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對於農村勞動力流失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4.78K

社會對“農民工”一詞早已不陌生,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農民工這個羣體的內部也進行着更新換代,作爲當代社會的青年力量之一,“農民工”羣體中的80、90後,這個農民工羣體中的特殊羣體,他們的生存生活狀況關係着農村的未來,寒假期間,記者走訪了我國勞務輸出大省四川轄內的鹽亭、××、梓潼三縣的部分農村地區。對80、90後青年農民工的情況做了部分調查。

對於農村勞動力流失的調研報告

一、打工潮的由來

出門打工這一說法開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當時農民種田除了繳納農業稅外還需繳納提留款以及各種集資(包括村社集資、鄉鎮集資以及市縣集資)。各種稅費加在一起,農民辛苦一季下來沒有什麼剩餘。

××縣××鎮的一位農戶這樣告訴記者:“我清楚地記得97年我家油菜籽賣完後除去各種必交的款項,剩下的錢就只給我們娃兒買了個‘冷狗’(當地一種冰激凌,當時售價爲一元錢)。

“在那個年代,農民手裏也真是沒什麼錢”梓潼縣交泰鄉政府一位幹部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我們下村社收農業稅、提留款的時候也鬧心,再動員也沒用啊,有些農業搞得差的農戶手裏就確實就拿不出來。大多數農民交上稅費後就沒什麼結餘了。”

從那時開始,農村很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就出門打了,不願在家幹有苦又累還沒什麼出路的農業了,打工潮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便是國家後來陸續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從由費改稅到全面取消農業稅。大部分打工仔任然不願回家務農了,出門打工還是現在很多農村青年的首選。

二、成長經歷及受教育狀況

當代青年農民工的成長經歷大多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家鄉成長,初中畢業或職中畢業後便進入社會遠走他鄉開始了打工的生涯,另一種是跟隨父母,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學,由於不能在當地上學或是其他原因,大多也初中畢業便和父母一起上班了,不過這類情況較少,由於之前嚴格的戶口受限,大多數的青年農民工是在家鄉長大成人的。

記者抽樣採訪的一百個青年農民工中,絕大部分人只有初中學歷,佔百分之九十一,高中學歷的僅爲百分之六,剩下三人初中沒有畢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完成高中學業的六人中有五人是90後。

面對這樣的結果,××縣塔山中學的龔老師告訴記者:“現在的農村孩子讀初中後一般都要接着讀高中準備考大學的。但是這在以前很少有讀完初中再接着讀的了,一般都初中畢業就出門打工去了。”

 三、從事行業及收入狀況

比起父母輩的農民工,80,90後青年農民工的知識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在外從事一些帶有技術性含量的工作,有的經過培訓後,甚至登上了數控車牀的操作檯。從事工作較多的行業多爲服務業以及各種工廠。

而父母輩農民工曾經很火熱的建築工,家政服務業則少有青年農民工問津。追其原因,曾在北京當建築力工的老農民工何友聰告訴記者“建築工、礦工太累,還每天都是一身土一身泥的,這一代的年青人根本吃不消。大多數小夥子都原意進廠,工作輕鬆而且還乾乾淨淨的。”

另一位在成都當了多年保姆的農民工史素華則告訴記者家政服務的活挺麻煩的,煮飯、帶孩子、打掃衛生,很多年親姑娘險麻煩都不願意來,只有我們這些上年紀的人將就幹了,當然她們在廠裏的做的那些細活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也搞不懂。

四、對新潮的瞭解

和其他8090後一樣,8090後農民工對時代和潮流也格外關注和了解。

他們也會沒事叫同伴“你媽回家吃飯”,也會閒着了談談哪家專賣店的衣服更好看更實惠,也會閒暇時間去逛逛阿迪耐克,女生去看看完美、歐萊雅,儘管他們很少花錢買。

下班後打撲克、上網、逛街是他們的主要娛樂,比起在家忙時面朝黃土背朝天,閒時又裏裏外外忙家務的日子,城市裏這樣的生活對於月薪通常只有兩千左右的他們來說格外愜意與滿足。“唯一的渴望可能就是希望工資能再高一點哦!”現在在上海打工的鹽亭籍女孩邢曉芳這樣告訴記者。

五、對未來的打算

談起對未來的打算,年齡稍大已結婚成家的青年農民工(主要是部分80後)的普遍想法是現在只管努力掙錢,其他的到時再考慮了,正在上海打工的農民工黃絹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想那麼細,只想趁年輕多掙些錢。問到是否有在上海買房安家的打算時,她笑着對記者說:“我這一代就算了,還是繼續蝸居了,我們也當不起上海的`房奴。如果可能,就得看我兒子這一代了。

也有一部分年輕農民工準備未來能夠留在城市,有錢後在外安家立業。梓潼縣交泰鄉後山村的史龍飛就是其中之一。才初中畢業的他,打工生涯已走遍了全國好幾個省,兩年前在浙 江打工時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家住浙江蕭山的吳珍珍,兩人情投意合,最終喜結良緣,夫妻倆現在安家在浙江。談及未來,史高興地告訴記者“那邊可比我們這山溝裏好多了,工作也好找。”

對於農村青年的未來,最着急的可能還是他們的父母。修起樓房給兒子娶上媳婦是他們骨子裏的觀點,而能夠讓子女跳出農門、過上舒坦日子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願望。

在城裏打拼多年的何東昇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一位,“哪能不着急嗎?這都那麼大了,還沒成家呢!”何母焦急的說。而何的回答是“不着急,好的都在後面呢!以後我還不願回你這溝裏呢!”

 六、對未來農村的影響

一代代青年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直接影響便是農村勞動力流失,而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又會對未來農村走向產生巨大影響。

說到外出務工對勞動力流失的影響,在當地農村從事生豬收購多年的何旭東生有感觸。“以前下鄉收豬一羣人圍着看,現在去了想找個幫忙擡秤捆豬的人都找不到了。”

外出務工讓農村勞動力流失,而這個現象在80、90後青年農民工身上又體現得格外強烈,因爲80、90後出生在我國實施計劃生育後,不少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目前的情況是這僅有的一個孩子一般也都外出打工了。那麼以後的土地究竟又由誰來種,農村未來的走向又在哪裏呢?帶着這樣的疑問,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人大代表、亭縣安家鎮梓鹽村支部書記趙鐵軍。

作爲一名在基層當了20多年村支書的農村基層幹部,趙鐵軍對未來農村走以及青年農民工的發展問題有更貼切的認識。

他認爲農民外出務工是一種正常現象,是市場化經濟的必然結果,“可以說外出務工是目前農民增收,充分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效手段。”他說,“現在的好多青年農民工對農業根本就是一竅不通,外出打工是現在農村青年的一個很好出路”。

關於以後的農村走向,趙認爲我國的農業將來肯定要走集約化、模化的道路,同時透過機械化來彌補勞動力不足。“農村以後要不了那麼多勞動力”趙說,“青年農民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出路,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後出門打工的路會很好走,但是以後農村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