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大學政治課堂自主互助式教學研究開題報告範本

學問君 人氣:2.76W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大學政治課堂自主互助式教學研究開題報告範本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當前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社會,一個國家高素質人才的比例,將體現該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家、民族發展的後勁,國家間的競爭成爲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就是承擔培養和開發人才重任的教育的競爭。21世紀,中國的教育將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臨巨大的挑戰。作爲爲高校輸送人才的基礎教育,也已經完成了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北京的新課程改革在2007年全面展開,隨着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完善,貫穿本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爲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爲了實現這一理念,高中新課程的方案明確提出“要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新課程下教師在課程觀、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及評價觀等方面的更新,從而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而教學模式作爲聯結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的橋樑一直在充分發揮着它特有的作用,因此與之相對應地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中出現,而以“自主學習、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爲主要特徵的“小組合作學習”法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之一。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多樣,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具體組織形式,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但這種學習法並非在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也並非適合每所學校,學習效果不明顯。

爲了實現教師行爲的轉變,達到真正培養學生人文和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透過幾年來的學習和研究及對發達地區教育的考察,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密雲中學趙向東校長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基礎上,將山東濰坊地區的高效課堂模式作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藍本,形成了我校自主互肋式課堂教學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原因

思想政治課承擔着培養學生對完整、健全人格的追求及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和培養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我們必須體現教學課程的國家意志,必須落實國家對於青少年的基本要求。但長期以來,在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思想的驅使下。我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和價值在相當一部分就是爲了應付升學考試的需要。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評價常常藉助於水平性考試如期末考試或會考和具有選拔性考試功能的高考上,這種測試的結果顯然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思想道德狀態,也達不到思想政治課課程性質所要達到的目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由於受到中考政治不是通考科目和高中文理分科後,文科生所佔的比例較小的學科特點影響,很大一部分學生在思想觀念上不重視政治這門學科,一直把它當作副科來看待。由此就要求政治教師更要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從而改善政治學科的尷尬地位。因此,作爲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研究教學模式,構建出符合學校校情、師情、生情的教學模式,從而才能更好實施教學,完成課程任務,達成課程目標。這無論是對提高我們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師自身素質,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現狀

根據北京市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教學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三種更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培養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能力,爲學生自主發展和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研究性學習強調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爲學生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維產品奠定基礎。

目前關於新課程改革的研究中,絕大部分是關於合作學習研究。小組互助合作學習,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並於80年代後在世界範圍內成爲備受關注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作爲一種新型學習方式的合作學習,在80年代被介紹到了我國,合作學習是90年代在一些學校中開始採用,但真正在我國引起重視還是在新世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啓動之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中也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合作學習。”這次改革促使國內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關注合作學習, 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幾乎都能對合作學習有比較準確的認識, 課堂中越來越多的師生從合作學習中受益。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合作學習進行了大量而廣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與研究,關注爲什麼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會發揮知情一體化培育作用,用什麼樣的理論觀點來闡釋或者從經驗中加以概括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運作機理。許多研究對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予以一致的認可,並證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學生良好的社會化進程等方面實效顯著,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完善。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期刊網以“合作學習”爲關鍵詞搜尋到1979 年至今的論文近五千餘篇, 可見其影響的廣泛。我們再對最近十年的研究論文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國內關於合作學習的研究範圍涵蓋了西方合作學習研究譯介、合作學習理論基礎、合作學習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合作學習在各學齡段的實踐探索、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的歷史、現狀及展望、合作學習的操作反思、合作學習中的人際關係和交往、合作學習的目標及意義等內容。可以說國內對合作學習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相當細緻,在所有研究中,關於合作學習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所佔比重最大,但是對合作學習的系統研究較少,而且對合作學習的模式構建很少。在國內,關於合作學習的具體模式,在全國所有學校中,涌現出了一批全國新課改的先進校,這些學校它們能夠大膽的進行教學實踐的改革,走在了前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分別爲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兗州一中、江蘇灌南新知學校、河北圍場天卉中學、遼寧瀋陽立人學校、江西武寧寧達中學、河南鄭州第102中學、安徽銅陵銅都雙語學校,這些是高效課堂的課改的領頭兵學校,形成了九大教學模式,獲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

我校將結合本校實際,以山東濰坊地區的高效課堂模式,作爲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藍本。在此基礎上,形成我校獨特的“361”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本課題主要結合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實際,研究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應用的情況,透過對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尤其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處理狀況,如導學案的編制及使用、導學案與教案的關係、導學案與課堂筆記及課後作業之間的關係的協調處理、學生基礎知識落實的方式方法、教學上重難點問題的突破方式等,從而努力探索和完善課改操作中的方法,不斷總結課改的成果和經驗,達到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完美結合的目標。

(四)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

教學模式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爲組織教學活動而設計的各種類型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教學模式的功能最主要的是起着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之間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就能在更大範圍內起着指導實踐的作用。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小組活動爲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着重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溝通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它把全班學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個“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或“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小組。教學過程的大部分環節都以小組活動爲核心,要求學生互助合作嘗試探索知識,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以及全體的表現作爲評價和獎勵的依據。自主互助式學習將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爲“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係,將傳統的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政治課的教學本身作爲學生的一門德育課程,有很多學生感覺枯燥無爲,因此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顯然已經成爲高中政治課程改革需要關注的的一個核心問題。只有學生樂意學,主動的去學,學習纔會有更好的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夠掌握他讀過資訊的10%,聽到資訊的20%,說出資訊的70%,經歷過事情的90%,講過一遍掌握100%。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減少教師的講與學生的聽,透過導學案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展示學習成果來實現,從而增加學生的說與做,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時間和機會。

核心是學生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這就在理論上突破了政治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個難點。教學模式會隨着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發展而不斷修正和完善。自主互助式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思想政治課在創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採用資訊技術手段的條件下,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因此本課題組試對有關高中政治課上如何貫徹自主互助式學習做一些初步的探討,以期在思想政治課的課堂上實現突破,構建出具有操作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爲契機來提高我們的教學實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課題根據教育教學改革自身的發展方向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借鑑已有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成果,抓住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科特點,研究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應用的情況。透過對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形式。目的在於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並按學生自己的興趣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達到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完美結合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合作意識和能力,以順應教育社會化,培養社會所需人才,適應未來的合作化、資訊化社會。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學習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和理論依據;

2.研究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自主學習—小組探究—課堂展示—學生點評—教師總結、提升;3.進行調查和理論研究,高中政治課教學如何運用自主互助式教學模式;

4.總結在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5.給出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和合理化建議。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採用行動研究法、觀察法、實驗法、文獻研究法;採用各類觀察手段、設計調查問卷、案例分析、現代多媒體技術等,進行定量分析,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整理成果集、撰寫論文等。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第一步:研究制訂課題實施方案:制定研究工作計劃和工作制度,明確要求,落實人員分工;

第二步: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以及高中政治課中運用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實效性的評價;

第三步:實驗法,分組實驗,選擇不同角度組合成不同的合作小組,如可以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組合;

第四步:定量分析法,定期進行定性定量對比分析,檢測學習效果,包括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等因素;

第五步:研究總結法,透過和學生座談,請相應的專家進行指導,不斷學習和進行反思;第六步:根據課題調研蒐集的材料進行整理總結,擬寫課題研究報告、論文;

第七步:申請進行課題研究成果的鑑定。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1.2012年4月 錄像課

2.2012年7—8月 研究報告

3.2012年9月 論文

七、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透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構建了以學習者爲中心,以學生爲主體的寬鬆、合作、互助、開放、高效、激勵上進的課堂教育模式,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實踐能力。申請人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制定了具體詳細、操作性強的實驗方案和明確的研究目標,且研究內容明確,方法合理,這是完成本課題的重要保證。參加課題研究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具有大量教學方法和實踐經驗,而且教師年齡結構比較年輕,探索和研究能力較強,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開拓精神,有強烈的研究好課題的願望,其中多人論文在省、市級中獲獎,以上這些是完成本課題研究的前提。

具體分工如下:

1.2011年10月在組長帶領下,課題組商討並制定課題實施計劃,並由紀麗撰寫開題報告

2.2011年11月—2012年1月由紀麗、郭延棟和索輝三位老師編寫有關小組建設方面的調查問卷,全高一、二兩個年級發放,各班的政治老師負責填卷說明。3.2012年2月—2012年3月 由政治組全體成員對收上來的問卷進行分析,並進行記錄。

4.2012年4月由陳偉利老師做一節自主互助式學習的示範課,課題組成員集體備課並研討課堂效果。5.2012年5月—2012年6月由劉海鳳和王立新兩位老師對調查的材料進行整理和總結。

6.2012年7月—2011年8月在課題組長帶領下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探討並分析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並研究出解決方案。

7.2012年9月-2012年10月 由陳偉利老師撰寫調查報告和論文。

八、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

本課題的經費來源:課題的研究經費從學校的研究經費出支出本課題的時間保證:爲了保證本課題的實施和完成,我們會確保“時間和人員”兩落實。時間定爲週三下午最後兩節課進行課題組成員的工作會議。

本課題的資料設備:資料收集整理有專門的教師負責,與課題相關的文獻內容充足。每位教師在上課時都使用多媒體電教設備。

九、參考文獻目錄

[1]文濤;論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2期[2]柯政;論研究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3年06期

[3]楊莉;課改背景下教師合作教學探微[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07期[4]王遊,李明,徐凌;理論課案例教學探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汪華;“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6]秦久玲;小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常志華;潘彥;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C];2005年[8]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和實踐 [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2 .

[9] 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 [M].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5[10] 裴娣娜.發展性教學 [M].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1

[11] 吳向麗.新課程倡導的十種教學策略叢書:合作學習 [M] .青島出版社,2006.8[12] 沈權.現代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探索 [J] .中國教育學刊 ,2003. 7

[13] 王坦.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簡析 [J]. 課程· 教材 ·教法 2005.1[14] 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J ]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 , (3)

[15] 裴娣娜.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發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之二 [J] .學科教育,2000.2[16] 史銘之.中美合作學習的對比研究 [M] 四川:四川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7] 黃政傑 .合作學習[M]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2004.[18] [美]R.E.斯萊文. 王坦譯. 合作學習的研究:國際展望 [J]. 山東教育科研,1994,(1)

[19] 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 [M]. 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20] 丁桂鳳.合作學習研究的基本走勢 [J]. 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7)

[21] 李家黎、謝芳.合作學習:歷史發展、現狀及展望 [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11)[22]《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陝西師範大學雜誌社2005年第十期

[23]《合作學習》馬蘭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4]《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王坦著 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25]《合作學習》鄭金洲主編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6]《合作教學的基本理念》王坦《中國教育報》1995年12月29日

[27]《合作學習導論》王坦 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28]《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陳燕 杭州大學教育系1997年

[29]《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意初探》王坦、高豔 《教育探索》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