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2017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3.27W

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親屬。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2017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2017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篇一】

隨着農民工紛紛進城務工,產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留守家中的學生。我們稱之爲“留守學生”。隨着國家對農民工限制的進一步解除,特別是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解決“留守學生”的問題會更顯迫切。結合此次調查,現將"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舊縣中學遭水災後,與太平二中並校遷址到佔地68034平方米的新校區;現有專職教師40人,12個教學班,826名學生。留守學生數274人。

二、存在的問題:

1、教育力量分散。由於青壯年勞動力的外出,造成農村勞動力的相對不足。留在家裏的人員,不得不承擔更加繁重的農業勞動,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留守孩子的行爲、生活,特別是學習。少了約束和教育,許多不良行爲得不到矯正,時間一長形成惡習。

2、隔代教育徘徊於溺愛的誤區。當前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把子女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或者託付給親戚朋友,更有甚者無人監護,讓他們得到了太多的“自由”。這些老人們只是被動地承擔起家庭保姆的義務,因而重“養”輕“教”、細“養”粗“教”或只“養”不“教”的現象十分嚴重。過分遷就孩子、保護孩子,而忽視了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外出務工的家長給孩子寄回來的主要是財物,缺乏對孩子的精神關愛。

3、教育方法簡單。一部分留守家長有溺愛和偏愛的傾向,把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出了問題又是簡單粗暴,動輒拳腳,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乾脆放縱與不管。他們中一些人早出晚歸與社會上閒雜人員來往,沾上小偷小摸惡習。癡迷於電子遊戲,光顧不良網吧,整天神智恍惚。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行爲習慣欠佳。行爲習慣好的佔35%,中等佔55%,其中,說謊、打架、好吃懶做、沉迷於遊戲、網絡,抽菸、喝酒、拉幫結派、參與盜竊、搶劫現象的佔10%。

4、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環節,農村學校因教學設施、師資配備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彌補因家庭教育的缺位而留下的教育真空。“留守學生”的家長很少與老師、學校聯繫,對學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環節知之甚少,根本談不上配合學校的教育,學校也無法瞭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致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很難銜接起來。學校教育明顯感到力不從心。?在調查中發現,80%留守兒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70%的留守兒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約70%的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生活自理能力較強,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成績優秀的較少佔10%。

三、學校採取的措施:

1、學校在關愛“留守學生”方面做到“三個一”:一是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和聯繫卡制度,二是給“留守學生”建立結對幫扶的校內家長,三是定期召開“留守學生”座談會;要求各班在關愛“留守學生”方面做到“三保證”:一保證“留守學生”不輟學,二保證“留守學生”在學習上不滑坡,三保證“留守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嚴重違紀現象;

2、營造關愛“留守學生”氛圍。學校教師以師德教育爲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學生”問題作爲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內班主任、任課老師與學困生建立結對幫扶對象,實行一對一的幫扶。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留守學生”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3、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學生”來說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老師就是他們親人,各班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學生”,班隊會上“留守學生”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學生”位於最前面,組織活動也讓“留守學生”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在元旦前組織開展了“留守學生”與家長互寄愛心賀卡活動。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學生”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4、形成關愛“留守學生”的工作合力。學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學生”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學生”。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爭取與“留守學生”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資訊,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達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學生教育合力。

2017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篇二】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是目前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爲了全面瞭解開發區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教育狀況,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透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對開發區(園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

一、基本情況

開發區隨着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入),留守兒童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羣體,在特殊時期這一羣體的生存和權益保護狀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開發區(城南學校施教區)現有留守兒童256名。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有31、3%的屬父母外出務工,一個星期左右與孩子聯繫一次,36、5%的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繫一次,和孩子見面的多爲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由於父母常年在外,長期和孩子分離,對孩子缺少關愛,缺乏交流溝通,導致親情缺失,監護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

2、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環境情況。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親屬。其中78%的留守兒童隨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親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兒童由老師或其他人擔當監護人,隔代撫養情況較爲普遍。

3、留守兒童學習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多數處於中下游,成績優秀的較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學齡留守兒童中,學習優秀佔15、9%;學習良好,佔35、9%;學習成績一般,佔43、7%;學習成績較差佔4、4%。其中,有72、6%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輔導時首選的是老師,單獨選擇監護人或哥哥姐姐輔導的僅佔18、7%。

4、留守兒童心理情況。從調檢視,大多數孩子性格內心、孤僻、倔強、與人交往少。在不開心時,都會出現一些“想早點長大獨立”,“想讓父母安慰自己”,“覺得沒有人關心自己”,“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別人”超長的想法;有些還甚至想離家出走,多爲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懷與社會的關注,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

5、家庭教育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的佔到60%。監護人教育孩子的知識來源於自己摸索的佔49、5%,從長輩那裏學來的佔33%,而透過專門的家庭教育培訓班或家長學校學習的僅佔3%。近30%的監護人很少或從不主動與孩子聊天,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其次是生活情況,過問孩子情緒問題的`只佔13%。

二、存在問題

兒童時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長身體、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他們不但要接受學校的教育,還要接受社會的關愛,更要沐浴在父母親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最需要父母關愛,遠離了父母,由其他人代爲監護,使這些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1、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佔多半以上,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忙於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監護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無精力監護孩子。因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負擔,危害社會。

2、家庭學校溝通不夠。由於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很少甚至從不主動與孩子的老師聯繫或參加家長會,缺乏與學校的溝通,也不過問孩子在學校的行爲及學習情況,加之學校老師缺少對孩子的家訪,有的孩子抓住這個空檔,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裏又矇騙監護人,雙方無法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實現有效對接。使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和學習得不到發展而走向消極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來,雖然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農村家庭教育特別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如農村家庭教育網絡不健全、已有家長學校作用發揮不夠好、有關領導和部門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視不夠、缺少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培訓活動等,加上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不注重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使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面臨着諸多困難和問題。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援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根據園區內外來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多的特點,學校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作爲學校爲推動新農村建設,爲開發區社會、經濟建設作貢獻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網絡。對無人照看和學習、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到學校寄宿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將利用市局支援資金對學生食堂、宿舍進行改造,爲寄宿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創造更加優美的成長環境。

2、切實執行規定政策,確保外來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對外來無務工子女學校盡力接收其入學,並按學區內學生對待,一視同仁收費,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努力爲留守兒童接受同等教育創造條件。

3、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互動網絡,對所有留守兒童(外來學生)逐個建立學習、生活檔案,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兒童父母定時(不定時)聯繫,定期召開留守學生及其監護人座談會,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及時通報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情況,讓監護人及時瞭解留守兒童在校情況,並及時向學校反映回家後的思想狀況和行爲習慣,使學校和監護人能有效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

4、學校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學校以工會牽頭,組成以黨支部、團隊、班級等組織爲主的關愛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成長的組織網絡,協調、維護、教育和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協調有關部門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入學、困難學生補助等實際問題,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環境。着力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研究,認真履行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職責,大力發展家長學校等家教服務網絡,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引導留守兒童外出務工父母和監護人改變

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真正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使社會真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