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精選11篇)

學問君 人氣:2.65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精選11篇)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1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僅僅十二個字,質樸的語言,平實的文字,正是老人對一家三口這些年相知相伴最真實的評價。

《我們仨》,只有165頁,卻讓我感觸頗深。我在清明節放假期間回家和返程的火車上讀完的這本書。一路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享受書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如同四月的微風拂面般柔和,如同細雨滋潤心田,如同陽光暖人心扉,一切都是那麼平凡。

我開始靜聽平凡。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簡短的文字,僅僅講述一個關於夢的故事,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兩位老人的真情。夢裏,她尋找忽然不見了的他,是那樣的急切,如現實一般。而他安慰她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她說,“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着無言的感動。

我繼續靜聽平凡。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一個夢境如真的“萬里長夢”。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鍾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從這裏,老人開始了漫長又焦急的等待。幸好,她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說:‘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裏,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裏暖暖的,心在微笑。平凡的話語,平凡的人和事最能感動人心,確切的說是觸動了我們經歷過卻不曾在意的人情事。走着走着,終於,他們在“空氣鬱塞,叫人透不過氣似的”古驛道上相聚了。“不用說話,都覺得心上舒坦”,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楊絳老人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後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溼潤了雙眼,心也在流淚,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阿圓“回自己家裏去了”,載着鍾書先生的小船變成了一葉小舟,“我眼看着一葉小舟隨着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衝入茫茫雲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這個“萬里長夢”結束了,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了。

我依舊靜聽平凡。

第三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她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這部分裏,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着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讓人能夠感受到什麼是相濡以沫的是最後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確是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真實的寫照。我靜聽着老人講述“我們仨”的平凡生活,也喜歡上了老人說的“探險”。無論是散步,還是去度假,或是去圖書館,好像都是在“探險”。也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探險”,他們搬入新居,開始自理伙食,開始平淡中充滿着趣味的生活。阿圓的降臨帶給了一家人很大的樂趣,也是因爲有了阿圓纔有了“我們仨”的故事。

喜歡父女倆的對話。面對兩年不見好像已經不認識的爸爸時,她猜疑的監視着,晚飯後,阿圓對爸爸發話了。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她要趕爸爸走。

鍾書很窩囊地笑說:“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這樣絕妙的對話,媽媽怎能不記住女兒吐露的每一個音符句語?又怎能不說“阿圓和爸爸最‘哥們’?我們也能想到楊先生面對女兒的離去,內心是有多麼的不捨。一年之後,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這裏,有誰不爲之動容呢?

樸實的文字,講述了“我們仨”最真實最平凡的生活,而現在留在先生心裏的一定是那些年“我們仨”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有苦有甜有笑有淚,平凡的小家,因爲有“我們仨”,幸福快樂。

我靜靜地聽完了一個平凡的家的故事,現在,我要去認真體會我們一家五口的平凡的生活。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2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爲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覆覆讀了幾遍,讀到開心處我跟着歡笑,讀到坎坷處我隨着難過,讀到離別處我心酸,讀到傷心處我落淚。但在楊先生的字眼裏始終波瀾不驚,彷彿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那樣淡定、寧靜。我只想看他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嘆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懷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語調之中卻又透露出希望,不執念,認真生活,這亦不失爲一種作者給予讀者的財富。讀到最後才慢慢讀懂了書開始她做的那個長達萬里的夢,原來就是現實的虛化。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用文字記錄的不僅是對至親摯愛的思念,更是一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就算幸福?讀了《我們仨》,讓我讀懂了什麼是幸福。因爲正是楊絳,讓我深深的領悟到,幸福是一種不太確定的東西,因爲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覺體驗的東西。在她們心中沒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態。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不管在什麼狀況下,她們都會從中尋找快樂的源泉。其實幸福的關鍵是感知能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現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楊絳的一家不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不論遭受着怎樣的苦難,她們永遠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愛!因爲"我們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

楊絳的一家,很好的詮釋了"情感",她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她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們沒有所謂的愛情基礎,但是幾十年風雨歷程,攜手走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爲他們的幸福所折服,爲他們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對中國這個著名家庭的親情故事,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

石康說"這個家庭爲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爲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

現代的高科技給我們提供了聯絡感情的平臺,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是我們還有那份平淡真摯的情感嗎?似乎人與人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厚。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缺忽略了身邊最真實的感情!當飛機、高鐵讓我們毫無阻隔的飛越千山萬水,讓我們的生活沒有距離的時候,我們心的距離是拉近了,還是越來越遠呢?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身邊最平淡的美麗。當我們抱怨愛人不夠體貼、不夠浪漫的時候,我們是否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沒有用心去體會這平淡中的幸福呢?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無疑給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捫心自問,生活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是否還是原來的樣子?面對愛人,我們做到愛他如同愛自己嗎?面對父母,我們做到像父母對我們那樣對待他們嗎?面對朋友,我們做到真誠相待嗎?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嗎?

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可以改變你的心態,可以讓你變的更加珍惜親情、愛情、友情。

近代著名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那是因爲他的靈魂不朽,他的影響不朽。

這句話送給已去的楊絳先生最合適!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3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一個夢,從開篇至結尾,在這個長達萬里的夢中,有的只是對過去點點滴滴的回憶。“我一個人思念着我們仨。”《我們仨》用文字編織着這場夢,構造了那一幅幅溫馨動人的畫面,情節亦真亦幻,但溫情終究不會作假,它像平靜湖水中落入的那顆小石子,泛起我們心中的漣漪。

楊絳先生的前半生是令人豔羨的,攜手與之相濡以沫的丈夫,她與錢鍾書先生經歷過戰火、疾病、文革,他們相守相知,對於他們關係的形容,“親人”比“愛人”似乎更爲貼切。他們孕育了愛情的結晶,聰明伶俐的錢媛出生了。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傢伙爲楊絳和錢鍾書先生的二人世界增添了無數歡笑。從英國到法國,從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錢老雖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但平

日生活中卻還需要楊先生照料;楊先生雖將家裏打掃的整整齊齊,但半夜卻會怕鬼,晚上走夜路還要靠着女兒;女兒時常與父親在家打鬧,爲究竟是誰將房間弄亂而爭吵不休。就是這麼一個生活平淡如水的家庭,但溫暖之情溢於言表,他們將對彼此之間的愛用陪伴和關懷錶達,它不算熾熱,卻恆溫,三者間從未對彼此說出那矯情肉麻的話,但每個人心中對於這份感情都瞭然於胸並悉心經營。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說:“絳,好生過。”她說:“娘,我就回去了,回到自己的家。”他們都笑着告別了,本以爲能相伴一生的人就這麼消失了,腦袋一片空白,但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可心裏就好像生了一個個血泡,一想便刺痛的撕心裂肺。寒冷的冬日,沒有女兒再爲她披上一件暖衣,家中再也不用跟在愛人後面收拾他的“殘局”……但那些回憶卻是比寒風還要更刺骨的。越回憶,心越是疼,越是疼,就越放不下……

生死無常,人間從來都沒有永遠。

現在的我時不時地會做那一個同樣的夢,夢中是那模模糊糊的圖像:繁星點點的那天晚上,我在天台上手裏燃着煙火,外公一臉慈祥的望着我,時不時的叮嚀着注意手,小心被燙到。煙花閃爍耀眼,而透過那點點火光,那熟悉的面容,額頭上熟悉的三道皺紋,熟悉的話語,是比煙火更絢爛的東西。但終究沒有人再陪我放煙火了,外公躺在病牀上時,走的安詳,留給我最後一樣東西,是他的微笑,他笑着前往了另一個世界。記得小時候母親問我以後長大了最想幹什麼時,自己脫口而出:“想讓外公過得更好一點,這樣他就能永遠陪着我了!”這句話終是沒有實現,越來越大後,學業越來越繁忙,外公在老家,不能常常回去,只能在節日時打個慰問電話,外公又不善言辭,接電話時說話斷斷續續的,只問我好不好,問起他時,每次都說很好,讓我放心,而我就真的放心了,以爲他還是以前那個天天陪着我玩耍的外公,直到知曉他已經病入膏肓時,已經遲了。外公不想打擾我的生活,他只想我還是那個童年時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兒,他不奢求自己的生活會有多好,他一生最大的心願只是他的外孫女能惦着他,念着他。

可那個小女孩現在只能在夢裏,一個人思念着她的外公了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要聽到大風吹過峽谷,才知道那就是風;我們要看到白雲浮過山脈,才知道那就是雲;我們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過。現在想愛卻沒有那個愛的對象了。

人生這一輩子未知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不能確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但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珍惜現在,人生最永恆的擁有就只是珍惜了。乘自己還有能力時,能愛就愛吧,想做的事就去做吧,纔不會留下遺憾。

夢終有醒的那一天,你不可能永遠陶醉在夢境的美好,睜眼看看現實吧,美好是會破碎的。所以,珍惜才更爲重要,將這份美好永遠儲存在你的記憶裏吧,那是你人生之書中一頁沒有人能走進的篇章,它似乎還帶着淡淡的油墨香,它是你永恆的收藏品,在亂世中於你心中佔據着一個安靜的位置。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4

對於楊絳老先生,我的瞭解還只是停留在初中那篇課文《老王》上。整篇文章語言樸實無華,但字裏行間卻深深映出她對老王的愧怍。在《我們仨》中,我又見到了她那樸素而真摯的語言。那一家子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在她淡雅、寧靜的筆觸下,化作墨跡,浮現在我眼前。

隨老先生走入她記憶的漫漫長河,我伸手撈取着一塊又一塊的碎片。碎片上,映着一件又一件的生活瑣事。從一起做飯泡茶、學習讀書,到女兒降生、動物園遊樂,沒有一件事不是映着親情的光輝。他們一家其樂融融的景象都在楊絳老先生的筆下展現出來。但其中,也不乏艱難的時期,比如在文革時,一家人不得不在外人眼中徹徹底底隔離開來,來往都要小心翼翼。即使這樣,他們一家仍緊密地靠在一起,度過這段艱苦歲月,迎來曙光。但人終將老去,迎來最後的時光。隨老先生踏上古驛道,我彷彿也經歷着那段生死離別。老先生的女兒身體越來越差,漸漸住進醫院,最後悄然離世。而她的伴侶也因此事倍受打擊,先她一步而去。他們仨,到最後只剩下了她一個人,在寒風中孤獨、無助地飄蕩。儘管經歷着錐心的痛苦,楊絳老先生卻能以她那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態度整理並完成了《我們仨》這部感人至深長篇散文。

亡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只剩回憶可以追尋。從這篇散文、從楊絳老先生的筆下,我彷彿真切經歷了一遍他們這麼多年來的生活。我驚歎於在楊絳老先生的筆下,記錄的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事、瑣事,竟然能夠如此妙筆生花,生動地再現出當年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而這些細節之處,正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楊絳老先生的這篇散文,不僅讓我體驗了他們仨的生活,更讓我能夠重新思考、回憶這幾年來我們家裏那些溫馨、動人的小事、瑣事。

在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姥姥、姥爺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來喝水吧。""吃點水果。""出去多穿點衣服,彆着涼了。"這些話不光是我,我相信許多人都聽了不下上百遍。這些話,現在給我的感覺大多隻有兩個字——嘮叨。但這本書使我能夠重新思考他們說過的這些話。同樣的叮囑,不厭其煩地重複,不知他們是何等地關心我們才能做到這樣。他們之前關切的話語,因爲我的不耐煩,已經隨風離去。而現在,我終於認識到了這種關愛。我無法追尋已經錯過的愛,能做的唯有好好珍惜往後他們的叮嚀。真情,現於瑣碎的話語中。

乘船在記憶的海上航行,找到的另一件寶物就是來自父親的平日裏的玩笑與教誨。我爸爸平時很喜歡跟我侃大山,他的話語總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但這次重新回憶,我才發現這些話裏蘊藏着深刻的道理。爸爸講的話中總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尤其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這種獨特的教誨不僅能透過令我發笑讓我由陰轉晴,更能讓我從心裏領會接受,從而在思想上得到一種解脫。可惜的是,有些道理我之前僅僅是一笑而過,或者是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在今後,對於父親的話,需要多一份專注,聽在耳畔,記在心田。真情,現於真心的教誨中。

船行許久,我又看到另一件寶物,那便是母親的呵護和溫暖。在我鼻炎嚴重的時候,我媽媽十分着急,一個月下來添了許多白髮。她四處打聽治療鼻炎的名醫,早上4點就去醫院門口排隊爲我掛號。那是已是深秋,雖然媽媽穿了厚的外套,但凌晨的風依舊十分寒冷。看完醫生,我才發現媽媽在一個勁地打噴嚏。在很多其他事上,媽媽也經常爲了我而犧牲自己。而我有時還會因爲自己的任性而做出一些傻事。今後的日子裏,對於母親的呵護,需要少一些任性,受於自身,饋於行動。真情,現於溫暖的關懷中。

感謝楊絳老先生的這篇散文,樸實的語言,瑣碎的小事中讓我體會到了真情,也讓我能靜下心來,重溫生活中那些溫暖的小事。透過重溫這些小事,我才明白,最親的人,永遠在離你最近的地方,關注着那些不太可能會注意到的細微之處,並傾盡全力去關懷。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5

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飽經生活,用溫暖的筆墨敘述生活,思念親人。在九十多歲高齡,出版《我們仨》,帶着我們走入她的內心,去感受她對親人、對生活的熱愛。

錢鍾書、楊絳夫婦文學、語言學術造詣深厚,在讀《我們仨》後,不談他們的學術成就多麼斐然,僅去體會她們恩愛溫暖的婚姻生活。

1935年7月,用楊絳媽媽的話說,腳上拴着月老紅線的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到英國牛津求學,開始了他們的婚後生活。

自此在整個家庭生活中,我們仨患難與共,相互理解與支援,堅守自己的信仰,沒有抱怨,不管經歷什麼艱難坎坷,對生活始終抱有積極的態度。

面對簡單而樸白,清新而脫俗的文字,我不敢妄加評論,唯有深深地感悟。

縱觀錢鍾書和楊絳的幸福婚姻:

一是取長補短,苦中作樂。錢鍾書在學術上被譽爲奇才,但生活上卻“拙手笨腳”,分不清左右腳,拿筷子像小孩子滿把抓,但楊絳從不嫌棄,耐心而有趣的慢慢幫助他。儘管留學生活比較艱苦,但我們玩着學做飯,很開心。鍾書吃得飽了,也很開心。他用濃墨給我開花臉,就是在這段時期,也是他開心的表現。

寓教於樂,錢鍾書竟然學會了劃火柴、做飯等生活中的一些瑣碎事情。楊絳先生情商高,與外界溝通好,能把生活儘量安排周全,創造好的生活環境。不論生活還是工作都各取所長,將家庭每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二是相互欣賞,一往情深。錢鍾書打翻墨水瓶染了桌布,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砸了檯燈,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弄壞了門軸,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顴骨上長了疔,楊絳爲其治好且不留疤痕。於是他對楊絳的“不要緊”深信不疑。錢鍾書稱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錢鍾書寫《圍城》期間,楊絳不惜做“竈下婢”,鼓勵支援錢鍾書寫作,錢鍾書也將《圍城》獻給楊絳先生。錢鍾書和楊絳說:“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三是泰然自若,處變不驚。不管世風如何,不論身份如何改變,他們一以貫之地保持低調平實的作風,淡薄名利,寧靜超然。大到在上海淪陷期間,飽經憂患,也見到世態炎涼。但他們把日常的感受,當作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錢鍾書哮喘病發,呼吸如呼嘯。楊絳不知輕重,戲稱他爲“呼嘯山莊”。小到我搭毛巾,邊對邊,角對角,齊齊整整。他們兩個認爲費事,隨便一搭更方便。不過我們都很妥協,他們把毛巾隨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齊。我不嚴格要求,他們也不公然反抗。錢瑗每逢爸爸“因病請假”,小兒賴學似的心虛害怕,就用來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嚕胡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着。”

楊絳曾說,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只不過各家各個樣罷了。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

四是互爲角色,相親相愛。錢鍾書既是楊絳的老師,又是個弱小的孩子,楊絳是錢鍾書的學生、媽媽、保姆。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爲最大的。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如有問題,問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婚姻家庭中的愛是需要扮演很多角色的,只要愛着對方,什麼也願意去爲他(她)想,什麼也願意爲他(她)做。

楊絳告誡年輕人: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援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正是因爲他們的如此種種,才創造了自己的幸福婚姻和生活。

對於愛情也好友情也罷,我對他們的態度和做法深信不疑!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6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寫《我們仨》,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讀來,更驚覺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緻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態。

隨夢入境,而先生的夢並非虛幻。三人走散了,溫馨的家永遠沒了。年頭和年尾,老先生相繼失去兩位親人,這份傷疼是以如何的強勁摧殘風燭殘年的老人?我從先生文字裏懂得:“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由熱熱鬧鬧、相扶相持的三個人變成孑然一身,孤單落寞的日子更顯往日的歡樂。先生無窮無盡地追憶丈夫和女兒,相思之苦,肝腸寸斷。“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一片黃葉,守望生命終極。生命有限,情海無邊。先生的堅貞和守護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銘心,與日劇增,但先生在頑強繼續。她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用她的話說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堅強與豁達讓我想到胡楊林,千年風範,堅韌不拔。

先生博學強識,知識淵博,聲望極高,然讓人感嘆的是她爲了愛情甘願屈居並付出,用智慧和大愛精心營造着家編織着生活。“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在先生回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種樂天和自信是彌足珍貴。“不要緊”是先生給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兩撥千斤的力量承擔家庭重擔,免除後顧之憂,乃錢老先生的福氣。更讓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務事並沒有捆住先生的手腳,影響她的事業,書中寫到,讀書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愛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蘊深厚、通靈炫目,神祕瑰麗,女人能將人生演繹如此精彩的莫過於先生。

不管世風如何,也不管身份改變,先生一以貫之地保持低調平實之風,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寫到,“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已,不求有名有聲”。老夫婦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卻不要辦公室,不用祕書,有車也不坐,除非到醫院看病。誠實的品格同樣躍於紙上:“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語言,需要氣質和定力來支撐。說實話、幹實事,做人起碼的要求,卻總是難以實現,而先生風雨百年,仍能如此,這便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了。

感謝楊絳先生,讓我讀到這樣清新脫俗的文字!感謝先生,告訴我做人做事的真諦即本原、珍惜。反覆品味,我亦進入太虛幻境:夕陽正好,浩瀚無邊的水面如鏡,遠遠望去,一朵曠世蓮花聖潔奪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地綻放、爛漫,任憑風吹雨打,她自巋然不動,唯有清香飄來,沁人肺腑......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7

什麼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什麼是一個溫馨單純的學者家庭?什麼是相守相助,爲什麼最後又會相聚相失?這個假期,隨着一個簡單平凡的主題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隨着《我們仨》的作者楊絳對親人的思念,隨着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樂,艱難痛苦的經歷,陪着我走過了這個暑假

這本書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語氣來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錢鍾書和兒女錢媛。描述他們這幾十年來走過的人生道路。那些親身經歷的坎坷、磨難,也是給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憶的故事。錢媛在英國出生,小時候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也是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成長,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成爲了一名老師。書中大體也講過:錢媛細心,觀察力強,是一個“讀書種子”,這點像錢鍾書。並且錢鍾書也認爲女兒是一個“可塑之才”。說到錢鍾書,作者說他是能力極低的“書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會打理,他也常常自嘆“拙手笨腳”,但是寫文章卻如“一針見血”。所以說錢鍾書是一個典型的“文癡”。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兒玩,在女兒肚子上畫花臉,在臉上畫鬍子。父女也常常聯合起來與作者開玩笑,這樣的錢鍾書也不顯得死板。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圍城》這種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吧。楊絳和錢鍾書一起,享過福,當然也吃過很多苦;雖然留過洋,但也經過戰亂,他們的生活也許是因品到人生的美好而平靜。直到阿媛來到這個世上,這才形成一個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個人。書中也有許多插圖,都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張照片是他們三個人各自的照片,他們自己在各自的房間工作,各不相擾、溫馨和諧,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罷了。

可是,故事的結局並沒有我想象的多麼完美。錢媛於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錢鍾書從一九九八年歲末去世。作者並沒有用多麼悲痛欲絕的詞來描述她當時的心情,也許是作者經歷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許在我們看來,錢鍾書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筆下不過是一個簡單而平凡的人,只是一個丈夫和爸爸的角色。最後他們三個人,還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單單,但生活在回憶中,也算是幸福的吧。故事的結尾是這樣寫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一家人在一起六十多年,轉眼只剩下作者一個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單,想起當年相聚相失過的地方,竟是一個很值得回憶的片段。作者將會帶着錢鍾書和阿媛的信念,攜帶着與他們的回憶,堅定的生活下去。

其實剛開始讀的時候並不知道作者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一開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是美好的還是悲傷的?我開始一篇篇的仔細讀,直到整本書讀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個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個人的悲傷。我也能理解想念一個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媽媽每天都在醫院裏照顧姥姥,中午的時候才能和媽媽見上一面,大部分時間媽媽都在醫院忙上忙下。而姥姥我只見過一兩回。之後姥姥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並且當地醫生無法醫治,只能去北京治療。媽媽坐上火車的時候而我正在補習班上課,媽媽也沒能打個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來後,我們每天在網上聊天、談心。現在幾個星期過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來越濃,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體會的。其實和作者一同回憶她的過去,一同回憶作者家中那些快樂的點點滴滴,回憶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溫馨的生活,回憶他們在一起走過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當然也會有一些快樂的片段,我彷彿就走進了作者的生活,走進了她的夢。直到最後,這本書終於讀完了,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媛。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但也可以說是美好的。

我們仨,這個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了作者許多感情在裏面,對女兒的思念,對錢鍾書的思念。可是歲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時也可以說是無情地,最後還是把他們拆散了。我在作者這個長達萬里的夢中,我還是走出來了,我想在這個夢中,沒有人能夠走進去,這畢竟是他們三個人共同的夢……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8

一紙泛黃的封面,素靜而淡雅,我們仨——三個字赫然在中,正是這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165頁,薄薄的小書,輕輕地,拿在手上看不出裏面的份量,卻承載着63年的風風雨雨。一個學者在回首她的一生,如同孩子般的方式敘述着,她的“懷人憶舊”風格如終是靜謐的,他們三人的相遇、相守到相別,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溫馨可敬的學者家庭,恍如一夢的相守相助、相得相失。我輕輕地翻過一頁頁,心中慢慢被填滿,看到那一句:“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我的淚水潸然而下,寂寞而又堅強的老人,如一盞黑夜中的燈,默默地獨自照亮人生的路程。

然而這盞燈,卻照亮了許多徘徊在黑夜中的靈魂。我相信並不止我一人,在這樣豁達清朗的文字前被滌盪,被震撼。楊絳先生的文字一如《他們仨》的爲人——低調、平實、真切,她在《我們仨》中如是說:“三河裏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我們仨。”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很平實的話語,似乎中央電視臺的《講述》節目,楊絳先生就坐在我們的對面娓娓道來,她的家事,她的事業,她的人生的夢想就這麼小,這麼平凡,只求一家人聚在一起,相守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個優秀的女性骨子裏最溫情的夢想,我們仨聚在一起。

楊絳遇到了錢鍾書,一個是書香門第的才女,一個是出身名門的才子。也許真的上輩子就是夫妻,否則兩人一碰上就一見鍾情並攜手終身呢?她淡泊名利,她十分喜愛英國詩人藍德的一句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前半句是她淡然的心境,後半句則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她自己的寫照。而他也一樣,個性鮮明,不見介石、不參加國宴、不當文學顧問……他們埋頭做着學者應做的本份的事,看書、寫書,專注自己的學術,專注自己的愛。

如果說錢鍾書是紅花,那麼楊絳絕不是一片綠葉,雖然她自甘爲先生的“竈下婢”,但須知這樣的戲語中蘊藏着多少深厚的愛意!當初不識柴米油鹽的蘇州小姐、古月堂前吟詩作賦的翩翩少年,一起經歷過戰火、疾病、文革還有生離死別,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他說:“絳,好生過。我有沒有說‘明天見’呢?”簡單兩行字,卻讓我深感死亡給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綻出一個個血泡,心裏刺痛得卻聽不到一聲叫喊。一個陪伴自己經歷大半輩子的人忽然消失了,讓人措手不及,腦袋一片空白,忘記了呼吸,忘記了自己還活着,世界頓時就像缺氧的棺木,讓人找不到一絲生存的慾望。

兒女親情,人一生中最難割捨的。當看到楊絳以夢幻的筆法寫千里長夢,其實我心裏已經悽然。錢瑗,先生唯一的女兒,她是他們的驕傲和依靠,但永遠讓她牽腸掛肚,先於父母而蘭催蕙折,怎不令人扼腕!將心比心,白髮人送黑髮人,作爲娘誰不斷腸?我忍不住幾番掩面落淚。然而,先生卻掩埋哀傷,絮絮叮嚀:“圓圓,阿圓,你走好,帶着爸爸媽媽的祝福回去。”“鍾書說:叫阿圓回去,回她自己的家裏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阿圓清澈的眼睛裏,泛出了鮮花一樣的微笑。她說:“是的,爸爸,我就回去了。”在母親的筆下,女兒已經是永生了,“死者如生,生者無愧。”

一盞青燈,照着一個溫柔堅強的靈魂,在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也許在漆黑的夜裏仍會有深深的傷痛,但這一幅畫面已經不朽,這一盞燈火永遠長明。夜深了,我收拾起書本,看一眼熟睡中的他和他,輕輕地關上案邊的檯燈。我知道,從明天開始,一定會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9

還記得與楊絳先生《我們仨》這本書的偶遇是在幾年前的午後,光影斜斜地透過書店的玻璃窗照進來,這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架的一角,溫暖素雅的封皮,配了楊絳、錢鍾書及女兒錢媛一家三口的合影,楊絳先生親筆所題的書名“我們仨”,溫暖而簡單。

剛開始,我看不懂這本書表達的是什麼,準確來說,是對其中那段夢靨般的古驛道之旅以及作者所講述的那個長達萬里的夢似懂非懂,分不清哪些是夢裏,哪些是在現實生活中。作者以夢來隱喻表述情感,讀着讀着,我慢慢地被帶入進她的懷念與回憶中,有幸福和快樂,有悲痛和傷感,也有驚喜和小確幸。不過終於這僅僅成爲了她自己的回憶,徜徉在她自己的心中。“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雖然他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人!但是那種情感卻愈久彌香,揮之不去。

書中楊絳將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他們三個誰都離不開誰。楊絳往常自以爲很獨立,但當錢鍾書和錢媛不在身邊,剩下她自己一人住客棧時,才覺得自己像一隻爬藤草。錢鍾書是她倆的老師,他可高大了。但是他又很弱小,在穿衣吃飯上面都需要她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

時間線索新舊交織,作者在對後面倒敘留學時經歷的時候,多了一份凝重。對於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深入瞭解後,讓人不由得產生了無限的敬意。人們常說,“患難見真情”,留學的那段日子,雖與“患難”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真情”卻在這異國他鄉、無依無靠中的相守相助中體現出來。他們是一對多麼真誠而愉快的夫婦!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與人相處還是在校求學,這種不可名狀的默契令人在書外也令人不禁嘴角上揚。他們在一起生活時,正如詩中的“琴”與“瑟”,相互和鳴;這“賭書消得潑茶香”,則是他們在讀書時的趣味了。

楊絳用非常意向的筆法,寫了親人“離開”時的情景。我每天在驛道上一腳一腳走,帶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葉。人世間親情總如此,不可或缺,卻會在離別之際帶來撕心裂肺的痛感。正如楊絳在痛失女兒時所描述的:“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口。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那種悲從中來,悲急攻心的感覺被楊絳寫得如此撕心裂肺,以致我們在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她的這痛感。

傳記文學中通常都是包含着一個被沉重肉身束縛的偉大的靈魂,這就使我們在閱讀時對於傳記的主人公一絲一釐地漸漸生出敬意。書中附了很多親筆信和照片,信上的字跡真實而生動,信的內容平凡卻洋溢着濃濃的愛與親情,向我們訴說浮生若夢、人生悲喜。書中所寫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瑣碎細節,都帶着濃郁的人情味和知識分子特有的清朗,透過一個歷經了風雨,依然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的家庭幾十年的歷程,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裏。幸福是一種在逆境中依然充滿希望、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夠發現感受到小而確定的幸福美好的能力。“我們仨”這個家庭具備這種了這種能力,他們是幸福的。

讀楊絳的文章,總能夠體會到平淡普通的味道,看了《我們仨》這本書,我感受到的除了對作者文采的傾慕與敬佩,更多的.,是對文中無處不在柔和、平靜舒適及哀而不傷的思念之情的遐想。《我們仨》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或是華麗辭藻,它呈現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夫妻的愛情,父女、母女的親情,以及“家人”走失後的種種掛念。“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或許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冬日的冷風夾雜着寒意,此刻已是路燈已亮,看着昏黃的路燈和行人匆匆的身影,腦海裏浮現出樑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的節目,邊走邊講述。路過站臺,看到上上下下的乘客,我突然在想,人生即旅途,在每個階段,身邊的每個人都只是陪伴我們人生的某一段,我想讀過的書也是那一段陪伴我的小確幸和精神食糧吧。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10

帶着生活的溫度、歲月的痕跡的文字,多數時候會讓人的心情隨其起起落落,然而讀楊絳的《我們仨》,卻沒有,因爲全書沒有太多的波瀾壯闊、大起大落,有的只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帶着生活的溫度、歲月的痕跡,但更多的是在字裏行間透露着一位九十歲老人,對女兒、對丈夫的思念,還有人生末年對“家”最真實的感悟。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寫盡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內心的孤獨,身邊沒了知心陪伴的人,靠着回憶重溫此生的波折,然而在回憶裏她是幸福的,因爲“那裏”有她想要找的人、想要找的“家”、想要找的生活。“‘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道出了韶華易逝、心無所依的彷徨,當家裏的人已不在,家也不便再是家,只能算得上是今生的一個停靠的客棧,而少了家的溫馨、少了家之所以爲家的意義,這也是作者雖身有定所、心卻早已不知去往何處的感嘆,就像那條通往小船的路,爲了找到家,她一直都在尋尋覓覓、不曾停步。然而回首這一切,作者也悟出了“家”的真正含義,正如其書中所說的它很樸素、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累了時它是依靠,開心時總會有所迴應,一家人之間互相扶持、互爲支撐,相聚、相守共同走着屬於“家”的路。

不由地想到了一句很喜歡的歌詞:“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纔不會害怕……”

曾經年少的我,對於“家”並沒有太多的體會,無非是媽媽的飯菜、爸爸的叮囑,直到上了高中,面對周圍同學的你追我趕,面對自己怎麼努力也不見起色的成績,面對幾乎“瘋子”一樣的學習節奏,精神一度到了幾乎崩潰的邊緣,然而在學校裏面卻不敢有任何的表現,總不想別的同學看到自己的脆弱,回到家的那一刻卻在媽媽面前失聲痛苦,心底裏一切的委屈、難過傾刻而出,似乎一艘一直漂在風浪中的船,找到了停靠的港灣,終於可以安心的靠岸,而媽媽當時沒有任何的責怪,更多的是寬慰和鼓勵、是相信我肯定可以的眼神。後來想想,這應該真的就是“家”給予我們的力量和安全感,它可以爲我們提供最可靠的庇護,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重整行裝,再次面對外面的風雨。

而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家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尤其是爲人妻、爲人母之後,還記得有一天打趣的和老公說“似乎現在咱倆的日子就是爲了老人過得舒心、孩子過得開心,已經完全沒有了自己”,雖聽上去是一句抱怨,實則卻也是最單純的願望。對於我等凡夫俗子,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健康、平安、快樂、幸福,這些有了,“家”也就有了它最美好的樣子。它不只是簡單的一處居所,而是心有所依、情有所靠,每天不管多麼辛苦、多麼累,總有一處燈爲我們亮起,告訴我們“受傷後可以回家”。楊絳女士在面對丈夫、女兒的先後離世時,已找不到家在哪裏,因爲哪裏都沒有了最親近的人,哪裏都不能稱之爲“家”,形單影隻的燈下,一位老人看着窗外的萬家燈火,心中充滿了憂傷和思念,只是這顆飄搖的心沒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到了什麼年紀,“家”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可以用幾棟樓幾零幾描述出來的名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四海可皆爲家;它不應只是簡單的僅可容下身體之軀的處所,更是我們心所歸屬的地方,可以爲我們遮風擋雨,是我們心底最暖、最踏實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1500字11

“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亦不睹,飢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計,此爲素心者也。”——題記

讀完楊絳先生的92歲高齡所作的家庭回憶錄《我們仨》,不免很是傷感。

我們仨,其實最是平常不過的。如楊絳先生所述,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兩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可是,讀完《我們仨》,卻深刻覺得,這個我們仨,永遠只能屬於先生一家了。因爲,任意一個個體的我們仨,不若能夠像楊絳先生家這樣,如此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如此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如此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出塵。

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倆人都已年老,老人多夢,常夢分離的孤清。於是,楊絳先生做了一個歷歷如真的“萬里長夢”,錢鍾書先生無來由的走上古驛道,古驛道上總是煙霧迷茫,五百步外就看不清楚;空氣鬱塞,叫人透不過氣;路坎坷難走,怪柳嶙峋,九轉千回。但女兒錢瑗,那個相伴相助的阿圓,帶着媽媽,沒走一步冤枉路的,找到爸爸。雖然是在古驛道上,雖然錢鍾書先生病中,也算是閤家團聚。一剎時,鍾書先生久病未愈,錢瑗也病了,一家人,尋尋覓覓,聚合離散。在夢裏,久病初愈的老人,深一腳淺一腳的跋涉在神祕的古驛道上,尋覓照顧着鍾書先生的身體,夜晚又變成輕靈的夢,沉重疲憊的奔忙於各個熟悉的地方之間,空靈的搜尋病中女兒阿圓的消息。

書的開篇只爲記夢,先生的文字平淡樸素。這讓我很不明白的是,何來古驛道?爲什麼古驛道如此神祕曲折?爲什麼夢得如此深沉心傷?!爲什麼單純的親情中卻瀰漫着難以言表的沉痛憂傷?爲什麼這麼單純的一家仨,團聚這麼難?先生說,古驛道上的警告,有“不知道的事,不問”,可我還是問了這麼多。可以見得,身處古驛道中的楊絳先生,該有多麼的茫然!

“萬里長夢”的終結,“我們仨”在古驛道上相失,老人的眼睛,早已乾枯得沒有淚水。先生的心,從不斷的綻出幾個血泡,添了幾隻飽含熱淚的眼睛;到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一齊流下淚來;再到經過痛裂、結痂,結成一個疙疙瘩瘩的石塊,每跳一跳,就牽扯

着肝腸一起痛。我終於明白,楊絳先生是用夢幻文學的形式,講述愛人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生前最後的一段時光。獨女錢瑗,小名圓圓,雖生於亂世,卻是可造之材。只是,世道無常,劉阿姨口中的錢老師,學生口中的錢教授,醫生稱呼的錢瑗,父母心目中的明珠阿圓,卻因爲脊椎癌早於父母謝世,白髮人送走了黑髮人。明知女兒不放心的走,明明萬般捨不得女兒離開,錢鍾書先生昏亂之中,說出了“叫阿圓回自己的家”的話,楊絳先生痛亂的捂緊痛得開裂胸口,還是安慰阿圓安心離去。

一年之後,重病的錢鍾書先生下世,白髮老嫗送走白髮老翁。相扶相持的“我們仨”,就此這麼輕易的失散了。古驛道上原本艱難相聚的一家,只餘下楊絳先生。譬如人生長恨水長東,一片黃葉,秋風凋零,亂石間飄落,拍打着驛道往回掃去,一路上都是離情。在空中打轉,在空中零落。失去了家人的家,從此就不復成家,而成了名副其實的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平靜而悲愴。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如此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瞬間潸然淚下。百歲老人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感同身受。

沉定簡潔是楊絳先生作品的語言特色。於淡雅中,卻有蕩氣迴腸之力。平實樸素的語言中,有着百載沉積的智慧與本色。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先生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

百歲的楊絳先生,我想,唯有素心蘭才能與她般配。

何爲素心?

“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亦不睹,飢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計,此爲素心者也。”

以夢幻文學的筆觸,有着超脫凡塵般的仙思和詩意般的靈慧,然卻生性靜默、平和,託身於古驛道的幽谷叢林,經霜傲雪,更具歷經世事的從容曠達之姿,如蘭斯馨。

由此想,人生一世,早應如此,歲月有時,榮辱有止,低調生活,心靜如水。

是以君子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