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科普

學問君 人氣:1.05W

隨着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爲了社會上熱點關注的話題,下面小編帶來心理健康科普,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健康科普

(一) 人爲什麼會自殺

“趙偉自殺了!”

“?”

“唐玲在微信羣發的消息。”

“回美國後,自己用槍……”

趙偉是我的國內高中同學,早年一起考“脫”考“姬”的難友。來美讀完學位後,他老兄就丟下老婆孩子回國了。回國前,他覺得美國不安全,充滿對他的歧視,FBI在監視他的電郵……

一個月前和趙偉通話時,他說中國的同事也暗地裏給他使壞,學校不想跟他續約了。當時聽出他的情緒低落,我還安慰了幾句,也沒有太在意。

誰曾想,一個鮮活的生命,一箇中年女人的伴侶,一個少年孩童的依靠,一對年邁老人的希望,就這樣放下自己的幸福和責任,永遠地消失了!留給他人無盡的思念和傷痛。

是的, 趙偉並不孤單, 按的數據, 全球年均自殺死亡率爲十萬分之十六, 也就是說全世界大概每天有3210個生命死於自殺。 美國的年均自殺死亡率爲十萬分之十二,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三萬八千多人。

我們不禁要問,人爲什麼會自殺?

自殺是一種受情感支配的、有計劃的自主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爲。精神活動的思維、情感和行爲三個方面都參與了自殺活動。

思維活動參與的計劃過程涉及到生死選擇的邏輯,即死是一種比生更好的選項。正常思維依據已知事實或個人信念作選擇,很顯然目前爲止人類還沒有事實證明死後的生活會是如何。即使是宗教信仰主張有死後世界,主流傳統宗教也是反對透過自殺進入死後世界的。因此認爲死是比生更好選項的思維並沒有事實基礎,也不符合正常邏輯,是一種病理思維。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是雖然對死後世界一無所知,但生的痛苦卻達到了極點,所以選擇死。精神痛苦是一種主觀體驗,個人對環境資訊的解讀決定了主觀體驗,所以生的痛苦體驗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參數,在生與死決策上應該給改變這個參數提供機會。同時面對問題不是去解決而是選擇逃避,往一個一無所知的方向逃, 這同樣是一種非適應性的病理思維。

情感活動可能會因極度抑鬱而失去對生的慾望,太過焦慮痛苦無法享受生的樂趣,躁狂狀態對死的無所畏懼,情感調節失控時在生死問題上衝動草率行事。這都是常見的病理性情感導致自殺。

沒有思維和情感的行爲通常不存在,但因爲濫用藥品、毒品、或酒精導致思維情感紊亂,無法履行正常思維的選擇和判斷,情感失調而產生自殺行爲,也很常見。

醫學不認爲自殺想法是一種正常的精神活動,也不認爲自殺行爲是一種健康的行爲。生命的基本邏輯是求生,正常的精神活動應該符合求生的邏輯。自殺,一定是精神活動出了問題;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自殺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關於自殺有兩種情況要注意:一是絕大多數精神病人不是死於自殺。患各種精神疾病含藥物濫用的人在普通人羣中的比例大約是四分之一,但自殺死亡數只佔總死亡數的1.8%。也就是說有93.5%的精神病人不是死於自殺。二是大約百分之十的自殺者並無慢性精神疾病歷史,他們的自殺活動常常源於個人生活變故,如青少年和戀人分手,中年人突然失去工作或經濟上破產,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突然失去政治經濟地位或面臨牢獄危險,因某種個人信仰如武士道精神要求、忠君無路…….. 他們的自殺行爲不能歸爲普通概念的精神疾病,但自殺行爲本身仍然可以界定爲短暫性精神活動失常。這在自由、人權(包括選擇死亡的自由和權力)高於一切的國家,爲精神醫學介入救治自殺者提供了理論基礎,並得到相應的法律保障和支援。

(二) 精神病是大腦的疾病

“你神經病啊!”

“你纔有病!”

“那人精神病!”

“他是偏執狂!”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妥。

非醫學專業人員,通常不能區分“神經”和“精神”這兩個概念,但並不妨礙他們任意使用這兩個詞,並塗抹上辱罵或蔑視的色彩,免費贈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

“神經病”和“精神病”這兩個詞,在大衆語言裏存有負性道德和價值判斷隱義。這是歷史上歧視精神病患者的文化遺蹟,是一種對真正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的傷害。我們必須消除這種歧視文化,終止對患者的傷害。

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人爲什麼會患精神疾病?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個自動化機器,那麼,這個機器是由各司其職的各大器官系統組成的。心臟是循環系統的核心,負責爲循環系統提供動力。循環系統負責爲人體各器官運送氧氣、營養物質、調節分子和代謝物。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負責氧氣的吸收和代謝廢氣二氧化碳的排出。這些器官系統的疾病,會影響其功能的完成,嚴重時,如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會終止生命。

神經系統的核心是大腦。大腦在人體這個自動化機器中,扮演中央芯片,載有寄存器的功能,負責指揮和協調人體有目的性的活動和行爲,保證個體適應環境而生存和生殖。精神病患者就是神經系統出現功能障礙,大腦不能履行指揮和協調人體有目的活動的正常功能。輕度大腦功能失調,可能僅僅表現爲情緒低落,不能享受生活樂趣,類似感冒等身體疾病;嚴重大腦功能失調,病人可能喪失對環境危險因素的判斷力,置生命於危險。

從這個意義上講,精神病和心臟病一樣,都是人體某器官的功能出了問題,嚴重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精神病就是神經系統的疾病,與社會的價值和道德判斷沒有任何關係。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精神病。根據美國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數據,在普通人羣裏,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每十七個人就有一個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比如,娛樂業明星張國榮死於抑鬱症自殺;媒體名人崔永元自爆患抑鬱症;上世紀足球明星馬拉多納患有藥物成癮性疾病;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數學家,經濟學諾獎得主約翰•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症;美國前總統里根晚年患老年癡呆病……還有,可能你的同學,你的鄰居,你的親戚、家人,甚至你自己,在某個時段就是精神病患者。像患感冒或癌症一樣,是否患精神病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有所選擇的。

病人這個羣體,不管是糖尿病還是抑鬱症患者,他們追逐個人夢想和享受生活的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嚴重者可能正掙扎在生與死的邊緣。任何一個文明社會,都會把他們界定爲弱勢羣體。對弱勢或病人羣體的照顧,是一個社會進步和文明的標誌。同理,一個人對精神病患者的態度,也體現了個人的人文修養和慈悲情懷。對於精神病人歧視的文化,終止於我們的共同努力!

(三) 精神活動:思維與情感

我們經常聽到“精神”這個詞, 如共產主義精神、基督精神、雷鋒精神、國際主義精神、伊斯蘭聖戰精神、科學精神……甚至區域、行業意義的精神,如北大精神、深圳精神、華西村精神……還有檔案精神、上級精神等,當然,這裏的精神指的是羣體意識、理念、信仰、宗旨等,和醫學上討論的個體精神活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醫學上講的精神是指大腦相關的功能活動,包括知覺、思維、判斷和記憶等認知功能,還有思考和推理過程,以及對過去的記憶、對現在環境的識別、對未來的想象和預測,同時管理情感情緒活動。這一切對外則表現爲態度和行爲。

精神活動可大致分爲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兩個大方面。

思維活動(Thinking),從資訊科學的角度講,是指人接受環境資訊、分析加工資訊、產生自主活動的一系列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活動。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思維活動由感知、記憶、形成概念、推理、計劃和執行等過程組成。神經科學把思維活動物化,思維活動是神經運動系統功能的最高表現形式,透過低級的神經、肌肉細胞的電活動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學反應來實現。大腦分子水平的活動, 遵循普通的物理學和化學規律,這也是思維這種主觀現象和物理學化學所研究的客觀世界的連接點,是思維的物質基礎。

情感體驗(Emotion),是指有意識的主觀感受,用語言表達爲“快樂”“愛”“憂傷”“焦慮”“憤怒”……。情感體驗常常伴發強烈的行爲傾向。 譬如和快樂、愛、喜歡等情感相伴的是積極的態度、主動的計劃、友好的姿態、助人的行爲;和憂傷、焦慮、憤怒等情感相伴的是被動、放棄、逃跑、敵意、攻擊。大衆心理學通常把以上兩類情感活動分別叫作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語言上的正負分類容易把情感活動塗上價值判斷的色彩,其實,情感本身沒有對錯,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主觀體驗,任何和個人所處內外環境協調的情感都是健康情感。在平和、友好的環境中表現憤怒、憂傷、敵意和在危及生命的環境中表現快樂、喜悅、無覺等都不是健康的情感體驗。

精神活動的思維和情感分類是人爲的。事實上,它們是交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共存的。譬如,對花園裏的一朵玫瑰花,通常的情感反應是快樂,但如果這朵玫瑰是你的情敵爲你過去的情人所種,或者你曾經有摘玫瑰花被玫瑰刺傷,導致感染,幾乎切肢的經歷,那麼,你對這朵玫瑰的情感體驗會大不一樣,這就是記憶這種思維活動對情感體驗的影響。同樣,當你處於快樂情緒時,你更願意作出妥協的決定。浪漫的求愛氛圍,雙方都處於快樂狀態,求愛成功可能性大增。商業交易過程中的美言和小恩小惠,就是在激發潛在採購者的快樂情感,有利於猶豫中的顧客下單。這就是情感對判斷和決策等思維活動的影響。

人類一直在努力尋求量化精神活動的方法, 智商(IQ)測試和情商(EQ)概念的提出,反映的就是這種努力。智商基本反映個人的思維潛力,即先天條件。個人綜合思維能力更多的受後天教育和經歷的影響。情商的本質是適應環境的情緒控制和表達能力,同樣由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經歷決定。

對應於身高、體重、三圍、膚色、顏值等物理指標的身體標識,透過智力、知識、技能、判斷、價值等思維活動和愛、恨等情緒表達所表現的精神活動,是一個人的精神標識。有意識地認識個人精神活動的自然屬性,有利於進一步理解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四)精神疾病是大腦疾病的科學依據

精神疾病,顧名思義,就是精神活動出了問題。精神疾病作爲一種客觀存在,人類對它的認識和人類對其它醫學現象的認識基本同步。公元前的印度、希臘、埃及和中國最早的醫書都有記載。相傳成就於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就有“瘋”“癲”“狂”的描述。民間對精神病人稱“瘋子”,跟中文醫書裏“瘋”的描述相近。和所有對其它疾病的認識一樣,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也必然經歷從現象描述、歸類到病理、機理認識的過程。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醫生就提出了精神疾病是人體生理功能疾病的概念。但是,在一些遠離現代文明的地區,時至今日,精神疾病仍然被認爲是超自然力量附體所致。

由於精神疾病探討的是病人的情感體驗、感知思維、信念和行爲規律,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而科學作爲一種方法學,按定義就要求客觀並具有可驗證性。那麼精神疾病滿足客觀可驗證性要求麼?

我們以疼痛爲例, 來剖析疼痛這個主觀感覺的客觀性。疼痛見於所有醫學現場。受過醫學訓練的人都知道,疼痛是一種產生於大腦的主觀體驗,是一種精神活動。但對於沒有受過醫學訓練的人,見到病人因爲軀體外傷而疼痛,便直覺地認爲疼痛是外傷部位的疾病,沒大腦啥事兒。從疼痛發生的病因上講,這種說法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要治療外傷性疼痛,這種認識的侷限性就顯現出來了。通常,外傷部位的外科清創縫合並不能止痛,局部麻藥效果短,反覆使用局麻藥又不利於外傷癒合。但如果這時使用作用於大腦的鎮痛藥,如嗎啡類藥物,外傷病人的疼痛就會明顯減輕,甚至消失,而且對外傷局部癒合不會有什麼不利的影響。這種使用中樞性鎮痛藥治療外傷性疼痛的方法,爲疼痛是大腦的主觀體驗提供了科學證據,同時也證明了這種主觀體驗是有和嗎啡相關的神經化學基礎。

在近代神經科學出現、發展以前,精神和大腦的關係問題一直是哲學問題。二元論(Dualism)認爲,精神活動獨立於大腦而存在;唯心主義(Idealism)認爲,精神活動和物質世界都是主觀幻覺,因主觀體驗而存在;唯物主義(Materialism)則認爲,精神活動是神經系統的附屬功能,這和現代神經科學的認識基本一致。

大腦存在的客觀性,是任何一個有正常感知功能的人都能體驗到的。比較生物學研究發現,最原始的神經結構出現於海蜇(Jellyfish)。神經結構的複雜性隨物種進化而逐漸增加,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也隨着神經結構複雜性的增加而增加。就目前所知,人類是地球上神經結構最複雜的生物,也是適應環境最有效的生物。

人類大腦有相對的功能分區。這種功能分區可以被證實或證僞。用電或化學方法刺激腦幹(大腦尾端和脊髓相連的那部分神經結構)的心血管中樞或呼吸中樞,可以觀察到血壓心跳或呼吸的變化。腦幹心血管中樞或呼吸中樞出血或受壓以及其它損傷,會導致心跳或呼吸停止。神經化學和神經電生理學的方法顯示,腦幹跟支配心臟和呼吸的神經直接或間接相連。同樣的神經科學方法和近年出現的功能腦成像技術,也鑑定出了大腦的語言、視覺、聽覺、運動、記憶、情緒、認知,以及進階執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的腦區。

我們用肉眼可以感知釐米、毫米範圍的大腦神經結構,藉助顯微鏡和神經組織染色技術,可以在微米水平看到神經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神經元(Neuron)。估計人的大腦有68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透過突觸(Synapse)相互連接,一個神經元可以有多達1萬個突觸和其它神經元連接。單個神經元以電脈衝的形式表現它的存在和功能。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透過化學分子進行交流,也就是說,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傳遞有一個從電脈衝到化學分子和從化學分子到電脈衝的電化學轉換過程。由於不同突觸間化學分子和電化學分子轉化調控的不同,神經元之間形成非一一對應的電脈衝關係。這是神經元之間複雜資訊傳遞關係的結構和功能基礎,也是大腦功能多樣性的細胞分子基礎。

神經元表面的電脈衝,透過神經元細胞內鈣離子和其它化學信號傳遞到神經元細胞核,會影響神經元的遺傳模版DNA的轉錄和表達,導致神經元功能的長期變化,這是神經可塑性和大腦記憶的基礎。因爲記憶,人類在宏觀層面建立了使用符號進行交流的技能,這種符號可以是自然語言符號,也可以是數學、科學、藝術、或人文科學符號;因爲記憶,人類學會了運動技巧,譬如使用工具、運動和遊戲,並因此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生理限制區域,豐富了生活樂趣;因爲記憶,人類把愉悅體驗或相伴的生活經歷同時儲存下來,這是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痛苦場景的迴避等情感活動的基礎。透過使用文字、視覺、聽覺語言,紀錄、創造和傳播人類情感體驗而形成的文學和藝術,是人類羣體精神文化活動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大腦創傷導致精神活動的變化,作用於大腦的藥物導致精神活動變化,精神疾病患者不同腦區的功能影像學變化,如此種種,都爲精神疾病是大腦的疾病提供了科學證據。

搞清精神活動的科學基礎,實現精神活動完全可預測、可調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就目前人類的認知水平而言,我們說精神活動是客觀現象,並有有很強的科學證據支援精神活動和大腦的細胞分子水平活動明確關聯,應該是客觀的。

(五)正常和疾病

“牙痛不是病。”

“感冒呢?”

“焦慮呢?”

“……”

什麼是病?什麼情況屬於正常?正常和疾病的界線又在哪裏? 這個問題不僅是精神醫學的一大話題,也是普通醫學的永恆話題。

感冒是病嗎?

幾乎所有的人都得過感冒,都對感冒有親身體會。一個人患了感冒,主觀感受可能有咽喉痛、流鼻涕、鼻塞、頭痛、全身不舒服、食慾下降、疲憊無力,以至於工作學習和照顧自己的能力下降;客觀檢查可能有體溫升高、白細胞升高等現象。即使不看醫生,通常一週左右症狀和體徵會自行消失,生活恢復正常。

感冒的症狀和體徵是由人體免疫系統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引起。人體有一個複雜的免疫系統,當感冒病毒或細菌進入上呼吸道,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試圖清除入侵的病毒或細菌。健康的免疫系統通常能清除入侵的感冒病毒和細菌,感冒症狀便會消失;而免疫功能缺陷,如遺傳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症,或沒有病原微生物,就都不會有感冒症狀。但是,如果因爲某種原因致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如腫瘤化療期間、營養不良、過度疲勞, 以及病毒或細菌過分強大等, 感冒便會持續更長時間, 甚至發展成肺炎,直至危及生命。

儘管學者們可以就感冒是不是病進行無休止的爭論,但是醫學對感冒的處理意見卻非常明確:如果一週內感冒未見好轉,就應該去看醫生。

焦慮是病嗎?

再用完全一樣的思路來看待焦慮。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經歷過焦慮,焦慮的認知特點是對未來的擔心和害怕。可伴有緊張、失眠、頭痛、食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工作效率降低、學習能力下降、照顧自己的能力下降等症狀和功能變化。即使不看醫生,大多數人的焦慮感也會在短期內消失,恢復生活正常狀態。人體有一個複雜的神經系統,焦慮的發生是因爲環境的危險或感知的危險,如升學考試、工作安全、婚姻走向、親人健康…… 和神經應激機制相互作用所致。焦慮有利於調動認知資源,有效應對危險和壓力。一個健康的神經應激機制能調整注意力、優化認知資源,化解壓力,消除焦慮,恢復正常心態和功能。但是如果因爲某種原因導致人體應激機制下降,如有其它精神疾病、濫用藥物、身體病痛,以及壓力太大或持續時間過長等, 焦慮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基本功能,甚至導致自殺念頭,危及生命。

儘管我們可以繼續就焦慮是不是精神疾病進行無休止的爭論,但醫學對焦慮的處理也非常明確:如果焦慮伴有自殺想法,應儘快去就近的急症科求醫。如果焦慮持續時間太長(多長時間算太長,可以自訂),感覺心理痛苦難忍, 或不能履行日常基本功能,就該去看醫生了。

醫學是應用科學, 關於正常和異常、健康和疾病問題的醫學實踐,並不停留於純粹的哲學思辨和理論討論。同理正常精神活動和異常精神活動,也不總是非白即黑,界限分明。但精神疾病存在的客觀性,精神醫學實踐的獨立性和對精神疾病診斷的嚴肅性,保證了精神醫學的科學性和善良、人性和尊重等基本的醫學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