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書籍>

心理學書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38W

 心理學書讀後感一: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書讀後感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定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書讀後感二:超個人心理學

超個人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學主要以病理學爲依據,認爲心理健康只不過是身體上“沒有病”而已。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爲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內在潛能和價值的最高實現,達到身心健康長壽、超凡脫俗的境界。

對於超個人心理現象和神祕的內心體驗的研究,主流心理學要麼認爲它毫無意義、要麼斥之爲病態的或宗教的。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爲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認同是有重大差異的;並且認爲所謂神祕體驗中也存在着科學真理。科學心理學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讓位給宗教。

針對主流心理學的這些不足,馬斯洛、薩蒂奇、格羅夫等人多次協商,決心建立“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1969年春《超個人心理學雜誌》創刊,1971年超個人心理學會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還有塔爾特()、沃什(h)、威爾伯(er)、克瑞普納(pner)、阿瑪斯(s)等人.

超個人心理學關心的是那些與“終極的人類能力或潛能”有關的心理學方面。薩蒂奇曾指出:“這種新出現的超個人心理學(第四勢力)特別關注對成長、個人和種族的超越需要、終極價值、統一的意識、高峯體驗、存在價值、神入、神祕體驗、敬畏、存在、自我實現、本質、極樂、驚歎、終極意義、超越自我、精神、一體性、宇宙意識、個人與種族的協同一致、最高的人際瞭解、日常生活的神聖化、超越現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戲、最高的覺知、反應與表達,以及相關的概念、經驗和活動等實證的與科學的研究,對它們的認真貫徹實施和研究發現”。

超個人心理學有三個關鍵性主張:第一,超個人心理學家認爲人除了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以外,還有精神(或靈性)的層面;第二,超個人心理學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數人盲目和錯誤地認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種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觀念,或認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識狀態下所含含糊糊覺察到的所謂“我”,但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爲我,也就是說,都不是“真我”;第三,超個人心理學家強調,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獨立的個體,而是屬於“大我”,並置根於“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實現而已,人還需要自我超越。

對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爾伯的著作。

初讀時就與人曰:我只承認兩個天才,一個是寫《丹東之死》的畢希納,另一個便是威爾伯。只惜畢希納這等人物二十四歲即死於高熱,不再得見其他著作。如今怕是隻承認威爾伯一人。

通達廣博的威爾伯以整合觀點爲核心,憑藉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幾乎恐怖的歸納整合能力,提出了詮釋法界構成演化的二十條法則、四大象限、從長青哲學的大存有連上發展而來的意識光譜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時容納科學、宗教、藝術、社會、哲學、個人內心成長、靈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統觀知識體系。由此揭露了許多領域有意或無意忽視其他方面,這樣排他的封閉、狹隘和傲慢,最終造成自身體系的崩毀坍塌。

他所謂“定位歸納”法的關鍵觀念在於: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在純抽象的層次上,其實是相互融通的。將各種領域的相對真理提煉歸納,串連成緊密相系的網狀綱要,可由此照見較爲狹窄的途徑中的不完整。

瑪麗琳的《寶瓶同謀》和威爾伯的《萬法簡史》都是讓譯者苦不堪言的“硬書”,橫跨各大領域,以純粹的理性研究態度切入意識領域,視野開闊,對資訊的處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縱橫捭闔,對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條、傳統的狹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論和觀念有着強大的除舊佈新作用。

毫不誇張地說,那是難以概其綱領敘其精妙的。絕不是我這樣幾筆帶過能夠展示筋骨的,頂多只是描其皮相。

《萬法簡史》裏威爾伯試圖定位詮釋整個“法界”的氣魄令人咋舌,所謂“法界”是包含了物質、生命、心智、靈魂和靈性等所有存在領域的定性本質與過程。他提出二十條法則,如法界由全子組成,所謂全子,既爲整體又爲更大整體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謂爲“全階序”……等等。

由個人、集體、內在、外在組成的這看似思考範疇極其簡單的四大象限,填充後且不敢說是最嚴密周到的考量體系,但確定的是,展開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識地圖,比以往支離破碎上的傲慢要開闊寬容得多。

在這幾個基本概念的支撐下,他探討了遠古、魔幻、神話、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觀念的發展脈絡,尤其理清了長久以來存在於各領域的“前成規期”和“後成規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種現代與後現代典範裏或明顯或微妙的二元對立議題。

額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定性式術語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選擇,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語言系統是如何僵化了我們的思維,將我們帶入了狹隘的境地。

但讀來擊節讚歎,如獲至寶,非但不覺艱澀枯燥,反而覺得像熠熠生輝的明珠,本散落四處,現終被一雙用心的手拾起串聯,美得光芒四射。

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領域浮光掠影地涉獵,彷彿只等待着有朝一日與這般書籍的邂逅。於是零亂散落的知識碎片像遇到一隻魔棒,輕輕一揮調遣,各自歸位,整個的知識結構震顫抖動,渣滓簌簌落下,雜亂殘缺而僵固的認知結構整合成具有更好彈性的新結構演化,並將持續演化。

契合之處實在太多,難以細述,只一點於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種由此延伸發散並固置的價值意義,而不是被各種觀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於有流動着的、生髮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驗範疇和已有概念的陰影,去追溯這種個人真實性?”

這個問題現在仍舊沒有解決,只是我終於清楚明白我那時始終覺得不對勁的重點——我尋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體、道、梵、諦、空性、上帝、絕對真理等的個人真實體驗,我要棄絕的是對這種體驗扭曲了的詮釋。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則是,我尋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爾伯帶來的是我態度的轉變——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別,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種詮釋都可爲我所用。

“我所尋找的,正是那尋視的。”

 (二)

《恩寵與勇氣》被稱爲威爾伯難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靈脩之路貫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記、威爾伯的補充註解以及學術議題組成,一則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在“偉大的智慧傳統、靜修的本質、心理療法與靈脩的關係,以及健康與治療的本質”(威爾伯語)的主題表達中,蕩氣迴腸地演繹。

美麗聰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靈脩基礎,已認爲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適合的男人,卻在三十六歲那年遇到了“夢寐以求的男人”——小她兩歲,身高一米九五、光頭、長相猶如外星人的超個人心理學者肯。倆人一觸鍾情,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奇妙,彷彿生生世世都在尋找對方。兩週後決定結婚。卻在新婚幾天後發現崔雅患了癌症……

戲劇化的開頭簡直像一個童話故事的初始。也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個契合的靈魂伴侶,一份能全方位深入並促進彼此發展轉化的關係。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書中對以上那些主題純理論的介紹探討,便是在崔雅在面對種種挑戰——癌症、身心反應、情緒起伏、夫妻間的齟齬——時,對自我的坦誠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發現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質,綜合起來是過於陽性、傾向於做而非存在的價值觀;對理性、智慮的執著;強烈的掌控欲; “喜歡在最簡單的事物上編織理論”;對“由理論、邏輯、概念與符號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羅世界”的熱愛……

有了這樣的印證,隨着倆人赤誠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轉化,尤其是閱讀倆人身心靈都落入泥潭的艱難時期的敘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識也隨之曝光,輔以阿瑪斯強有力的威脅和干擾,開始自我轉化與自療。

讀到最後,崔雅接納和承擔了生命中的'種種磨難,透過愛與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靜定、喜悅、自在並充滿着生命力的精神狀態,並透過磨難轉化自我,最終解脫。而肯也從放棄自己的事業、五年隨侍左右這樣無私的奉獻中,了悟了無我和解脫的真諦。

讀到接近末尾時忍不住流淚,完全讀畢,心中卻是一片純然的溫暖平靜。

<三>

阿瑪斯“鑽石途徑”的理論基石,在我看來幾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後人本心理學的“坑洞”理論。

此理論的核心在於:剛出生的孩子和本體是合一的(當然,這種不能分辨的合一與後來證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爲童年某些創傷經驗、與環境互動中的艱難造成了失去和本體某些面向的聯結,會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絕了本體中的能量、熱情及價值感,我們勢必會感到虛弱、匱乏和不滿足。無法安住在匱乏感上,會造成兩種傾向——逃避傾向,補洞傾向。

補洞傾向往往是被我們的自我和整個社會所認可的,它促使我們向外追尋各種的肯定、讚美和支撐,來自父母的、朋友的、愛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個用來補洞的對象發生改變,會立刻帶來不安全感,這時就會企圖固定對象在原位,以維持洞被填滿的暫時滿足。(這簡直可以用來分析所有的關係,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物之間)

整個社會就這樣建立在補洞的基礎上。男性往往表現爲追求事業的成就,極端的則拼命追逐金錢、權力,女性多表現爲對一份穩定的關係的追求,極端些的病態依賴伴侶。

我們都希望被愛被關注被肯定,由此來維護自我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這份對價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隱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說話措辭,順服他人和社會的要求。

依照社會標準順服地存活,其實是和大家一樣地補洞,總是安全而容易的,不會受到排斥。若一個人不以一般的方式來補洞,甚而不補洞,必然會威脅到別的補洞的人,讓補洞者更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匱乏,從而引來對他的排斥和攻擊。

而被人否定和貶抑(尤其是親近的人)時,都常常不舒服,會自動護衛和反擊。因爲底端是對孤絕、被拋棄的恐懼,透過自我防衛機制的處理,通常表現爲透過否定對方(批判、攻擊、說服),以否定對方對自己的否定。

補洞傾向從本質上而言,也是一種逃避。我們從來都無法安住當下,完全地去經驗那份匱乏和不滿足,用各種事物、追逐、遊戲來打發時間,爲自己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企圖獲得些許安穩的確定性,將意義賦給外物——工作、愛人、興趣,用忙碌來使自己對匱乏的感覺遲鈍,以求得暫時性的虛假滿足。

而真正的喜悅、滿足、意義、力量、愛與慈悲都是來自本體。

阿瑪斯在“鑽石途徑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紹瞭如此完備的“坑洞理論”,他系統的現代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個案知識,即使不涉及深層次的靈脩方面,說服力也是很強大的。他對心理議題的探討客觀得簡直無情,促使我反觀自照,努力保持對自我的覺察。

初讀時心中滋味複雜,苦樂交陳,有幾個晚上煩躁不堪,幾乎恨不得把書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過強、印證極多,另一方面威脅實在太大,劇烈動搖了私我的根基。

我讀書一般都容易讀得興奮,阿瑪斯的書每晚卻讀得我很快睏倦,巴不得早點丟了睡覺,也是不願意面對自我真相的一種逃避。

在斷斷續續保持了近一個月對內心狀態、情緒生滅的覺察後,終於可以承認這個真相:我和絕大部分人一樣,基本每天的行爲、念頭和情緒都是一種近乎自動化的機械反應,它的構成機制十分單調,只有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三個基本單位,以抗拒爲關鍵演化點,遇到外在刺激時,可以表現和發展出各種花樣:逃避、期待、興奮、壓力、耽溺、焦慮、憤怒、沮喪、悲傷、嫉妒、仇恨、認同、譴責、批判……透過投射和外界緊密連接,和過去的經驗組合成“人格”這個冒牌貨。

我們習慣以各種各樣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謂的“自我”只是被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機制所掌控、由一堆舊有觀念、記憶累積而成的機械反應物,“自我”還渾然不覺感覺良好。

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最細緻真實的個人體驗,在意念的升起之處目睹所得。

認識到內心的混亂破碎並不亞於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體,所謂外在世界的種種都只是內在意識投射和擴張的結果——這實在是讓人難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見這個社會的愚鈍腐爛更大。畢竟我們習慣主客對立,事不關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瑪斯把意識上所有的問題追溯下去,都歸結爲“和本體某個面向失去了連接”,本體這個個我壓根沒見過沒體驗過的內在寶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懷疑。

調整好心態,放下抗拒來讀阿瑪斯,斬獲頗豐。他是充滿洞見的靈性導師,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語言來探討各種議題。

最關鍵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從那個理念的阿波羅世界迴歸到最切身的體驗和認知轉化上。讓我意識到,智性的進益如果沒有心靈的修煉配合,是一種極不平衡的畸形發展,而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築在我對內心的整體結構和自身侷限幾無所知的情況下。

若能保持覺察,大部分時候的經驗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夠拓展出空間,並在偶爾安住當下的瞬間體味到空寂裏的平靜與喜悅。堅持了十來天后,就能很快識辨出自我緊縮的傾向,不止覺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對身體的影響(對我是往往帶來肩頸部位的緊張和僵硬)。

再配合以羅伊的情緒平衡技巧,輔以腹式呼吸,抓住身體不適時使情況糟糕的關鍵點——升起的第一個抗拒念頭,頗能緩解不舒服條件反射式的緊張和抗拒。

但我遠做不到“無揀擇的覺察”,無法不以自己的認知去評斷干擾,最好的時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頭的升起,並目睹自己對念頭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覺察到嗔意,又生出對嗔意的惱怒,再是覺察惱怒,升起對惱怒的恨意……這一細微迅速而永遠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時候則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爲覺察到自我防衛的機制有多麼頑固和難以抵抗,它一層一層地敷在恐懼和慾望的雙面體上,露出猙獰的嘴臉朝我得意地笑。於是會連續產生——憤怒、自憐、投射、批判、自我認同、壓抑、否認以及企圖以理性分析轉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樣的逃避方式,被意識到後,情緒只會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爾伯的比喻,這好像凍瘡,本來是凍着的,因爲麻木遲鈍反而不覺得痛,現在解凍了一部分,開始痛得受不了。問題沒有解決,敏銳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這樣的問題,是隻能獨自面對的,無人訴說。

無人可訴說的原因在於:

一、我覺得棘手的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一般人關注、思考的層面,如要闡釋,則牽一髮動全身,要迅速介紹足夠的背景知識網絡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轉化某個東西的力量,來源於更強大事物作爲後盾。我窺見問題,必也窺見可能的明光。而訴說的對象很可能不見明光只聞問題。

三、即使訴說的對象有誠意和耐心瞭解問題本身和背景知識脈絡,但它們太具威脅性,攸關緊縮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難以接受。

而無論訴說的內容爲何,訴說本身就是一種尋求肯定的企圖,說給不懂的人只會增加自憐和憤怒,於事無補。

但不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去看,這一意識的覺察和轉化自療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認,某些最根本的“傻問題”,比如“我是誰”“我爲什麼在這裏”“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尋答案。但這團問題的火焰我想讓它一直燃燒下去,燒掉所有的無明,用各種各樣的觀察和學習餵養它,而不是試圖以任何外來的答案熄滅它,不管是社會的、宗教的、文化的還是證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爲知的渾噩生活。

提煉歸納出想要對治的四個主要問題爲:

一、強烈的掌控欲(底端隱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問題(批判性、攻擊性、意義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嚴重傾向(自動防衛機制)

四、明知有些習慣是自身發展的阻礙,大部分時間仍舊保持着(慣性和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