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心態

學問君 人氣:1.45W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把所有的困難都視爲挑戰,樂於尋找新的解決方式,喜歡試錯,渴望更高的挑戰。以下小編爲大家收集了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心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心態

一、避免「習慣性反駁」

你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習慣:別人說你一句什麼,你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思考,而是立刻拋出一個反駁?

比如:「不,你聽錯了,我是說……」

——別人真的理解錯了嗎,抑或是你沒有正確理解他表達的意思?

再比如:「不,不能這樣做,否則會……」

——別人的提議真的一無是處嗎,會不會是你只看到缺點,沒看到優點?

很多時候,我們這種下意識的反駁,單單只是出於一種信念——「我肯定是對的,你說我不對,一定是你自己錯了」而已。

它並不一定更接近事實,也未必是更好的選擇。

我們總是保持着這麼一種信念:一個優秀的人是不會出錯的,承認自己錯了會很難堪。所以,爲了保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在自己心目中),我們會逐漸形成這麼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你憑什麼說我錯了,你怎麼知道不是你自己錯了?

這其實就是「固定心態」的一種表現。

這雖然只是一個微小的細節,但長此以往,就會助長你的心態——你會慢慢聽不進別人的話,變得固執和自行其是。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如果有人對你說了一些比較尖銳的話,不要貿然開口,先把涌上來的情緒收束住,問自己:他說的意思,跟你所理解的是否一致?

如果沒有把握,可以請他再說得具體一點,將雙方的理解「調適」到一致。然後,擯除其中的主觀色彩,問自己:他說的是不是事實?對你來說有沒有值得吸收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和不快,其實並非來自對方的態度,而是出於我們自己的認知——你認爲對方在冒犯你,殊不知這很可能只是他的習慣,他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時刻記住:不要從對方的立場和動機出發去揣度人心,只要就事論事,單純考慮內容即可。

二、正視自己的失敗

人總是有個毛病:對於越熟悉、資訊越充分的對象,我們總會覺得它是越重要的。

這種現象最明顯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以自我爲中心。

由於每個人最熟悉的,都是「自己」,我們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幻覺:每個人都在盯着自己,自己犯下的一點點錯誤,都會被別人注意到。

但實際上呢?如果你經常跟別人溝通,就會發現:大家都很忙,根本沒多少人真的在意你。

你所斤斤計較、耿耿於懷的錯誤和失敗,對許多人來說,根本就是小事一樁,過幾天可能就完全忘記了。

沒有人會一直在意你做過什麼錯誤的決策、錯誤的行爲,因爲那些已經過去了,更重要的是,你面對「未來」的態度。

如果長期被自己的錯誤束縛住,你就會失去在「未來」糾正錯誤、作出正確決策的機會。

所以,不要過分重視自己的失敗,而應該這樣審視每一次失敗:

爲什麼我會失敗?

這個經歷給了我什麼樣的教訓?

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可以如何避免失敗?

這纔是對自己、團隊和公司,真正有意義的態度。

三、多向別人請教

人總是有路徑依賴的。

你用某個路徑解決了問題,以後就會傾向於用同樣的路徑,這就叫路徑依賴。因爲這樣做更省力,出現風險的概率也最小。

久而久之,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你處理問題的路徑,會被侷限在一些簡單、直接的方式裏面;你用來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被這些路徑框住,會「自然地」從它們的角度出發去考慮。

一旦這些路徑本身發生變化,或者,出現了新的方法、新的路徑,要進行遷移,成本就會變得越來越高。

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這就需要在工作中,多向別人請教,用「羣策羣力的想法」來代替「自己的.想法」,從而避免把自己束縛在某一條路徑、某一個思維模式上面。

接觸到越多不同的思維,你的視野就會越寬廣,能夠看到的範圍也會越全面。

那些希望培養成長心態的人,要從向同事討教意見做起。「從小事開始,慢慢地增加你願意接受的反饋意見的數量與頻率。你會發現你得到的資訊是有益的,而你不恥下問的態度也會讓別人對你的印象更好。」

這就是另一方面的好處:多向同事請教,會釋放出一種信號——你是開放的,是樂於接受不同意見的,是喜歡交流和團隊合作的。

當然,要避免走過場式的做法,打破自己預設的立場和桎梏,真正把同事的意見聽進去。這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環。

TAGS:培養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