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案例

學問君 人氣:2.45W

鄉下人家是樸素的、自然的、淳樸的。庭院前紅瓜綠藤、庭院後的鮮花竹筍、自在的雞羣鴨羣、隨意自由的生活方式,常令我魂牽夢繞。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蒐集了《鄉下人家》教學反思案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案例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案例一

週三去泗水第一書記所駐村泗張鎮石門小學送課,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既興奮又緊張,高興的是有了出去鍛鍊的機會,緊張的是面對農村的孩子怕自己講不好,失去了送課的意義。自從杭州學習歸來後,就開始準備備課,直到講完心裏才踏實下來。下面就說說上課的感受。

第六單元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共選編了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描繪了風光迷人的鄉村景色。《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一共7個自然段,前6個自然段寫景,最後一個自然段抒情,描繪了鄉下獨特、迷人的風景。作者抓住了鄉下人家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展現了恬靜祥和的農家田園生活,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歌頌了鄉下人家勤勞淳樸、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

在教學中,我以讀爲主線,透過“選讀探究——品讀感悟——朗讀再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讀中賞詞、品句,讀中積累、感悟,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充分尊重學生閱讀中的獨特體驗和理解。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由於和學生第一次見面,採用了課前談話的形式,聊一聊村子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這樣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活躍課堂氣氛,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對上課內容做適當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掃清字詞障礙。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爲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其次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的獨特迷人的場景,並談一談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這樣對整篇課文有個整體感知,初步體會鄉下人家景色的美。

三、研讀品味,感受表達方法

這一教學環節是這節課的主體,擬緊扣文字中“瓜藤攀檐、雨後春筍、雞羣覓食、月夜睡夢”等幾個主要場景,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幾個擬人句、作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品讀、想象、思考、體驗,發現和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語言特點,品悟語言之美,感悟鄉下人家之樂,體會對比及擬人等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作用。如:“瓜藤攀檐”畫面中,學生在石獅子和瓜藤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的對比中,感受到別有風趣一詞的含義。“雨後春筍”一段抓住一個“探”字,透過引導學生做動作,體會到擬人化手法運用的巧妙。“雞羣覓食”讓學生想象雞和樂融融的情景等等。並在“雨後春筍”一部分相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從中領悟作者遣詞造句之精妙,領略表達技巧和表達的效果的統一,同時滲透人文培養與其中。

四、回顧整體,感悟中心。

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後交流品味,最後再回到這條主線上來。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在執教完本課之後,我反思了一下,在實際教學中,基本上完成了預定設計,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談出自己的感受,但是班上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而且他們很少有人走出這裏,對於鄉村風光,他們早已經習以爲常了,儘管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生動,清新秀美,也不能吸引他們,學生交流時的方式、語言顯得單一,這也是我對學情瞭解不夠的原因造成的。其次學生的讀後感悟能力比較強,但朗讀再現的能力較弱。學生課文讀的很熟練,我自己的示範能力不好,找到班裏讀書最好的學生示範的時候,很出乎我的意料,竟然一點情感也沒有,只是流暢的讀下來,這時,我不僅有些失望,也緊張起來,在引導下,能知道哪些詞重讀,但就是讀不出來。後來,我就硬着頭皮示範讀了一遍,讓學生齊讀時,有了那麼一點點進步。座談的時候,聽學校老師講,他們平時都不訓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也可能有聽課的老師,學生也放不開吧。這也是我今後要努力提升的地方。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案例二

《鄉下人家》 透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 ,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透過教學《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我感覺以下幾個方面有些收穫與大家共享:

一、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在學習第五、六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場景,喜歡讀的同學就練習有感情的讀,喜歡背誦積累的就練習背誦。彙報交流時,不僅讀給大家聽,還要說出就喜歡的理由,說後又帶着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讀,每個人都不一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題氣氛異常活躍。

二、給學生學會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四年級下冊課標中有一個學習要求,既初步學會理解課文的幾種方法,如: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等等。教學中注意了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閱讀。對文章的重點段落反覆閱讀,能夠使學生很快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課文的每一個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處處講,處處讀,這就要有選擇的讀和講。對於較難理解的,對於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都要重點來學習,來讀。如:作者透過對動植物擬人化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對雞的描寫,紡織娘唱歌等等,都寫得非常生動、形象,不僅要充分的讀中感悟,還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多層次的讀和指導,讓學生在評、讀、悟中提高了朗讀能力。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務和要求。

“ 初讀 “ :感知課文內容,解決字詞,質疑問難。

“細讀”。質疑後,邊讀邊想邊議,弄清文章段落層次,把握文章結構,梳理文章脈絡。

“精讀”。感情朗讀重點語句,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澄清疑點,讀出味道。

“自由讀”學生透過讀,披文入境,融情於聲,以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讀水平的作用。

總之,回顧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在整節課中能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同時也感受到學生語言的貧乏,好詞佳句積累欠缺,今後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督促其多讀書,多積累好詞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