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疾病>

如何克服畢業焦慮症

學問君 人氣:8.16K

每個焦慮症重度用戶都會明白,當你焦慮的時候,你會陷入巨大的恐懼當中。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如何克服畢業焦慮症,喜歡大家喜歡。

如何克服畢業焦慮症

產生原因

成人面孔孩子心

上世紀80年代初是我國一個生育高峯期,這時出生的孩子在就業時難免會感覺到人潮的衝擊。想知道來自健康專家的建議嗎?而這一代年輕人,普遍是獨生子女,從小衣食無憂,父母對其千寵百愛。但是過分順利往往使人喪失面對困境的勇氣和決心,相對來說,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他們的上一代:上世紀60年代和上世紀70年代生的人要脆弱得多,在他們成人面孔的掩飾下,大部分人都還幼稚、脆弱得像個孩子,所以,他們在面臨人生抉擇時的心路歷程,無疑也會艱難許多。

就業壓力大

畢業,在很多人看來,是大學校園裏最後一場、也是最激烈的一場競爭。頭三年,大家比成績,只要夠努力,自己就能決定命運;第四年,大家比簡歷,可是簡歷再好,“命運”還是得由“僧多粥少”的人才市場來決定。2004年是第二個畢業高峯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280萬人,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離校時落實不了工作崗位。這樣的事實,往往讓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不勝焦慮,甚至從一入學開始,就在擔心着畢業。“畢業就是失業”的恐慌,讓很多人不敢畢業,於是出現這樣那樣的“症狀”。這些症狀,實際上是內心焦慮的“掩飾品”,是迴避壓力的“獲益性反應”。有了“病”,就可以暫時避開現實困境了。

知識焦慮

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前,才發現“時不我待”,專業知識還不夠精通,相關的資訊又鋪天蓋地地轟炸下來,慌亂之中,往往出現自我否定,覺得自己“百無一用”,悔不當初多用功。此外,專業相對冷門的同學壓力更大,每多參加一次“雙選會”,他們的挫敗感就會增加一重,嚴重的甚至出現失眠、頭痛等“軀體化”的反應。

情感困惑

臨近畢業,和入學時候一樣,學生們也往往面臨着“分離”和關係的改變。4年來結下的友情、愛情,接下去會如何發展?還能不能攜手並進、風雨同舟?會不會因爲現實的衝擊而煙消雲散?這些潛伏的情感困惑都容易令畢業生出現情緒的起伏波動,繼而影響到畢業前的心態。與此同時,畢業也意味着人生真正的開始,需要用自己的雙腳去走路了,這對依賴性較重的人來說,不啻爲一次重大考驗,於是心理上會再次出現強烈的“斷乳”反應。

除此之外,對於自我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經濟能力的擔憂等,都令畢業生陷入畢業的“重圍”之中。

症狀後果

在很多人的心理焦慮症只不過是一時的情緒,說患上了焦慮症不及時的治療會有嚴重的後果,只不過是故意誇大其危害性,讓人感覺到後怕,其實不然,焦慮症作爲一種精神疾病,同時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對人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那麼焦慮症不治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一、造成失眠

焦慮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經歷許多壓力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導致不只一晚或兩晚的睡眠問題。一項新研究顯示,焦慮可能導致長期的睡眠問題。並且,研究人員發現,與焦慮相關缺乏睡眠的問題,可長達6個月。

二、影響身高

這是兒童長期患有焦慮症的危害。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兒童的正常發育,心理壓力大、長時間處於焦慮狀態、很少有人關愛的兒童,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會影響到身體長高。她建議家長和社會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關愛、減輕課業負擔,並保證兒童有足夠的睡眠和運動。

三、增加癌症發生率

致癌的因素十分複雜,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焦慮、精神壓抑、沮喪、苦悶、恐懼 、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四、增加死亡率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緊張水平高的男性,有大約25%患上了心臟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對於女性而言,高焦慮的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而且,這部分人中又有23%左右的人患上了一種容易使人抽搐和死亡的叫心房纖維性顫動的疾病。由此可見,長期患有焦慮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焦慮症是常見的一種神經症類型,其主要臨牀表現爲廣泛性焦慮症、發作性驚恐狀態,並且此症狀還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運動性不安等症狀特徵,焦慮症的緊張驚恐程度跟現實情況並不相稱。

如何克服畢業焦慮症

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

保持樂觀:

當你缺乏信心時,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將很快地化解焦慮與不安,恢復自信。

幻想:

這是紓解緊張與焦慮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陽光普照的沙灘上,涼爽的海風徐徐吹拂。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深呼吸:

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

轉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鬆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工作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