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

學問君 人氣:3.07W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1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漸漸受到人們的稱讚。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擔任司州主簿。二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辦公,晚上合蓋一條被子睡覺,而且還有着共同的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從此,“聞雞起舞”就成了他們每天必修的功課。每天雞叫後,兩人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爲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爲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公元311年6月,匈奴攻陷洛陽,晉懷帝被俘。祖逖要求北伐,收復中原。司馬睿內心不願作戰,只任命他爲豫州刺吏,要他自己招募x隊,祖逖率領自己的部屬橫渡長江,當船到中流時,他舉起槳來叩擊着船舷,起誓說:“我如果不能收復中原,就決不再渡江回到南方去!”有勇有謀的祖逖不久就奪回了黃河以南的全部國土。但他的行動引起了晉朝統治集團的疑忌,對他施加壓力。公元321年,祖逖五十六歲時,懷着未了的志願飲恨而死。

——《晉書·祖逖傳》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2

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7月,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個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所俘,使得魏顆在這次戰役中大敗秦師。

晉軍獲勝收兵後,當天夜裏,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爲他結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說,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沒有讓她爲你父親陪葬的那女子的父親。我今天這樣做是爲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來,晉國大夫魏武子有位沒生兒子的愛妾。魏武子剛生病的時候囑咐兒子魏顆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爲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後,魏顆並沒有聽從父親病重時把那愛妾殺死陪葬的吩咐,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銜環”典故則見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楊震傳》中的注引《續齊諧記》。楊震父親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隻黃雀被老鷹所傷,墜落在樹下,爲螻蟻所困。楊寶憐憫它,就將它帶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給它喂飼黃花,百日之後的一天,黃雀羽毛豐滿,就飛走了。當夜,有一黃衣童子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並以白環四枚贈與楊寶,說:“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意思是,它(環)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爲政清廉,處世行事如同這玉環一樣潔白無暇。

果如黃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爲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爲後人所傳誦。

後世將“結草”“銜環”合在一起,作爲報恩的典故,流傳至今。

——《左傳·宣公十五年》、《續齊諧記》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3

簡單的兒童成語故事:千慮一得

晏嬰是齊國的大夫。他父親死後,由他繼任齊國的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王朝的相國。晏嬰爲人正直,當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嬰正要吃午飯,劉景公派了一個人來見他。晏嬰因爲對方是君王派來的而特殊款待,當場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當然,他這頓飯沒有吃飽。

景公知道這件事後,感嘆他說:“相國家裏竟然如此貧困,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

說罷,景公命人給晏嬰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賓客之用。不料。晏嬰不願接受,叫來人帶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當景公命人第三次送來時,晏嬰對來人說:

“請稟報大王,我並不貧困。大王給我的俸祿,不僅足夠我供養家人、接待賓客之用,還可以用來接濟窮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額外的賞賜了!”

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爲難,對晏嬰說:“相國,我是奉命辦這件事的。您這次又不願接受,叫我如何去回報大王呢?”

晏嬰想了想,說:“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進宮,讓我當面向大王辭謝。”

晏嬰見了景公,感謝他對自己的厚愛,並表達作爲一個臣子,能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不能有過多的財富,請求他不要勉強讓自己接受。額外的賞賜。

景公聽了這番話,對晏嬰更敬重了,但還是要把千金賜給他。景公還舉了一個例子:齊國以前的賢相管仲;爲齊桓公成爲當時各諸侯國第一個盟主立了大功。桓公賞給他許多封地,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你晏嬰爲什麼要推辭?晏嬰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聖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失誤;笨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正確。也許管仲考慮這件事有失誤;而我雖然笨,這件事處理得可能正確。”景公聽他說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罷。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4

多多益善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將軍。爲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立下輝煌功績。但是,在漢高祖六年之時,有人告密說韓信意圖謀反,劉邦本來就對韓信有戒心,於是設計將韓信捉拿起來。不過,因證據不足,不久又釋放了他。韓信知道,劉邦嫉妒自己的'才幹,常悶悶不樂,藉故推說有病而不上朝,閒居家中,進行消極反抗。

漢高祖劉邦也心知肚明,不想丟失了這位良將,所以常同韓信談話聊天,挽回關係。有一次閒聊時,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帶領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說:“最多也就帶上十萬人。”劉邦又問道:“你要是帶兵可以帶多少呢?”韓信說:“我當然是愈多愈好啦!”劉邦追問:“你可帶的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抓住了呢?”韓信回答說“這是兩回事了,陛下雖然不可帶兵太多,但是陛下善於使用將帥,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自此,“多多益善”流傳開來。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5

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

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善於彈琴,他的琴聲優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後,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着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

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突發奇想,要爲這頭公牛演奏一曲,於是他撥動琴絃,對着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着頭繼續吃草。

因爲公牛雖然能聽到琴絃發出的聲音,但是並不能理解曲子當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這美妙的琴聲並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公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一個辦法。

公明撫動琴絃,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出的叫聲。

這時候,這頭大公牛纔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後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對牛彈琴。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6

簡單的兒童成語故事:千里鵝毛

有一個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隻稀有的飛禽——天鵝,便派一位名叫緬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進貢。緬伯高抱着天鵝,走到潘陽湖邊時,忽然覺得應該停下來給天鵝洗個澡,就小心翼翼地將天鵝放入水中。不料,天鵝卻振翅飛走了,只掉下—根鵝毛。緬伯高沒有辦法去捉,只好拿着這根鵝毛面見皇帝。他害怕皇帝處罰自己,就編了一首順口溜,大意是這樣的:“我來向您朝貢,經過了萬水千山,可到了潘陽湖時天鵝飛走了;我悲痛欲絕,今天上覆天子,請您饒了緬伯高。再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皇帝聽後,饒了緬伯高。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7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人在集市上既賣盾又賣矛,爲了招徠顧客,使自己的商品儘快出手,他不惜誇大其辭、言過其實地高聲炒賣。

他首先舉起了手中的盾,向着過往的行人大肆吹噓:列位看官,請瞧我手上的這塊盾牌,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鍛造而成的好盾呀,質地特別堅固,任憑您用什麼鋒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話說得人們紛紛圍攏來,仔細觀看。

接着,這個楚人又拿起了靠在牆根的矛,更加肆無忌憚地誇口:諸位豪傑,再請看我手上的這根長矛,它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打製出來的好矛呀,矛頭特別鋒利,不論您用如何堅固的盾來抵擋,也會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話一經出口,聽的人個個目瞪口呆。

過了一會兒,只見人羣中站出來一條漢子,指着那位楚人問道:你剛纔說,你的盾堅固無比,無論什麼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鋒利無雙,無論什麼盾都不可抵擋。那麼請問:如果我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果又將如何?楚人聽了,無言以對,只好漲紅着臉,趕緊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離了集市。

楚人說話絕對化,前後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難免陷入尷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與戳無不破的矛是不可能並存於世的。因此,我們無論做事說話,都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要做滿說絕走極端。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8

史書記載: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於五梧。郭重僕,見二子,曰:“惡言多矣,君請盡之。”公宴於五梧,武伯爲祝,惡郭重,曰:“何肥也!”季孫曰:“請飲彘也。以魯國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獲従君,克免於大行,又謂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飲酒不樂,公與大夫始有惡。

春秋時期,魯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魯哀公從越國回來,孟武伯和另一位卿士季康子在五梧迎接他。當時,大臣郭重跟隨在哀公身邊。郭重看到孟武伯等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便對魯哀公說:“大王,這兩個人經常說你壞話,你要留心觀察。”當然孟武伯也十分厭惡郭重。

後來,魯哀公在五梧設宴宴請羣臣,孟武伯代表向哀公敬酒時,便想找機會羞辱郭重,於是,在宴席上孟武伯就故意問郭重:“你吃了什麼東西這樣肥胖啊?”當下季康子認爲孟武伯說話失當,便插話說:“應該罰孟武伯的酒。郭重跟隨國君辛苦奔波,你卻說他胖,真不像話。”魯哀公聽了,便代替郭重說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意思是說,郭重吃自己的話太多了,能不肥嗎?這話表面上是說郭重,其實是暗諷孟武伯和季康子一慣說話不算數。

大家雖然喝酒但都不高興,哀公和大夫孟武伯、季康子從此就互相有了厭惡感。

“食言而肥”就是從此而來。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9

傳說,很久以前,地廣人稀。那時的人們除了種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漁、獵爲生。每當北風吹,雪花飄的時候,人們便進山打獵。

有次,獵人們進山居然用陷阱成功捕獲了一雄一雌兩隻猛虎。大家將兩隻猛虎牢牢綁住,一個獵人便循着猛虎的蹤跡,在深山的洞穴裏找到了一隻小虎崽兒。這隻小虎崽兒還剛剛睜開雙眼,還沒有斷奶呢!只見它好奇地睜着雙眼望着獵人,一點也不慌張膽怯。獵人看到小虎崽兒毛絨絨、胖乎乎,憨態可掬,格外喜愛。

獵人一時高興便將小虎崽兒抱回了家中。獵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獵人帶回一隻小虎崽兒,也覺得非常好玩,小孩子去撫摸小虎崽兒,小虎崽兒絲毫不怕他,還與他玩耍起來。

小虎崽兒在獵人一家的精心飼養下,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變成了一隻大老虎。但它並不傷人,吃飽了便在村裏村外閒逛,逛累了就找個樹蔭趴下睡一覺,這樣,人虎處得十分融洽,虎見人不避,人見虎也不躲,都習以爲常。

轉眼間,冬去春來,輕風吹拂,冰消雪融,河水也解凍了。這時候,人們紛紛收起獵具,開始下河捕魚了。獵人沿河捕魚,十幾天後纔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驚慌失措。因爲他發現家中飼養的那隻老虎嘴角上殘留着血漬,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卻都不見蹤影了。獵人頓時有一種不祥之感。他被一種巨大的恐懼籠罩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那隻老虎猛地向他撲去,只幾口便將他咬死了。

此外,還有一個“養虎遺患”的故事,是張良等人用之來說服劉邦的。

話說秦朝末期,由於秦國統治十分殘暴,激起了天下民衆的反抗。其中劉邦和項羽是起義軍的代表。劉邦比項羽先攻下秦的都城咸陽,項羽很不服氣,決定攻打劉邦。

當時項羽的勢力很強大,劉邦不敢應戰,只得退守到漢中。後來,劉邦任用賢臣,廣施仁政,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而項羽卻相反,一天天被孤立。這時,劉邦並沒有攻打項羽,而是派人去和項羽商量,願意以鴻溝作爲界線,兩人各佔領一邊,並簽訂互不侵犯的和約。

項羽明白以自己的力量很難打敗劉邦,只好接受。雙方簽下合約後,項羽帶兵往東去了,劉邦感到很滿意,打算撤兵往西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但大臣張良等人卻對他說:“楚兵罷x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遺患也。”張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您已佔領天下大部分的土地,諸侯又都投靠了你。項羽的x隊已經不堪一擊,如果不趁現在消滅他,將會留下後患,真是養虎遺患呀!

劉邦也覺得張良等人說的很有道理,於是發兵消滅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史記·項羽本紀》

兒童簡單成語故事10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着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着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覆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譁衆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爲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重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衆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着色吧。”童仁益說着,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豔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幹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着,把畫撕個粉碎。衆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比喻本想耍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