熱情地幫助周圍青年學習、工作和進步,使他們奮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貢獻。她在高考預選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進校門,卻鼓勵和幫助別青年進了大學,她自己不能進工廠勞動,到邊疆保衛祖國,卻鼓勵和幫助別青年成爲先進生產者、戰鬥英雄。

這一個奇蹟嗎?確實一個奇蹟。那麼什麼力量使這樣一個不會走路姑娘生活得如此堅強呢?她對人民、對共產主義道德信念驅使。她說過:“只要我活着,就要爲人民服務。我願意把自己一切獻給黨,願意把自己青春獻給壯麗共產主義事業。”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0

《青銅葵花》這部小說講述了兩位少年青銅和葵花,一次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

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但十二歲那年,女孩葵花被命運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着蘆蕩的盡頭,遙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每當我閉上雙眼,總能想起青銅一家對葵花無微不至的照顧。

葵花到青銅家的時候,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但家裏人無論如何也供不了兩個孩子上學。青銅只得讓妹妹葵花上。葵花膽小怕獨行,青銅就每天騎着牛來接葵花。葵花也教會青銅認識並能寫了好多字。在看馬戲的時候,青銅爲了讓葵花能看到馬戲,讓她騎在自己脖子上,因擁堵而發燒。饑荒來臨時,青銅忍受了一天的飢餓爲葵花捉了一隻野鴨。爲了葵花,奶奶賣掉了金耳環,金戒指,甚至連死後都給她留了玉手環。當葵花去採銀杏葉給奶奶治病時,青銅就提着紙花燈一直等,但現在城裏人卻要將葵花帶走!

看看結局,傷心的青銅,因爲思念克服了本是啞巴的障礙,對遠處的城市大喊:“葵~花~”這撕心裂肺的聲音傳遍了大麥地,也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頓時,我感動無比,被這情節感動了,作者將苦難寫得深刻;將美描繪到極致;將愛表現的充滿生機與情意……在生活中,痛苦會不斷重新載入自己的極限,而愛卻可以突破極限,創造奇蹟,有了愛的力量,人才可以在困難中變得更加堅強!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1

儘管創業的道路充滿艱辛,儘管身體殘疾能力有限,可這些都無法阻擋殘疾人曾祥光創業致富的堅定信念。十幾年裏,他用自己的執着與汗水把一家養殖廠經營的有聲有色,譜寫出一曲自強不息的創業之歌。

這段日子,曾祥光正忙着對養殖廠重新修建。7·31的洪災使他養殖廠內的雞舍、大棚都嚴重受損。儘管如此,可在曾祥光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沮喪,因爲跟1995年的洪災相比,這點損失可以說微不足道。

那時,曾祥光的養殖場成立不到兩年,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纔剛有些起色。可957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沖毀了一切。他的養殖廠直接損失達二十多萬元,而其中的大部分資金都是他跟親戚,朋友借貸的錢。

那時,曾祥光心裏真是萬念俱灰。可在絕望與灰心之後,他選擇了堅強面對。當時由於資金和設備的缺乏,想重頭再來的曾祥光一度一籌莫展。這時,市區殘聯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爲他送去了磨米機,水泵等價值2萬元的生產設備,更爲他的養殖場協調貸款。這對於那時的他來說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是莫大的支援與鼓舞。

在隨後的日子裏,曾祥光把心思全部投入了養殖場。文化程度不高的他,認真學習養殖技術;爲了摸清市場行情,身體不便的他多次去外地考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幾年下來,曾祥光的養殖場規模越做越大,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好,現在養殖場經營面積達到4千平方米,出欄商品豬上千頭,雞鴨上萬只,年創效益20多萬元。富裕起來的曾祥光沒忘記回報社會,不僅先後安置8名殘疾人就業,更帶領他們學習養殖技術,共同發展養殖業。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2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歎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着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着爲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3

看到“自強”這兩個字,就想起了王安石“君子之道,始於自強不息。”這句話;就想起了雷鋒在日記中寫的“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就想起了我們的同齡人——楊英詠。

他是校園中一隻快樂的鳥,愛打籃球,愛唱歌,在競選中他以高票當選班長;在國際青少年書畫評獎中獲得金字塔銀獎,在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得三等獎。他在第一個週末背起小木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掙錢養家;他必須在每一天放學後承擔起一切家務,包括照料雙目失明的母親,他沒有穿過新衣服,他能記起的唯一美味是過年時媽媽讓他花2元錢買了一碗他一直期盼的炒米粉……

14歲的他,用笑臉迎向苦難的命運,不向挫折屈服,不向逆境低頭,自始至終懷着一顆堅忍的心擁抱生活;不怨天尤人,不唉聲嘆氣,更不自暴自棄,用燦爛的笑容接納這來自人生的磨礪。勤學上進,性情豁達,用生命的本色在苦難之石上打磨,雕琢出人生的精彩。這需要怎樣的勇氣來面對,來承受?這又是一種何等的自強不息精神?

“只要你脊樑不彎,就沒有你扛不起的大山!”說這句話的是“2005年感動中國”的洪戰輝。十二歲,父親患間歇性精神病;十二歲,母親因受不了家庭的沉重的負荷而離家出走;十二歲,照顧一個撿來的妹妹;十二歲,成爲搖搖欲墜的家中的頂樑柱。這是洪戰輝充滿艱辛的十二歲,充滿苦痛的十二歲,充滿無助的十二歲,更是充滿辛酸的十二歲,但他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獨自把妹妹撫養長大,且自己還考上了大學。

以從事販賣圓珠筆、蠟燭、鞋底、本子這類小生意,獲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全家的生計,出售圖書被人打傷了眼睛,父親病情發作無錢治療,告別摯愛的校園,騎車從5米高的路邊摔下來,不省人事。但從人傾家當產這條坎坷的道路中一路風風雨雨走來,他卻不肯接受別人的捐助。他說“苦難並不是讓我去接受別人捐助,而是讓我看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自尊自強!”

從他們身上,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什麼是知難而上,急流勇進,什麼是真真正正的自強不息。他們帶給所有人的不只是震撼心靈的感動,更是現在人們逐漸遺失的一種極重要的人生素質,與人們缺失的一種人性的善美——自強。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兒當自強!

人生的路上佈滿荊棘,阻止我們前行,選擇自強,走出一條平坦的大道;成功的高峯充滿險阻,選擇自強,披荊斬棘邁向最後的勝利;生活的辛酸與淚水絆住我們踏上未來的征程,選擇自強,勇敢面對並解決,帶着一身瀟灑輕鬆上路。

自強,點燃明天的希望;自強,照亮明天的道路;自強成就明天的夢……

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篇14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在失去聆聽能力後發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豪言壯語。他用《命運》之曲譜寫了自己生命的輝煌,用不屈於命運的方式讓全世界人看見了他的身影。

德國詩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中說:“凡是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其實,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對於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者來說,身體的殘疾不是障礙,只要信心不垮,仍能做出令自己吃驚的成績。在缺陷面前絕不要退縮和消沉,要憑着良好的心態戰勝困難,當我們有想法但不能實現時,要自立自強,這樣才能發掘你的潛能,衝破困境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