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原因

學問君 人氣:2.61W

人的心理活動是大腦對客觀世界反映的過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系統,所以導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也應是複雜多樣的。不但有家庭因素還有社會因素、個體因素,可以說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於個體的結果。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人的個性會產生很大影響。我們知道: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共同決定着人的發展。但是人的先天素質只爲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共同生活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關係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大多數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關。一項關於“大學生自尊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的結果表明:大學生自尊與情感溫暖方式呈顯著正相關,與懲罰嚴厲、過分干涉保護、拒絕否認呈顯著負相關,與偏愛被試無顯著相關;高自尊大學生與低自尊大學生在父親和母親的情感溫暖、懲罰嚴厲、拒絕否認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父親的過度保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而且父母教養方式受城鄉環境等因素影響。

另一項關於“家庭教養方式與大學生社會交往技能的關係研究”的結果表明:母親管教方式對大學生社會技能產生了直接影響,其主要因子包括母親情感溫暖、理解和母親過分干涉、過分保護;父親教養方式與大學生社會技能之間無顯著相關,但父親的情感溫暖因子與大學生社會技能有顯著性相關。即在父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大學生,社會技能的發展較好。另外,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往往會影響子女的身心發育,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產生冷漠、孤僻、早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父母關係緊張,經常吵架甚至動手打架,如果孩子在這樣一個沒有關愛、經常衝突的氛圍中長大,就往往會變得膽小憂鬱,對人缺乏信任,而且具有敏感多疑的心理,難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些家庭氣氛過於沉默和嚴厲,缺少民主的環境,這使得孩子從不敢大聲講話、自由說笑或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見解,結果就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過分抑鬱;而放任式的家庭教養方式又會導致子女任性散漫、無組織無紀律、個性頑皮,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由於一味的嬌慣、縱容,父母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子女的一切願望和要求,使得長大後的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很弱,也就是說抗挫折能力很弱,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難就會一蹶不振;還有的大學生在家裏的時候衣食住行全是父母安排照顧,一旦離開父母生活就無法自理因此痛苦不堪,甚至想退學,或心理失衡走向極端;還有的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總是透過高期望值來給孩子施加壓力,想讓兒女實現其光宗耀祖的願望,這樣也容易使子女產生壓抑的心理,一旦受到挫折,心理的防線便崩潰了,進而導致心理障礙、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二)個人因素

1.個人的早期經歷 一個人的早期經歷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項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包括適應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甚至學習問題等都與人的早期經歷有着密切關係。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在長期的精神病臨牀治療工作中,也早就發現人的心理問題與其早期經歷有關。弗洛伊德指出,心理變態並不是都由先天遺傳和腦生理損害引起的,人成長中早期的不良好的經歷也會導致心理異常。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不良的早期痛苦經歷被壓抑在個體心理底層的的潛意識中,一般是意識不到的,但是卻可能對個體以後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並有可能引發心理疾病[10 ]。

2.個體的自我認知 未進入大學之前,很多人都向往大學生活,認爲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充滿快樂的,進入大學之後就不用像高中那樣辛苦和勞累了。然而進入大學以後,由於學習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大多數的大學生開始對自我的評價發生轉變。這些轉變不僅表現在學習成績、生活方式上,還表現在知識廣博、社會經驗、人際交往以及個體綜合能力等方面。並且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很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當取得一點成績時容易自負,而遇到挫折時又容易自卑。另外大學生作爲同齡人中學業比較優秀的羣體,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大學生對這一客觀事實認識得不清楚、不深刻,就會引起他們認知上的矛盾,從而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狀態。雖然在客觀現實面前,有的`大學生能及時調整對自身的認識,重新確立目標,給自己提出符合客觀現實的要求,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大學生企圖逃避與現實的矛盾衝突,出現消沉、頹廢、苦悶、煩躁、抑鬱等心理反應,或者迷於玩樂、放縱自己,以此來發泄對現實的不滿、來麻痹自己的心靈,更有甚者可能出現自殺傾向等嚴重心理問題。

3.個人的心理素質 在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事實上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於個體心理素質的差異、心理壓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會出現心理障礙,有的人沒有。相關研究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性格是屬於內向不穩定型的,比如說屬於粘液質或抑鬱質,這種先天的氣質類型使得他們的心理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易損傷性和對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另外,他們的性格缺陷主要表現爲:心理內向、心胸狹窄、神經質、多愁善感又不善於表達不善於跟別人交流,自卑感比較重,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比較困難,活動範圍較狹小。所以,個體心理素質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徵,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4.個體的心理衝突 心理衝突(mental conflict)是指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爲活動中,存在着兩個或兩個以上相 反或相互排斥的動機時所產生的一種矛盾心理狀態[11 ]。我們都知道,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是在18—25歲之間,正處於青春期的中後期,處於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根據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的八階段理論”,可以說這是一個充滿衝突和危機的時期,大學生的心理存在着多種矛盾比如說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感情與理智之間的矛盾,依賴性與獨立性之間的矛盾,心理困惑與尋求理解之間的矛盾,自我價值與社會標準之間的矛盾等等,大學生時期的這些矛盾和衝突是成長過程中必須會經歷的,解決好了大學生就能順利的向前發展,如果解決不好,長期處於矛盾的衝突中,再加上大學生由於衝動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嚴重地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比如說有的大學生青春初期對自我形象的認同還未徹底解決,到了大學,看到別人俊俏漂亮、身材苗條、穿着瀟灑迷人,就會感覺到自慚形穢,長時間調適不好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心。另外,大學生到了大學以後,沒有了以前老師的嚴厲管教和家長的嚴格監視,雖然壓力驟然減輕,但是大學生的心理上卻可能會感到極度的不適應,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一下子沒有了奮鬥的目標。結果,迷茫、困惑、自責,慢慢的就很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再者,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性生理已經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嚮往朦朧的校園愛情,渴望能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期待能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甜蜜愛情。他們開始關注異性、渴望與異性交往,但由於缺乏交往經驗,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會被異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閉自己,結果可能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還有的大學生因爲別人的成績比自己好、別人的家庭比自己富裕過得比自己好,出於嫉妒心理,到處找別人的弱點,說別人的壞話,諷刺別人,這樣的大學生不是想要努力透過自己的奮鬥趕上別人,而是企圖用種種卑鄙的方式詆譭對方,他們本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就是錯誤的有問題的;另外,大學生的心理衝突還表現在生理和心理之間的矛盾。衆所周知,大學生雖然生理上已經發育成熟,但是心理上卻還不夠成熟,心理狀態仍帶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賴性和衝動性,這種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差距,如果不能正確看待也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問題。

(三)社會因素

人有社會性和自然性兩種屬性,而我們都知道人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性,所以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會環境往往會對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在中國,隨着改革開放的到來和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道德觀念、價值評價標準和行爲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都時時刻刻衝擊着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中的重智輕德的現象、分數至上的誤區和“精英主義”教育都壓迫着大學生的心靈;各種各樣的大衆傳媒及其內容、魚龍混雜的網絡資訊,不管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都給大學生的健康心靈帶來強烈的衝擊,暗中潛滋着學生不健康的心靈;各種觀念的碰撞、各種文化的差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等,都使得大學生感到困惑、混亂、矛盾、茫然、緊張、不知所措;觀念動盪的壓力、經濟危機的壓力、擇業就業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貧困學生的生存壓力、學業壓力等各種各樣的 社會壓力從不同方面向大學生壓過來[12 ]。特別是就業問題,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可能意識到,畢業就意味着失業,尤其是那些在大學沒有學到什麼東西而又沒有家庭背景的學生。恐慌、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爲力,更有甚者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不知道活着是爲了什麼,認爲既然活着那麼累還不如選擇一死了之。上述原因就像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壓在大學生的心頭,又像一張張無形的網將大學生死死纏住,在這種負擔下,他們的心理很難承受。當大學生健康的心靈被壓得扭曲變形時,他們也就走上了不健康的心理歷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