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醫衛整頓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6.72K

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爲您提供幫助!

農村醫衛整頓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全區鄉鎮現有衛生院24個,在職員工人數773人,其中在編職員276人,主治醫師33人,醫師61人,醫士118人,衛校畢業生64人,共有病牀324張。街鎮衛生院最突顯的兩個特徵是:一是全區鄉鎮衛生院至今沒有一名職前本科生,現有的主治醫師都爲職後大專或本科文憑,高學歷醫師十分緊缺;二是街鎮衛生院職員嚴重飽和。按標準,一個街鎮衛生院配60人綽綽有餘,而我區有的街鎮如衛生院人數接近300人。全區共有595個村,有衛生室466個,村醫837人,其中女村醫285人,佔34.92%。837名村醫中兼計生宣傳的有344人。村醫突出體現爲個體經營居多、且均在家坐診。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主管部分的重視下,各街鎮認真貫徹“預防爲主”的方針,實行疫情報告制度,發現疫情及時報告處理,以預防爲主的基本醫療事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村衛生員定期到街鎮衛生院領取疫苗,及時接種發放疫苗,兒童四苗接種率在98.6%以上。加強了對孕產婦的系統治理,新法接生和住院分娩率逐年進步。孕產婦死亡、新生兒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嬰兒死亡率與“九五”同期相比下降27.06‰,兒童死亡率下降到23.86‰,兒童疾病監測工作得到加強。對地方病、傳染病加強了重點防治監測,同時配合計劃生養部分做好了計劃生養政策宣傳工作。街鎮衛生院在搞好醫療服務的同時,加強對村衛生室的指導和監視,進步了農村衛生組織的綜合能力。農村衛生網絡基本建立,保證了低級衛生保健預防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了經濟、社會穩定。

 

 

  二、存在題目

 

 

  (一)資金不足,設備落後。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進,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和設備得到改善,但由於缺乏培訓經費,有了設備也無人操縱,造成有限資源浪費。村衛生室缺乏資金墊本,有的衛生室除了接種發放疫苗外,無法開展醫療服務工作。

 

  (二)技術骨幹缺乏,衛生技術職員的水平有待進步。全區街鎮24個衛生院醫務職員中,主治醫師佔11.9%,醫師佔22.1%,且職員分散,不均衡,有處方權的少,給各自的工作造成一些影響,醫務職員業務培訓機會少,難以滿足人民羣衆的醫療需要。雖簽訂了衛生工作綜合目標責任書,但人權、事權、財權關係不暢,考覈賞罰難以兌現,調動不了技術職員的積極性。

 

 

  (三)村衛生員報酬不均,隊伍不穩定,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由於村衛生員變動大,甚至有的村無村醫,特別是徐古邊遠山區。按國家規定,村衛生員的報酬應由財政支付,但全區基本未兌現,爲了生活,99%的村衛生整理該文章由:本站員演變成了個體遊醫,在家坐診居多。由於技術水平的差異,村級衛生員的經濟收進差別很大,醫術高的收進好,但不安心搞預防、婦幼保健工作,差的又無法維持生計。由於培訓工作的滯後,很多村的衛生室形同虛設,長期物色不到理想的“***”人。

 

 

  (四)村醫配置不公道。村級體制改革後,各村在配備衛生員時,忽視了女村醫,致使村醫中男女比例失調(全區女村醫只佔34.92%),造成一些村的衛生室特別是婦幼保健工作滯後,有的瀕臨癱瘓,影響了全區婦幼保健工作。

 

 

 

(五)農村醫療不規範。一是村衛生室不規範。有的村委會有房不分配給衛生室,致使衛生室宿舍、藥品、門診、注射混爲一室。二是各街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無行醫證和行醫不規範的題目。整理來源:本站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理順關係,實現農村醫生治理、使用、培訓一體化。爲加強對街鎮級衛生院的考覈治理,公道配備技術人才,根據衛生部《關於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街鎮衛生機構上劃到區級人民政府治理、經費預算指標相應上劃到區級財政”的意見,建議把街級衛生院的.人事、經費權劃回區級衛生職能部分治理,由衛生主管部分對全區的衛生技術職員的考覈、使用、培訓作出同一安排,實行全行業治理。

 

 

  (二)完善人事機構。根據《省農村醫療衛生條例》,村級衛生室一村配備一男一女村醫的規定,建議我區把衛生員和計劃生養宣傳員納進同一治理,採取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職員配備上按一男一女配齊,要求具備一定的衛生專業技術,能履行防疫、婦幼保健、計劃生養工作和醫療服務的職能,使我區的防疫、婦幼保健、計劃生養工作得到同步發展。

 

 

  (三)進步衛生技術職員素質。加快農村衛生技術職員結構的調整,根據衛生部“要加強對現有農村醫生的學歷教育,新進進村衛生室的職員應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規定,建議進一步增加投進,加大對農村醫生的技術培訓力度。一是衛生主管部分採取舉辦培訓班的辦法進行培訓;二是統籌安排街鎮衛生院醫務職員到區醫院、中醫院進修學習,村衛生員到街鎮衛生院或區醫院實習,不斷進步農村衛生職員的業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