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面試問題>

結構化面試解題思路梳理解讀

學問君 人氣:1.2W

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政法幹警考試、公安招警考試等公職考試中常考題型之一,也是廣大面試考生備考的重點之一。本章節從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的題型特點切入,闡述了該類題型的4大答題原則以及提出解決措施應注意的事項,並透過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進行實例說明。

結構化面試解題思路梳理解讀

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政法幹警考試、公安招警考試等公職考試中常考題型之一,也是廣大面試考生備考的重點之一。本章節從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的題型特點切入,闡述了該類題型的4大答題原則以及提出解決措施應注意的事項,並透過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進行實例說明。

計劃組織類試題

一、題型特點

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是直接考察考生能力的面試題型之一,其根據招考職位來設計試題,透過考生在某一特定情景下開展工作的思路來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公務員考試中較爲常見的面試題型之一。

根據招考的職位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小類:

1、職位型(如何開展本部門的活動)

2、活動型(如何開展某個具體活動)

3、方案型(針對某件事件、工作制定一個方案)

4、協調型(如何處理兩個或多個部門間的矛盾,偏向與人際關係處理)

以上的4小類題型之間的差別是很細微的,這類題型的主要特點是將某一件虛擬的事情交給考生,讓考生在虛擬的身份或環境下進行處理,而且往往是將計劃組織協調和突發事件結合在一起,以便從更深層次來考驗考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相當一部分的考生並沒有這方面的實際經驗,因此很難給出非常吸引人的答案。

那麼如何才能在公務員面試中輕鬆應對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下文闡釋了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的4大解題原則。

二、答題原則

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幾大原則:

1、工作開展應具有真實性與可行性。因爲是在虛擬狀態下,同時也因爲很多考生並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所以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會異想天開。但一旦離開了真實性,這類面試題就失去了其考察的意義,所以在解決某一問題,組織某一活動時,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可行性。

2、活動開展的步驟必須緊密。一般情況下一個活動都是先計劃,再實施,再總結的三步進行的,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順序混亂。這就直接體現了考生在組織計劃協調能力方面的欠缺。

3、工作中必須具有真實內容。在具體的活動內容方面,很多考生只會按照“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邏輯思維作答,這樣就難免流於形式且很難體現出創新性。工作定會涉及到具體內容,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加入有血有肉的真實內容,就能將此類題型答得更爲完善。

4、結合自己的崗位特點,性格特點,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相當一部分考生癡迷於所謂的“面試套路”,而且這些面試套路似乎在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中的適應範圍非常廣。也因此面試套路受到了衆多的非議,公務員面試培訓機構一時成爲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實,所謂的“面試套路”就是一些答題的大的框架,彷彿骨骼之於人體,只有在適當的地方“長出”相應的肌肉組織與其他組織,才能成爲一個完整的人。因此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只有面試套路+具體的方式方法,才能體現出特定的面試題及考生自身的特點與風格,才能真正打動考官,從而在衆多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三、注意事項

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考生通常要在分析問題之後提出解決措施。措施提得好與否、可行與否對考官評分有較大的影響。措施通常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對公務員面試題進行了現狀分析和原因分析之後,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措施,這一部分必不可少,是對整個答題內容的昇華,是評價考生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重要依據,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從政素質的重要標準。那麼,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提出解決措施應注意些什麼?

解決措施方面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緊扣題目要求,方能打動考官,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法律上、體制上、管理上、監督上、學習上等方面來闡述,但需要注意:

1、措施必須與題目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的提出不能撇開題目、撇開主題,天馬行空,泛泛而談,而應緊密結合題目,根據考生在前面已陳述的觀點和現狀、原因分析來提出,才能保證回答前後一致,有針對性,不跑題。

2、措施的提出可適當地採用套路和模板。在套路和模板指導下答題可能不是最佳的答案,但是至少不會無話可說,不會跑題。各種輔導教材提出的套路和模板都是輔導專家精心總結歸納出來的基本理論,是根據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和各類黨政檔案、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事形式以及面試的考查要點、評分標準和歷年考題總結歸納出來的精華,考生可以用來借鑑。

3、提出措施靈活運用套路或模板,但不機械照搬。機械照搬就成了固化和僵化,毫無新意,考官聽了也很疲憊。應結合具體題目進行發散思維,將自己平時的功底積累融入答案,將套路化的答案進行優化、創新,最好能有閃光點,能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有獨到見解的、與當前形勢密切結合的措施,往往能引起考官的好評,獲得加分。

4、提出的措施要實事求是,具備現實性和可行性。考官可以透過考生提出的措施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作爲一個公務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的措施不能誇大事實,不能與社會主流和人民意願相悖,必須與國家的方針政策相一致,具備現實可操作性。

5、提出的措施要有條理,邏輯順序要清晰。主要措施一般放在前面,以引起考官的注意,次要的放在後面,這樣考官就能理解考生的側重點在哪裏。措施要分點回答,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順序的詞眼,或者將答案分成幾個階段,使自己的回答條理清晰,邏輯感強。

四、實例解讀

假如要你組織個下崗工人調查,你如何組織這個調查?

【測評要素】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

【問題分析】這是一道活動組織題,請大家先關注這道題目的活動對象:“下崗工人”,對於活動對象,我們首先要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1.這個調查的目的可能是什麼?

從正常的角度來說,組織“對下崗工人的調查”目的就是要幫助下崗工人。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下崗工人在哪些方面需要獲得幫助。那麼請大家展開思維:

首先我們會想到,下崗後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經濟上的困難,這裏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下崗後所獲得的社會幫助來源於哪些方面,收入來源哪些方面,下崗後的收入有多少,是否足夠,不夠的話還缺多少等等。

其次,就是如何儘快結束“下崗”的狀態,重新找到工作。這裏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下崗的原因是什麼,是哪些因素制約下崗工人重新上崗,如何幫助下崗工人提高就業能力等等。

再次,就是一個心理的問題。坦誠地說,沒有人會願意下崗,沒有人能在下崗時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時,社會對下崗工人的幫助除了物質上,還應該在精神上有所體現,給予下崗工人更多社會關懷、重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麼在我們的調查表中就要有心理方面的內容,要了解下崗工人心中所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2.如何開展調查?

這裏就涉及到調查的有效性問題。這裏實際上有三個難點:

一是調查只可能針對一部分下崗工人,而不是全部,如何合理地選擇和確定受訪對象及受訪範圍,將直接影響調查的有效性。對此,認爲應該遵循以下的'大原則:調查面要廣。不要集中對一個工廠甚至是一個區域的下崗工人進行調查,而是要把面鋪開,儘可能多地擴大範圍。

二是如何讓受調查者如實地反映心中所想,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如果受調查者認真地、如實地填寫調查表格,很可能會收到“廢票”甚至是“錯票”(指反映“相反”民意的調查表格)。對此,認爲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大原則:首先,要隨機。萬不可接受某些“事先安排”的受訪對象。其次,要匿名。匿名有利於消除受訪者的疑慮,使其可以暢所欲言。再次,就是要單獨面對受訪者。受訪者只有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真實表達個人看法。

三是如何找到“下崗工人”。這裏我們要明白的是,“下崗工人”已經“下崗”,不像“在崗工人”那樣集中在統一的工作場所,方便調查表格的派發。這裏認爲首先是充分利用單位原有的“員工檔案”,透過原有的聯繫方式找到“下崗工人”。其次是調查表格派發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街頭派發”“人力派發”之外,還可以透過電視廣播告知、郵寄派發、電話訪問、網上調查、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來全方位地讓廣大知道、瞭解本次調查。

3.如何讓下崗工人支援該次調查?

這裏的關鍵點是要讓廣大下崗工人相信調查的有效性,相信調查將有利於幫助其解決問題。坦誠地說,在的腦海中,實際上對於這類的調查最害怕的不是如何展開,而是如何避免其“流於形式”而“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許多發達國家,有許多類型的“調查”,而任何的調查目的都是針對“社會中所存在的現象或問題”,調查是爲了瞭解,調查是爲了尋找“依據”,調查是爲了更好地做出決策。從這個角度看,調查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因爲任何的解決社會問題的“對策”實際上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都需要“依據”。在本道題目中,讓下崗工人支援該次調查的關鍵是要結果透明化,讓大衆知曉“社會現實”,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問題。只有這樣,下崗工人才能相信並支援該次調查。

好了,分析完上面的幾個關鍵問題後,我們可以轉入對“調查流程”的分析了。

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首先是確定好計劃書。然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上級部門同意後開展調查工作。第三步是組織人力進行調查。第四步是收集調查問卷,做相關的統計彙總的工作。第五步,是彙總資料後,形成調查報告,向上級部門及相關領導彙報。徵得上級同意後,可以向公衆公佈調查結果。

【參考答案】

“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如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摸清工人下崗情況,擴大工人就業渠道, 保持工人穩定就業,對緩解各種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領導將這項工作交給我,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好這次下崗工人調查。

(一)如果由要我來組織個下崗工人調查,首先從流程上我會這樣安排:

第一步是確定好計劃書。

第二步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上級部門同意後開展調查工作。

第三步是組織人力進行調查。

第四步是收集調查問卷,做相關的統計彙總的工作。

第五步,是彙總資料後,形成調查報告,向上級部門及相關領導彙報。徵得上級同意後,可以向公衆公佈調查結果。

(二)除此之外,爲了能夠增強調查的有效性,在制定調查表時,我會考慮以下方面:

(1)應把下崗工人下崗後所獲得的社會幫助來源於哪些方面,收入來源哪些方面,下崗後的收入有多少,是否足夠,不夠的話還缺多少等等列入表格中。

(2)要設定一些調查項目去了解下崗的原因是什麼,是哪些因素制約下崗工人重新上崗,如何幫助下崗工人提高就業能力等等。

(3)在我們的調查表中要有心理方面的內容,要了解下崗工人心中所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三)對於如何開展調查,我的觀點是:

(1)不要集中對一個工廠甚至是一個區域的下崗工人進行調查,而是要把面鋪開,儘可能多地擴大範圍。

(2)開展調查,首先要隨機,萬不可接受某些“事先安排”的受訪對象。其次,要匿名。匿名有利於消除受訪者的疑慮,使其可以暢所欲言。再次,就是要單獨面對受訪者。受訪者只有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真實表達個人看法。

(3)要充分利用單位原有的“員工檔案”,透過原有的聯繫方式找到“下崗工人”。其次是調查表格派發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街頭派發”“人力派發”之外,還可以透過電視廣播告知、郵寄派發、電話訪問、網上調查、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來全方位地讓廣大知道、瞭解本次調查。

(4)調查結果要透明化,讓大衆知曉“社會現實”,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問題。只有這樣,下崗工人才能相信並支援該次調查。

五、解題思路

計劃組織的解題思路是按部就班式,首先需要考生開篇總領論述。其次,需要做好充分的計劃。計劃階段考察的就是考生對人、財、物、地、時的選擇與合理運用,爭取使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與此同時,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必不可少,做好應急預案,是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再次是指導工作的實施,在實施中檢驗計劃、調整計劃。最後要善於總結。

思路:一個帽子+三個環節

帽子: 意義、影響、重要性、必要性

三個環節:

一、事前(調研階段、計劃階段、準備階段)

二、事中(分組、彙報)

三、事後(個性化善後措施、工作總結、個人總結)

計劃組織類題目

1、領導委託你對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組織一次《公務員法》爲主要內容的培訓,你有什麼打算?

2、單位裏準備組織老幹部外出旅遊,由你負責,你該怎麼組織?

3、你們單位到外市友好單位考察,由你負責,你會怎麼辦?

4、奧運火炬傳遞經過你校路段,由你組織師生迎接,你會如何組織?

計劃組織類答案

1、領導委託你對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組織一次《公務員法》爲主要內容的培訓,你有什麼打算?

帽子:組織這樣一次培訓有利於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瞭解《公務員法》的主要內容,也有

利於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好的踐行依法行政,爲此我一定會努力把這次活動組織好,具體有

以下幾點打算:

第一,在培訓之前,仔細瞭解領導的意圖,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周密的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此次培訓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經費,以及針對此次培訓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報領導審批。領導審批過後,進入培訓的準備階段,聯繫好相應的老師,佈置好培訓的場地,準備好相應的食宿,通知好相應的學員,印發相關講義。召開會議,明確分工,落實各個小組之間的責任,做到專事有專人,專人有專責。

第二,在培訓之中,及時協調好各個小組之間的關係,教學組要採取互動的形式確保此次培訓的效果,教務組要做好講義的收發、學員的考勤以及學員和教師之間聯繫的紐帶等工作,設備處理組要做好整個培訓過程中音響、投影設備的正常執行,後勤組也要爲整個培訓的團隊提供相應的後勤支援;與此同時,及時跟領導進行彙報,讓領導瞭解整個培訓的進度。

第三,培訓之後,組織一次考覈,檢驗此次培訓的效果(或者讓學員們寫一份學習心得以及組織一次座談會,讓大家談談此次培訓中的心得和感受);做一份工作總結,報領導審批;做一份個人總結,總結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得與失,以便爲以後類似的工作積累經驗。

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是直接考察考生能力的面試題型之一,其根據招考職位來設計試題,透過考生在某一特定情景下開展工作的思路來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公務員考試中較爲常見的面試題型之一。

根據招考的職位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小類:

1、職位型(如何開展本部門的活動)

2、活動型(如何開展某個具體活動)

3、方案型(針對某件事件、工作制定一個方案)

4、協調型(如何處理兩個或多個部門間的矛盾,偏向與人際關係處理)

以上的4小類題型之間的差別是很細微的,這類題型的主要特點是將某一件虛擬的事情交給考生,讓考生在虛擬的身份或環境下進行處理,而且往往是將計劃組織協調和突發事件結合在一起,以便從更深層次來考驗考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相當一部分的考生並沒有這方面的實際經驗,因此很難給出非常吸引人的答案。

那麼如何才能在公務員面試中輕鬆應對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下文闡釋了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的4大解題原則。

二、答題原則

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幾大原則:

1、工作開展應具有真實性與可行性。因爲是在虛擬狀態下,同時也因爲很多考生並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所以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會異想天開。但一旦離開了真實性,這類面試題就失去了其考察的意義,所以在解決某一問題,組織某一活動時,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可行性。

2、活動開展的步驟必須緊密。一般情況下一個活動都是先計劃,再實施,再總結的三步進行的,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順序混亂。這就直接體現了考生在組織計劃協調能力方面的欠缺。

3、工作中必須具有真實內容。在具體的活動內容方面,很多考生只會按照“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邏輯思維作答,這樣就難免流於形式且很難體現出創新性。工作定會涉及到具體內容,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加入有血有肉的真實內容,就能將此類題型答得更爲完善。

4、結合自己的崗位特點,性格特點,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相當一部分考生癡迷於所謂的“面試套路”,而且這些面試套路似乎在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中的適應範圍非常廣。也因此面試套路受到了衆多的非議,公務員面試培訓機構一時成爲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實,所謂的“面試套路”就是一些答題的大的框架,彷彿骨骼之於人體,只有在適當的地方“長出”相應的肌肉組織與其他組織,才能成爲一個完整的人。因此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只有面試套路+具體的方式方法,才能體現出特定的面試題及考生自身的特點與風格,才能真正打動考官,從而在衆多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三、注意事項

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考生通常要在分析問題之後提出解決措施。措施提得好與否、可行與否對考官評分有較大的影響。措施通常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對公務員面試題進行了現狀分析和原因分析之後,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措施,這一部分必不可少,是對整個答題內容的昇華,是評價考生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重要依據,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從政素質的重要標準。那麼,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提出解決措施應注意些什麼?

解決措施方面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緊扣題目要求,方能打動考官,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法律上、體制上、管理上、監督上、學習上等方面來闡述,但需要注意:

1、措施必須與題目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的提出不能撇開題目、撇開主題,天馬行空,泛泛而談,而應緊密結合題目,根據考生在前面已陳述的觀點和現狀、原因分析來提出,才能保證回答前後一致,有針對性,不跑題。

2、措施的提出可適當地採用套路和模板。在套路和模板指導下答題可能不是最佳的答案,但是至少不會無話可說,不會跑題。各種輔導教材提出的套路和模板都是輔導專家精心總結歸納出來的基本理論,是根據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和各類黨政檔案、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事形式以及面試的考查要點、評分標準和歷年考題總結歸納出來的精華,考生可以用來借鑑。

3、提出措施靈活運用套路或模板,但不機械照搬。機械照搬就成了固化和僵化,毫無新意,考官聽了也很疲憊。應結合具體題目進行發散思維,將自己平時的功底積累融入答案,將套路化的答案進行優化、創新,最好能有閃光點,能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有獨到見解的、與當前形勢密切結合的措施,往往能引起考官的好評,獲得加分。

4、提出的措施要實事求是,具備現實性和可行性。考官可以透過考生提出的措施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作爲一個公務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的措施不能誇大事實,不能與社會主流和人民意願相悖,必須與國家的方針政策相一致,具備現實可操作性。

5、提出的措施要有條理,邏輯順序要清晰。主要措施一般放在前面,以引起考官的注意,次要的放在後面,這樣考官就能理解考生的側重點在哪裏。措施要分點回答,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順序的詞眼,或者將答案分成幾個階段,使自己的回答條理清晰,邏輯感強。

四、實例解讀

假如要你組織個下崗工人調查,你如何組織這個調查?

【測評要素】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

【問題分析】這是一道活動組織題,請大家先關注這道題目的活動對象:“下崗工人”,對於活動對象,我們首先要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1.這個調查的目的可能是什麼?

從正常的角度來說,組織“對下崗工人的調查”目的就是要幫助下崗工人。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下崗工人在哪些方面需要獲得幫助。那麼請大家展開思維:

首先我們會想到,下崗後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經濟上的困難,這裏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下崗後所獲得的社會幫助來源於哪些方面,收入來源哪些方面,下崗後的收入有多少,是否足夠,不夠的話還缺多少等等。

其次,就是如何儘快結束“下崗”的狀態,重新找到工作。這裏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下崗的原因是什麼,是哪些因素制約下崗工人重新上崗,如何幫助下崗工人提高就業能力等等。

再次,就是一個心理的問題。坦誠地說,沒有人會願意下崗,沒有人能在下崗時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時,社會對下崗工人的幫助除了物質上,還應該在精神上有所體現,給予下崗工人更多社會關懷、重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麼在我們的調查表中就要有心理方面的內容,要了解下崗工人心中所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2.如何開展調查?

這裏就涉及到調查的有效性問題。這裏實際上有三個難點:

一是調查只可能針對一部分下崗工人,而不是全部,如何合理地選擇和確定受訪對象及受訪範圍,將直接影響調查的有效性。對此,認爲應該遵循以下的大原則:調查面要廣。不要集中對一個工廠甚至是一個區域的下崗工人進行調查,而是要把面鋪開,儘可能多地擴大範圍。

二是如何讓受調查者如實地反映心中所想,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如果受調查者認真地、如實地填寫調查表格,很可能會收到“廢票”甚至是“錯票”(指反映“相反”民意的調查表格)。對此,認爲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大原則:首先,要隨機。萬不可接受某些“事先安排”的受訪對象。其次,要匿名。匿名有利於消除受訪者的疑慮,使其可以暢所欲言。再次,就是要單獨面對受訪者。受訪者只有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真實表達個人看法。

三是如何找到“下崗工人”。這裏我們要明白的是,“下崗工人”已經“下崗”,不像“在崗工人”那樣集中在統一的工作場所,方便調查表格的派發。這裏認爲首先是充分利用單位原有的“員工檔案”,透過原有的聯繫方式找到“下崗工人”。其次是調查表格派發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街頭派發”“人力派發”之外,還可以透過電視廣播告知、郵寄派發、電話訪問、網上調查、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來全方位地讓廣大知道、瞭解本次調查。

3.如何讓下崗工人支援該次調查?

這裏的關鍵點是要讓廣大下崗工人相信調查的有效性,相信調查將有利於幫助其解決問題。坦誠地說,在的腦海中,實際上對於這類的調查最害怕的不是如何展開,而是如何避免其“流於形式”而“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許多發達國家,有許多類型的“調查”,而任何的調查目的都是針對“社會中所存在的現象或問題”,調查是爲了瞭解,調查是爲了尋找“依據”,調查是爲了更好地做出決策。從這個角度看,調查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因爲任何的解決社會問題的“對策”實際上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都需要“依據”。在本道題目中,讓下崗工人支援該次調查的關鍵是要結果透明化,讓大衆知曉“社會現實”,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問題。只有這樣,下崗工人才能相信並支援該次調查。

好了,分析完上面的幾個關鍵問題後,我們可以轉入對“調查流程”的分析了。

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首先是確定好計劃書。然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上級部門同意後開展調查工作。第三步是組織人力進行調查。第四步是收集調查問卷,做相關的統計彙總的工作。第五步,是彙總資料後,形成調查報告,向上級部門及相關領導彙報。徵得上級同意後,可以向公衆公佈調查結果。

參考答案】

“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如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摸清工人下崗情況,擴大工人就業渠道, 保持工人穩定就業,對緩解各種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領導將這項工作交給我,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好這次下崗工人調查。

(一)如果由要我來組織個下崗工人調查,首先從流程上我會這樣安排:

第一步是確定好計劃書。

第二步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上級部門同意後開展調查工作。

第三步是組織人力進行調查。

第四步是收集調查問卷,做相關的統計彙總的工作。

第五步,是彙總資料後,形成調查報告,向上級部門及相關領導彙報。徵得上級同意後,可以向公衆公佈調查結果。

(二)除此之外,爲了能夠增強調查的有效性,在制定調查表時,我會考慮以下方面:

(1)應把下崗工人下崗後所獲得的社會幫助來源於哪些方面,收入來源哪些方面,下崗後的收入有多少,是否足夠,不夠的話還缺多少等等列入表格中。

(2)要設定一些調查項目去了解下崗的原因是什麼,是哪些因素制約下崗工人重新上崗,如何幫助下崗工人提高就業能力等等。

(3)在我們的調查表中要有心理方面的內容,要了解下崗工人心中所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三)對於如何開展調查,我的觀點是:

(1)不要集中對一個工廠甚至是一個區域的下崗工人進行調查,而是要把面鋪開,儘可能多地擴大範圍。

(2)開展調查,首先要隨機,萬不可接受某些“事先安排”的受訪對象。其次,要匿名。匿名有利於消除受訪者的疑慮,使其可以暢所欲言。再次,就是要單獨面對受訪者。受訪者只有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真實表達個人看法。

(3)要充分利用單位原有的“員工檔案”,透過原有的聯繫方式找到“下崗工人”。其次是調查表格派發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街頭派發”“人力派發”之外,還可以透過電視廣播告知、郵寄派發、電話訪問、網上調查、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來全方位地讓廣大知道、瞭解本次調查。

(4)調查結果要透明化,讓大衆知曉“社會現實”,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問題。只有這樣,下崗工人才能相信並支援該次調查。

五、解題思路

計劃組織的解題思路是按部就班式,首先需要考生開篇總領論述。其次,需要做好充分的計劃。計劃階段考察的就是考生對人、財、物、地、時的選擇與合理運用,爭取使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與此同時,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必不可少,做好應急預案,是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再次是指導工作的實施,在實施中檢驗計劃、調整計劃。最後要善於總結。

思路:一個帽子+三個環節

帽子: 意義、影響、重要性、必要性

三個環節:

一、事前(調研階段、計劃階段、準備階段)

二、事中(分組、彙報)

三、事後(個性化善後措施、工作總結、個人總結)

計劃組織類題目

1、領導委託你對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組織一次《公務員法》爲主要內容的培訓,你有什麼打算?

2、單位裏準備組織老幹部外出旅遊,由你負責,你該怎麼組織?

3、你們單位到外市友好單位考察,由你負責,你會怎麼辦?

4、奧運火炬傳遞經過你校路段,由你組織師生迎接,你會如何組織?

計劃組織類答案

1、領導委託你對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組織一次《公務員法》爲主要內容的培訓,你有什麼打算?

帽子:組織這樣一次培訓有利於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瞭解《公務員法》的主要內容,也有

利於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好的踐行依法行政,爲此我一定會努力把這次活動組織好,具體有

以下幾點打算:

第一,在培訓之前,仔細瞭解領導的意圖,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周密的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此次培訓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經費,以及針對此次培訓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報領導審批。領導審批過後,進入培訓的準備階段,聯繫好相應的老師,佈置好培訓的場地,準備好相應的食宿,通知好相應的學員,印發相關講義。召開會議,明確分工,落實各個小組之間的責任,做到專事有專人,專人有專責。

第二,在培訓之中,及時協調好各個小組之間的關係,教學組要採取互動的形式確保此次培訓的效果,教務組要做好講義的收發、學員的考勤以及學員和教師之間聯繫的紐帶等工作,設備處理組要做好整個培訓過程中音響、投影設備的正常執行,後勤組也要爲整個培訓的團隊提供相應的後勤支援;與此同時,及時跟領導進行彙報,讓領導瞭解整個培訓的進度。

第三,培訓之後,組織一次考覈,檢驗此次培訓的效果(或者讓學員們寫一份學習心得以及組織一次座談會,讓大家談談此次培訓中的心得和感受);做一份工作總結,報領導審批;做一份個人總結,總結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得與失,以便爲以後類似的工作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