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9.53K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雷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1

《雷雨》該課屬於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文字優美、生活感強,同學們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受到雷雨將要到來的壓抑、下雨的酣暢淋漓、雨過天晴的清新。

最初我的設計是隻講第一部分雷雨前,苗老師在聽過我的課之後提出建議:

第一,簡單的字可以換組詞這種方式識記。

第二,只講雷雨前的部分,太過單薄。這樣一篇文章,文字紮實優美,爲什麼不學完呢?第三,把生字落實到最開始,同時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三個部分落實到讀。

於是我把這節課重新設計,生字的識記依舊還是重點,書寫生字指導方面“雷、垂。”“垂”字橫畫、豎畫爲主筆,橫畫之間間距相當。

在指導朗讀方面,我主要抓住了“雷雨前的壓抑”“雷雨中的酣暢”“雷雨後的美麗”讓同學們反復讀,反覆感受,首先借助圖片感受大雨將至的擔憂、害怕,先說說自己的感受,再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雷雨下下來的急且大透過“譁、譁、譁”有節奏的停頓讀出來。雨過天晴的美麗景色先欣賞一組圖片,同學們再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投入進去讀。

透過這次講課,我認爲讀落實到每一次理解和表達中要更加簡潔,把語文簡單到“讀”和“寫”,讀是我更容易忽視的一個版塊,所以能夠讓學生把文字真正讀出文字的韻味纔是當下低年級的教學追求。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2

《雷雨》一課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炎炎夏日,閃電雷鳴,聲聲蛙鳴,美麗彩虹……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

雷雨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看圖與讀課文相結合的方法,啓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受和想象雷雨的特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圖文結合,朗讀感悟。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低年級學生所需要的。如,課文第一段“黑沉沉”這個詞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學生透過看圖,知道雷雨前的雲很黑、很厚,所以看起來“黑沉沉”的。

在指導朗讀時,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朗讀,感悟雷雨前、雷雨中景物的變化。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這句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自然景物的特點,“烏雲——黑沉沉”、“樹葉——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來理解朗讀,並結合情境畫面領悟雷雨前景物的特點。

再如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這句時抓住“越來越亮”、“越來越響”結合課件,體會閃電一次比一次亮、雷聲一次比一次大、刺耳。並聯系生活實例,嘗試用“越來越”說句子。學生結合課文能夠說出雨越下越大,雪越來越白等。

二、注重積累,加強運用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

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在課堂中透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感受垂和落的區別學生透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着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然後就“垂、掉、落”這三個字進行了詞語的訓練。

三、多樣形式,指導背誦背誦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

《雷雨》一文語句生動、簡短,朗朗上口,是背誦積累的佳作。課堂上,透過展示圖片、填空、兒歌的.形式指導背誦,學生在學完了課文的基礎上基本上就能夠背誦課文了。

講完課,細細琢磨,這節課我還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很多事情趕到一起,備課不夠充分,課件操作不流暢。

二是朗讀時,還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三是放手不夠,授課過程面面俱到。結合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在今後的聽評課中,我會向各位老師多學習,精心打造生本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3

《雷雨》這篇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

語言生動優美,內容條理清晰,插圖形象生動,課文形象的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不同特點,在教學本課時,我根據課文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認識基礎,讓學生回憶夏天雷雨到來之前,雷雨之中和一陣雷雨過後天氣的變化及自己當時的感受和周圍環境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觀察自然現象的慾望。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學習,透過兩幅圖的比較感受雷雨中和雷雨後的變化。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勾畫出自己認爲寫的好的詞語,在讀中體會詞語的意思。

並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享受雷雨爲我們的生活增添的樂趣。

教學當天,正好颳起了沙塵暴,天瞬間昏暗了下來。我趁機讓學生仔細觀察,寫一篇觀察日記,藉機訓練學生的觀察好寫作能力。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4

《雷雨》這次課堂教學活動留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可是課後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雖然不乏有成功的地方,但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也清晰的展現出來。

本節課我注重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效果比較顯著。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如自主識字,合作識字,在具體語境中識字,降低了識字教學的難度,突破生字教學的難點。

尤其讓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不僅讓學生體驗分享的快樂,還讓學生學會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識字經驗,增強了他們的識字能力。同時,爲他們以後的識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渠道,使他們有“法”可循,有“法”可用。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採用多種手段體會“壓”等詞語,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做到“讀中感悟”而非“感悟後讀”。

教師範讀,師生互評,體現了學生的學習地位,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學生透過不同的聲音來體現雷雨這種奇異的自然現象,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作者語言的精煉、優美。

從本次教學中讓我意識到今後應該在這些方面努力:

1、朗讀訓練的層次性。雖然課堂上重視了朗讀訓練,讀的形式也比較多。但是朗讀的層次性不強,大多數學生沒有達到一遍比一遍讀得好,一遍比一遍有進步的效果。在感悟的基礎上還要加強朗讀指導。此外朗讀的指導評價還遠遠不夠,評價語言也比較匱乏。

2、對文章的把握力不夠、教學機智仍然欠缺、對教材的處理有點散等等。教學環節不夠清晰,有些環節的時間可以縮短一些。

3、教學本課時,還沒到雷雨季節,學生切身感受不深,上課時,由於教學條件的限制,應該多采用一些多媒體資源,加深學生的感受,學生的語言就不會顯得蒼白無力了。

這次教研活動,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係重大。今後,我更需要的是不斷地努力,只有我們爲學生搭建起足以讓他們展示舞蹈的平臺,學生才能還我們以精彩!

小學雷雨教學反思5

《雷雨》是小學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透過學習課文初步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一、在課文開始時,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透過音效,引出課題。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雷聲和雨聲,身臨其境,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爲後文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注重生字詞的教學。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字詞教學本身就比較枯燥,因此我採用了自由讀、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做動作讀等多種形式的認字活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氣氛也比較高漲,獲得的效果也不錯。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兩幅插圖,在此基礎上我又補充了雷雨前的圖片,力圖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都說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上完本節課時,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心裏素質較差,缺乏調控能力,緊張情緒貫穿師生,貫穿於整堂課。由於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整堂課顯得非常沉悶。練習用“越來越____”句式說話時,學生的思路沒開啟,沒有及時地進行引導,教學過渡不夠自然。

學生在看圖片複述課文時,語言不夠精煉,隨意性較大,使這一環節沒有達到我所預設的效果,這主要是教師本身的隨機教育能力欠缺的問題。我深知,在教學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學習和改進的地方,例如:語言基本功、普通話、字的書寫等等。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課後的教學反思。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地努力,慢慢地改進,讓我的課堂逐漸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