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服裝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4.1K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服裝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參考。

服裝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將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非公有制經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民營經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近年來,xxx開發區黨委非常重視培育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大對外招商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引進外資,擴大內需,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以“鴨鴨”爲龍頭的服裝企業,帶動了一大批私營服裝企業的崛起,形成了共青特色的服裝產業鏈。但是,由於xxx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嚴重缺乏的勞動力資源,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共青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服裝行業,已面臨着許多嚴重的情況和問題,亟待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目前發展概況:

(一)服裝行業保持持續穩定發展。近三年來,服裝企業每年都在30%速度遞增,不斷擴充總量,提高質量,成爲我區支柱產業。2000年,我區服裝企業還不到20家,如今已註冊登記78家,家庭小作訪也有30多家,從業人員達9000餘人。註冊資金也由6000多萬元增至1.5億元(注:民營企業戶均註冊資金由50多萬元增至170多萬元)。其中註冊資金100萬元以上有30多家,500萬元以上有10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除“鴨鴨”爲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外,回圓、大嘴鴨、康和、深傲均獲得省著名商標。經濟效益上有明顯增長,據測算,2003年服裝企業總產值2.1億元,營業收入1.58億元,工人人均收入8000餘元,納稅861.7萬元。

(二)服裝行業在我區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起到了中堅作用。特別是私營服裝企業已從當初的“拾遺補缺”,發展成爲我區經濟建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去年服裝行業納稅就達861.7萬元,佔我區財政收入的33.15%,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共青城市化建設。一是解決了就業,富裕了羣衆。前幾年,因國有企業效益不景氣,許多企業倒閉,致使大量勞動力失業,居民生活非常潔據,工人經常因就業問題到開發區上訪。現在個私經濟發展起來了,特別是服裝行業的興起,拓寬了就業渠道,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共青現有勞動力已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因就業問題上訪的事情也少了。二是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加快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看到,我區在發展服裝行業上,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了出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

二、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區服裝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許多企業都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我區經濟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普遍缺乏競爭意識,加入世貿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對共青這種傳統產業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我區服裝企業固有的問題和缺陷越來越暴露出來。

(一)佈局分散,檔次不高,難以發揮規模效應。

我區服裝企業多數爲租賃企業,主要是租賃廠房、車間等,企業規模較小,且爲分散。企業分佈情況爲:閔家山至鴨鴨大廈一線18家,新村路至金紡路14家,長青路至加油站6家,仿古樓(原老窯場)6家,發展大道4家,共青路至南湖飯店一帶17家,另外,北峯區4家,西湖區2家,甘露鎮4家,江益鎮3家。雖說便於發揮企業靈活機動的優勢,但也存在許多弊端。首先是形不成經濟規模,服裝款式不新穎;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潤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難以擴大再生產。其次是企業生產規模小,市場佔有率低,很難同大企業進行產品競爭,往往在大企業的競爭實力面前敗下陣來,不少服裝企業面臨倒閉困境。再是受實力所限,我區大部分企業是從事加工業的,從事貿易的少,經營管理粗放型偏多,與同類企業爭原料、搶訂單、拼市場等問題較爲嚴重。

(二)大多實行家庭式管理,經營者素質較低,難以參與市場競爭。共青服裝企業80%以上屬於家族式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其家庭式管理模式和有限地管理能力明顯滯後於企業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管理上的欠科學,實質是管理人才的匱乏。全區78戶服裝企業,經營老闆多爲羽絨廠一線工人和銷售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懂一些服裝技能但缺乏管理知識。經調查,全區服裝企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員佔就業總人數不到5%,中進階職稱管理人員廖廖無幾。應說“鴨鴨”集團公司是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產品爲國家名牌產品,其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與應達到國家品牌產品企業的水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問卷調查表明:我區民營企業主要的決策也都是由老闆或他的家人做的,拿到正規董事會或股東會上討論的不到10%。這樣的治理結構,管理上容易出漏洞,決策上容易出偏差,不利於企業進一步發展。

(三)勞動力資源不足,用工不規範,造成勞動力市場混亂。問卷調查顯示,我區現註冊登記服裝企業78家,車位數11000多臺,現有從業人數9000多人,其中熟練工人只有7500多人,欠缺3000多人。工人的欠缺,導致了企業難以正常生產,也形成不了規模。不僅如此,企業與企業之間爲了爭奪勞動力,相互擡扛,致使工人進出自由散慢,不顧企業利益。再加上有個別企業失信於工人,所以勞資糾紛也時有發生。調查中,有這麼幾件事情足以反映出我區勞動力競爭的惡性循環。去年,我區服裝企業對於工人在廠上班每人發120元/年的生活補貼,今年年初,生活補貼一下漲到了300元,這意味着企業無形之中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經費開支。這還不算,企業在生產當中,如果一個組走了幾個工人,那這個企業老闆得花費800-1000元/個暗中招補熟練工人。如我區某服裝企業剛發完工資,第二天卻無故走了4個組,一大批訂單等着完工,由此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慘重的。再如共青祥海服飾有限公司,12位工人在未徵得老闆的同意下擅自離廠,造成該企業訂單不能如期完工,做的訂單在質量上也嚴重存在問題,爾後他們竟向廠家索要工資,並向市勞動監察大隊起訴,而廠家卻因未與工人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敗訴。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勞動法》落實得不夠,《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勞動標準、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合同制度尚未建立,工時標準和工資支付標準、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沒有統一措施,因此勞動者與經營者雙方的合法權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相互拆臺,惡性競爭在擡頭。由於受歷史、社會、資歷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區服裝企業經營者總體素質不高,在政治覺悟、知識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在創業初期靠膽大闖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蠻勁,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明顯的表現出個人素質上的不適應。一個很明顯的事情,也是我區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廠家多了,訂單來源自然會是個問題,可是共青的某些老闆,不顧別人的利益,也不顧整體大局,爲了搶人家的訂單,竟相降低價格。在調查中反映這麼一件事情,我們有一位老闆以14元/件的加工費接下了幾萬件單子,可不到半天,我們的另一位老闆得知此事後,晚上找到發單老闆住處,竟以9元/件拿走此單,真是笑死了外人,氣死了自己人,白白丟掉幾十萬元。由於自己人的`這種不正當競爭,導致了我區服裝企業利潤甚微,甚至虧損。而致使這一問題產生的另一原因是一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各種稅費,低價接單,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調查表明:1-5月份,我區78家服裝企業中有60%在明顯虧損或潛在虧損。

三、今後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轉移,一般型向重點型轉移,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針對我區企業佈局的分散,開發區在城市規劃中應統一企業發展格局,特別是在徵地、出售土地中,政府合理規劃,經營者要明確用地目的,建議今後發展佈局爲:生產型—外貿型—批零型三線格局。在經營規模上,要引導企業上臺階、上檔次,向重點型轉移,對具備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鼓勵透過向社會募股、向企業員工轉讓部分股權以及企業兼併、聯合、互相參股等形式,引導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再是對於一般加工型企業,引導向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大生產方向發展,增強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對於有一定產品優勢和科技優勢、實力較強的企業,應該以產品、資本爲紐帶,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品牌,逐步實現由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加速我區服裝企業的壯大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