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學問君 人氣:2.35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標準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標準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標準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

中國的心理健康的標準

在實踐中,我們認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

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於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情緒健康

其標誌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於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於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四、人格完整

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

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爲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爲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五、自我評價正確

正確的自我評價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事實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於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於別人而自慚,面,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制、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人際關係和諧

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爲。

樂於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工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積極的交往態度多於消極態度,交往動機端正。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

幼兒心理健康總括爲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想象力豐富,善於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並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具體表現爲:

1、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

2、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遊戲,並能從中感到快樂。

3、能對自己的行爲做具體、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東西。

4、愛父母,愛老師,愛小朋友;熱愛勞動,愛惜物品。

5、能自己到商店買一些簡單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車輛較多的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獨自行走。

6、對人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有同情心,適度怕羞,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7、跌跤或受點兒輕傷都不哭,遊戲輸了不胡鬧。

8、服從約束,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9、與大家在一起時比一個人獨處時愉快,能遵守遊戲規則和順序,在玩法上服從大家的意見,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別人的麻煩,肯幫助其他小朋友,能爲小朋友取得成績而高興。

10、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過分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東西吃。

二、兒童心理健康需要具備的條件

隨着社會的進步,家長們除了給兒童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之外,也越來越重視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都是必不可少。

那麼,兒童心理健康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l、充分的撫愛

充分的撫愛包含體貼、關心、愛護、依賴等,它能帶給兒童滿足與溫暖,使兒童體會到生活充滿幸福與光明,從而心情愉快、積極向上,並且會深切真摯地去愛別人。愛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動力,正確的愛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溺愛的結果造成孩子驕橫成性,散漫無羈,對父母及其他人漠不關心。

2、充實的生活

兒童生活的內容應該是豐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學習、勞動,有適當的遊戲、娛樂。只在吃穿上給予滿足和望子成才心切,過多安排孩子學習,都會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

3、平穩和諧的家庭環境

庭成員應全力爲孩子創設平穩和諧的環境,平和的環境對孩子的心理衝擊比較小,孩子容易適應,而不致於產生心理不健康。生活變動量大會出現較高心理髮病率。家庭成員切勿在孩子面前指責,爭吵。

4、藝術的陶治

藝術的陶冶促使孩子的人格獲得健全、和諧的發展。美術的具體形象性是最受孩子喜愛的,用以陶冶孩子情操、發展孩子智能有顯着的效果。文學也是孩子十分喜愛的藝術形式。它那引人入勝的內容、優美動聽的語言,不僅使孩子增長知識、明辨是非、發展語言,還能培養他們對文學的興趣。經常和孩子一起閱讀,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5、健康的軀體

健康的軀體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軀體的健康同先天的條件有關,更需要後天的營養、保護和鍛鍊。要使孩子的人格獲得健全的發展,就必須同時使孩子有健康的身體。

總之,如果家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兒童充分的撫愛,爲兒童提供充實的生活,創設平穩的家庭環境,注重營養搭配,適當的體育鍛煉,有條件的話給兒童一些必要的藝術薰陶,定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同時也能讓兒童具備良好的適應社會的能力。

個體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一詞,按照傳統的觀念和習慣的看法多限於生理健康,主要指軀體發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較少考慮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現代漢語小詞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對健康的解釋爲:“(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這樣的理解顯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生物性個體,也是社會性個體。人的健康不僅受生物因素的制約,也受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在其中對健康的含義作了科學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這也就是說,健康這一概念的基本內涵應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三個方面。

心理健康是相對生理健康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心理健康狀態,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維護心理的健康狀態,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按照個體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並透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訓練,以求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健康心理活動的良好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各類標準

論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劃分標準,這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一方面,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之間的差異是相對的,很難確定一個嚴格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正常或異常的現象總是客觀存在的,它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各種形態的心理症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的角度不同確定的標準也就不同。

(一)經驗性標準

經驗性標準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個體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主觀體驗對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斷,如個體基於自身現有的知識經驗,對自己某方面心理的變化感到煩惱、不適應,難以自我調節,因而認爲自己心理不正常,尋求他人幫助;二是指觀察者依據自己所積累的生活經驗或臨牀經驗對被觀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斷,如一個人面對父母傷亡無動於衷,儘管本人沒有任何不舒適的感覺,也不認爲自己有什麼不正常,然而根據觀察者的經驗,這可能恰好是判斷其心理異常的標準。

一般來說,經驗性標準具有較大的主觀性、侷限性和差異性。不同的觀察者所積累的知識經驗不同,參照的標準不同,所作出的判斷也不同。但專業的觀察者對多數心理異常現象還是能夠取得一致看法的,因而經驗性標準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推廣意義。

(二)社會規範標準

社會規範標準是在社會規範的基礎上來衡量、判斷行爲是否異常。一般來說,個體的行爲總是與環境協調一致的。個體依據社會生活的需要來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因此,他們的行爲是根據社會需求和道德規範行事,是符合社會準則的。所以社會規範標準是從個體行爲的社會意義及個體的適應程度爲出發點的。研究者主要考察當事人對自身與他人的態度、在羣體中的表現、與他人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是否恰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和反應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

社會規範標準爲較多的臨牀心理學家採用。但由於個體的社會適應行爲和能力受時間、地區、習俗、文化等條件的影響,因此,這一標準也並非一成不變。張伯源、陳仲庚編著:《變態心理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頁。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充分考慮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及其影響,如同性戀,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被看作是純粹個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護,而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則被看作是一種變態心理和行爲;

(2)必須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爲的性質及對社會的影響,如推動社會前進的開拓者,儘管他們的心理和行爲與社會規範不相容,也不能把他們看作心理異常者;

(3)要注意細心觀察,一個人心理和行爲的變化有時是很緩慢的、不明顯的和漸進性的,要細心觀察並作出確切的判斷。

(三)臨牀診斷標準

這種判斷標準是將心理異常或心理障礙與軀體疾病同樣看待,以生理病理性變化爲根據的心理診斷標準。臨牀診斷標準認爲,個體的心理出現異常,其大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其他系統必定存在着生理病理變化的過程,即使目前未能發現任何生理病理性變化,也不等於這種變化過程不存在。隨着現代科學和診斷技術的發展,這種變化過程一定能被測定。人體這種生理病理性變化的存在,是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可靠標準。

一般來說,臨牀診斷標準對於大腦及其他軀體病變導致的伴發性心理障礙及癲癇、藥物中毒性精神障礙的診查非常有效,而對神經症和人格障礙的診斷則無能爲力。

(四)統計學標準

統計學標準是指依據心理特徵偏離統計常模的程度作爲判斷心理正常或異常的標準。統計學標準來源於對正常心理特徵的心理測量,它是以大樣本統計中的常態分佈爲依據,居中間的大多數人爲正常,居兩端者爲異常。必須指出,依據統計學標準認定的所謂正常或異常也是相對的,在心理疾病的診斷中僅有參考意義。因爲一個人的心理由正常到異常是一個連續的變化過程,某些心理症狀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但不一定都達到異常。一般偏離的程度超過一個半或兩個標準差以上才判斷爲異常。

統計學標準提供了心理特徵的量化資料,比較客觀,而且操作簡便易行,統計結果一目瞭然,便於分析比較。但該標準是以心理測量的統計結果爲依據的,心理正常與異常的界限是人爲劃定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侷限性。

(五)心理學標準

心理學標準實際上就是社會規範標準的具體化,是從個體心理的發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爲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所認可的條目作爲評定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由於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因而提出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1. 馬斯洛等人提出的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o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認爲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條標準: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瞭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標能否切合實際;

(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8)能否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10)能否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2. 亞霍達提出的標準

亞霍達(da)綜合了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的觀點,歸納了六項心理健康的標準。

(1)對自我的態度。這種態度包括:能客觀地瞭解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與意見的程度(自我認識);能整體接納自己優缺點的程度(自我悅納);能統整自己的各種屬性,並明確地加以認識,能區別自己和別人承擔的角色責任(角色認同)等要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這些要素方面表現出較優秀的水準。

(2)成長、發展與自我實現。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堅定不移地朝向自我的目標邁進,盡全力採取積極的行動以達到自我實現。在生活中對工作、對別人關心,願意爲工作與他人獻身,並能與他人產生共鳴。

(3)整合的人格。人格是由三個層面整合而成的:

第一,“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處於平衡狀態的人格結構;

第二,“對人生的統一性態度”,即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一致性;

第三,“對壓迫的抗衡”,即對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強度。

(4)自律性。自律乃是個人能否獨立於其所處的環境,以及能否自己作出決定。如果缺乏自律性,個人只能對環境的刺激作出被動的反應。反之,個人如果能自己作出決定,以及在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的狀態下展開行動,那麼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5)對外界環境知覺的精確程度。它是指個體對於周圍環境瞭解的程度,或能否使自己認知的誤差縮小到最低的限度。一個人如果對其處在的環境沒有精確的認知,便無法採取適當的對應行動,容易陷入不適應的狀態。因爲潛存於個人內心的慾望、願望、焦慮、不安等情緒因素,會扭曲人所知覺到的事實。因此,一個人假如能瞭解到這一點,並能將自己所認知的內容與現實環境作一番對比,以修正自己的認知,或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即使他面對壓力,也能依據較正確的認知而採取更適當的反應行爲。

(6)支配環境。這是指人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能主動地向其所處的環境挑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3. 舒爾茲提出的標準

舒爾茲(Schulth,1977)歸納出以下五項心理健康的標準。

(1)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人無法永遠保持理性,但起碼應該能夠有意地引導自我的行動,並能接納自己的命運。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第四項類似。

(2)能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強與弱、長處與短處,要悅納屬於自己的一切,讓自己保持本來面貌,而不加以僞裝。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項相近。

(3)能正視現實。人雖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兒時期經驗的影響,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並非像弗洛伊德(d)所說的,“對於過去,人是一個無力的附庸者”。其次,人固然應放眼未來的目標,或懷抱遠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點也應該關注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務。

(4)能向新目標或新經驗挑戰。

(5)獨特性的人格特質。

4. 王效道提出的標準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三項原則。

(1)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原則。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爲表現,無論其內容和形式總能和周圍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爲與周圍環境不相適應,失去了同一性,就難以爲人們所理解,就是不正常的表現。

(2)心理和行爲的統一性原則。一個正常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其所引起的內在的情感體驗和意志行動總是完整的、協調一致的'。心理和行爲的這種統一性是確保個體具有良好社會功能和有效活動的心理學基礎。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爲不一致、不統一,就屬於不健康的異常狀態。

(3)人格的穩定性原則。人格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中形成的獨特的區別於他人心理特徵的總和,如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特徵形成以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沒有重大變故或特定環境的長期影響是不容易改變的,如果一反常態,就要考慮其人格是否出現了異常。

王效道教授認爲,上述三項原則單從外顯行爲表現來評估個體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不夠的,因爲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爲此,他根據區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實際需要提出了七條標準:

(1)適應能力;

(2)耐受力,即對精神刺激或心理壓力的承受力、抗禦能力的統稱;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

(4)意識水平;

(5)社會交往能力;

(6)康復力,指蒙受精神打擊和刺激後心理創傷的復原能力;

(7)愉快勝於痛苦的道德感。

5. 林崇德提出的標準

林崇德教授認爲,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於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在每個方面的具體標準,很難逐條列出。但是,大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敬業。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智力和能力,並將智力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中。由於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智力和能力的作用,就會產生成就感,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樂學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具體表現爲:(1)成爲學習的主體;

(2)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

(3)從學習中增進體腦發展;

(4)從學習中保持與現實環境的接觸;

(5)從學習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懼;

(6)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樂羣。學生的人際關係主要涉及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等。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直接體現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具體表現在:

(1)能瞭解彼此的權利與義務;

(2)能客觀地瞭解他人;

(3)關心他人的需要;

(4)誠心地讚美和善意地批評;

(5)積極地溝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第三,自我修養。心理健康的人瞭解自我,並悅納自我。主要表現在:

(1)善於正確評價自我;

(2)透過他人來認識自己;

(3)及時正確地歸因;

(4)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

(5)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立抱負水平;

(6)具有自制力。

6. 陳永勝提出的標準

我國學者陳永勝把心理健康標準歸納爲以下十點:

(1)認知健康適應;

(2)情感飽滿適度;

(3)意志堅強可控;

(4)個性和諧統一;

(5)人際關係和諧;

(6)杜絕心理異常;

(7)自我意識客觀;

(8)社會適應良好;

(9)人生態度積極;

(10)行爲表現規範。

三、對心理健康標準的認識

我們在討論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因爲,隨着社會的變遷,不同的社會對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貧樂道在封建社會可能是一種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觀念,但在現代社會,則會使人不思進取,容易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遭到淘汰。制訂心理健康的標準要立足於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要體現時代性,當然也要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

(二)心理健康是一種積極的社會適應

許多學者在論述心理健康的標準時都將社會適應作爲重要的指標。適應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適應,指個體被動地適應環境;一種是積極的適應,指個體一邊調整自我的需求,一邊試圖改變環境的條件,改造環境。心理健康不只是個體的問題,也是羣體與社會的問題,我們不能認爲適應於病態、不健康社會中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人不是一個被動的客體,而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具有自主發展的主體,人不但要積極適應環境,還要勇於改造環境。有人強調心理健康的標準應該是生存標準和發展標準兼顧。生存標準是個人生命存在,更強調適應環境,順應社會主流文化;而發展標準則着眼於個人與社會的發展,追求最有價值地創造生活,強調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環境,透過開掘個人最大身心潛力,求得身心滿足,成爲崇高、尊嚴、自尊的人。

(三)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發展過程

心理健康是人的知、情、行統整的過程。目前,心理輔導比較注重人的情緒層面和行爲層面的問題,更重視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認識觀等的形成和發展。心理健康標準若不把道德標準納入進去,實際上是一個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標準。

(四)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

人的一生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是不盡相同的,社會化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說,心理健康標準可能不會完全劃一,而是各有側重。其次,由於文化差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心理健康標準,需要結合我國實際。

據此,我們認爲,學生心理健康標準大致可作如下描述:

(1)具有良好的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的心態和意識;

(2)能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愉悅和平靜;

(3)能承受挫折,具有較強的耐挫能力;

(4)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環境、適應環境並能改造環境;

(5)人際關係協調,具有合羣、同情、愛心、助人的品質;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

(7)思維發展正常,並能激發創造力;

(8)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爲規範。

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結合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可以確定爲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爲習慣。

(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緒的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指當有了喜事會感到非常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會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習的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4)自我認知程度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爲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能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5)社會的適應性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爲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爲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6)良好的行爲習慣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爲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爲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世界心理健康的標準

人體健康十條標準: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鉅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式頭,臂位置協調;

7·眼鏡明亮,反應敏銳,眼鏡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面板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鬆。

心理健康七條標準:

1·智力正常;

2·善於協調和控制情緒;

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

4·人際關係和諧;

5·能動的適應並改善現實環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行爲符合年齡特徵。

對比一下,只要有幾條不對,那就是自己屬於亞健康狀態。試着去調整和改善自己,獲得的將不僅僅是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隨之而來的人生的滿意和滿足,將大大推動自我的實現。

大學心理健康的標準

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棟樑,可是隨着近來大學內發生的一些事件,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艱苦奮鬥的精神、適應環境及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等心理素質,是確保他們順利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對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題目及其成因進行客觀深進地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存在的主要題目

2000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報告》顯示,透過對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測試,發現有16.5%的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題目。這表明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比較嚴重,必須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根據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題目表現較爲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適應環境困難

大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進進大學,而現實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如學校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完美,專業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理想,學習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輕鬆,自己沒有在中學時那樣卓越等。自豪感與自卑感的交織,不想學和不得不學的矛盾,造成了情緒的波動和低落,因而產生了厭學和壓抑等消極情緒。

2、人際關係不和諧

在人際關係上,大學一年級學生出題目的往往較多,由於他們面臨着一個重新熟悉別人,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部分新生因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和方法,造成人際交往困難,產生孤獨感,缺少安全感,出現焦慮不安、寂寞失落和留意力分散等症狀,這使得他們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虛無聊,內心困惑,學習、生活失往了動力,整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

3、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學生在校園裏談戀愛司空見慣。有些學生是心理空虛,以此爲消遣;有些學生是迫於心理對異性交往的需要而談戀愛,但在戀愛中有很多心理題目出現。例如,有的女生剛進學就接二連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請約會,因不知道如何應付而陷進苦惱之中;有的學生因看到四周的人紛紛交友結伴而自慚形穢;有的學生因失戀而長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輕生;有些學生更沉重的心理負擔是性心理方面的題目。

4、經濟狀況差異

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高校收費制度的實行,使學生進校後學習用度增加,個人生活開支增加,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的經濟題目,這個題目現實而又複雜,解決起來難度很大。缺乏處世經驗的大學生們經常感到一籌莫展。此外,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家庭經濟狀況差距要比中學時代明顯得多。面對這種情況,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難免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5、求職擇業競爭帶來的壓力

當今社會,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畢業分配已被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自主擇業所代替。隨着年級升高,由於專業方向、社交範圍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學生個體之間在就業觀念、擇業機會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大,面對激烈的競爭,有的大學生表現有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懼社會等心理題目。

(二) 大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成因

大學生產生上述心理健康題目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既有主觀上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客觀上的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的因素。

1、客觀原因

(1)應試教育與獨生子女政策。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使得中學教育基本上圍繞着高考這根指揮棒轉,學校重視了高考科目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素質的培養和進步,加之獨生子女的依靠性強和自理能力差,進進大學以後,無所適從,難以應付。

(2)社會競爭的壓力。我國目前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競爭日益加劇,特別是涉及大學生親身利益的各項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更加複雜、多樣,這也對大學生造成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3)社會上不良風氣及各種有害思想的影響。社會上的各種資訊透過種種媒介進進校園,良莠難辨。一些學生由於分辨是非能力低,在接受一些有益資訊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接受了一些消極資訊。

(4)思想政治教育不得力,學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停留在標語、口號式的宏觀層次上,缺乏必要的細緻和深進。從中小學一直到大學,學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學校只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而沒有教會他們怎樣往適應社會,更好地做個社會人。在這方面,學校的工作還不到位。

2、主觀原因

(1)心理髮展不夠成熟,理想與現實脫節。目前我國大學生進學時一般在18歲左右,經過4-5年的大學學習,畢業時22歲左右,這一時期正是青春後期與成人初期階段。在這一階段,大學生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處於一個迅速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他們富有理想和幻想,對未來佈滿憧憬。但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他們對學習、工作、生活的條件和環境及人際關係經常提出過高的要求,忽略客觀條件限制,期看一切都是現成的和順利的,一旦在現實中碰到一些挫折,他們就大失所看。

(2)自我意識不健全,常出現認知偏差。一個人在自尊、自信基礎上建立健康協調的自我統合,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是應對現實的心理基礎。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大都與自我意識有關,例如不能客觀地熟悉自我,對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不能正確地自我定位,不能獨立地整合各方面資訊等。

(3)應對策略與應對能力欠缺。在現在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對生活事件的應對策略與生活對他們的要求很不相當。當他們碰到某些事情難以處理時,固然能夠對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及內外原因進行一番分析,但是最後往往會出現“我知道……,可是我該怎麼辦?”的局面。這種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們不能有效地處理各種生活事件,不能積極地面對各種壓力,不能很快地恢復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是經常處於一種緊張的應激狀態,長此以往,很輕易導致心理障礙。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題目的對策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已成爲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制約了培養目標的實現。爲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進步大學生心理素質勢在必行。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進步大學生綜合素質

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隨着高校擴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高校學生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沒有清醒的熟悉,思想上存在模糊的熟悉,在心理上就產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在經濟體制轉軌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激勵大學生進取精神,進步他們的學習、工作積極性,但市場經濟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假如放鬆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上的不良思想將會乘虛而進,假如他們忽視學習和道德修養,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素質和人格的培養。爲此,高校必須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要不斷優化德育工作隊伍,健全各種治理制度,在高校擴招、學生增加的情況下,及時配備、補充治理隊伍,發現學生中存在的題目及時解決。

2、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開設“大學生心理衛生”、“健康心理學”等選修課、必修課或講座,開展心理練習,幫助大學生把握維護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方法。具體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人際關係指導、健全人格培養、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心理健康教育課要防止純理論灌輸,應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心理練習活動。心理練習是指透過社會認同、自我識別、角色扮演等行爲操練,增強學生的受挫力和自信心。如針對新生適應題目,課堂內容的設計可以有:人際交往、首印效應、分離經歷、交流的藝術、自我探索、情緒的表達與控制和團結協作等。讓學生在課堂練習和角色扮演中獲得新的感受,並將感受帶回到生活實踐中加以鞏固,從而進步心理適應性。

透過給學生開辦講座的形式,告訴學生青年大學生心理上可能出現的心理題目、心理疾病以及預防和矯正辦法。要利用牆報、廣播、電視、報紙、小冊子等多種形式的媒體和手段,廣泛宣傳心理衛生常識。要讓學生初步瞭解自己的心理以及學會各種心理自我應對與求助的能力。

對教職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學生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與老師接觸,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着學生。若教師人格不健全、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也會影響着人格尚未定型的學生。但反過來教師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也許會改變一個學生的消極心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愛好和生活動力。

3、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調查與研究工作

爲了對學生心理狀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要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來源進行分類,有意識地開展學生心理題目的調查研究,進行回納、整理,採取積極、主動的辦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現的題目,如:對新生要對他們進行生活、學習環境適應性方面的調查;二、三年級學生要關心他們在適應環境後學習和交往中出現的題目;大四學生則應重點放在適應社會、加強對未來職業適應方面等題目上。就性別而言,男生性格比較堅強、衝動,女生相對溫順、性格內向。要研究男女學生這些心理特點上的差異。而且要加強高校與高校之間、系與系之間的資訊交流,預防學生中可能出現的題目,交流在處理心理題目方面採取的措施和方法。同時,還應加強題目發現的途徑和處理題目的方法的研究,並形成以心理諮詢中心爲核心、院系治理幹部隊伍爲關鍵、學生骨幹爲資訊源的資訊網絡體系。

4、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最主要場所。學校應爲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寬鬆的心理氛圍,優美的校園環境。嚴厲活潑、鬆弛有度的作息安排,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業餘文化生活,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都可以成爲一種心理背景,爲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增添情趣和色彩。反之,呆板的生活節奏,煩悶、壓抑的校園氛圍,則很不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5、有效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

透過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可以及時疏通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衝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這種透過面對面、電話、書信等形式的交流更加直接、親切和有針對性。高校要爲心理健康諮詢創造條件,設立心理諮詢中心,配備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職員,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如電腦、電話等。建立接待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完善各種資訊服務網絡,發揮學生治理幹部隊伍和學生幹部隊伍在心理諮詢中的作用,發現有心理題目的學生特別是有心理危機的學生要早報告、早干預。有條件的還可以透過社會求助熱線幫助學生儘快解決心理題目。爲了有效地開展好心理健康諮詢活動,應在每年新生進學後,對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這一方面有利於及時把握大學生心理髮展狀況,瞭解學生個性特徵及心理健康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校的教學、治理、德育等工作;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及時發現學生中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以便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