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結構

學問君 人氣:1.41W

不少教師會問:什麼是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與課題研究方案有何不同?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呢?這就需要對課題開題報告有一些基本的瞭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結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結構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經主管部門評審立項後,課題主持人會收到一份專門的“檔案”---《課題立項通知書》。《通知書》除列明“課題名稱”“課題類別”“課題編號”等課題基本資訊外,還會提出“及時組織開題(一般爲接到立項通知書 3 個月內),並將開題報告電子稿發送到指定郵箱”等要求。

 一、課題開題報告與課題研究方案的聯繫與區別。

對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而言,開題報告是研究者申報的課題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批准立項後,在課題研究正式實施之前,由課題負責人(主持人)向課題組人員、課題研究指導人員(專家組)或其他相關人員進行的關於課題研究的書面論證材料。

開題報告與課題研究方案一樣,都是對一項課題所作的論證及研究工作設想,其內容結構大體相同,但其區別也較爲明顯。

一方面,課題研究方案論證設計在課題立項之前,是對所選擇課題的價值、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論述,主要是闡明課題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爲了能夠透過“立項”;而課題開題報告論證設計在課題立項之後(如果沒有被批准立項,就不存在課題開題),是在選題論證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的依據、價值、內容、方法等進行的更加具體和系統的思考與論述,是對研究過程、研究人員、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學規劃和全面安排,是爲完成研究任務、實現研究目標而進行的總體謀劃和文字表述。可以說,開題報告是對課題研究方案的再設計、再修改,其內容相較於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實,其論證和構想更加科學、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課題研究方案論證設計之前,課題研究者要做的準備工作一般包括對教育教學問題的診斷,對教育經驗的梳理,對學習所得的思考,對相關文獻的檢索,等等。而在課題開題報告論證設計之前,課題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開展相關調研,對課題組人員進行必要的調整和結構優化,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細化、優化和充實、完善,開展相關培訓,等等。

應該說,從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到課題開題報告論證,是一個從模糊到具體的過程,是對研究什麼、爲什麼研究、怎麼研究相關問題更加明確的過程,是由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轉化爲具體的研究操作的關鍵步驟。

因此,課題開題報告絕不是課題研究方案甚至是“課題立項申報評審書”相關內容的簡單複製。作爲課題研究者,既要明確二者之間的聯繫,又要弄清其在設計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思路和目標更加清楚,內容和方法更爲適當,研究人員結構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預期研究任務,達到課題研究的目的。

 二、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結構。

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開題報告題目、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義、課題概念的界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方法、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的組織和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開題報告題目常常採用“課題名稱 + 開題報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課題名稱必須與課題管理部門審批的名稱(專家評審時會對個別申報的課題名稱作必要改動)即《課題立項通知書》列明的名稱完全一致,否則會被不予認可。開題報告一般不使用副標題。

課題開題報告題目下面須署課題研究單位課題組名稱,如“××學校課題組”,一般不署撰寫者個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對開題報告論證設計的負責。

在開題報告正文之前一般還應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說明課題選題、立項、批准的過程,以及開題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簡明扼要、儘快入題,切忌面面俱到、不着邊際。

接下來的正文部分不僅標誌着課題組對所研究課題的理解、論證水平,細節處往往也顯示出課題組成員的學術素養,因此,一定要觀點鮮明、語言準確、語意清晰、邏輯性強、層次清楚、結構完整。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義”內容包括:課題研究的背景(歷史背景、現實背景),課題研究的依據(理論依據、政策依據、實踐依據),課題研究的現狀(國內國外、省內省外的研究現狀及問題述評),課題研究的目的(解決哪些教育教學實際問題、達到什麼目的),課題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應用價值),課題研究的意義(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長遠意義等)。語言表述要針對問題,適度、準確,既不能空喊口號,也不能漫無邊際。

“課題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對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時也包括對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關於核心問題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則是相關的對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課題中,“學習策略”就是核心概念,應着重對其在該課題中的內涵和外延作出科學界定,同時也應結合課題研究的具體對象和研究操作,對“小學學科”和“實驗研究”作簡要界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是對課題研究核心問題的細化表述,可以從不同維度分別列出。比如在“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課題中,可以從學科維度列出“小學語文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小學數學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小學英語學習策略實驗研究”等內容,也可以從學習過程維度列出“小學學科課前預習策略研究”“小學學科課堂學習策略研究”“小學學科課後複習策略研究”等內容。研究內容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逐一表述,可適當展開,語言應簡要、準確。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對課題研究所選用方法的具體表述。適合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較多,如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實驗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等,不同的課題往往會根據研究問題類型的差異,採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很明顯是要採用“實驗研究法”,當然,在實驗過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觀察法”;而“高中生課外閱讀現狀研究”則需主要採用“調查研究法”.表述時不能只簡單寫明某種研究方法,還應適當說明如何運用這一研究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課題研究的步驟與計劃”主要是從時間維度上將研究過程劃分爲幾個階段,並分別說明各階段的`時間安排、主要研究任務和要實現的目標。一般來說,可將課題研究過程分爲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而“實施階段”又往往要再分爲若干環節。研究者可借鑑類似課題的研究過程,思考、確定自己所承擔課題的具體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表現形式”是對課題研究結果的預期。教育課題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報告、學術論文、教育教學專著等表現形式。階段成果可以同時用多種形式呈現,省級以上課題還會要求在研究過程中至少正式發表一篇相關的學術論文;最終成果則一般要求以研究報告和研究專著的形式呈現,其中研究報告是必須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時要註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稱及完成時間,可採用表格式呈現。

“課題研究的組織和人員分工”是對課題研究團隊和任務分擔的安排。應寫明課題組人員的構成及年齡、學歷、職稱、研究專長、研究經驗等結構特點,並詳細說明每個成員承擔的工作任務。

“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對課題研究順利開展並取得預期成果所需條件的分析與承諾,主要包括研究基礎、研究保障等內容。“研究基礎”應寫明課題組成員完成的相關研究課題及取得的成果情況,“研究保障”主要寫明該課題研究所需的文獻資料、設施設備、時間、制度、學習培訓、學術交流及經費等條件和保障情況。

開題報告的結尾一般應寫幾句感謝、希望以及表態性的話語。主要是感謝曾經指導或參加過課題論證而又不在課題組的人員,希望有關方面繼續給予幫助,表明研究者的態度,等等,語言要簡明、誠懇。

完成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並經課題組反覆討論定稿後,就可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召開課題開題會議,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評議,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如無不妥,開題工作即告完成,課題研究就將進入具體實施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