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2015下半年初中“留守孩子”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1.06W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於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一個新的羣體——留守孩子。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孩子”規模已達XXX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成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因此,留守孩子問題雖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留守孩子問題仍然是當今社會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留守孩子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本校學生中進行了走訪和調查,並對留守孩子問題談一些初淺的看法。

關於農村2015下半年初中“留守孩子”的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我校共有學生XXX人,其中留守孩子XX人左右,佔學生總數的XX%左右。據抽樣調查顯示,這些留守孩子,有40%的只有單親在家且絕大部分是母親在家;有30%的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XX%的家庭裏沒有監護人;其次都寄宿在親戚家。這些家庭多則照顧2-3個。過多的孩子使家庭無法照顧周到,沒辦法進行教育,帶來許多嚴重問題。

二、嚴重危害

極其嚴重 “留守孩子現象”有極大的危害性,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長時間的“關愛缺失”將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成才,許多問題少年都與之相關。它給家庭、學校、社會都帶來不利的影響,對此必須高度重視。

1、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留守在家與其父母分離,這是一種典型的“親子分離”的現象。這種現象給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指導,進而成爲潛在的問題少年。

2、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全民素質的提高。

有很多留守孩子中考以後就面臨失學,有的甚至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未完成就中途輟學,即使完成了,也缺少進一步學習深造的機會,他們走上社會將很難適應社會的需求,勢必影響全民族素質的提高。

三、留守孩子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孩子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在調查中發現:在留守孩子中,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孩子的安全監管,加之部分監護人和代養人對留守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孩子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臨時監護人和代養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安全事故。許多留守孩子在週末喜歡騎自行車,學校的教育對他們蒼白無力。一些班主任反應:這些學生本身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愛張揚,車速特別快,車技不高,所以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能力差,辨別是非能力弱,喜歡跟風隨大流,很容易與社會閒雜人員混在一起,或成爲侵害對象等等。

2、留守孩子生活普遍較差。

由於我鎮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大部分未掌握專長和技術,外出打工大部分從事的是勞動密集性工種,乾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資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維持家人和兒女的生活。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由於家庭經濟收入少,父母又長期在外,難以顧及到孩子的生活情況,導致部分留守孩子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據調查顯示,XX%的留守孩子生活較差,XX%的留守孩子生活一般。

3、留守孩子心理出現偏差。

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呵護和照顧。由於親情缺失,孩子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導致一些留守孩子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爲孤僻等個性特徵,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有的留守孩子情緒消極,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留守孩子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據調查顯示,留守孩子想念父母的佔XX%,有38%的留守孩子父母每半年回來1次,XX%的留守孩子父母每年回來1次,8%的留守孩子父母幾年回來1次,XX%的留守孩子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繫。有的留守孩子從小父母就長期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一次,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孤獨、自卑、冷漠、少語,很少或不願與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和玩耍,只與個別人來往。這是典型的留守孩子心理出現了偏差。據調查此類心理現象的孩子佔留守孩子的XX.3%。

4、留守孩子性格嚴重扭曲。

由於缺乏親情的呵護,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普遍出現自信不足,都說自己不出色、不優秀。嚴重缺乏自信,自信心不足。留守孩子有很多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這種“隔代撫養” 又往往容易造成“保護過度”。對孩子過分溺愛,他們儼然成爲“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內向、驕橫、脆弱的心理,從而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

5、留守孩子道德行爲較差。

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和監護人之間關係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爲一般都採取認可態度,由於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不少留守孩子紀律散漫、存在行爲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裏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爲,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遊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他們就常用物質來彌補對孩子關愛的缺失,這種現象固然好,但有時並未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還互相攀比。大部分留守孩子用這些錢上網、買零食,更有甚者,邀上幾個哥們兒,到飯館撮一頓,鋪張浪費,節約意識薄弱。

6、留守孩子成績普遍欠佳。

調查中發現:學校每年升入初中學習的學生中,留守孩子所佔的比例非常大。大部分孩子成績較差,週末或假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在網吧經常看見他們的身影。在這些留守孩子中,XX%的學生成績較差,4%的學生成績很差;留守兒童中有1%的人上學經常遲到,有時遲到的高達XX%,XX%的留守兒童有過逃學的經歷。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部分農民潛意識裏認爲,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大,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二是監護人對留守孩子學習介入過少。作爲一個特殊的監護羣體,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孩子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而且由於隔代監護,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加之他們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四、留守孩子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