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和個別化

學問君 人氣:1.99W

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且不可懈怠。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呢?專家指出,應該根據幼兒心理的一般特點採用一些“皆宜”的方法,另外,還要根據不同幼兒的心理特徵採取個別化的方案。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一些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和個別化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是指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共同關注,形成合力,開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是生態環境中學前教育子系統的支柱,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應該主動與社區溝通,優化社區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範的環境中,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家庭是幼兒賴依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心理問題表現在兒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應該依託社區優化教育環境,開展心理輔導,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導水平,可從以下八個方面展開。

1)家長學校開設有關幼兒和家長心理的講座;2)開展親子活動;3)開設家庭心理諮詢;

4)週日串門子活動;5、對有問題兒童的家庭上門治療、送教;6)開展學習化家庭建設活動;

7)開展“社會模擬活動”,讓小區中的中小學生定期來園與孩子們一起遊戲活動,或到社區中參與社會活動。透過與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決獨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閉、不和羣的問題;8)實現時空開放,積極利用社區心理衛生資源,努力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根據兒童在幼兒階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教育。在重視幼兒羣體心理健康的同時,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兒童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比如開展個別輔導和問題兒童的心理治療等。

1)開展個別輔導:兒童合羣性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重視對幼兒的個別輔導,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重要原因。我們經常組織案例討論,學習幼兒心理衛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大量的案例中積累經驗,揭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規律性東西。

2)開展問題兒童的`心理治療:在我們的幼兒中存在着一些問題兒童,心理矯治也是面向全體幼兒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在同一時空,每一個幼兒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就如每個幼兒都會生病一樣。在發展的某些階段,兒童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偏異行爲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

並不是只有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心理衛生工作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對這部分幼兒的異常心理,不給予關注和幫助,忽視了整體中的部分,實際上就是沒有面向全體幼兒。每一個幼兒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矯治服務,因此正確認識矯治的全體性,有利於提高幼兒心理衛生重要性的認識和幼兒心理衛生工作的水平。

我們對膽怯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行爲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對孤獨型、被動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認知行爲療法、暗示法、箱庭療法等矯治,積累了不少經驗,贏得了家長的認可。

以上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和個別化介紹瞭如何做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總之,一體化針對的是兒童心理的共性,而個別化針對的則是兒童心理的個性。做好對“共性”的服務是前提,突出“個性”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共同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