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景點介紹>

虎丘的景點介紹和發展

學問君 人氣:2.33W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的景點介紹和發展

虎丘古蹟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樑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臺等。

(一)主要景點介紹

虎丘入口:虎丘的山與寺,有與衆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特點,山藏古寺中,山藏古寺中,虎丘的美景全在寺裏,全在寺裏,從正山門向裏望去,裏望去,可直視虎丘山頂的雲巖寺塔。

虎丘塔:雲巖寺塔俗稱虎丘塔,建於五代末,周顯德六年(公元959 年),距今已一千餘年。雲巖寺塔高七層,呈平面八角形,是一座磚身木檐仿樓閣形寶塔,虎丘塔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虎丘劍池:虎丘最神祕,最吸引人之處的古蹟和泉巖奇景,是“虎丘劍池”,這四個大字鐫刻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裏,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爲吳王殉葬,故名劍池。劍池寬六十步,水深近二十丈,池形狹長,南寬北窄,好像平放的寶劍,兩旁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半空飛樑渡澗,氣勢雄偉奇險。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爲"天下第三泉"。

斷樑殿:著名的元代建築遺存“斷樑殿”,俗稱二山門,始建於唐,重建於唐,重建於元至正四年(公元1338年)。殿內屋頂主樑是由兩段園木接成,殿內屋頂主樑是由兩段園木接成,重建於元至正四年(公元 年)。殿內屋頂主樑是由兩段園木接成這是古代建築匠師的智慧結晶。 這是古代建築匠師的.智慧結晶。

憨憨泉:憨憨泉相傳爲樑代天監神僧憨憨尊者所鑿,爲紀念這位拙井者而名“憨憨泉”三字爲宋代大書法家呂開卿所書

試劍石:這塊形似劍截的大石便是傳說中的吳王“試劍石”

真娘亭:古亭爲真娘墓旁的紀念亭,真娘胡瑞珍,能詩善歌,安史之亂時被惡人騙賣墮入妓院,老鴇強令真娘接客,遂投環自盡。

點頭石:白蓮池以傳說生公說法時池生千葉蓮花而名,池中“點頭石”是一塊留存下來的點頭頑石。

二仙亭:二仙亭始建於宋,重建於清嘉慶年間,亭內石碑上刻有陳博,呂洞賓二仙像。

(二) 虎丘的發展與保護

解放後,由於政府重視,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虎丘的保護、建設、發展。建國後,1953年6月蘇州市設立園林管理處,並組成園林古蹟整修委員會,接管虎丘及其他園林名勝,進行管理和維修,逐步對虎丘全面修葺。1955年陸續新建了放鶴亭、涌泉亭、孫武亭,開通了環山河。1956年建造海涌橋,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趨,重建花雨亭。1959年重建通幽軒、玉蘭山房,整修了小武當、十八折和環山路。1966年到1967年“文革”中,虎丘整修和建設陷於停頓,受到了人爲的破壞,石刻、佛像、匾額、楹聯、書畫損失嚴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起,虎丘進入恢復發展時期。

1980年重修小吳軒,整修冷香閣。1981年重修照牆及頭山門。1980年至1982年在東山廟遺址、隆祖塔院遺址一帶,新建了萬景山莊。園內陳列着數百盆樹樁和水石盆景。1982年在後山新建分翠亭、攬月榭。1989年,開始大規模對失修、破損的建築、石刻、匾聯逐步進行維修、保護和復原,重建了千頃雲閣、五賢堂,以及周圍種植享有“茶中王種”之譽白雲茶樹的“雲在茶香”等景點。2003年起相繼恢復了西溪環翠、書檯鬆影,對宋代石觀音殿遺址進行了保護。同時注重自然景觀建設,植樹兩萬兩千多株,春花、夏蔭、秋果,冬翠,四時佳景清麗可人,千古名山生機盎然,形成了宜人的綠島小氣候,成爲鳥類爭相棲息的場所,更是現代人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絕妙去處。

爲了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豐富景觀內涵,虎丘山風景區管理 處在近幾年中根據虎丘歷史上“三市三節”的傳統,成功推出了 “虎丘藝術花會”和“金秋虎丘廟會”兩項特色旅遊活動,一春一秋、一靜一動、一雅一俗,相互呼應,相得益彰,使古老的虎丘又添新意,更加迷人。

TAGS:虎丘 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