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90後"大學生進校門就該職業規劃

學問君 人氣:2.72W

還在他們踏進高校之前,首批“90後”大學生,這一羣體就已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他們和“80後”、“70後”的大學生有什麼不同?他們是否真的是強調自我、缺乏責任心、理想信念的一代?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批大學新生思維更活躍,想法更獨立。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希望人們不要硬生生地給他們貼上“另類”的標籤。

  開學第一件事裝空調

“還記得到學校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嗎?”記者問浙江大學人文基地班08級的新生趙怡和她同寢室的4個女生,她們全是1990年出生的。

“裝空調!”4個女生幾乎異口同聲,然後立即反問:“夏天這麼熱,沒空調怎麼活啊?”

這種情況在今年的新生中非常普遍。在浙大紫金港校區的學生宿舍,陽臺上滿眼都是空調室外機的影子,而這樣的景象在往年並不多見。在紫金港校區學生宿舍丹陽6幢,朝南的`60間宿舍裏,有51間都裝上了空調。

“往年也有新生會在開學初裝空調,但沒有今年這麼多。90年代出生的他們,生活條件普遍比以前好,成爲‘草莓一族’也是難免。”浙大竺可楨學院輔導員沈律明這樣評價他接觸的第一屆“90後”新生。他口中的“草莓一族”,曾經是專屬於“80後”的代名詞,如今越來越頻繁地被用到了“90後”的身上。“草莓很漂亮,但很嬌貴,不能磕也不能碰。”沈律明說。

入學裝備高達上萬元

小靜是寧波諾丁漢大學金融財務專業的新生。雖然家就在杭州,但報到時,她的“行頭”還是多得有些誇張:兩個旅行箱、三個旅行袋,其他還有大包小包一大堆。

“IBM的手提、三星MP4、佳能數碼相機、DHC淨白修復套裝、香奈兒No19香水……”翻開大包,裏面的高檔貨多得讓人吃驚。

“女孩子從十六七歲就應該開始保養,我讀高中時就開始用這些東西了。”小靜說,“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找工作面試什麼的,機會纔會更多啊。”

“手提、相機什麼的,她的同學也都帶了,我想這些東西現在也不算太稀奇了吧。”小靜爸爸大致算了一下,新學期爲女兒準備的新行頭,花費大約超過2萬元。

而這樣的裝備在“90後”新生中非常普遍,一個新生進校時的裝備花費,就差不多要1萬元了。

“愛花錢、會花錢,才更有動力去賺錢。”“90後”新生的消費觀、理財觀也很獨特,他們認爲,花父母的錢是理所應當,但花自己賺的錢更安心。

“讀大學了還跟父母要錢,好像有點丟臉。”小顧是浙江工商大學08級的新生,還沒開學,他就和朋友一起在淘寶上開了家服裝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賺一千多元。”

“上學後我會考慮去做點兼職,儘量花自己賺的錢,這樣心裏會更舒坦,也會讓自己慢慢獨立。”浙江工業大學的何花同學這樣告訴記者。

 還沒開學就和同學混熟了

還沒開學,一些“90後”新生已經在網上互相打得火熱了。“08東方財經學院”,是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08級新生建的一個QQ羣,雖然羣裏聊的都是一些瑣碎事,但不少“90後”新生在這裏找到了“組織”。

“填完高考志願後,我第一件事就上網找學校的資訊,這個羣是我無意中發現的。”“若離”(網名)是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08級英語系的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她正式成爲了這個羣的一員。幾十天下來,“若離”已經跟準同學們混得很熟了。

“以前聽說大學裏的同學都各管各的,但我已經在羣裏認識很多新朋友了,有同專業的,也有外系的。”“若離”說,學校規定大一新生不能帶電腦,所以他們現在最迫切的任務,是趕緊找時間來個“真人見面會”。

“08級的新生都很活潑,尤其是男生,會非常主動地跟老師、學長打成一片,不像我們以前那樣,看到老師都要緊張半天。”浙大生工食品學院07級的姚同學,是08級的學長組中的一員。小姚說,現在每天耳邊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自己所帶新生那一聲聲“學姐”的稱呼:“經常會有新生打電話過來,問一些住宿、選課和分班的問題,感覺他們有着強烈的與人交往的願望。”

剛進校門就有職業規劃

“這一屆新生比‘80後’更活潑、更有想法,展現自我的願望也更強烈。”在有10年輔導員經驗的浙大求是學院李金林老師眼中,“90後”新生表現出了強烈的自我規劃意識。

“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有時候講話我都跟不上他們的節奏。”閆嘯是浙大求是學院丹陽青溪學園的輔導員。出生於1984年的他是典型的“80後”,但面對這羣今年剛入學的“90後”新生,閆嘯也有些“招架不住”。

“才接觸了沒幾天,我就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這屆新生對未來有非常清晰的規劃。將來要選擇什麼職業、要不要出國,這些我們讀書時大三以後纔會考慮的問題,他們現在就已經有非常明確的想法了。”因爲剛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閆嘯忍不住拿自己跟這屆新生做起了比較,但面對“90後”新生們的“早熟”,閆嘯還是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