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衡量風險與成本 未簽約先談違約金

學問君 人氣:2.73W

春節過後是大學畢業生第一輪簽約高峯期,而準備跳槽的職員也在拿到了年終獎後,安心到早已落實的新單位報到簽約。照理說,能簽約就算不錯了,可偏偏有不少求職者還沒和單位簽約,就開始關注違約金多少的問題。

  “毀約心態”之所以在求職者中蔓延,大多由於已經收到的offer(錄取通知)要求馬上籤約,但是考慮到之後可能還有其他更好的求職或深造機會,求職者只好先簽約再毀約。他們甚至把毀約當成了求職中的一個程序,並且仔細衡量其中的風險和成本。

  那麼在簽約前就關注違約金有必要嗎?提早關注違約金,對你的求職產生了什麼影響?下面是幾個生動的案例,如何衡量風險和成本成了跳槽前首要考慮的問題了。


  違約金的花頭多

  嚴曉旭 27歲行政專員

  不是處世特別老道的人,要不是想跳槽,根本不會關注違約金。

  現在這份工作是我研究生一畢業就找到的,一簽就是三年。這份當時看來還不錯的工作對現在的我,已沒了任何挑戰性。我悄悄出去面試過幾次,前不久,收到了其中一家挺不錯的公司的offer。我這才跑到人事科詢問有關違約金的.問題。

  對於違約金,我的心理價位是1萬元或2萬元。沒想到,我們的違約金是每個月從工資中扣除的400元風險基金。合同到期時,這筆錢會還給我們,但如果中途跳槽,便成了違約金。那時離合同到期沒幾個月了,跳槽最不合算,橫想豎想,只得作罷。如果早知道違約金這樣算,我就不用動跳槽的心了,弄得白高興一場。

衡量風險與成本 未簽約先談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