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資查詢>

2016年多地上調養老金,但有的省只夠發十個月

學問君 人氣:1.6W

多第上調了養老金,都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來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2016年多地上調養老金,但有的省只夠發十個月

近日,北京、雲南、陝西、廣西等省份陸續公佈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按照人社部、財政部此前明確的總體上調6.5%左右要求,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記者採訪瞭解到,本輪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將相應增加,一些地區基金的當期收支平衡壓力也會增加。

 多地養老金調整

9月底前完成

根據各地目前已公佈的養老金調整方案,2015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均可享受定額調整。陝西明確在定額調整中每人每月增加77元,雲南增加30元,廣西增加70元。同時,陝西、廣西、雲南、遼寧等省份均明確,在9月底前完成養老金調整足額發放到位。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將使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支出明顯增加。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8月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顯示,出現當期基金收支缺口的省份有六個,除了經濟下行嚴重的東北三省,還包括河北、陝西、青海。其中,去年遼寧省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支缺口爲105億元。吉林省財政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支缺口爲60.59億元。

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等專家介紹,各省份累計結餘均未出現虧空,能夠保障養老金調整按時足額發放。比如截至去年底,遼寧省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結餘1183億元,可以應對養老金上調帶來的支出增加,“但部分地區出現的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問題需引起重視”。

 養老金調整需考量

基金承受能力

不少受訪專家介紹,經過養老金“十二連漲”,今後養老金調整幅度除參考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承受能力,也將是重要考量因素。

報告顯示,基金執行“兩極化”現象較爲突出。截至去年底,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超過1000億元的省份達到10個,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北京等,佔全國累計結餘超過七成。有的省份基金累計結餘量少,且累計結餘除以每月養老金總開支得出的可支付月數低於10個月。

目前,我國職工養老保險主要是省級統籌。一些省份基金結餘偏少,收支平衡壓力大。加上人口老齡化加劇、撫養比持續下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等綜合因素影響,這些地區承受養老金上調的支出壓力能力相對較弱,實施基金全國統籌的呼聲高漲。

當前,由於全國統籌方案尚未出臺,各省職工養老基金之間如何調劑尚未明確。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說,可以肯定的是,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並非各省統收統支“吃大鍋飯”。全國統籌十分複雜,必須在分清中央與地方責任基礎上,經過詳細測算、統一認識,再明確資金配置與管理。如果不能透過制度設計保障地方養老金繳費徵收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再多的基金結餘也將坐吃山空”。

國資劃轉

多地已“破冰”

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一些出現養老金收支缺口的省份,正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基金收入,保障養老金及時發放到位。

吉林省已出臺政策,對於繳費年限超過20年的參保人員,相應提高基礎養老金計發標準,鼓勵多繳多得,增加基金徵繳收入;黑龍江省開展欠費清繳工作,在各市縣採取拍賣處置閒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

此外,國有資本劃轉將是拓寬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來源、保障基金維持收支平衡的重要舉措。業內人士介紹,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保基金有其歷史淵源,而且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也已納入財政、國資、社保等部門今年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