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如何正確對待心理疾病

學問君 人氣:5.18K

人最瞭解的是自己,最不瞭解的也是自己。人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其根源多半是因爲人具有“庸人自擾”的本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正確對待心理疾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正確對待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也稱之爲心理障礙,精神障礙或心理變態,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大腦功能紊亂,臨牀上表現爲心理活動與行爲異常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有好幾百種,和軀體疾病一樣也有輕重之分。重性心理疾病即人們所說的“神經病”實爲精神病性質的疾患,指患者有明顯的病態症狀,如幻覺、妄想、行爲異常、不能適應生活,並對自身疾病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軀體疾病伴發和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輕性心理疾病尤如軀體疾病的感冒、發熱、頭痛等,指患者無嚴重持久的心理異常,能適應社會生活,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有求醫的慾望,如睡眠障礙、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癔症、疑病症、心臟神經症、胃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神經症性軀體化障礙等。

重性心理疾病在人羣中佔1-2%,輕性心理障礙佔10-15%,大中專學生佔20-25%,輕微的心理疾病只要注意及時調整就可以變爲健康心理:輕度的心理疾病應該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經過一些時間的心理諮詢和專業治療,可以康復;嚴重心理疾病必須進行長期系統規律的治療。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療的,而且也是可以治癒的,這早已被臨牀治療所證明,只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支援系統來正確對待心理疾病。

要堅信心理疾病是能夠治好的。儘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複雜,療效也比較緩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官兵,不要過分地懼怕、恐懼,只要善於瞭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強信心,懂得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在心理醫生或專家的指導下,掌握並運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那麼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夠治好。心理疾病與生理疾病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心理疾病的原因比較複雜,形成過程比較慢,時間較長,又缺少客觀指標,主要靠有紮實雄厚的心理專業知識的心理醫生觀察辨別和心理測驗來輔助診斷,而且療效也不像治療生理疾病那樣快,不可能用每天怎麼樣來評估療效。但大量臨牀研究表明,各種心理疾病有其致病原因和發展規律,長期的臨牀治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只要患者的配合,絕大部分心理疾病還是可以治好或緩解的。

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於在後天社會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適應成了習慣所造成的,而由於先天遺傳所造成的心理疾病較爲稀少,因此,人們應當注意掌握和應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重視心理健康的發展,重視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爲,保持愉快的心情,處理好人際關係,積極地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從而保持心理衛生,增進心理健康,就能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心理疾病。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優勝劣汰。患有心理疾病並不可恥,不能歧視或鄙視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對心理失常的人不應譏笑、諷刺、厭惡、疏遠。否則,心理失常的人就會形成自卑、諱疾忌醫,怕人家說他有病的心態,不願向別人傾訴他們心中的積鬱、煩惱、苦悶,而且對別人戒備、懷疑、恐懼,這就會使病態加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和失敗,不可能事事順利,不可能沒有困難,不可能沒有生離死別。當遇到這些意外情況時,不可能每個人每一次都能良好適應,不產生心理衝突。所以在一定條件下,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失常表現,而且也有可能會得心理疾病。因此任何人都不必爲自己“倖免”心理疾病而慶幸;也不必因爲“人人都有可能心理失常”而產生恐懼。正確的'做法是,經常注意和保持心理衛生,有了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要正確對待,要像得了頭痛、發熱、腹痛等去綜合醫院就診一樣,應儘快走進心理諮詢中心的大門看心理醫生,由心理專家及時矯治後的您,又恢復了您往日的健康平和。

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

遇到不稱心的事,要心胸開闊,豁達大度,遇事冷靜,從而保持愉快、開朗、平穩的心境。

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培養多種業餘愛好,豐富生活情趣,用各種辦法轉移注意力,從發怒的人或事上轉到高興的事物上去,鬆弛緊張的精神,使情緒得到穩定。

擴大社會交往,結識良師益友,這樣可以透過朋友的啓發、忠告、勸說和幫助,使情緒變穩,減輕心理衝突。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

學會自我調整情緒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怒氣涌向心頭時,要默唸“生氣是自我懲罰,煩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警言,或聽聽音樂,作深呼吸等轉移注意力,求得情緒上的緩衝。

正確認識疾病。體弱多病容易焦慮煩躁、憂心忡忡,甚至懷疑病入膏肓。這種心理不僅不利於治病,反而會加速疾病的發展。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是中老年人與疾病做鬥爭的最寶貴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