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調查顯示大學生就業意向呈“國進民退”趨勢

學問君 人氣:6.94K

一項由大學生自己實施的調查證實,當前畢業生的職業規劃方面呈現明顯的“國進民退”趨勢,但僅有少數人能夠如願獲得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機會,就業意向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較大的反差。

調查顯示大學生就業意向呈“國進民退”趨勢

在經濟學家周立羣的指導下,吳昊坤、張興龍、王麗媛、楊明亮、李璇等5名南開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組成一個課題組,對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農學院、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等14所院校的1416名2011屆本科畢業生做了問卷調查。他們受到了南開大學本科生創新科研“百項工程”的資助。

調查組發現,“進編制”成爲本屆畢業生首選的職業規劃,民營企業吸引力顯著下降。在一道多選題中,國有企業得到50.86%的受訪者的青睞,“支援率”遙遙領先。32.84%的人考慮進事業單位,打算報考公務員的有21.23%。

2009年,周立羣教授曾指導學生做過同範圍、同內容的調查,他比照兩次調查結果發現,選擇國有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的比例都有所提高。

與之對照,只有20.49%的畢業生將求職意向鎖定爲“大型民營企業”,而對中小企業有興趣的'只有8.4%,在全部選項中排在最末。過去令人嚮往的外資企業,也只有33.83%的支援率。

而在實際就業去向上,調查組發現,逾六成畢業生去向爲企業,其中八成以上在民營企業。與兩年前同類調查的情況比,在民營企業就業比例有所增加,民企成爲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

“訪談時,大部分同學認爲,‘有編制的工作’在穩定性和薪酬上都更有吸引力。大家對於外企的興趣明顯下降。”調查組組長、南開大學經濟系學生吳昊坤對記者說,這是令他感到意外的。

由大學生實施的這項調查,印證了外界的一些調查。一家招聘網站自2002年起開展“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到2009年,國企首次超過外企,成爲最受青睞的企業類型。

據周立羣分析,“國進民退”趨勢的出現,與畢業生的求穩心態有關。在天津14所高校的調查中,58.66%的受訪者把“工作穩定程度”作爲就業時首先考慮的因素,甚至超過了“薪酬”。經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外企和民企大量裁員,給求職者造成了“不安定”的印象。

2009年南開學生所做的同類調查顯示,金融危機過後,外資企業由最受歡迎的單位類型,下挫爲支援率最低的類型。

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天津三類院校畢業生的預期薪酬差距明顯,“211工程”重點院校平均預期月薪爲3068元,非“211工程”院校爲2866元,獨立學院爲2517元,依次遞減。

而創業意向方面恰好相反。此次調查中,15%左右的畢業生表示有創業意向,這一比例在2009年不足5%。其中,“三本”院校畢業生中這一比例高達18%,“二本”院校爲13%,而“一本”院校僅爲8%——當找到工作相對容易,風險較大的創業就成爲次要選擇。

“缺少資金”被選爲可能導致創業失敗的頭號因素。而在創業資金來源上,60%靠父母和親友投資或借貸,17%爲個人積蓄,申請銀行貸款或政府創業基金的項目不足10%。

調查還顯示,工科類專業就業形勢較好,法學類專業失業率連續3年在所有學科門類裏最高。不過周立羣教授強調,南開學生所做的調查結果可能會受到地域限制,我國東中西部差異較大,各地情況並不一致。(記者張國)