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關於心理問題是什麼以及各種常見心理病

學問君 人氣:1.78W

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心理問題是什麼以及各種常見心理病

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心理活動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系統,因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複雜多樣的。既有社會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學生個體因素,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於個體的結果。

1.社會環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會環境往往對心理髮展產生消極影響。在我國,隨着改革開放和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道德觀念、價值評價和行爲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上的經濟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衝擊着大學生的思想;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誤區和“精英主義”情結壓迫着學生的心靈;泥沙俱下的大衆傳媒內容,魚龍混雜的網絡資訊,都給大學生的心靈帶來強烈衝擊,暗中潛滋學生不健康的心靈;各種觀念的碰撞、各種文化的差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等,都使他們感到困惑、混亂、矛盾、茫然、緊張、不知所措;觀念動盪的壓力、經濟危機的壓力、擇業就業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貧困學生的生存壓力、學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從不同方面向學生壓過來,特別是就業問題,大多數學生都意識到,畢業就意味着失業。恐慌、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爲力,更有甚者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上述原因如塊塊巨石壓在他們的心頭,又如一張無形的網將他們死死纏住,在這種負擔下,他們的心理很難承受。當心靈被壓得扭曲變形時,他們也就走上了偏邪的心理歷程。

2.家庭環境的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人的個性會產生很大影響。人的先天素質只爲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關係到子女能否健康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大多數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關。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往往影響子女的身心發育,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產生冷漠、孤僻、早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父母關係緊張,經常吵架甚至武力相加,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經常衝突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膽小憂鬱,對人缺乏信任,而且具有敏感多疑心理,難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家庭氣氛過於沉默或嚴厲,缺少民主環境,使孩子從不敢大聲講話、自由說笑或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見解,這樣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過分抑鬱;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導致子女任性散漫、無組織無紀律、頑皮的個性;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一味的嬌慣、縱容、滿足子女的一切願望和要求,使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很弱,稍有磨難便一蹶不振;還有的學生離開父母生活無法自理而痛苦不堪,甚至想退學,或心理失衡走向極端;還有的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透過高期望值來施加壓力,讓兒女實現其光宗耀祖的理想,易使子女產生壓抑,一旦受挫,心理防線便崩潰,導致心理障礙。

3.青春期因素

大學生基本上處於青春期的中後期,心理的發展正在完善過程中,他們所處年齡階段正是一個心理變化最激烈、最明顯的時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滿好奇與渴望的心理轉折期。這一時期心理髮展不平衡,情緒不穩定,處於家庭和社會二者若即若離的關係中。然而青春初期所造成的心理被動遺留下了許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當時只顧埋頭備考而壓抑下來的,到了大學後,沒有師長的嚴格管束,壓力驟然減輕,心理上卻感到極度的不適,於是產生了各種心理困惑。如有的學生青春初期對自我形象的認同還未徹底解決,到了大學,看到別人俊美瀟灑,總感到自慚形穢,長時間調適不好則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心;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性生理已經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嚮往與介入朦朧的校園愛情,他們開始關注異性、渴望與異性交往,但由於缺乏交往經驗,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被異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閉自己,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還有的學生因別人的成績比自己好,出於嫉妒心理,到處找別人的弱點,說別人的怪話,不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趕上別人,而是企圖用這種辦法擊垮對方;另外,大學生雖然生理髮育成熟,心理上卻不夠成熟,心理狀態仍帶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賴性和衝動性,兩者之間的落差,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還有一些學生,成長順利,一帆風順,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

4.個人素質因素

在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其實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於個體心理素質的差異、心理壓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會產生心理障礙,有的人卻沒有。一項調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屬於內向不穩定型,屬於粘液質或抑鬱質,即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損傷性和對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現爲:內向、心胸狹窄、抑鬱性高、神經質、多愁善感又難於表露,自卑感重,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比較困難,活動範圍狹小。所以,個體心理素質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徵,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5.心理衝突因素

青春期的大學生正處於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這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危機的時期。諸如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感情與理智的矛盾,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矛盾,心理困惑與尋求理解的矛盾,自我價值與社會標準的矛盾。這些矛盾如果解決不好,長期處於矛盾的衝突中,再加上情緒控制力的侷限,因此常出現思想上搖擺不定,行動中忽冷忽熱。這種心理衝突常給人以挫折感,極大地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它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發揮。長時間的心理衝突甚至可以引發人的厭世、頹廢和絕望。

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大家看了本文都有一定的瞭解了,那麼我們應該學會及時調整自己,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和恐怖的爸媽怎麼相處

案例:

從小父親不在身邊,母親象專制暴君一樣,從早到晚,都是歇斯底里,極爲微小的事也能讓她火冒三丈,非常恐怖。不發火時,她就很冷漠,或者冷嘲熱諷。我從沒感受過什麼叫慈母的溫暖、慈愛、微笑、懷抱。。。。我象一棵要發芽的種子,被壓在大石塊下,別人長成參天大樹了,我只能長成黃黃的彎典的細苗。

後來終於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又成了另一種苦難的開始。我有一個幾乎沒有優點的父親,儘管他有正常成年人的外表,其實他的常識連一個3歲小兒都不如。跟誰都合不來,什麼工作都不能勝任,調到哪個單位都時間不長。無能還愛出風頭,單位裏捅紕漏,私人間愛傳閒話,都要我和我母親來當他的擋箭牌,常常最後都是把我當成他倆一致的出氣筒而結束。

好容易出去上學了,我又成了他炫耀的工具,耍威風的靠山,訴苦依賴控訴的對象。距離再遠又能怎樣,他到處跟人說我不打電話回家,我的同學都說我忘本。

媽媽太過強勢

心理諮詢師回覆:

寬恕、接納別人的過錯,並不表示我們同意他們的行爲

你不能放下對父母的怨懟,對於你和父母來說,尤其是對你自己,沒有一點好處。你有沒有過承諾或是接了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而做得很糟糕呢?你覺得你會做一個比你父母更好的父母嗎(在當時他們的生活狀況、知識能力之下)?你生命當中不會犯和他們同樣的錯誤嗎?寬恕、接納別人的過錯,並不表示我們同意他們的行爲。但是需要情緒上起很大的反應去責怪他們嗎?不需要。

內在的平安喜悅是你自己要負責的

你內在的平安喜悅是你自己要負責的。我們還是可以在內心平靜理解的狀況下,知道父母當年的所作所爲對我們是不好的。然後在這種情況下,你與他們互動,是比你現在心裏還是有些怨懟地去盡義務來得好多了。區分是非不需要和負面情緒參雜在一起。然而人生的祕密是,你愈能夠與你的源頭和睦相處,愈能夠愛他們,你的人生就會愈順遂。做不到沒關係,但是要看見自己沒做到。不要把藉口、責任放到別人的做爲上。爲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

此生的劇本都是自己寫好的,父母也是我們挑選的

有的時候,有些人把責怪父母當成一個擋箭牌或是藉口,來掩飾自己的.失敗和挫折。因爲,我可以說都是父母沒教好我、對我不好,我今天婚姻才失敗,事業纔不順利。我的第三本書《活出全新的自己》就有提到爲生命負責的八個層次,層次愈高,就表示你對生命負更多的責任,你的快樂度就愈高。當一個受害者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我們的靈性層次夠高,我們會看見,原來我們此生的劇本都是自己寫好的,父母也是我們挑選的,他們的角色也是我們安排的,爲的就是要給我們此生應該要學習到的功課。如果能接受這個觀點,負起全部的責任,你的人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品質出現。

夢境中的心理問題

1.爲什麼總是做同一個夢?

反覆做同一個夢,說明夢者在心理上有一個沒有獲得解決的問題,心理學的名詞叫“情結”,也就是通俗說的“心結”。這個情結是什麼,跟同一個夢的主題和情緒有直接的關係。比如反覆做“考試夢”,那麼可能對“透過認可”或“焦慮”的心理因素有關。

2.爲什麼在我的夢裏,都是黑白色調?

一般我們不會關注到夢境的顏色,除非夢境中的色彩引起了你的注意。如果是“黑白色調”引起了你的注意,有兩種可能:一是你的心靈生活缺乏色彩,二可能具有強迫性的心理傾向。

3.爲什麼我在夢裏也會思考白天不解的問題?

夢境的發生會與白天所做的事情有關係。它說明夢者白天對某問題的思考是極其投入的,調動了潛意識的能量。那麼在晚上意識休息了,則潛意識會繼續工作。科學上的一些重大發現,有時就是科學家在夢境中發現或者得到啓示的。

4.做連續劇的夢意味什麼?

這種夢代表了一個心理情結的發展變化或心理成長的歷程。比如說,夢到荒蕪的建築地基,過了一陣子又夢到工地開始繼續施工了,又過了一陣子夢到樓房的主體即將完工了。這代表夢者構建自我的一個心理成長過程。

5.爲什麼我的夢裏有夢?

夢裏的夢既可以看作是第二個夢的開始,又可以看作是進入了更深層的潛意識。打個比方說,前者是引子,後者就是正文了。

失眠了怎麼辦?試一試森田療法

失眠,是困擾現代人的一個普遍問題。而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兩種: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由於軀體不適、疾病或創傷的疼痛而導致的失眠;而心理因素則是指那些由心理困惑導致的失眠。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由心理因素而導致失眠的人越來越多,已成爲失眠患者的主力軍。

由心理因素導致失眠的人,最初階段主要是爲一些困惑自己的事情煩惱、擔心、焦慮而產生的失眠。就這一階段而言,還沒有多大的問題,因爲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困惑我們的事情,爲之失眠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種情況的失眠一般會在一週之內就會好轉。但如果這時由於人們對睡眠知識的不瞭解或採取了一些錯誤的心理應對方法,那麼失眠將進一步升級,這時造成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將不再是先前那些煩惱他的事情,而變成了另一問題: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麼辦?也就是說失眠原因變成了因爲擔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失眠。處於這一階段的人,往往會繼發對夜晚會產生一種恐懼感,有時甚至看到牀都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爲此向大家介紹如何運用日本的森田療法對由心理因素導致的失眠進行治療的方法。

1、首先要對失眠本身有正確的認識:就象前面說過的,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會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爲之失眠是正常的現象。所以當失眠出現時,我們不應該強迫自己儘快克服失眠,因爲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興奮,而一興奮你又怎麼會睡得着呢?所以我們正確的態度就是要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當回事,那麼失眠將不會成爲困繞你的問題。

2、要知道睡眠的規律:睡眠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規律來讓我們每個人進入夢鄉,所以當你煩惱而睡不着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擔心睡不着的問題,只要你靜靜地躺在牀上閉上眼睛就行了,睡眠會自然而然地引領你睡着的。這就是爲什麼我會在前一條的最後說不去想它、不去管它的意思。當然進入夢鄉的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但不管長或短,你只要記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對了。

3、要知道睡眠時間的長短到底會對人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爲我們很多時候擔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沒睡好會對明天的工作、學習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其實就睡眠時間而言,長短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時,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個小時就夠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時就夠了。不過經過科學的研究,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時睡眠時間就夠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沒有睡足5個小時,也沒關係,因爲第二天中午你還可以午休。至於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可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世界上還從沒有哪人是因爲失眠而死掉的。

4、最後就是睡眠最好要有一定的時間規律,不要今天晚上12點睡,明天晚上2點睡,而後天晚上又在9點就睡了。還有就是早上也要定時起牀。平時沒事的時候,特別是失眠期間,不要白天有事沒事就躺在牀上。而應該該工作就工作,該學習就學習,到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在上牀睡覺。

以上四點,如果能理解和堅持運用,那麼對緩解失眠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八大誘因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一、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

大學新生都有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每年剛入學的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爲“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導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現實中的大學與他們心目中大學不統一,由此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係、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新生作爲大學中普通的一員,與其以前在中學裏作爲佼佼者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

二、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着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裏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述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爲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爲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導致大學生交際困難有以下幾個原則:目前大學生多爲獨生子女,對其教育不當造成了一些負面效果,如任性自私、爲所欲爲;由於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之後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爲人處世的能力。

三、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於衝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爲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四、對獨生子女教育不當造成的後遺症獨生子女羣體已成爲當前大學生的主體

對獨生子女的教育不當而造成的後遺症,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的一大誘因。獨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際已成爲家長、老師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源於獨生子女從小就備受家人的溺愛,缺乏集體合作精神。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常會養成許多不良習性,而這些習性則成爲誘發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爲。

五、對網絡產生過於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裏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了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願與人面對面交往。

六、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爲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學習節奏過於緊張等等。

七、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範的衝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八、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於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裏衆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你有“明明病”嗎?

比如,明知道該減肥,卻總也忍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明知道天冷要多穿點,可還是選擇風度放棄了秋褲;明知道該努力工作,可還是得過且過。有時候,有些事明明知道不該做,可還是手欠、腦缺、忍不住,這是集拖延症、強迫症、叛逆等於一體的“疾病”。雖然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卻因爲其廣泛的適用性被網友評選爲2014年最高大上的“不治之症”之一。

這個定義被瘋狂地轉發,不少網友對號入座,大喊中招,甚至聲稱自己已“病入膏肓”,不如早點放棄治療。其中,患“病”人羣有愛美女士、屏奴、韓劇控、愛情受傷者等等。

在某女裝公司市場推广部上班的小劉就是明明病的嚴重患者之一。“明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還會加速衰老,可是天天都有晚睡強迫症。不到凌晨就是睡不着,不是抱着電腦看劇就是刷手機。每天都要把微博、朋友圈、豆瓣、新聞全部刷完一圈才能安心睡覺。”小劉不好意思地放低聲音說,“這就直接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不來,明明知道鬧鐘一響就該起牀,可總是不自覺地磨磨蹭蹭了半天,經常等錯過了班車,才知道又要上班遲到的節奏。”

“明明就不……卻還是……”類似的情況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大的白領及學生中大有人在。有時候總是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可是懶得去變,懶得去爭取。聽說,這個世界有一種病叫“明明病”!明明知道自己要努力,可不會付出行動;明明口口聲聲地說要減肥,但是看見美食就奔跑;明明知道他沒那麼愛你,可還是一如既往。

明明知道減肥不該吃,可還是經不住美食的誘惑;明明知道早睡對身體好,可還是隨着性子來,就是不想睡;明明知道該努力工作,可還是得過且過……有時候,有些事明明知道不該做,可還是手欠、忍不住啊!我嚴重懷疑自己已經患有2014年最高大上的“不治之症”—“明明病”。有木有?

其實,“明明病”和之前熱炒的“假日綜合徵”、“強迫症”等“病症”一樣,充其量是一個熱門的網絡詞彙,從醫學的角度來說並不能稱爲真正意義上的疾病。其實,所謂的“明明病”只是在生活和工作壓力下,人們日常的慣性和惰性冠以了一個名稱而已,只要相對注意改正自己的惰性就好。

“明明病”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一般由4種“病因”引起,而且各有“解藥”。

1.僥倖心有人想減肥,但看到美食就勸自己“多吃一餐不會胖”,可總這樣體重肯定會增加。有的女性明知道天氣冷該多穿點,卻爲了美而僥倖認爲“自己還年輕,凍一下應該沒事”,結果讓關節病乘虛而入。

解藥:要認識到,僥倖心只是自我催眠,同時用“有可能”來警示、約束自己,比如“吃了就有可能胖”,“凍了就有可能傷關節”。

2.行動力不足說白了就是“懶”,那些在學習、工作中得過且過者多屬此類。

解藥:用“我選擇”的主動觀念代替“不得不”的被動觀念。比如我選擇成爲好員工,所以要認真對待工作,而不是被迫完成。

3.完美主義:覺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但可能導致拖延,結果明知道要做,卻遲遲不願開展行動。

解藥:完美主義者往往“想比做多”。建議不論如何都要先動手,一開始可稍微粗糙些,但留出時間調整。還要暗示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4.逆反心:多見於青少年,明知道不該做某些事情,卻因父母阻攔而執意要做。

解藥:要知道,跟父母對着幹不是成熟,而是幼稚。想讓別人尊重自己的意見,先要讓自己理智起來。家長也要先把孩子的話聽完再發表意見,給建議時要以討論的姿態、平和的語氣。

5、自制力差:這類人也是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或者說是其他方面的行動受到了限制,但是因爲自己的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還是會幹着“違法不犯罪”的事情——違背了自己或者是他人設立的規矩。很多時候我們的自制力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大,就拿一些要求來管自己,其實很多時候只要自己有心堅持,是不需要一堆的條條框框來要求自己的。

解藥: 如果真是因爲自制力差的問題,才導致一堆的明明病,那麼我們就應該從源頭開始改變。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後控制好時間(或其他需要控制的),並且不要急於求成,才能如願以償。

浙江大學心理系博士後陳樹林也表示,疾病需要對生理或心理有明確損害,“明明病”肯定不是疾病,充其量是一種障礙。它實際上就是每個人如何控制、管理自己的問題,在形成已有習慣、固有思維太過強烈等因素作用下,說服自己改變就會很難。

對於如何改正“明明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何沛建議,應該讓積極心理代替消極心理。當你有僥倖心理時,可以用“肯定”來警示自己,比如“吃了肯定會變胖”;有惰性時,這可以用“做了會更好”來應對,比如“我提前寫完作業,會得到更多獎勵”。當然,也不要過分渲染“明明病”,現代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偶爾的放鬆也是一種調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