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警惕寒假來臨求職陷阱

學問君 人氣:1.33W

寒假即將來臨,受職業規劃影響,大學生們往往利用假期尋求打工、實習機會,提升實踐能力,積累工作經驗。每逢假期,求職之路危險重重,陷阱不斷,尤其是網絡發達的今天,大部分學生會在進行網上進行求職資訊的瀏覽和選擇,此類因大學生打工引發的詐騙類警情呈階段性高發態勢,請各單位高度重視,立即開展防控工作,防止此類案件蔓延。

警惕寒假來臨求職陷阱

一、典型案例

1、2015年3月21日,鼓樓分局接林某報警,林某爲南京一高校畢業生,接到自稱爲其學校老師的電話,稱其認識一家公司高管可幫林某安排工作,讓其匯款8000元好處費到指定帳戶,後無法聯繫對方,發現被騙。

2、2015年4月28日,鼓樓分局接田某報警,田某透過網絡搜尋兼職資訊,對方將其約至一家KTV面試,向其索要450元服裝費、培訓費後,讓其回去等候通知,再無下文,發現被騙。

3、2015年4月26日,鼓樓分局接羣衆報警,王某稱其在58同城網站上登記了求職資訊,後接到陌生短信,稱可爲其安排工作,爲購買手機卡返利賺錢的工作。王某嘗試購買幾次後,均收到返利款,後購買2000元充值卡後,對方無下文,發現被騙。

二、案件分析

1、受害對象:18-25歲的年輕人居多,尤其以在校學生、畢業生爲主,多急於求職或涉世未深,容易受花言巧語矇騙。

2、作案手段:不法分子恰恰利用學生急於求職的心理或涉世未深,容易受花言巧語矇騙的特點,誇大其詞或無中生有,以推薦工作、收取押金、保證金、騙取信任等方式實施各種詐騙活動。

3、作案特點:推薦工作陷阱主要存在於一些自稱是“職業介紹所”之類的地方,或假稱學校老師、領導,能幫你推薦工作,但需繳納一定費用。收費陷阱多是招聘方以招聘錄用需要收取押金、保證金的藉口,或以入職培訓的名義,騙取求職者財物。信任陷阱是詐騙分子往往利用部分大學生想賺錢卻不願勞累的心理,用一些輕鬆的.網上工作吸引求職者,先利用一兩次甜頭騙取求職者信任,之後再利用信任作案。

三、打防措施

一是提高法律維權意識。在整個社會尚未建立起對大學生假期打工的保護機制的現階段,增強學生法律維權意識,最有效方式仍是與用工單位簽訂書面用工協議,協議內容應包括工資標準、勞動時間、工作崗位等。這樣,儘管雙方不屬於勞動關係,仍可參照民法通則、合同法等規定進行維權。

二是提高甄別能力,保持警戒心。廣大學生要透過正規職業介紹機構找工作,在何處打工,一定要告知家長或親友。如果工種有危險性,要看清用人單位是否投了意外傷害險、勞工保險等。特別要注意常見的陷阱,比如傳銷,而不是營銷促銷。

三是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監管。用工單位需將寒暑假等階段性招募計劃報勞動部門備案,待批准後方可實施。需及時發佈並更新網上招工資訊,確保資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如招募名額分配至已簽約的勞務派遣公司的,需強化對派遣公司的考覈,全程監管招募流程。針對這些網絡招聘平臺,網安部門需要加大巡查力度,提升後臺監管,加強網絡治理,淨化網絡環境。

四是警企聯動,注意防範。加強警企聯動,明確職責分工,建立聯動處置機制,切實維護轄區穩定及企業、員工雙方的合法利益。社區民警深入轄區高校,按時發送提示短信,走進校園,現場互動,透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定期發佈典型案例和防範措施,切斷源頭,保護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