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全文」

學問君 人氣:7.46K

  國函〔2014〕96號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全文」

三峽辦:

你辦會同有關方面編制的《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收悉。現批覆如下:

原則同意《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請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

  國務院

  2014年7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

  (2014-2020年)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省(區、市)、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三峽庫區百萬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如期完成,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進入了新階段。繼續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有利於加快庫區移民安穩致富,增強庫區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庫區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加強庫區生態環境保護,保障三峽水庫水資源安全;有利於探索建立新型區域合作關係,對口支援雙方攜手共促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傳承全國一盤棋的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爲做好新時期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進一步創新對口支援工作機制,加強對口支援合作,制定本規劃。

一、三峽庫區發展現狀和麪臨形勢

自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重大決策以來,三峽庫區城鄉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12年,三峽庫區地區生產總值4986億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價因素,分別比1992年增長了15.9倍和14.7倍。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爲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2008—2012年,爲三峽庫區引進資金總額1049億元(其中:社會公益類項目資金23億元,經濟建設類項目資金1026 億元)。庫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百萬移民已從搬遷安置轉入安穩致富的新階段。

目前,三峽庫區發展面臨着難得的機遇。一是隨着三峽後續工作開展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政策的實施,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三峽庫區的支援力度,爲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二是全國已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關鍵時期,承接產業轉移、培育特色產業,爲庫區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三是全國人力資源供需的變化,爲庫區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深化與發達地區的勞務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同時,三峽庫區發展也面臨着挑戰。一是自然生態環境現狀與國家對三峽庫區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還有差距,庫區人多地少、環境承載壓力大的基礎性矛盾沒有改變;二是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貧困面廣、城鄉居民收入低、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公共服務能力低的現狀亟待改善。

庫區的穩定和發展,既需要當地廣大幹部羣衆的自身努力和艱苦奮鬥,也需要國家部委及有關地方、單位的繼續支援和幫助,要繼續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思路,做好對口支援合作工作。

 二、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機制,以提升庫區發展能力爲核心,結合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實施,在庫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移民小區幫扶和農村扶貧開發、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就業培訓和就業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等方面邁出新步伐,開創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工作發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

互動發展,合作共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對口支援合作從單方受益爲主向雙方共贏的轉變,構建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抓住區域合作新機遇,開拓工作新思路,探索協作新模式,完善利益共享新機制,增強對口支援合作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保障民生,基層爲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爲對口支援合作的重要內容,在資源配置上向移民小區和村組傾斜,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條件,讓庫區居民直接受惠、長期受益。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發揮政府引導和扶持作用,構建交流與合作的服務平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社會組織和企業在對口支援合作中的主體作用。

(三)主要目標。

透過規劃實施,努力使庫區羣衆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着落、脫貧致富有盼頭,同心同德建設和諧穩定的新庫區;支援每個縣(區)至少形成1-2個特色優勢產業,明顯提升庫區生態農業、旅遊業、商貿物流業等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對口支援雙方政府積極組織開展勞務合作,基本消除移民家庭零就業現象; 努力使庫區自我發展能力顯著提高,公共服務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四)規劃範圍。

支援方包括21個省(區、市)、10個大城市,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受援方包括三峽庫區19個縣(區),即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秭歸縣、興山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重慶市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萬州區、開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豐都縣、涪陵區、武隆縣、長壽區、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區。

 三、支援引導產業發展

(一)支援發展生態農業。

做大做強以柑橘爲主的水果產業,大力發展茶葉、榨菜、中藥材、肉牛、肉羊等特色農產品,穩定生豬生產,拓展農產品深加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繼續支援庫區改變耕作和養殖方式,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態農業園(區)建設。積極引進適用技術和優良品種,推進農畜品種改良,結合土地消納能力,提升規模養殖效益。深化產學研合作,因地制宜,促進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