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2017農村調研報告範文

學問君 人氣:6.45K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農村村容村貌的改變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2017農村調研報告範文

       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瞭解來龍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摸清存在的問題,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路子,更好地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發展,利用工作之餘對該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展開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來龍鎮的基本情況

來龍鎮位於市區東北23公里處,南連保安鄉,北接侍嶺鎮,東界沭陽,西與曹集接壤。304省道穿境而過,來侍路、興張路連通南北,區位明顯,交通便利,是宿遷市7個副中心城鎮之一。全鎮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4.2萬,可耕地面積6萬畝。轄3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來龍鎮全境地勢平坦,東西約15.5公里,南北約9公里,平均海拔20.5米左右。該鎮土質爲崗淤土,晴天土質硬,雨天泥濘,土地肥沃,稻麥豐產,素有宿遷 “東北糧倉”之美譽。

近年來該鎮以工業興鎮、招商富鎮、農業穩鎮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發展進程,圍繞保增長、保穩定、促發展爲工作目標,大力實施工業經濟、招商引資發展戰略。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119萬元,完成率106.8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70萬元,完成率171.25%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23元,完成率102.39;全鎮實現工業企業增加值 15492 萬元,完成率104.68%,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2480萬元,完成率137.87%。高效農業特色明顯,以中糧集團投資4.6億元建12個種禽場和一個孵化中心爲契機,全力打造全國種禽第一鎮爲發展目標,大力發展種禽養殖業,以此作爲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二、來龍鎮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該鎮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與實現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相比,尤其是同市區日新月異的發展相比,還存在着較大的差距,同時,隨着建設進程的加快和深入,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投入不足,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來龍鎮作爲宿豫區東北片區的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雖然鎮財政收入較多,但可用財力較少,僅靠來龍鎮財力無法啓動實施,而上級覈定的財政支出每年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又有限,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籌資參與新農村建設方面總體來說還做得不夠,轄區相當部分村級集體經濟來源少,增收難度大,缺乏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興辦公益事業的能力;農民收入低,羣衆雖有建設美好家園、改善生存環境的迫切願望,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形成上下聯動的投資合力。另外,基礎設施建設及城鎮開發需要用地,發展工業也需要用地,因建設預留地指標嚴重不足。今年全年我鎮沒有用地指標,一些急需建設的項目難以開工,土地指標不足,嚴重滯約我鎮發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前正在調整中,由於土地規劃及用地指標等因素影響,急需市區給予大力支援和政策傾斜。這些因素都致使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二)佈局不合理,缺乏規劃,建設的隨意性大

由於受資金的影響,一方面農村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都沒有經過有資質單位的規劃和設計,在建設的同時又缺乏與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至使存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佈局不合理,缺乏規劃,建設的隨意性大的問題。很容易造成重複建設、投資浪費等不良情況。另一方面農村民房建設存在亂搭亂建、違法建房現象。

(三)農村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缺乏相應的管理維護

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缺乏管理維護的問題。鄉村道路修好以後,養護補助未跟上,維護資金嚴重短缺,路面破損、路基沉陷後得不到及時維護,導致損壞面積越來越大,降低了農村公路的服務功能和使用年限,同時也嚴重影響和制約農村公路網便捷、快捷、高效等功能的發揮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提高。鎮政府對鄉村道路的保潔、亮化工作雖然很重視,但沒有專門的款項,因此,保潔員的工資及設施費用等成爲村裏一項大的負擔。

(四)農村各項事業發展人才缺乏

農村經濟發展滯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質、實用型的人才。近幾年雖已完成了一些改造擴建工程,引進了新型的醫療設備,但因缺少專業的技能人員,新配置的部分醫療設備處於閒置狀態;在職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因專業結構單一,長期缺乏系統的專業技術培訓及臨牀實踐,技術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此外,教育系統也迫切需要引進專業技術人才。

(五)羣衆依賴思想嚴重,基層幹部素質不高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村着重突出於經濟發展,放鬆了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農民羣衆的自由思想氾濫,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淡漠。部分羣衆表現出嚴重的依賴思想,盼望國家更多、更大的支援,缺乏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和主人翁意識,目前很多公益項目難以實施,其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種等、靠思想作怪。另一方面農村基層幹部特別是社級幹部普遍存在年齡老化、文化素質偏低、政策理論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問題,主要因素是村社級幹部報酬過低,導致紀律鬆散、作風飄浮、工作懈怠的問題。

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的是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下來的,有的是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一是歷史形成的欠帳多、負債重,鄉鎮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實力相對薄弱;二是農村產業化、規模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產品加工業相對滯後;三是以工業爲重點的二產和鄉鎮的城鎮化水平相對偏低,資源優勢未充分轉爲經濟優勢;四是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產經營社會化服務體系與市場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農業抵禦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幹部隊伍領導加快發展、服務羣衆的綜合能力需進一步提高,政府推進加快發展和服務“三農”的職能需進一步轉變,鎮財政所經濟實力的基礎需進一步穩固;六是歷史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體制結構未從根本上改變,城鄉差距擴大,成爲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體制性障礙。

三、對策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以更大的規模和力度在全社會展開。爲切實做好此項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議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爲一個工作重點,從改善農村住房條件、鄉村道路條件、綠化狀況、供水衛生條件、供電安全可靠、電視入戶和社會公德、文明水平等具體環節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鎮。

(一)多方融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面廣量大,所需資金完全靠政府財政投入也不可能,除了增加財政支農投入外,還迫切需要從多渠道向社會籌集資金,研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辦法。一是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貼息、稅收優惠、民辦公助、以物代資等激勵手段,引導、吸引民間資金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如小型水利設施、有線電視、辦學等可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三是榮譽激勵,如給予公共設施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