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關於孩子心理問題解析

學問君 人氣:1.38W

篇一:心理健康對學生有何作用

關於孩子心理問題解析

目前健康的內涵拓展到關注個體的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認爲影響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三方面:變化、貧困和老化。今天,三分之二的疾病發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一般在綜合醫院中,三分之二的疾病發生也與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因此,健康的心理對於適應環境的變化、增進身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從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來看,健康應該包括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只有當這三個層面同時處於完好狀態時,纔可以說是健康的。相反,疾病是指個體在身體上、心理上或社會功能方面出現的各種障礙或異常。這就需要臨牀醫生在工作中遇到病人時,不僅要考慮病人的身體是否有病,同時還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及其社會功能是否也同時受到了損害。例如腦卒中後,病人在身體上出現了偏癱,同時在心理上還可能同時存在記憶力下降、情感脆弱、焦慮、抑鬱、易激惹、人格改變等,這些又會導致病人生活、工作能力的下降,使之無法勝任原來的工作,無法承擔照顧家人的義務,病人可能因此認爲自己成了“廢人”,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會出現自殺行爲。這就要求醫生一方面要積極治療病人的軀體疾病,同時也注意幫助病人恢復其心理和社會功能,而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恢復,對軀體疾病的康復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如果個體在身體上沒有疾病,這隻能說他具備了身體健康;如果個體在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面處於完好狀態,則可稱爲心理健康。實際上,在疾病過程中,病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這三個層面受到損害的程度經常是不均等的,而且是以某個層面的損害爲主,或者某個層面的損害是原發性的,進而影響了其它層面,使其它層面也出現異常,最終導致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全面異常。如果疾病以身體損害爲主,則一般稱之爲軀體疾病;如果疾病損害主要表現爲心理或社會功能的方面,導致個體出現心理和社會功能出現異常,則稱爲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7)的報告,在綜合醫院門診各專科未確診的病人中有20-30%合併有精神科問題;已在各科確診的病人中有15-20%合併有精神科問題;在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處,40-60%的病人需進行精神科處理。其它一些研究顯示,校正年齡和性別因素後,慢性軀體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礙患病率爲25%,而在無慢性疾病者中爲17.5%;慢性軀體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爲42%(最常見的是物質依賴、心境障礙、焦慮障礙),而在無長期軀體殘疾的人羣中爲33%;在進行短期內科或外科治療的住院病人中,與軀體疾病共患的精神障礙發生率更高,30-60%有明顯的心理-社會問題或異常。再具體一點講,住院軀體疾病病人合併某種特殊的精神障礙的機會大大高於普通人羣:譫妄高出15-30%;抑鬱高出2-3倍;驚恐發作高出10-20倍;物質依賴高出3-5倍。所以,非精神科的臨牀領域實際上是一個篩查、處理精神科問題,緩解病人心理痛苦的重要場所。

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資料顯示,在綜合醫院門診病人中,9-11%可被診斷爲精神科問題;到了90年代,發現15%門診病人有精神科問題。此類調查關注的精神科問題範圍較窄,所以,並不能說明我國的軀體疾病病人精神障礙共患率比國外低。

附:十種健康的放鬆方式

1、打盹:學會在一切場合,如辦公室、走廊、汽車裏、打盹10分鐘,這會令你精神振奮。

2、想象:透過想象一個你所喜愛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鬆大腦。把你的思緒集中在所想象東西的“看、聞、聽”上,並漸漸入境,由此達到精神放鬆。

3、按摩:緊閉雙目,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額和後脖頸處,有規律地向一定方向旋轉,不要漫無目地的揉搓。

4、呼吸:快速進行淺呼吸。爲更好放鬆,慢慢吸氣、屏氣,然後呼氣,每一階段持續8拍。

5、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體自然放鬆,緊閉雙目,呼氣,把肺部的氣體全部呼出,腹部鼓起,然後緊縮腹部,吸氣,最後放鬆,使腹部恢復原狀。正常呼吸數分鐘後再重複這一過程。

6、擺脫常規:嘗試用一些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如雙腳蹦着下樓梯等。

7、放鬆反應:舒適地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緊閉雙目,放鬆肌 肉默默地進行一呼一吸,以呼吸爲主。

8、發展興趣:培養你對各種有益活動的興趣,並盡情地去享受。

9、伸展運動:伸展對消除緊張十分有益,它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

10、沐浴時唱歌:每次洗澡時放開你的歌喉,儘量拉長聲調。因爲大聲唱歌需要不停地深呼吸,這樣可以得到很好的,使得心情愉快。

篇二:懂事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快樂的孩子

“懂事”是個中國式詞彙。大人誇誰家孩子,常用的一個詞就是:這孩子真懂事!

這個“懂事”的含義大致如下:孩子對父母體貼,守規矩,主動爲家庭承擔部分責任,父母甚至還未明確表達出自己對某件事的態度,孩子可能已經用行動去代爲表達,十分的讓父母開心、放心。

果真可以就此放心了嗎?未必。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如果一個本該無憂無慮、沒心沒肺地瘋玩的小孩,他過多表現出了上述“懂事”行爲,那孩子的“懂事”,不過是“壓抑自己,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父母和別人。”從這個角度說,這不是懂事,是害怕。怕什麼?怕不討好父母的話就不被愛,怕自己做錯了說錯了什麼就被拋棄,怕自己稍微一點兒任性行爲就會破壞殘存的安全感。

換句殘酷的話說,選擇“懂事”,是孩子的生物本能。當“做自己”的後果很危險的時候,他必須要選擇壓抑自己的方式求生存。

所以,我寧願要一個愛發脾氣、喜歡瘋玩兒、適當的自我中心、敢於說不……的熊孩子,而不願意養一個過於懂事的孩子。作爲一個母親和教育工作者,我對孩子僅有的期待就是,讓他安心做個孩子,也安心做自己。

我相信,每一個真心愛孩子的父母,也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既然如此,那麼下面這些容易養出過於“懂事”的孩子情形,父母們還需慎重處理。

切忌:父母過於強勢,心中有一個“理想小孩”

孩子愛玩是天性。但是有一些孩子卻早早地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別人玩的時候他選擇乖乖呆在家裏,衣服永遠保持整潔,這樣的孩子往往父母很強勢。他們對孩子的期待很高。心理早早地就有了一個“理想小孩”的模樣。

很多懂事的乖孩子,就是這樣長大的。他們唯有滿足父母的要求,成長爲父母期待的樣子,才能獲得更多父母的關注和關愛,換來更多的稱讚和誇獎。現在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很多一味只知道學習的懂事的孩子,並非出於對學習的興趣,而是爲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一旦他們進入大學,失去了來自“父母”的推動,就會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

這一點,也許恰是很多高考優秀的學生,爲何後勁不足的原因。

所以,做父母的,請隨時留意,你的孩子是否在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爲此不惜改變自己的意願、收斂自己的天性?如果孩子在這樣討好你,那麼他正在喪失自我,包括真正的自我力量,包括自信和自尊。

切忌:父母總當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鬧

我曾經有一個打小就非常“懂事”的朋友。她最大的困擾是,無法對別人說不,總會下意識地討好他人,害怕自己不能讓別人滿意。別人的任何一句話或者一個眼神都可能影響到她,就像一隻驚弓之鳥。

她有過怎樣的一個童年呢?父母經常吵架,而她是家中的老大。爲了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高興起來,她從不會哭鬧,主動照顧妹妹,有玩具自己想要也會忍着。因爲父母感情不好,她生怕自己哪裏不夠好,再給這個家添亂。

由此看來,父母的“不懂事”養出來的“懂事”孩子,太讓人心疼!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出現心理問題的機率也非常高。他們的自我價值感非常低,很難自在地與自己、與他人相處。人際關係、乃至親密關係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爲了孩子,請做好自我成長,不要把孩子牽扯到父母的婚姻關係當中。即使偶爾吵架,也需要當孩子面和好,並且明確告知:這是父母之間觀點不和引起的,跟孩子沒關係,不影響爸爸媽媽都很愛孩子。

切忌:單親家庭中,向孩子哭訴自己的遭遇,或者始終對另一半有怨恨

一位媽媽,離異,有一個8歲的女兒,女兒很懂事。在媽媽情緒低落時,女兒總是百般安慰,不僅學習上不用媽媽操心,連做飯、洗衣等簡單的家務事都努力去做……女兒成爲孫女士離婚後最大的精神安慰。

雖然女孩兒人前人後受盡表揚與憐愛,但她真的快樂嗎?

這個8歲的女孩兒不僅要承受家務及學習方面的壓力,還必須在情緒上照顧、安撫媽媽。而她自己卻把所有的害怕和心理需求深藏內心,竭力在外表上裝得很“懂事”、“堅強”。像這樣心理過早“成熟”的孩子,在心理學上被稱爲“成人化的孩子”。“成人化的孩子”現象是指基於某些特殊原因(生病、酗酒,父母衝突等),致使父母一方或雙方“形同虛設”,其子女被迫去扮演原本父母應當扮演的角色,產生明顯的“角色錯位”現象。

有研究報告顯示,過早成人化的孩子在成年後有較多的酒精和藥物濫用現象,患抑鬱症的比例較高。孩子無論如何都只是孩子,切莫讓孩子承受父母的情緒困擾和精神壓力。他們也不喜歡和談論自己的家庭。這樣的表現,會讓旁人誤以爲他們的狀態還好,本想給的過多關懷,因自認爲沒必要而取消。這些孩子對於人生的態度多是消極的,身心長處於戒備狀態,不會輕易信任他人。

當然,並非所有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如此。關鍵是父母自己要成長,要有擔當。一個家庭,總要有人去擔當的。如果父母總是處於退行的狀態,像個孩子,難道真的要孩子去承擔不屬於他的責任,扮演一個“大人”嗎?

切忌:過早將孩子送進寄宿學校

有的父母對孩子上寄宿制幼兒園很滿意,一個原因是因爲他的孩子很乖巧,學會了自立,平時上牀睡覺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還到處誇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給媽媽端杯水,很懂事。其實,這有可能是一種假象,或者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學齡前的孩子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不需要在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從不撒嬌、任性,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過早將孩子送去“寄宿”是很殘忍的,孩子年齡越小所受的傷害會越大。在寄宿學校中,孩子的物質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老師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無人能夠替代完成的。父母兩人照看一個孩子與一個老師照看多個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樣。很多父母並沒有看到“寄宿”將有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心靈上的傷害,還自認爲“寄宿”對孩子有利,甚至是最好的方式。

我曾經多次說過,6歲前是孩子安全感發展的黃金期,只有安全感建立的紮實、穩固,其他諸如目標感、意志力等好的品質纔會逐漸發展起來。而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來源於家庭,如果過早地把孩子拋向社會,對於孩子來說,不亞於末日降臨。因此,我極爲不主張學齡前孩子上寄宿學校,如果一定要讓孩子寄宿,請放在高中或以後的階段再考慮。

篇三:內向的寶寶沒出息?

性格內向的寶寶,比較蔫,有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裏,不會輕易說出來。內向寶寶朋友比較少,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有陌生的小朋友加入進來,他們會顯得拘謹。很多媽媽覺得性格內向的寶寶不會有出息,是這樣的嗎?

家庭心理醫生指出,人的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兩種性格雖然各有優劣,但並沒有好壞之分。所以,媽媽覺得性格內向的寶寶沒有出息,這樣的.看法是不科學的。

因爲性格內向只是人的一種個性特徵,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中不是那麼積極主動、輕鬆自如,與害羞或孤僻的人格特徵不同,與疾病、善惡無關,更不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

較之性格外向的寶寶,內向寶寶具有很多成功者必備的特質。比如,沉穩踏實、喜歡思考、善於鑽研、耐心謹慎、自制力強等,這些鮮明的內向性格特徵在寶寶小的時候也許不明顯,或者只表現於沉默、好鑽研等不明顯的特徵,但是等到寶寶長大後就會逐漸明顯起來。

美國的一項專業調查顯示,雖然內向者僅佔總人口的30%,但內向者在政府、學界、軍界以及商界高層中佔的比重卻要稍高於外向者。

所以,媽媽不要因爲寶寶不願意跟人說話、不善於在人前表演就覺得性格內向的寶寶將來不可能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要知道,媽媽對寶寶不信任、不支援、不看好的心理,會傳遞給寶寶,影響寶寶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導致寶寶自卑。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着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從小性格內向,一個羅盤可以玩半天,幼年時,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但是,成年後卻成了震驚世界的科學家。

篇四:原生家庭和小家庭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出生的那個家,那裏有你的爸爸媽媽,假如不是獨生子女,那就還有兄弟姐妹,甚至大家庭住在一起的還有爺爺奶奶。

在原生家庭裏,你被塑造成了現在的模樣,當然這裏面既有遺傳的影響也有環境的影響,另外,你會學到和人打交道,建立親密關係的模式。

有的孩子成年後和父母的關係既親密又獨立;有的太過親密,讓人喘不過氣來;有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時而太親密,時而太緊張;有的孩子和父母關係冷淡,幾個月不打電話都不會想念……而這些親密關係的模式,也會影響到交朋友、維持朋友、求愛、維持伴侶關係,甚至找工作、以及與工作的關係。

而假如孩子沒能做到在父母身邊獨立出來,或者是父母特別捨不得孩子,那麼父母就會依舊操心孩子的各種事,參與到孩子交朋友、找工作、嫁娶之事上來,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干涉了,但有時孩子自己願意,外人也就不多嘴了,但是,這卻可能是有問題的。

長大後,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感覺是複雜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另一方面,又覺得對原生家庭有未盡的義務和必須維繫的親情。

小家庭

小家庭就是你因爲婚姻情感而成立的那個家,在這個新家裏,你要和一個生長軌跡完全不同的人儘可能地磨合出一個舒適的家,然後你可能還要和這個育兒觀念未必相同的人一起生個孩子,然後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他成人,也還要花很多的精力讓你和孩子的從小到大的親子關係、升級爲父母之後的夫妻關係儘量融洽,至少不出大問題讓你煩心。

對於這個新的小家庭,我們真正地希望融入它,並屬於它,希望能夠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幸福,即使不能做到“幸福”二字,最低要求也是能夠相安無事地把日子過下去,能夠有一個安穩的晚年。

爲什麼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開?這兩個家,難道不是一個家麼?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爲什麼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開呢?這麼想並不奇怪,因爲中國人已經習慣過大家庭生活,認爲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是盡孝的體現,更何況,還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裏,要澄清一下,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開,不是斷絕親情,而是保持親密,但彼此獨立。

獨立的定義,在百度百科中是“指單獨的站立或者指關係上不依附、不隸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用在這裏可以解釋爲不依賴原生家庭的力量而生存,並且不再聽命於原生家庭,宣誓自己的主權。

不過,“不再聽命”,與其說是“獨立”,倒不如說,更好的是“平等”。每一個原生家庭,都是由昨日的新小家庭變成的。當原生家庭影響了你的人生,你也該意識到,你的新小家庭也將影響孩子的人生。因此,你沒有理由虧待屬於孩子的原生家庭。

而想要建造一個不虧待孩子的原生家庭,首先是要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而良好的夫妻關係,則是良好的家庭氛圍的根基。

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平等,而是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中國的婆媳文化中,很多情況下,妻子往往是弱勢的一方,畢竟,妻子的到來,打破了原生家庭內的情感平衡,讓習慣了在情感上依賴兒子的家人感到被忽視,產生了情感剝奪;可另一面,妻子卻覺得自己與丈夫親密,天經地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整個原生家庭爲了讓自己回到最初的平衡而排斥新成員,新成員也不肯犧牲自己的情感需求,讓自己被邊緣化的話,那麼新成員就會一直無法被大家庭接納,也會產生失落感。說白了,兒子或丈夫是同一個人且只有一個人,情感無論怎麼分配,兩邊都很難飽足,因此只有捨棄原生家庭的平衡,做出取捨。

爲了下一代考慮,讓爸爸媽媽最好減少對兒子的依賴,讓兒子有辦法騰出心情,來和妻子培養感情,這樣的話,即使夫妻二人身處大家庭,也不會埋沒了小家庭的存在感和自尊。只有當小家庭有了自尊,不會爲了爭奪愛而焦頭爛額,媽媽纔會特別淡定,把安全感傳遞給下一代,這有利於下一代的心理健康。

當然,說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也不光是爲了下一代。甚至也不是爲了有一個人能陪自己白頭偕老,陪自己看病,喂自己吃藥。說小家庭更重要,最大的理由在於它會讓人得到真正的成長。

離開了父母的呵護,習慣的環境,你真正獨立地去面對一個和你不一樣的人。就算是再糟糕伴侶關係,也是一面自我的鏡子。也許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另一面。假如你還能做得更好,在關係中時時反思自己“爲什麼這樣說,爲什麼這樣做,自己的心情時什麼”,也許你會避免再犯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心理學家們發現,一個人在新家庭裏和伴侶的關係,常常和自己父母的關係很像,有了孩子之後,對待孩子的教養方式,又常常不自覺地模仿自己的父母。當你意識到自己在哪裏重蹈了父母的覆轍,你會活得更明白,也更可能去做一些改變,讓原生家庭的痼疾在你這一代痊癒。

好比上一代許多中國家庭中,爸爸總是缺席,而媽媽爲了不寂寞,就抓着兒子當情感的救命稻草,於是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等孩子結婚了之後,覺得自己被冷落,又開始跟媳婦爭搶兒子的感情,兒子總是幫着媽媽,於是媳婦得不到新家的承認,轉而又去依賴自己的兒子,如此循環下去;假如孩子是女兒,媽媽則會千方百計地挑剔女兒的交往對象,看似希望女兒嫁個好人家,其實潛意識中根本不希望女兒嫁出去,女兒也捨不得媽媽,覺得結婚後一定不能冷落媽媽,於是女兒就這樣成了剩女。

冤冤相報何時了,孩子總是受害者。換言之,當初受害的那個孩子或許正是你自己。像這樣的痼疾,以及其他的一些痼疾,只要你意識到了,那就有可能改變它。比如作爲丈夫,主動地修復和妻子的關係,做妻子的,不要逃避夫妻關係的問題,拉孩子下水,而是主動和丈夫修復關係。

當你擁有了一個新的家,就是開啓了一段新的人生。所以,我們也應該勇敢地變成新的人。

假如你把即將擁有的那個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那麼,你將收穫的不只是獨立後的自由,還有更美好的人生。

TAGS: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