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鄭義門動畫片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39W

《鄭義門》該片採用古裝動漫形式,圍繞中央關於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要求,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爲指導,傳頌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爲全面從嚴治黨、弘揚新風正氣、傳播核心價值營造良好氛圍,深入挖掘鄭義門168條家規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鄭義門動畫片觀後感,歡迎閱讀!

鄭義門動畫片觀後感

鄭義門觀後感範文一:

“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規治家的鄭義門,號稱“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爲《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上演家規裏的經典故事。

片子不長,一集十來分鐘,共12集。《以法齊家》《家法如山》《教化爲先》《儉以持家》《致力爲公》《鄭浩拒禮》《遊街退匾》《正風除弊》《利人利己》等劇集,把“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觀衆眼前。

“鄭家的規矩”,是“鄭義門”的精神支柱——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這部經數代人創制、增刪的家訓,將儒家的“孝義”理念,轉換爲操作性極強的行爲規範,涵蓋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體系,也成爲鄭氏族人歷世承襲的行事“密碼”。

國由家組成,有國纔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

鄭沂辭俸促廉、鄭崇嶽清退賄物、鄭幹懲治貪官……從家庭角度約束族人爲官清正,是《鄭氏規範》一大特色。

因爲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爲尺,注重自我修爲,共同締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鄭氏規範》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修訂完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國”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統中,鄭氏家規承襲的倫理文化、責任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投射和濃縮,鄭氏族人在時代變幻中始終恪守家族精神,展現着炎黃子孫對民族文化幾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貪x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爲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在新時代中,在全國黨員幹部和羣衆中傳播鄭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風,點亮清廉爲官的意識,更擁有振聾發聵的教育意義。

鄭義門觀後感範文二: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鄭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鄭氏的傳世故事在當地有口皆碑。因爲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爲尺,注重自我修爲,共同締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鄭氏規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

動畫片《鄭義門》形成《以法齊家》《家法如山》《教化爲先》《儉以持家》等劇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觀衆眼前:《鄭浩拒禮》篇,講述了鄭家子孫鄭浩在擔任知縣期間,拒絕排場、拒絕禮單,抵擋住了各種誘惑,清廉爲官的故事,揭示了“爲官者應以報國爲本,體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規;《致力爲公》篇,講述了當糧長的鄭濂,不賣人情、不受賂,秉公丈量所轄區域田地,編制稅賦籍冊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規。“鄭家的規矩”,是“鄭義門”的精神支柱——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這部經數代人創制、增刪的家訓,將儒家的“孝義”理念,轉換爲操作性極強的行爲規範,涵蓋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體系,也成爲鄭氏族人歷世承襲的行事“密碼”。國由家組成,有國纔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

《鄭義門》動畫形象深入人心,用簡易的形式將廉潔奉公的鄭義門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透過這一系列動畫的觀看,我們於精神層面深受影響。願秉承鄭義門精神,挺起我民族的脊樑。

鄭義門觀後感範文三: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國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國”和“家”緊密相聯,國由家組成,有國纔有家;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佔地約5000平方米,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以孝義治家聞名於世。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鄭義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中國的人文學者和江南人家中,鄭義門已經整整聞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奧祕,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傳頌的榮光,以及它那部傳世家規《鄭氏規範》中所蘊藏的“學問”,都被歸置在研究者的案頭,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

在一個江南雨後的下午,我們來到了矗立於浦江之畔的鄭氏宗祠。這是一座別有韻味的古式建築。有記載說它“石柱林立,橫樑盈抱”,有親歷者贊其“庭院幽深,別有洞天”,看來這些都並非浮誇之詞。移步室內,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親切!那個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爲鄭家家譜題寫“鄭氏家寶”的故事,在導遊的娓娓講述下似乎就發生在不久之前;那個大家並不陌生的明代就“開國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寫下了我們早在初中就熟讀的文言名篇《送東陽馬生序》,作爲鄭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師,正是在他的參與和修訂下促成了《鄭氏規範》的最終成熟;那個我們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爲鄭氏私塾東明書院培育的英才,他爲這個家族題寫的楹聯“史官不用春秋筆,天子親書孝義家”,就靜靜地懸掛在祠堂的旁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