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膠州秧歌劇目看民間舞蹈

學問君 人氣:2.05W

筆者透過總結《水中草》、《紅珊瑚》等具有膠州秧歌舞蹈動作元素的劇目,發現其共同點:都恰當民族民間舞蹈元素表達劇情,並由此獲得啓示:如果將民族民間舞元素結合生活細節,就能創編出具有具體情節和形象的舞蹈。而這就要求創編者和表演者對民族民間舞進行系統學習,才具備將兩者融合的能力。這是今後學習民族民間舞的一大突破。這是個經歷感性——理性、已知——新知、模仿——創造的完整學習過程,即預知過程,認知過程,已知過程、用知過程。

從膠州秧歌劇目看民間舞蹈

一、預知過程:提前儲備知識是民族民間舞學習的第一過程

(一)在學習民族民間舞蹈之前,首先要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發源地的文化背景,如傳統節日、生活習慣、民族風俗、地理地域、氣候特點、宗教信仰、服飾特點等相關知識。以膠州秧歌爲例,膠州秧歌是流傳在山東南膠縣一帶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漢族民間舞蹈形式,是歌、舞、戲結合的秧歌小戲,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民間藝人稱之爲“扭斷腰”、“三道彎”、“地秧歌”,民間會在喜慶的節日裏起舞表演或供大衆娛樂。膠州秧歌有三種不同性格的女性人物角色,即:翠花、扇女、小嫚,她們在舞蹈中有着不同的動作,將三者融爲一體時就形成舒展大方、熱情靈巧、明快潑辣的舞姿。膠州秧歌還具有“擡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蹈風格,與海陽秧歌、商河鼓子秧歌並稱爲山東三大秧歌……瞭解這些知識有利於學生掌握該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體態、基本律動特點和節奏,便於課堂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二)學習該民族民間舞蹈之前,還可用現有劇目或組合作爲教學參考資料(即類似舞蹈賞析課),從中尋找舞蹈的基本律動特徵、步伐及手位。現以《水中草》爲例,整個舞蹈幾乎三分之二的表演過程都運用了膠州秧歌優美的“三道彎”體態,還有“正丁字擰步”、“推扇”、“盤扇”、“提擰步”、“倒丁字碾步”、“遮羞橫拉扇”等動作短句……對《水中草》的賞析過程可促進學習者對該舞種的基本動作和特徵進行歸納,有利於快速掌握舞蹈動作要領。

二、認知過程:系統掌握舞蹈風格特徵是民族民間舞學習的第二過程

這一過程多在課堂上展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透過老師口傳身授的教學法,系統地把該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手位、步伐、體態、律動、風格特點和傳統組合傳授給學生。學生以模仿動作和理論新知爲主,接受老師傳授的內容。我們就用膠州秧歌作爲例子,老師會講授以下幾個訓練組合:正丁字擰步組合、繞扇撥扇組合、提擰步組合、倒丁字碾步撇扇組合、碾探步組合、嫚扭步平轉扇組合、推扇盤扇組合、小嫚走場訓練(滾步、丁字三步、8字繞扇)、扭子組合等,在基本囊括所有基本手位和步伐,並貫穿“三道彎”基本體態和“擰、碾、抻、韌”四個律動特點……教師在講解和示範時要表達準確和動作形態都要標準,能一步到位找出學生不正確動作的原因並糾正。

三、已知過程: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轉變爲自己的'知識,是“已知--新知--已知”學習的循環過程,是民族民間舞學習的第三過程

學生採用鏡子觀照學習法、反芻消化學習法、以情帶形學習法、詰難發問學習法等方法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即已知過程。筆者認爲學生應該積極發現問題並反饋給老師,更好地形成教與學的互動。

四、用知過程: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的過程,是學以致用、模仿--創造的學習過程,是民族民間舞學習的第四過程

用知過程一般採用創作、欣賞和教學等形式。

創作是運用者將大量儲備的舞蹈元素和動作語彙,靈活運用到舞蹈創編中。舞蹈作品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題材,生活中能發掘很多舞蹈素材。中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兩棵樹》就取材於兩棵普通的樹,結合傣族舞蹈風格特點及動作元素表達兩個相愛的戀人幽會的情景。因此,筆者主張在舞蹈創編時,儘可能將舞蹈元素和生活素材緊密結合,並對位地貫穿整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